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699801
 我們勾勾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有效閱讀 、聆聽速記、分析式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適時彎曲的哲學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關於地震的資料
作者: 我們勾勾手 日期: 2009.04.16  天氣:  心情:

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是指地殼發生的震動。當地球內部在運動中積累的能量對地殼產生的巨大壓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方八面傳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強烈地震過後往往伴隨著一系列較小的餘震。



1963-1998年间全球地震分布


1963-1998年間全球地震分佈




主要概念


地震波


地震發生時由於震源的岩石破裂產生的彈性波,分為橫波縱波兩種。橫波傳播速度2.0-5千米/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是地震時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縱波傳播速度3.5-10千米/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地震時,縱波先到達地表,所以人先感覺到地面上下振動。但由於縱波衰減比橫波快,所以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動。


震源


地震波產生的地方。


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又稱震中。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動最強烈,受地震破壞程度最大的地方。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


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



震中距


觀測點到震中的距離。



震源距


觀測點到震源的距離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芮希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里氏規模。里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里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里氏2.5級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大於里氏5.0級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里氏4.5級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洲智利里氏8.9級地震


震級


地震強度大小的一種度量,根據地震釋放能量多少來劃分。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芮希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現在通常所說的里氏規模。里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里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1倍。小於里氏2.5級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微震;里氏2.5-5.0級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大於里氏5.0級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里氏4.5級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洲智利里氏8.9級地震


烈度


指地震對地面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程度,由地震時地面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地形地貌改變、人的感覺等宏觀現象來判定。地震烈度由義大利火山學家Giuseppe Mercalli於1902年提出,從感覺不到至全部損毀分為1-12度。5度以上才會造成破壞。


每次地震的震級數值只有一個,但烈度則因觀測地點的不同而異。


地震的種類


地震一般可分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由人類活動,如開山、開礦、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統稱為天然地震。



按成因分



  • 構造地震


由於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岩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於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岩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岩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於構造地震。



  •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時岩漿噴發衝擊或熱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較小,數量約占地震總數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關聯。火山爆發可能會激發地震,而發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發。



  • 陷落地震


由於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於地下採礦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的地震,稱為陷落地裂。這類地震約占地震總數的3%左右,震級也都比較小。



  • 誘發地震


在特定的地區因某種地殼外界因素誘發而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隕石墜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見的是水庫地震。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地面的應力狀態,且庫水滲透


到已有的斷層里,起到潤滑和腐蝕作用,促使斷層產生新的滑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水庫蓄水後都會發生水庫地震,只有當庫區存在活動斷裂、岩性剛硬等條件,才有誘發的可能性。



按震源深度分



  • 淺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



  •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間



  •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於300公里


一般來說, 震源越淺地震的破壞性也越大。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地震分佈


統計資料表明,地震活動在時間和地理分佈上都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些都與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釋放過程有關。



時間分佈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現為在一定時間段內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稱為地震活躍期;而另一時間段內地震活動相對來講頻率少,強度小,稱為地震平靜期。



地理分佈——地震帶


地震的地理分佈受一定的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規律。地震大多分佈在地殼不穩定的部位,如地球板塊之間的接觸處及板塊斷裂破碎的地帶,形成地震活動活躍的地震帶。全球地震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帶上。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經臺灣再到菲律賓轉向東南直至紐西蘭,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二是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大致從印度尼西亞西部,緬甸經中國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越過帕米爾高原,經中亞細亞到達地中海及其沿岸。



地震災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其中大多數震級較小或發生在海底等偏遠地區,不為人們所感覺到。但是發生人類活動區強烈地震往往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地震產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築物的破壞甚至倒塌;破壞地面,產生地面裂縫,塌陷等;發生在山區還可能引起山體滑坡雪崩等;而發生在海底的強地震則可能引起海嘯。余震會使破壞更加嚴重。地震引發的次生災害主要有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災,水災和毒氣泄漏等。此外當傷亡人員屍體不能及時清理,或污穢物污染了飲用水時,有可能導致傳染病的爆發。在有些地震中,這些次生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可能超過地震帶來的直接破壞。



地震預報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嘗試著對地震做出預報,以便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好準備,減小地震災害的損失。早在中國東漢時期,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一般認為科學的地震預報應對一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但由於地球內部活動的複雜性以及人類對此缺乏有效監測手段和預報模型,時至今日,人類鮮有對地震發生做出過科學預報。地震預報仍是當今世界科學的一大難題。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建立了比較廣泛的地震監測台網,科學家們還通過超深鑽井等手段獲取更多的地球內部信息。但是人類地震預報的水平還僅限於通過歷史地震活動的研究,對地震活動做出粗略的中長期預報。在短期和臨震預報方面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地震前兆觀測和監測。


世界上首次成功預報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發生在中國遼寧海城的里氏7.3級地震。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別是較大的地震發生之前的各類異常現象。分為宏觀前兆和微觀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如動植物、地下水等的異常以及地光、地聲等。後者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覺察,需用專業儀器才能測出,如地形變、地磁場重力場、地溫、地應力的異常等。對地震前兆的觀察和監測是地震臨短期預報的重要手段。



地震防護


地震發生時,關鍵是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的防護對於保證生命安全,減少人員傷亡是至關重要的。 通常可能造成危險的是比較強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振動較為明顯,應迅速逃生。逃生應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則,注意保護頭部。


在室內可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具下或牆角、廚房、衛生間等承重牆較多,跨度較小的地方,注意避開外牆體等薄弱部位。主震過後,應迅速撤至戶外。在室外可跑向比較開闊的空曠地區躲避。如在山區還要注意山崩和滾石,可尋找地勢較高處躲避。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若環境和體力許可,應設法逃生。如無力脫險自救,應儘量減少體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員。


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C%B0%E9%9C%87&variant=zh-tw



重大地震














































































































































































































































































































































日期
(GMT)
時間
(GMT)
地點 經度 緯度 死亡人數 震級 地震規模表示方式
1556年1月23日 中國陜西
參見 明嘉靖關中大地震
東109.7 北34.5 830,000 ~8  
1700年1月26日 加州溫哥華島的卡斯卡迪亞地層潛沒帶   ~9.0 M (Satake et al, 1996)
1755年11月1日 10:16 葡萄牙里斯本 西11 北36 70,000 ~9.0 MI (Johnston, 1996)
1896年6月15日 19:32 日本三陸 東144 北39.5 22,000 ~8.5 M
1906年1月31日 15:36 哥倫比亞-厄瓜多 西81.5 北1 1,000 8.8 M (Kanamori, 1977)
1906年4月18日 13:12 美國舊金山
參見 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
西122.48 北37.67 3,000 7.8 M (Bakun, 1999)
1906年8月17日 0:40 智利瓦爾帕萊索(Valparaíso) 西72 南33 20,000 8.2 M(Kanamori, 1977)
1908年12月28日 4:20 義大利墨西拿(Messina) 東15.6 北38.3 70,000 7.2 MS
1920年12月16日 12:05 中國寧夏-甘肅
參見 海原大地震
東105.32 北36.6 200,000 7.8 M (Kanamori, 1977)
1923年9月1日 2:58 日本關東
參見 關東大地震
東139.08 北35.4 143,000 7.9 M(Kanamori, 1977)
1927年5月22日 22:32 中國青海 東102.31 北37.39 200,000 7.6 M(Kanamori, 1977)
1939年12月26日 23:57 土耳其埃爾津詹(Erzincan) 東39.53 北39.77 32,700 7.8 MS
1950年8月15日 14:09 阿薩姆-西藏 東96.5 北28.5 1,526 8.6 M(Kanamori, 1977)
1952年11月4日 16:58 俄羅斯堪察加 東160.06 北52.76   9 M(Kanamori, 1977)
1957年3月9日 14:22 美國阿拉斯加安德里諾夫群島 西175.39 北51.56   8.6 M (Johnson et al., 1994)
1960年5月22日 19:11 智利
參見 1960年智利大地震
西73.05 南38.24 5,700 9.5 M (Kanamori, 1977)
1964年3月28日 3:36 美國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
參見 耶穌受難日地震
西147.65 北61.02 125 9.2 M (Kanamori, 1977)
1965年2月4日 5:01 美國阿拉斯加Rat Islands 西178.5 北51.21   8.7 M (Kanamori, 1977)
1970年5月31日 20:23 秘魯 西78.84 南9.25 66,000 7.9 M (Kanamori, 1977)
1976年7月27日 19:42 中國唐山
參見 唐山大地震
東117.89 北39.61 255,000* 7.5 M (Kanamori, 1977)
1985年9月19日 13:17 墨西哥墨西哥城 西102.36 北18.44 9,500 8 M (PDE Monthly Listing)
1988年12月7日 7:41 亞美尼亞 東44.11 北40.93 25,000 6.8 M (PDE Monthly Listing)
1989年10月18日 0:04 美國舊金山 西121.76 北37.14 63 6.9 M (Wald et al., 1991)
1993年9月29日 22:25 印度馬哈拉斯特拉 東76.52 北18.08 9,748 6.2 M (PDE Monthly Listing)
1994年1月17日 12:30 美國洛杉磯
參見 1994年北嶺地震
西118.56 北34.18 60 6.7 M (PDE Monthly Listing)
1995年1月16日 20:46 日本神戶
參見 阪神大地震
東135.03 北34.57 5,502 6.9 M (PDE Monthly Listing)
1999年8月17日 0:01 土耳其伊茲麥 東30 北40.77 17,118 7.6 M (PDE Monthly Listing)
1999年9月20日 17:47 台灣南投
參見 921大地震
東120.86 北23.82 2,400 7.7 M (PDE Monthly Listing)
2001年1月26日 3:16 印度古吉拉特邦 東70.23 北23.39 20,085 7.7 M (PDE Monthly Listing)
2003年12月26日 01:56 伊朗巴姆 東58.31 北28.99 26,200 6.6 M (PDE Monthly Listing)
2004年12月26日 00:58 印尼蘇門答臘西北外海
參見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東95.87 北3.3 283,106 9.0 M (QED)
2005年3月28日 16:09 印尼蘇門答臘北部
參見 2005年蘇門答臘地震
東97.01 北2.07 1,313 8.7 M (QED)


MG-R = 芮氏規模,MS = 表面波規模,M = 地震矩規模 (Hanks and Kanamori, 1979),MI = 強度規模,ML = 當地規模(Richter, 1935)。
* 另一估計死亡人數為 655,000。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




未被美國地質調查所列入的地震







































































































































































日期 地點 死亡人數 震度或強度 備註
前464年 希臘斯巴達  ? 導致希洛人的起義,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起因之一
前226年 希臘羅德島  ? 摧毀了世界七大奇跡中的羅得島太陽神銅像
526年5月20日 敘利亞安提阿克亞
(中國古稱條支)
250,000  
856年 伊朗達姆甘(Damghan) 200,000  
856年 希臘科林斯 45,000  
893年 印度烏代浦爾(UDaipur) 180,000  
893年 伊朗阿爾達比(Ardebil) 150,000  
1138年8月9日 敘利亞阿勒坡(Aleppo) 230,000 XI  
1201年7月5日 埃及敘利亞 1,100,000 IX 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1290年9月27日 中國直隸(河北省) 100,000 IX 元至元27年8月
1604年12月29日 中國泉州外海  ? IX 明萬曆32年
1605年7月13日 中國海南瓊山 3,300 IX 明萬曆33年
1667年11月 亞塞拜然 80,000  
1693年1月11日 義大利西西里島 70,000  
1730年12月30日 日本北海道 137,000  
1737年10月11日 印度加爾各答 300,000 最近的研究指出傷亡主要是颶風造成,而不是地震
1739年1月3日 中國寧夏平羅 50,000 X 清乾隆3年10月
1850年9月12日 中國四川西昌 20,000 X 清道光30年8月
1879年7月1日 中國甘肅武都 20,000 XI 清光緒5年5月
1906年3月16日 台灣嘉義 1,260 7.1 參見 1906年梅山地震
1932年12月25日 中國甘肅 70,000 7.6  
1935年4月21日 台灣新竹-臺中 3,279 7.1 參見 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

標籤:
瀏覽次數:60    人氣指數:660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有效閱讀 、聆聽速記、分析式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適時彎曲的哲學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