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七章六節:「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
前兩天讀到這段話,特別有感覺。
把聖物給狗,拿珍珠餵豬,首要的問題還不是「這樣好不好?」而是幹嘛要這樣做?
如果想害死豬狗,直接餵食農藥或砒霜得了,何必浪費聖物與珍珠?顯然人有時也想對豬狗好,想幫幫牠,因此奉上好東西。
要是奉上的好東西被踐踏甚至被反咬一口,這樣能對豬狗產生好處,也不違背初衷吧!
可結果呢?豬狗並不覺得受人恩惠,給珍珠的也倒足了楣,可謂兩敗俱傷,皆大不歡喜。
這是笨的。因為不明白豬狗,不明白豬狗適合甚麼。狗吃屎,豬吃餿水,拿餿水與屎餵豬狗,對方才會覺得有益,才會感恩。
這道理很簡單,只是我們時常忘了,誤以為對自己好的東西,對別人也好,對豬狗也好。你充分瞭解珍珠多麼好,努力說給豬狗聽;豬狗聽不明白,你賣了大力氣遊說、分析、舉例、闡明;你說到口乾舌燥、內分泌失調;你擺事實講道理、殫精竭慮、索盡枯腸,想說的該說的能說的,都說完了。
終於你講到豬狗都聽明白了,講到鐵樹都開了花。
牠確實聽明白了。不但明白,且無可辯駁;不但嘴巴上無可辯駁,邏輯上更加無可辯駁。
然而牠卻十分不舒服。
豬就是愛吃餿水、天生就愛在屎尿泥塘裡打滾,這樣的生活必須配合怎樣的腦袋呢?當然只適合豬腦袋。一個豬腦袋自然不能明白珍珠的好,一旦明白珍珠多好,那豬腦袋就不再是豬腦袋了。
現在你讓一隻豬擁有了「非豬腦袋」,牠的選擇只剩下兩個:第一,改變自己的生活,不再吃餿水也不再打滾於屎尿泥漿之中;第二,繼續過原本的豬日子,扛著非豬腦袋。
第一個選擇非常艱難、巨大艱難、神艱難,只需要稍微考慮經驗中豬吃人與人吃豬的比例,就明白多麼艱難了。
為何如此艱難?因為決定狗吃屎豬吃餿水的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是DNA組成的遺傳密碼、是從豬狗崽子到肥豬老狗多少年的教養培育、更是數千年來無數的豬狗祖先吃過的無數的餿水與無數的屎………
你以為常看醫生,自己也能當醫生嗎?醫生做的似乎只是些許小事,開來開去就是這幾味藥、就這幾種檢查、問幾個傻B問題。找幾本醫學書讀一讀背一背,我也能幹得一樣好。
人往往忽略現象背後巨大的形成背景與原因,以為「改變」就像喊喊競選口號一樣簡單。
豬說:「只要有決心,沒有做不到的!何況只不過不吃餿水罷了。」
豬腦袋不明白的是,「只有決心」甚麼也做不到;下決心是最簡單的事,每週下一次決心,一年決心個五十二回,輕鬆。難是難在下決心之後去實現它。
如果改變是這樣艱難,那就採用第二個選擇,扛著「非豬腦袋」繼續過豬日子。
這不難,只是很不舒服。
多麼不舒服呢?諸君都是人腦袋,試著扛人腦袋喝兩口餿水、吃坨屎,就知道多麼不舒服了。所以說拿人腦袋去過豬狗日子是痛苦的,渾身那個不自在啊!簡直恨不得將自己腦子挖出來砸在地上,要砸了腦子才能無感。
說起來,這兩個選擇根本是兩難嘛───改變是難以成功的,不改變是難以忍受的。好好當個吃屎狗、滾泥豬,何以落入如此尷尬兩難的境地呢?是誰害了牠?
愛之適足以害之。我拿珍珠餵豬,沒想到竟然造成豬的莫大痛苦。「恐怕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以前我讀這段經文時想不通,你不要就算了,做啥回頭咬人呢?「狗咬呂洞賓」,呂洞賓怎麼對不起這狗了?狗腦子到底在想啥?
現在才懂───因為牠恨哪!恨你給牠好東西害牠難受。
愈聰明的人往往愈容易幹這種笨事。正因為你聰明,分得出好歹,總想著給別人好處,看不慣別人吃屎滾泥。
別衝動,諸君,好東西端出來之前請務必三思,先辨明了對象是豬是狗,以免招恨。
P.S.
豬之為豬,在其蠢也;狗之為狗,在其賤也。所以蠢豬賤狗所言千萬不可當真。反過來說,如果他的話是可當真可落實的,那他也不會是豬了。
當你拒絕把珍珠扔給豬的時候,豬可能會央求你給牠;你堅持不給,牠還埋怨你,說你惡劣。
當你看到豬悻悻然搖著豬尾巴滾回屎尿泥坑,會不會有一絲內疚?忍不住把手伸進口袋,思考要不要把珍珠拿出來?尤其在被豬質疑你沒有珍珠之後?
噢,別,千萬不要誤會,如果豬腦袋清楚自己要的是甚麼,早不是豬腦袋了。
你承受質疑、責難、謾罵與不理解;一旦承受不了又再一次將珍珠扔給豬,拿聖物餵狗,陷豬狗於兩難;然後招恨。
身為人,你也許不明白自己的無知,但應該明白豬狗多蠢。子曰:「豬語若可聽,則屎尿亦可食矣!」
所以要喜樂、要歡愉,當豬咬牙切齒氣沖沖回到自己的泥塘打滾,請微笑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