腳抽筋較容易發生在15歲到20歲及40歲以上齡層,特別是有慢性疾病,需要長時間站立之工作者、情緒緊張、運動過度、缺乏運動、懷孕等族群。何一成進一步指出,除了含鈣、鎂食物攝取不均衡外,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情緒緊張、環境溫度改變等都是引起抽筋的原因。 「容易腳抽筋的人除了從飲食方面改善外,一些伸展運動也能適度的改進」何一成指出,快走、慢跑、游泳每天30分鐘,並且注意雙腿的保暖,以及睡覺時避免讓腳底版過度下垂,至少誘發小腿抽筋。
何一成指出,通常改善飲食以及運動,只需一天就能讓抽筋狀況改善,但如果是經常發生抽筋的民眾,建議還是要經過醫生抽血等檢驗,來確認發生原因,對症治療,才不會「痛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