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男人嘴裡講的和他心裡所想的東西沒有太大的差異, 可能有人比較婉轉有人比較直接.
而且男人很在意別人能不能接受自己的講法, 於是經常可以看見男人用極端手段強迫別人同意
自己的講法. 小一點的像是打架, 大些像戰爭. 至於女人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女人心裡想的和
她嘴裡講的不太有關連, 經常越重要的事越沒關連. 女人並不在意別人能不能接受自己的講法, 但她
們預期別人能知道她們心裡真正想的. 舉個例子:
有一男子說 "我想吃火鍋", 他心裡想的是 "肚子餓了 想好好吃一頓 再喝碗滾燙燙的湯". 另一
男子說 "我想吃自助餐", 他心裡想的是 "肚子餓了 想好好吃一頓 又有多種不同的菜色". 經過溝通
之後有兩種結果, 一是兩人打上一架然後一起去吃一樣的東西, 另一是分道揚鑣各吃各的.
當有一女子說 "我想吃火鍋", 她心裡想的是 "要死了, 多了半公斤, 全肥在臉上怎麼出去見人",
另一女子說 "我想吃自助餐", 她心裡想的是 "哇!! 妳的腰....是不是有了?" 結果也有兩種,
一是兩人都同意百貨公司週年慶的折扣很划算, 於是一起掃貨去. 另一是從此兩人心有芥蒂,
一人恨另一人不夠朋友, 竟沒有任何安慰之語. 另一人也惱她不夠朋友, 明明懷孕還要要瞞.
男人用邏輯, 女人用感覺. 本來相安無事, 無奈聖人言, 陰陽合百物生, 於是邏輯和感覺經常交手. 跟據
我的觀察, 感覺取得完全勝利, 不論在歷史上或是日常生活.
我唸幼稚園時學校有鞦韆, 當時大家都想玩誰也不服誰, 所以一些男生打上一架就把玩鞦韆的順序搞定,
每個人口服心服. 當然女生是沒份的, 這可是老子打下的江山. 後來幾個女生略施小計加上老師的
袒護(老師全是女的), 她們輕易的收復了鞦韆. 結果男生大家又打上一架搞定誰能幫女生推鞦韆. 當時我年紀
雖小也略能感受講邏輯的道理在現實世界的軟弱無力. 到我小學三年級又受到一次衝擊. 班上有個女生
真是無厘頭到極點, 一不順心了, 她兩手把裙子一拉掖在大內褲裡, 衝過去就要拼命. 沒看過她打人但她
衝過去的樣子大家都怕. 這兩次經驗(加上之候的無數次)讓我提高警覺無奈卻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因為無從
學起. 日本有一系列老電影大陸叫"寅次郎的故事", 香港用原名叫"男人之苦", 電影演啥無所謂, 名字取的好.
美國和臺灣下任總統都很有可能憑感覺做決定. 趕那天要是你看見她們的大內褲, 就該知道好日子不多了.
PS:讀西遊記中見牛魔王和鐵扇公主有感發了點勞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