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689214
 Jodi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學會三件事,改變你的人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親愛的自己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半邊井」窩心的故事
作者: Jodie 日期: 2013.05.28  天氣:  心情:

「半邊井」窩心的故事






聽說台灣彰化縣鹿港「半邊井」窩心的故事。按當地的掌故,從前一戶富有人家因為體恤窮人無錢鏨井,





在自家挖井時,刻意將井掘在牆邊,讓一口圓井的一半在牆內,一半在牆外,以便窮苦人可以隨時到牆邊打水飲用。




這「半邊井」顯出鏨井人的愛心。他愛自己的家眷,屋內的「半邊井」讓家人享受活水的供應;他也愛鄰舍,讓外人從屋外的「半邊井」同得好處。他愛鄰舍的態度是不看身份、不分貧富、不論地位,因為牆裡頭的人看不到外頭是誰來取井裡的水,當然更不會篩選取水者的身分。

這「半邊井」的特殊景觀,道出了人性美麗的一面:無私、顧念無能者、為別人設想的善意和溫情。在社會普遍「各家自掃門前雪」的風氣下,鏨井的人所作的美事,扭轉時下的趨勢,也為後代留下美好的榜樣。

飽嚐恩典 樂意分享
也許鏨井的人明白到,雖然井是他挖的,但是供應井內水源的,卻不是他。這水就如恩澤大地的陽光、空氣一樣,是人生存的命脈,卻不是人的創造和發明。雖然今日井水滔滔,可是沒有人能保證水源不絕,所以鏨井的人選擇與別人分享,也不寧願閉門獨享。

家族美名 生命教育
我們可以想像,當「半邊井」在鹿港出現的時候,鄰舍受惠,附近其他村民也會對鏨井的人肅然起敬。「半邊井」帶來的美名,也從鏨井的人延伸至他的家人、後代。豈不是嗎?時至今日,「半邊井」依然是鹿港純樸民風的象徵,是遊客流連的地方;這個家族的德行,仍為人們津津樂道。(人行善當然不是為求賺取好名聲.比美名更寶貴的是,鏨井的人為後代樹立了美好的榜樣。「半邊井」的設立猶如在宣告:「愛家眷」和「愛鄰舍」是這個家的傳統。多溫馨、多積極、多勵志的家訓!它潛移默化地鼓勵著家人彼此相愛、努力行善,從這家出來的孩子,深受祖先德行的影響,又怎能輕易地放棄這個美好的家庭傳統呢?








標籤:
瀏覽次數:1114    人氣指數:11114    累積鼓勵:50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學會三件事,改變你的人生】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親愛的自己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8-19 21:02
他, 53歲,台中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7-30 20:12
他, 62歲,高雄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5-29 10:19
他, 61歲,高雄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