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味
文/鍾怡雯
時序入秋,我便開始恍惚。年年這樣,在飄浮狀態中緩緩滑入冬季,緩緩被寒流喚醒。秋收冬藏,秋天於我往往卻是一事無成的閒散季節。上課之外,大部分時間對著金黃陽光出神,腦海裏似什麼都沒有,也似什麼都有,心極靜極沈,像一只熟得恰好的紅柿,一串黃到巔峰的香蕉,水分飽脹的秋梨,滿樹棲止的黃葉,我亦化身秋物,在短暫的秋裏憩息。
剛來台灣時不很明白,為什麼單只秋季如此?馬來西亞四季如夏,我的情緒從未因季節的牽引而波動。某日清晨,我躺在地上練瑜伽,沁涼空氣中飄來隱約的熟甜之氣。嗅聞一陣,旋即發現蹲在小客廳矮几上的文旦成熟了。中秋節前跟鄰居買的,一大麻袋兩百八十元,算算一顆十元左右,是鄰居的父親在苗栗山上老家所種,它們如今在矮几上排排坐,一放轉眼一個半月。
起先,它們揮發一種青果之味,微酸微澀,清香而已。放著放著,酸澀隨著水分蒸發,突然有一天,轉為甜熟之味。
是了,這是秋天。天地間盈滿一種甜的,專屬於秋的成熟氣息。
從文旦以後,我的味蕾發現時蔬瓜果皆散發著金秋的溫潤好味道。夏天易爛的葉菜類存放時間變長了,根莖類胡蘿蔔、馬鈴薯變得更甘脆。切白蘿蔔時忍不住邊切邊吃。很難拒絕蘿蔔那辛辣中的清甜誘惑,生吃尤顯滋味,常常吃著便不由得要感恩。偶爾上傳統市場買點水果和肉類,蔬菜則由瑜伽班同學代買,一星期送一次貨,一次十幾種鮮蔬滿滿一大袋。這家有機蔬菜把我的味蕾養刁了,傳統市場的菜蔬再怎麼新鮮就是少了大地的風味。特別是經過南風加持之後,我心甘情願墜入只動感官不傷腦筋的安逸生活,吹著涼風浴暖陽,再品嘗秋天賜予的好禮,忍不住要歎,哎,這人生。一年之中就數這個季節天時地利最適合享樂,奈何韶光短促,奈何手邊總有丟不掉的煩雜事。
這幾日秋陽愈發橙黃,跟紅柿一樣快達到它的成熟巔峰。矮几上的文旦漸漸少了,像用剩的秋日,而煩雜事卻愈堆愈高。時序立冬,最後一個屬於秋的節氣終於過完,我卻仍然眷戀著愉悅感官的,甜美的秋天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