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呂配子開車上班的景色變化是這樣的,出了城,往新竹縣尖石鄉山裡走。
手工包設計師呂配子:「大家幾乎都去台北或是市區之類的,因為我們是(學)廣告,就是視傳的,所以我們都比較想在廣告公司,或是比較是...因為設計比較在市區,比較有他們的領域吧!」
前額編著浪漫的瀏海和斜斜束著蓬鬆長髮的呂配子,才剛從大學設計系畢業1年多,第一份工作和往大都市裡發展的同學不太一樣,她選擇留在家鄉。呂配子:「因為這邊是文化的,所以想說其實幫做文化裡面,也很好發展,就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吧!」
呂配子做的文化工作,和眼前的這些花布很有關連,甚至從她的本名「佩樺」,變成大家口中的小名「配子」,都和這份工作好像有了點命定的巧合。呂配子:「就佩佩啊,然後可是都是那個「佩」,就是最後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這個「配」,配布的配,然後就配布了。」
1年多前社區成立的文化協會理事長,看中了當時還是工讀生的呂配子,設計和配色的才華,請她來當專案經理,帶著一群社區媽媽,以手工製作,融入地方特色的花布包包,希望能讓一些身心障礙或家庭環境,需要幫助的婦女,謀得一技之長,也有二度就業的機會。
呂配子:「其實一開始的時候,當然會怕啊,因為理事長叫我接說經理,我說我管人,而且還是媽媽,我怎麼可能敢,而且我那時候才剛進來。」
還是職場新鮮人的呂配子,當時被授權,只要維持對長輩該有的禮貌,工作上她可以堅持專業,話雖這麼說,但幾乎都是縫紉生手的婆婆媽媽們,大夥都是從縫紉機踩直線學起,而且她們所用的縫紉車,也是向附近學校低價收購來的淘汰品,每台針車的年紀,甚至都比呂配子還要大。
呂配子:「我們的針車都是用人力的方式,因為我們不想要用電,因為想說環保、節能減碳,然後又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做的,一針一線想傳達這個愛的感覺。」
呂配子要管理婆婆媽媽,還要面對這些比不上電動縫紉車方便、有效率的老針車,看到大家都是戴著老花眼鏡,努力的踩著針車,呂配子在這裡當管理者,也沒市儈的把追求效率放在第一位。
縫紉媽媽:「我做比較慢啦!」呂配子:「沒關係啊,我們不是很熟這種車子。」縫紉媽媽:「現在回去就累了,因為眼睛會比較疲勞。」呂配子:「對啊,休息一下,明天還要繼續做。」
媽媽們都感覺得出,配子願意為人著想,但大家也都知道,呂配子並非縫紉科班出身,裁縫技術也是和大家一起開始學的,對於呂配子擔任品管人這個角色,一開始還不太能受。呂配子:「這裡啊,這邊就有兩條線,然後可能就是要把它拆掉,這邊比較長,那是迴針啦,迴針有兩條線啦!」
對於要把細細的線用小剪刀一針針挑掉,再重新車一次,這對眼力已經不如年輕人的媽媽來說,是最辛苦的事。工作室班長秋月嫦:「比如說,(婆婆媽媽)她會覺 得說我車得還不錯啊,滿好看的啊,為什麼還要叫我拆呢,那個心情,可能媽媽們就會比較低沉下來,要放棄這個工作,啊,我不想做了,真的是覺得好像說她在刁 難我們,這樣子啦,所以大家會...當初我們還不了解說,客人要求的嘛,那我們就會覺得說,妳品管人真的要求太多。」
工作室的班長邱月嫦,說出一開始大家對呂配子的不諒解,總覺得這小女孩故意找麻煩,媽媽們不快的臉色,呂配子也看得出來。呂配子:「她當時是跟我說,這本 來就這樣子做的,可是我外行人看起來很像瑕疵,那客人他更不懂,他不是就覺得這是瑕疵嗎?所以我會先接受他說,這是本來就是這樣做。」
按捺住心裡的情緒,也沒急著辯白,怕把工作氣氛弄僵,呂配子除了搬出放大鏡檯燈,讓媽媽們能看個仔細,這時候就要請人來居中協調了。呂配子:「我就跟老師 溝通,有沒有新的,就新的,那就把那個不好的蓋掉,就是最後我們都用新的方式,就不會有那個不願意拆,這本來就是這樣,妳自己不懂什麼的,所以我就說,那 我們用一個新方法,這樣子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新的方法」讓雙方都有台階可以下,來幫呂配子說服大家的縫紉老師吳瑞玲,是住在附近社區、不支薪,專程來教大家裁縫的,和工作室裡的媽媽們屬於同一個世 代,當然也就更容易聽到大家對呂配子不滿的耳語。縫紉老師吳瑞玲:「不管是心裡或是說他們的口頭上,都會是講出來說,妳都不會車,妳憑什麼說這個地方不 好,那就這個問題,其實我不敢直接跟配子講。」
呂配子:「當時我就覺得很無助啊,就覺得那我現在要怎麼樣啊,因為我就不會(車)啊,可是我還是會聽他們的,可是這樣子的話,我算什麼設計啊,就是那就給 你們做就好啦,因為當下當然就覺得是不是她很討厭我之類的,對啊,可是後來她們就說沒有啦,妳想太多了,然後後來大家真的比較熟了,相處就不會了。」
這也是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磨合,當初媽媽們對呂配子搭配的布包花色也很有意見,藍底紅點配上咖啡色,媽媽們看不慣,這個賣到只剩最後一個的米白色滾綠邊包 包,當初也最讓媽媽們極力反對。秋月嫦:「比如說這個包包來講,那我們客家人的話,這是喪事才有用的布,那當初配子給我們,配好給我們做的時候,我們就很 訝異,可能會跟她有一點意見說,啊,不要做這個包啦,做這個包沒有人會接受啦!」
還好有縫紉老師吳瑞玲說服大家,設計商品偶爾也得跟著年輕人的腳步學流行。吳瑞玲:「我會跟那些她們講說沒關係,妳做,做出來喔,我說之前有好幾個包包, 我們也是覺得質疑這個顏色好不好看啊,做出來我們大家都是很驚訝的眼光去看,哇,原來這樣子也是很漂亮的,所以現在開始,只要配子配色,我們就做,我們負 責做,配色我們不要負責,不用去擔心。」
秋月嫦:「打比方說,配色的部分,她如果她硬要這個色的話,那我們又不接受的話,她可能 會撒嬌一下啦,就說(客語伯母)或者是媽媽們、姑姑們,好啦,這個顏色很漂亮啦,妳接受一下這樣子,那我們就慢慢的,啊,這個女孩子不錯,她真的是很用心 在做這個,然後媽媽們就會慢慢的接受這些東西。」
大夥漸漸對呂配子改觀,兩個世代共同工作的緊張感漸漸消除。呂配子:「我看到半成品,就會說怎麼這麼可愛,然後她們就說唉呦,妳會配啦,我說唉呦,妳們縫得好啦,就是在這邊不知道演哪齣,很白癡,對啊,就是當時很開心這樣子。」
還有一點就是大家都看到了,這個年輕女孩的體貼,除了逢年過節自己手繪卡片,寫滿溫暖的話給這幫媽媽們,工作室開幕的前3個月,幾乎沒有生意上門,一度又 讓成員們失了信心。呂配子:「『配子,有賣的怎麼樣嗎,我們做這麼多,到底有沒有賣啊』?其實我聽到就會覺得沒有賣,可是就會說,哎呀,妳們不用擔心啦, 庫存還不夠啊,就是你知道就是要跟她打氣,一賣掉我就馬上跟她們講,然後她們就會很開心,然後就會有動力,就會認真,對啊!」
呂配子沒敢跟大家說,一開始上門的生意 ,都是來捧場的親朋好友,為了把媽媽們一天只能做一個純手工、原創又環保的心意傳遞出去,呂配子用了新世代行銷術,把媽媽們的作品放在網上,大大小小充滿繽紛花色的包包,因為呂配子的年輕、創新,還讓媽媽們的縫紉技術和3C知識同步,開始縫製平板電腦包。
幾個月前呂配子建立品牌的努力,被總統夫人周美青看到,親自到工作室幫這群娘子軍打氣。呂配子:「我其實就還滿怕的,可是後來我就是根本就沒有想到要管這 件事啊,就是一起相處,媽媽,當然長輩就是長輩嘛,你小的你要怎麼去管人,幹嘛要在乎這個管這個字,所以不如就是一起把東西做好,你可不可以幫我把這個做 好。」
呂配子回想1年多前,她還是剛踏入社會的菜鳥呢,現在覺得自己還是年輕,只是更懂得謙和、圓融,工作的過程難免有紛爭,但大夥和和氣氣順利完成一件事,真有成就感。
現在這群兩個世代的娘子軍又有新點子,從各地募集來的二手布偶,為他們重新洗淨、填充,不浪費做花布包的零頭布,為玩偶裝點上花布衣物,呂配子和媽媽們要用她們的巧手回饋社會,義賣愛心布偶,送愛給偏鄉兒童,呂配子發現這是她不用到城市,留在家鄉也能拼出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