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過、小罪與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斬仙台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先消己業,還是先迴向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07.26  天氣:  心情:
先消己業,還是先迴向



問:一、嘗聞「前功不抵後過,後功可補前過」,可是天律所訂?若如是,出自那一部天律?

二、其用意何在?

示:一、為 「關皇」所頒律例。

二、用意即杜絕先行善功而預作惡事之用。


 問:一、人一生中如一直造功迴向,自己卻無功可得,終了是否過多於功?

二、人總為名利、為私心,今造功求的是否都是一種無形之私心?
   
 示:一、非也!迴向依天律,己身除迴向全部外,仍多20 %可為「己身之所得」。

二、非也!造功乃益眾,故為己身所得而求並非私心,乃無自力可造就,故可求之。


 問:一、功德之修立,先求迴向自家,再迴向眾生,是否有私心?

二、對修子而言,甚麼時候該迴向自家,甚麼時候該迴向眾生,

可有一個較易區隔(切換)的時間點?

三、一般而言,自己所做的善事功德,是先迴向法界或先消自己業障較妥?

 示:一、先求自己之福蔭,進道順利,免受牽礙,無私心可言也。

蓋自己若不能妥善安排化解夙業牽纏,遇及運途起伏,

則進道修持、普渡眾生將流為空談。

再迴向眾生則為博之仁,正確無誤。

二、簡單明瞭,自己坎坷即先救自己,自己平順則可迴向眾生。

三、先消己業再迴向法界,蓋已身業障不消,則無以繼續行功立德。



 再示:今夜鸞期之始,吾聞副堂主王生伉儷之對談,乃藉機開示諸生。


其一,王生所持論者,乃指「道心堅定,行功立德尚屬長期可行」者,

蓋人生在於世間,即可藉之以假修真,

換言之,只要一日在世,即可行持功德,

故「行功立德先行迴向「修士」,了斷此樁因緣」之作法正確,亦明顯表達對道程之信心。


其二,王生之妻持論「功德先消己業,再行迴向」,

而其主張乃因人有旦夕禍福之不測風雲,始為明顯,此顯示對自己信心不足之現象。

當知,在人世之間,首先即乃為了斷因緣而深植善緣,舊因未斷則新緣無以再生也。

雖然修道子先修功德消己業,屬於正常行持,

但是在本身道程之中,時時刻刻之佈施,均也在行功立德之際,

故「先為了斷因緣而迴向「修士」」始為正確。


其三,前些日有者叩問「修道子行功立德,應是先消己業,還是迴向眾生?」


吾開示:「先消己業」,此與王生伉儷所持論,立點恰好相反,

蓋法界眾生之對象廣泛,包括「善靈」、「仙靈」、「鬼靈」、「魔靈」,甚至「精妖之屬」,

此為修道子之慈悲心懷,乃在己身行持之間「有所餘力」當可進行,

況且直接因緣未生,故不可相提並論也。


因此吾結論乃為:修道必須從行持之間開始,既有人身,雖屬受其縛掣,

但亦因此可以行功立德,在無時無刻之間均可行持,

而迴向一事,攸關於本身「行持之目標」,亦即「牽掣」,

故可視輕重而行,欲分輕重,則「悟理明否」,頗是關鍵,

藉此機會,諸生研悟之。


(註:文中所言及「修士」是為「靈修士」。

乃由世人造功德以「專案方式」迴向與宿世冤親,藉殊勝法門,

由領命之仙佛具署「保調」(薦舉)由冥府轉籍至人間道場之「靈修院」潛修佛道功果,

免受幽冥之苦磨,亦為己解冤化怨,了斷因果,陰陽兩利。)



(摘錄:拱衡寶庫之濟世釋疑)
標籤:
瀏覽次數:443    人氣指數:1043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過、小罪與罪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斬仙台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