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88113
 千里~一曲郎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夢想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馬頭鳴~送行之歌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閱讀收藏~橫詩遍野
作者: 千里~一曲郎 日期: 2011.09.25  天氣:  心情:
 






閱讀收藏~橫詩遍野


一、詞的起源 詞大約是在初、盛唐產生,並在中唐以後才流行 起來的新詩體。它是唐宋時代主要主學形式之一。也是唐宋文學中的 光輝創作。 詞的起源,至今還沒有一致的說法。主要有下列各家說法:

   1.  出於古樂府。王應麟《困學紀聞》:「古樂府者,詩之旁行  也。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也。」王國維《戲曲考源》說: 「詩餘之興,齊梁小樂府先之。」這是因為詞和樂府都依附  音樂生存,故便追溯到樂府的源流上去。
       
   2.  出於唐詩。朱熹說:「古樂府只是詩中間添卻許多泛聲。後 人怕失了那些泛聲,逐一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 是。」這是認為,唐人絕句又名樂府,把和聲部份改為實字 ,就變成長短句,所以詩又叫「長短句」。
       
   3.  出於胡樂。魏、R以來,胡樂流行於中原,這些音樂,有譜 無詞,文人便按其節奏填上文子,所以詞又叫「填詞」,也  叫「倚聲」。 
          
   二、詞的名稱 詞在發展過程中,有過幾個別名,各代表著某種 

特點,分述於後:

   1.  曲子詞。唐代稱當時流行的雜曲歌詞為「曲子詞」,後簡稱 為詞。「曲子詞」之名,表明了曲指音樂部分,詞指文詞部 分,配合曲子的文字稱為詞。
       
   2.  詩餘。認為詞從詩蛻變出來,又因詞是繼詩之後產生,故名 。餘即餘緒賸義之義。如南宋林淳《定齌詩餘》、廖行之有 《省齌詩餘》。
       
   3.  樂府。因詞一開始就入樂,故名。如北宋蘇軾有《東坡樂府  》、賀鑄有《東山樂府》。 
    
   4.  長短句。詞的句子,字數不等,句子長短不齊,故名。如北 宋秦觀有《淮海居士長短句》、南宋辛棄疾有《稼軒長短句  》。此外,尚有曲詞、歌曲、琴趣等別名。 

   三、詞的體制 每首詞都有個表示音樂性的調名,叫做詞調,如 《念奴嬌》、《清平樂》等。它是用來寫作時供依據的曲譜,並非題
目。每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各不相同 。宋代把詞調名稱刻在小木牌上,以便選唱,所以它也稱詞牌。解說 詞調的書,叫做詞譜,即對每首詞注明字數,押韻的地方,某字的平 仄,或可平可仄,以便填詞時作為根據。此類名著有清萬樹《詞律》 

康熙時王奕清等的《欽定詞譜》。每首詞,大都分為數片(或稱闕) 。一片即作為一段,但以兩片最常見。一首詞分為數片,就是由幾段 音樂合成一首完整;的歌曲之意。每首詞押韻的位置不盡相同。這是 因為每首詞音樂節奏不同,停頓處不同,押韻處也不同。字的聲調配 合很嚴密。有些詞調在填寫時,要分辨四聲和陰陽,講究審音,以字 的聲調來配合音樂的聲調。 


   按照不同的標準,可把詞的體制作不同的分類。,有三種分類方 法:

   1.  以字數為標準來分類,詞體可為三種:小令,五十八字以內  的;中調,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的;長調,又稱慢詞,九十一   字以上者。
       
   2.  以拍節為標準來分類,詞體常見的可分為四種:令,也稱小 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 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3.  以音樂性質為標準分類,詞可分為令、引、慢、三臺、序子 、法曲、大曲、纏令、諸宮調九種。大致說來,令詞最短者 是十六字,最長者是一百字;引調最短者二十四字,最長者  是九十七字;近詞最短者是四十五字,最長者是一百零二字 ;慢詞最短者是八十九字,最長者是二百四十字。


取錄自:中國文學史大綱 譚達先著 


Photobucket
 


詞的常識

(引自馬文熙、張歸璧等編著,《古漢語知識詳解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0月初版。)

一、 詞: 也寫作「辭」。也稱「 詩餘」、「長短句」、「琴趣」、「樂  章」等。唐五代時稱為「曲詞」或「曲子詞」。宋代稱為「歌詞」、「小歌詞」,或稱「曲」、「曲子」,古詩體之一。本為按樂譜曲調和節拍來填寫、歌唱的一種文學樣式。根據樂調上的變化,一般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類。明代武陵逸史《類編草堂詩餘》以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每首詞內的分段,又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的不同。句式以參差不齊為特點,講究平仄格律和用韻。始於唐,盛於宋。關於詞的起源,歷來有不同的說法: 

(一) 或認為起源於前代的樂府詩,如王國維《戲曲考源》云:「詩餘 之興,齊梁小樂府先 之。」 
 
(二)
或認為由近體詩配樂時經過加減字演化而成,如宋代朱熹《朱子 語類》云:「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 
 
(三)
或溯源於上古歌謠和《詩經》,如清代汪森《詞綜序》云:「自 有詩而長短句即寓焉,〈南風〉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周之〈頌〉三十一篇,長短句居十八,漢〈郊祀歌〉十九篇,長短句居其五,至〈短蕭鐃歌〉十八篇,篇皆長短句,謂非詞之源乎?」 
 
(四)
或認為由胡樂(西域音樂)和民間小調中產生,如明代吳訥《文 章辨體‧序元天寶中,薰然成俗。於時才士,始依樂工按拍之聲,被之以辭。其句之長短,各隨曲度。」流傳下來的詞調,清代萬樹《詞律》收六百六十調,清代王奕清編《欽定詞譜》收八百二十六調,經後人陸續補輯,總數不下一千餘調。


二、 長短句:
詞的別稱,因句式長短不齊而得名。詞是入樂文學,以詞從  樂,句子的長短,要根據曲調的節拍而訂,故或長或短,參差錯落,現存宋人詞集中,以長短句題名者,有秦觀《淮海居士長短句》、辛棄疾《稼軒長短句》、劉克莊《後村長短句》等。

三、 小令: 
  (一) 也稱「令曲」,短調的詞,如「十六字令」、「漁歌子」、「浣 溪紗」等。自明嘉靖顧從敬刻本輯《草堂詩餘》以小令、中調、長調為目錄以後,舊詞譜即據以為例。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稱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稱長調。清人徐釚《詞苑叢談》:「唐人長短句皆小令,一名可演為中調、長調,或繫之以犯、近、慢,不能以字數分。」清萬樹《詞律》亦不用舊說,只泛稱短調為小令。 
 
(二) 也稱「葉兒」。散曲的一種。短小、單隻、一韻到底的曲子,如 〈中呂官‧陽春曲〉、〈雙調‧天淨沙〉等,一般單隻成篇。另有幾種特殊形式: 

  1. 按照原曲調重複一遍,兩遍之間加「么」字,稱「么篇」。 

  2. 按照同一曲調重複多遍,用韻互異,首尾句法全同,稱「重 頭」。  

3. 將兩、三個宮調相同而音律銜接的單隻曲子聯接起來,用時標 明什麼曲帶過什麼曲,稱「帶過曲」。

4. 自同一宮調或屬於同一笛色的不同宮調內,選取不同曲牌的各
一節,聯為新曲,另立新名,稱「集曲」或「犯調」,如〈風入松犯〉、〈甘州歌〉等。 

5. 摘取大曲中的一遍或若干遍以製曲,稱「摘遍」,如〈泛清波摘遍〉等。

四、 中調:
詞調體格之一。明代武陵逸史《類編草堂詩餘》以五十九字至 九十字為中調,相沿成例。包括「引」和「近」等。往往在詞牌上就有「引」、「近」、「近拍」之類字樣,如〈清波引〉、〈好事近〉、〈快活年近拍〉等。
 
五、 長調:
詞調體格之一。明代武陵逸史《類編草堂詩餘》以九十一字以 上者為長調,相沿成例。如:〈水調歌頭〉、〈八聲甘州〉、〈沁園春〉等。
 
六、 詞牌:
詞調名。詞最初需配合音樂歌唱,故需按律製調,依調填詞, 根據詞的內容標題,這個標題就是詞牌。後來詞已不再配樂歌唱,詞牌和詞的內容不再有聯繫,各詞牌名只作為文字結構的定式。詞牌之得名,一般有具體來源。如〈烏夜啼〉係借古樂府曲名〈金谷曲〉取晉石崇金谷園為名;〈玉樓春〉取唐白居易〈玉樓宴罷醉和春〉詩意為名等。有的詞牌同調異名,如〈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一籮金〉、〈明月生南埔〉、〈卷珠簾〉、〈魚水同歡〉等。有的詞牌同調異體,如〈何滿子〉,正格為三十六字,單調;又一體為三十七字,單調;或七十四字,雙調。詳清代萬樹撰《詞律》和清代王奕清編《欽定詞譜》。
  
七、 單調:
詞牌體例之一。指一闋為一首的詞,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如 〈漁歌子〉、〈如夢令〉、〈桂殿秋〉等。

八、 雙調:
詞牌體例之一。將一首詞分為前後兩闋兩闋的字數相等或基本 上相等,平仄也相同。字數相等的就與一首曲譜配兩首歌詞相似;字數不相等的,一般是開頭的兩三句字數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換頭」。雙調的詞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調或長調,是詞最常見的形式,如〈踏沙行〉、〈鷓鴣天〉、〈漁家傲〉、〈賀新郎〉等。   

九、 三疊:
詞牌體例之一。三闋一首的詞,如〈蘭陵王〉等。
 
十、 四疊:
詞牌體例之一。四闋一首的詞,如〈鶯啼序〉等。 






詩學基本功




一、 聲調:
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的聲調。
(一) 現代漢語的聲調:分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等四種。
1. 第一聲:又名「陰平聲」,讀音都高而長,但不升不降。例如:生、天、乾、飛………等等。
2. 第二聲:又名「陽平聲」,讀音都低而長,也不升不降。例如:文、求、紅、情………等等。
3. 第三聲:又名「上聲」,讀音都上升而短。例如:可、武、海、以………等等。
4. 第四聲:又名「去聲」,讀音都下降而短。例如:快、會、秀、看………等等。
(二) 古代漢語的聲調: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等四種。
1. 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第一聲」(陰平聲)、「第二聲」(陽平聲),但有一部份的字在古代是入聲字,例如:屋、竹、福、菊等等。
2. 上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第三聲」,但有一部份的字在古代是入聲字,例如:髮、雪、曲。
3. 去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第四聲」,但有一部份的字在古代是入聲字,例如:月。
4. 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已經不存在,分別併入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之中。入聲字的讀音短促,現在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等省的部份地區、四川南部等地的方言還保留入聲字,因此如果無法分辨那一個字是入聲字,可以用台語及客語發音,聲調短促的就是入聲字。四川、貴州、雲南、湖北等省的多數地區,湖南西部、廣西北部地區,把入聲字讀為第二聲(陽平)。
二、 平仄聲調:
字的四種聲調又可分為平聲、仄聲二種,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通稱「平聲」。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和舊讀入聲字,通稱「仄聲」。
三、 押韻:
在詩詞中特定位置的字要用同一韻目的字,使詩詞讀起來更具有聲音的美感,叫做押韻。例如:王翰的〈涼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一首詩押「灰」韻,所以這首詩一、二、四句句尾必須押韻的位置的字「杯」、「催」、「回」,都必須用「灰」韻的字。
四、 韻腳:
押韻的字都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叫做「韻腳」。
五、 韻部:
同韻的字歸成的類別,稱韻部,如《廣韻》分為二百零六部,《平水韻》分為一百零六部。
六、 韻目:
韻書各韻部的標目,叫做韻目。韻書歸併同韻的字為一部,每一部以其中一個字或二個字為代表,這個代表的字叫做「韻目」例如:劉淵《平水韻》將詩韻分為一百零六韻,有東、冬、江、支………等等,東韻有東、銅、同、鐘、公、沖………等字,以「東」為首,「東」便是韻目。韻目表(《佩文詩韻》)如下:
上平聲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東 冬 江 支 微 魚 虞 齊 佳 灰 真 文 元 寒 刪
下平聲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先 蕭 肴 豪 歌 麻 陽 庚 青 蒸 尤 侵 覃 鹽 咸
上聲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董 腫 講 紙 尾 語 麌 薺 蟹 賄 軫 吻 阮 旱 潸 銑 篠 巧 皓 哿 馬 養 梗 迥 有 寢 感 琰 豏
去聲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送 宋 絳 寘 未 御 遇 霽 泰 卦 隊 震 問 願 翰 諫 霰 嘯 效 號 箇 禡 漾 敬 徑 宥 沁 勘 豔 陷
入聲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屋 沃 覺 質 物 月 曷 黠 屑 藥 陌 錫 職 緝 合 葉 洽
七、 韻字:
每一個韻目內所含的字稱為韻字。
八、 入韻:
作詩時在規定要押韻的地方用韻,叫做「入韻」。
九、 借韻:
在五七言絕句與律詩的第一句借用旁韻,叫做「借韻」。
十、 出韻:
在五七言近體詩或唐宋古體詩中,以鄰韻字互押,叫做「出韻」。近體詩除了首句可以借韻外,不允許出韻,必須一韻到底,否則稱為「詩病」或「落韻」。
十一、 鄰韻:
或稱旁韻。古代韻書按韻的遠近編次,其相鄰者謂之「鄰韻」。
附註 歌、麻、蒸、尤、侵無鄰韻 哿、馬、有、寢無鄰韻 箇、禡、宥、沁無鄰韻 職、緝無鄰韻
十二、 寬韻:
字數多而比較容易選用的韻目叫做「寬韻」,例如:支、真、先、陽、庚、尤、東、虞等韻目之下都有三、四百個字。
十三、 窄韻:
字數少而比較難選用的韻目叫做「窄韻」,例如:微、文、刪、青、蒸、覃、鹽、侵、冬等韻目之下字數較少。
十四、 險韻:
字數少且字都較冷僻的韻目,例如:江、佳、肴、咸等。
十五、 黏對:
「黏」與「對」合稱。「對」指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反。「黏」廣義指一首詩的平仄皆合格律,狹義指近體詩的上一聯對句與下一聯出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
十六、 失對:
指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同,稱為「失對」,因為近體詩同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須相反。
十七、 失黏:
廣義指近體詩平仄失誤,不合格律。狹義指近體詩的上一聯對句與下一聯出句的第二字平仄應相同而不相同,稱為「失黏」。
十八、 律句:
每首詩的句子,其平仄安排皆符合格律的句子叫做「律句」。
十九、 拗句:
也稱「落調」,每首詩的句子,其平仄安排不符合格律的句子叫做「拗句」。
二十、 拗救:
在詩句中出現「拗句」時,在本句或對句的適當位置改變平仄以資補救,稱為「拗救」。
二十一、 三平調:
或叫「連三平」,指近體詩末第三字用平聲,而使得末尾三個字連續出現三個平聲字,稱為「三平調」或「連三平」。近體詩絕無此例,只有古風或古風式律詩才有。
二十二、 對仗:
兩句詩的詞組結構與詞性相同,互相成對,稱為對仗。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二十三、 首聯:
律詩共八句,一、二句稱為「首聯」或「起聯」。
二十四、 頷聯:
律詩的第三、四句稱為「頷聯」。
二十五、 頸聯:
律詩的第五、六句稱為「頸聯」或「腹聯」。
二十六、 尾聯:
律詩的第七、八句稱為「尾聯」。








平仄詩廿八式格律表:

平韻詩十六式,仄韻詩十二式表:
【五絕】五言絕句的省稱。指五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2)首句仄起入平韻式   首句平起入仄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3)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  首句仄起不入仄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4)首句平起入平韻式   首句仄起入仄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仄聲;
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平聲。
【五律】五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  首句平起不入仄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2)首句仄起入平韻式   首句平起入仄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3)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  首句仄起不入仄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4)首句平起入平韻式   首句仄起入仄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七絕】七言絕句的省稱。指七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平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韻七絕二式表]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律】七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平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平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平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仄韻二式表:]
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絕】四言絕句的省稱。指五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仄聲;
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平聲。


【五律】五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六言詩格律表:

【平聲韻】

《一》絕句押平聲韻

《A》六言絕句仄起首句不押韻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對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

《B》六言絕句仄起首句押韻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

《C》六言絕句平起首句不押韻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D》六言絕句平起首句押韻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二》律詩押平聲韻

《A》六言律詩平起首句押韻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對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B》六言律詩仄起首句押韻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對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韻).

【仄聲韻】

《一》絕句押仄聲韻

《A》六言絕句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B》六言絕句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二》律詩押仄聲韻

《A》六言律詩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對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B》六言律詩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對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對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附註:第五字其平仄不得拗救,這一點和七言(絕律)不同. 

摘自《中華詩壇》












【七絕】七言絕句的省稱。指七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回索引]

【七律】七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何謂詩韻


人類在發明文字以前,已經開始唱歌跳舞,應有一部分韻文學流行於脣脗之間,這些原始詩歌中的韻,有便於記憶的功能,主要仍在造成音節的前後呼應與和諧;後代的詩歌之有韻,不外兩個目的,一是使詩歌容易琅琅上口,便於記誦;一是利用讀音的和諧,來增加詩歌的音樂性,加強它的感染力,就詩的創作而言,後者尤其重要。朱光潛在「論韻與詩句構造」時說:「韻的最大功用,在把渙散的聲音聯絡貫串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曲調,它好比貫珠的串子,在中國詩裡,這串子尤不可少。Bainville在法國詩學裡說:「我們聽詩時,祇聽到押韻腳的一個字,詩人所想產生的影響,也全由這個韻腳字醞釀出來」。這句話對中文詩或許比西文詩還更精確。


什麼是韻?就是組成一個字的母音相同,凡是母音相同的字,歸納在一起,分門別類就是詩韻,在詩的双句末一字,用同韻的字,就是作詩的押韻;歷代押韻的標準有何依據?吳玄濤「古典詩歌入門」說:


大致上來說,唐代以前的詩歌,是依口語近似的音來押的,古今的語音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像詩經中詩的韻腳,有些必須先認定那些字的古音,讀起來才感到韻腳和諧。漢代用韻,除了依當時口語近似外,有時亦仿照古代可押的去押。齊梁時代盛行四聲研究,因此用韻已漸趨講究,這時雖然有私家韻書出現,但不能作為當時押韻的標準,唐代起就依照官定的韻書了。


歷代韻書介紹:


一、聲類:魏李登撰,見「隋書,經籍志」。今佚。


二、韻集:晉呂靜撰。今佚。


三、切韻:隋陸法言撰。殘缺。


四、唐韻:唐孫愐撰。殘缺。


五、廣韻:宋陳彭年等撰(大宋重修廣韻)。


六、禮部略韻:南宋劉淵撰(世稱平水韻)。


七、韻府群玉:宋末陰時夫撰。


八、佩文韻府:清康熙欽定。


九、詩韻集成:清余照春亭輯。(據佩文韻府而輯)。


如何押韻


一、押韻必須以「詩韻集成」這本韻書所列的韻字為標準。談到押韻,大家都曾聽到國、台語流行老歌,或者歌仔戲的四句聯,每一句的末字,其音韻都很類似,聽起來順暢悅耳,這就是押韻;不過,這些歌曲所押之韻,並非正統之詩韻,只是依照各地區之方言唸起來類似之音而已,完全沒有平仄聲調之分,上面所提到的舉例,只是讓大家對於押韻有一個概念而已。


二、何謂詩韻?詩是一種有音樂性的文藝,所以要有韻,音調才能悅耳動聽;詩之有韻,不外乎兩個目的:一是使詩容易朗朗上口,便於記誦。二是利用音調的和諧,來增加詩本身的音樂性,加強它的感染力。近人作詩都以梁沈約的韻書為標準,如詩韻集成、詩韻全璧等,這種詩韻叫水平韻,它是把廣韻的許多韻合併,韻數比較少。


三、詩韻分類:


上平聲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下平聲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上聲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紙    五尾    六語    七ㄩˇ  八薺


九蟹    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銑


十七篠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廿一馬  廿二養  廿三梗  廿四迥


廿五有  廿六寢  廿七感  廿八琰  廿九豏


去聲


    一送    二宋    三絳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霽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願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廿一箇  廿二禡  廿三漾  廿四敬


廿五徑  廿六宥  廿七沁  廿八勘  廿九艷  三十陷


入聲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詩韻寬窄分類


一、寬韻:一東  四支  七虞  十一真  一先  七陽  八庚  十一尤


二、中韻:二冬  六魚  八齊  十灰  十三元  十四寒  二蕭  四豪  五歌  六麻  十二侵


三、窄韻:五微  十二文  十五刪  九青  十蒸  十三覃  十四鹽


四、險韻:三江  九佳  三肴  十五咸











一、每句個字稱為言詩,個字稱為言詩。


二、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但是,律詩三、四句及五、六句必須對仗。


三、每首詩的第句第個字是聲字,則稱為平起式;是聲字,則稱為仄起式。


四、七言詩第一、二、四、六、八句末字,必須押韻;五言詩第二、四、六、八句末字,必須押韻。


五、第一句字有押韻,稱為首句押韻式,反之稱為首句不押韻式。


六、作詩的規則中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法,其意義即第二四六字該該平聲就用平,該仄聲就用仄,不得任意更改;第一三五字有時候該平可換仄該仄可換平之意,但是,掉換之後,不可以造成「夾孤平」或者「下三平」、「下三仄」的情形,所謂夾孤平就是「」,下三平就是句末三字為「平平平」,下三仄就是「仄仄仄」


七、作詩的時候,首先必須把平仄格式抄列,然後依照其平仄,填入適當的字句。為了節省操寫的時間,一般以一橫表示一豎表示


八、言詩以首句押韻為正格,言詩以首句不押韻為正格。


九、押韻必須以「詩韻集成」這本韻書所列的韻字為標準。










正統詩詞此乃"網路古典詩詞雅集"中之"詩詞小講堂"      http://www.poetrys.org/phpbb/viewforum.php?f=6


檢索 詩韻   和  平仄  的工具程式- 辭海詩韻 連結          http://hcc725.myweb.hinet.net/












近體詩名詞解釋


【樂府】本指古代音樂官署。“樂府”一名,始於西漢,惠帝時已有“樂府令”。至武帝始建立樂府,掌管朝會宴饗、道路游行時所用的音樂,兼採民間詩歌和樂曲。樂府作為一種詩體,初指樂府官署所採集、創作的樂歌,後用以稱魏晉至唐代可以人樂的詩歌和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宋元以後的詞、散曲和劇曲,因配合音樂,有時也稱樂府。


【歌行】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有“歌行”一體。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


【賦得】凡摘取古人成句為題之詩,題首多冠以“賦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賦得蘭澤多芳草》一詩。科舉時代之試帖詩,因詩題多取成句,故題前均冠以“賦得”二字。同樣也應用於應制之作及詩人集會分題。後遂將“賦得”視為一種詩體,即景賦詩看亦往往以“賦得”為題。


【聯句】舊時作詩方式之一。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相聯成篇。傳始於漢武帝時《柏梁台詩》(疑系後人偽托)。初無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韻、兩句一韻乃至兩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後來習用一人出上句,續者須對成一聯,再出上句,輪流相繼。舊時多用於上層飲宴及朋友間酬應,絕少佳作。


【集句】舊時作詩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數家的詩句,拼集而成一詩。現存最早的集句,為西晉傅咸的《七經詩》。


【古風】詩體名。即“古詩”、“古體詩”。李白有古風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謂其內容“非指言時事,即感傷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詩體名,和近體詩相對。產生較早。每篇句數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五、七言者較多。不求對仗,平仄和用韻也比較自由。


【四言詩】詩體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早形成的詩體。春秋以前的詩歌,如《詩經》,大都為四言。漢代以後,格調稍變。自南朝宋齊以後,作者漸少。


【五言詩】詩體名。由五字句所構成的詩篇。起於漢代。魏晉以後,歷六朝隋唐,大為發展,成為古典詩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詩、五言律詩、五言絕句。


【六言詩】詩體名。全篇每句六字。相傳始於西漢谷永,一說東方朔己有“六言”(見《文選‧左思(詠史))李善注)。其詩均不傳。今所見以漢未孔融的六言詩為最早,有古體近體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詩】詩體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為主,當起於漢代民間歌謠。舊說則渭始於《柏梁台詩(見“柏梁體”),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為現存較早的純粹七言詩。到了唐代,大力發展。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與五言詩同為古典詩歌中的主要形式。


【雜言詩】詩體名。古體詩的一种,最初出於樂府。詩中句子字數長短間雜,無一定標准,最短僅一字,長句有達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間雜者為多。


【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詩的通稱,同古體詩相對而言。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今體詩】即“近體詩”。


【律詩】詩體名。近體詩的一种。格律嚴密,故名。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八句,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分五言、七言兩體,簡稱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則為排律。律詩中,凡兩句相配,稱為一“聯”。五律、七律的第一聯(一、二兩句)稱“首聯”,第二聯(三、四兩句)稱“頷聯”,第三聯(五、六兩句)稱“頸聯”,第四聯(七、八兩句)稱“尾聯”。每聯的上句稱“出句”,下句稱“對句”。


【格律詩】詩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倘有變化,需按一定規則。中國古典格律詩中常見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絕句和律詩。詞、曲每調的字數、句式、押韻都有一定的規格,也可稱為格律詩。

【排律】詩體名。律詩的一种。就律詩定格加以鋪排延長,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韻者。除首、未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


【絕句】即“絕詩”。亦稱“截句”、“斷句”。詩體名。截、斷、絕均有短截義,因定格僅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為主,簡稱五絕、七絕。也有六言絕句。唐代通行者為近體,平仄和押韻都有一定。有人說絕詩是截取律詩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詩形成以前,已有絕句,雖亦押韻而平仄較自由,如《玉台新詠》即載育《古絕句》後人即用“古絕句”以別於近體絕句。


【應制詩】封建時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所和的詩。唐以後大都為二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內容多為歌功頌德,少數也陳述一些對皇帝的期望。


【試帖詩】詩體名。也稱“賦得體”。起源於唐代,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為科舉考試所採用。大都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冠以“賦得”二字,並限韻腳,內容必須切題。清代限制尤嚴。


【詩韻】指作待所押的韻或所依据的韻書。隋時陸法言著《切韻》,共處206 韻部,分部大細,不便押韻。唐初規定相近的韻可以同用。南宋時,平水人劉淵編《王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同用的韻合併為 107韻,後人又減為 106韻,並稱為平水韻,這便是沿用至今的詩韻。唐代實際所用韻部,和平水韻所編大致相同。


【押韻】亦作“壓韻”。作詩歌時於句未或聯未用韻之稱。舊時押韻,例須韻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數變格。詩歌押韻既便於吟誦和記憶,又使作品具有節奏、聲調之美。


【近體詩押韻】近體詩押韻要求嚴格。不論絕句、律詩、排律,都必須用平聲韻,且一韻到底,不許鄰韻通押。


【古體詩押韻】古體詩押韻較寬。可轉韻,或鄰韻通押;可押平聲韻,也可押仄聲韻。仄聲韻中,要區別上、去、入聲,不同聲調一般不相押,只有上聲韻和去聲韻偶然可以相押。


【協韻】一作“諧韻”,詩韻術語。謂有些韻字如讀本音。便與同詩其他韻腳不和,須改讀某音,以協調聲韻,故稱。南北朝有些學者按當時語音讀《詩經》,感到好多詩句韻不和諧便將作品中某些字臨時改讀某音。明陳第始用語音演變的原理,認為所謂葉韻的音是古代本音,讀古音就能諧韻,不應隨意改讀。


【通韻】詩韻術語。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韻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詩時通韻可以互押。如『平水韻』中“一東”與“二冬”、“四支”與“五微”、“十四寒”與“十二刪”等可通押。古體詩通韻較寬,近體詩則受嚴格的限制。


【換韻】亦稱“轉韻”。詩韻術語。除律詩、絕句不得換韻外,古體詩尤其是長篇古體詩,換韻較自由,既不限平聲韻、仄聲韻,也不限於鄰韻,轉韻時往往在換韻那一聯的出句先轉,接著聯未韻腳跟著轉。例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九屑)
胡天八月即飛雪。(九屑)
忽如一夜春風來,(十灰)
干樹萬樹梨花開。(十灰)
散入珠帘濕羅幕,(十藥)
狐裘不暖錦衾薄。(十藥)
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著。(十藥)
瀚海闌干百丈冰,(十蒸)
愁雲慘淡萬里凝。(十蒸)
中軍置酒飲歸客,(十一陌)
胡琴琵琶與羌笛。(十二錫)
紛紛暮雪下轅門,(十三元)
風掣紅旗凍不翻。(十三元)
輪台東門送君去,(六御)
去時雪滿天山路。(七遇)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六御)
以上“陌”與“錫”通韻,故“客”、“笛”在一聯中同押;“御”與“遇”通韻,故“去”、“處”與“路”可通押;詩中“灰”、“蒸”、“元”為平聲韻,“御”、“遇”為去聲韻,“屑”、“藥”、“陌”、“錫”為入聲韻,平、去、入三聲換用。


【險韻】詩韻術語,指詩句用艱僻字押韻,人覺其惊警險峻而又能化艱僻為平妥,無湊韻之弊。唐宋詩人中也有故意押險韻以炫奇的。唐韓愈喜用險韻。宋蘇拭曾用“尖義”二字為韻,舊時推為險韻中的名作。


【唱和】亦作“唱酬”,“酬唱”。謂作詩與別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幾种方式:一和詩,只作詩酬和,不用被和詩原韻;二依韻,亦稱同韻,和詩與被和詩同屬一韻,但不必用其原字;三用韻,即用原詩韻的字而不必順其次序;四次韻,亦稱步韻,即用其原韻原字,且先後次序都須相同。


【分韻】舊時作詩方式之一。指作詩時先規定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韻字,依韻作待,叫作“分韻”,一稱“賦韻”。古代詩人聯句時多用之,後來並不限於聯句。白居易《花樓望雪命宴賦詩》:“素壁聯題分韻句,紅爐巡飲暖寒懷”。


【分題】舊時作詩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題目以賦詩,稱分題,亦稱探題。大抵以備物為題,共賦一事。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古人分題,或各賦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題得物也。”分題有時分韻,但不限制。


【進退格】亦稱“進退韻”。詩韻術語。鄰韻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嚴羽《滄浪詩話‧詩休》:“有轆轤韻者,雙出雙入。有進退韻者,一進一退。”魏慶之《詩入玉屑》引《緗素雜記》說,唐代鄭谷與僧齊己、黃損等共定今體詩格云:“凡詩用韻有數格:一口葫蘆,一曰轆轤,一曰進退。”進退格是兩韻間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韻,第四、第八句則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如“寒”、“刪”或“魚”、“虞”等,一進 一退,相間押韻,故稱。


【轆轤格】亦稱“轆轤韻”。詩韻術語。與進退格同為用韻的一格,詳見“進退格”。轆轤韻者,雙出雙入。即律詩第二、第四句用甲韻,第六、第八句用與甲韻可通的乙韻,如先用“七虞”,後用“六魚”等,雙出雙入,此起波落,有似轆轤,故稱。


【葫蘆格】亦稱“葫蘆韻”。詩韻術語。與進退格同為用韻的一格。葫蘆韻者,先二後四。“東”、“冬”通押,先二韻“東”,後四韻“冬”。先小後大,有似葫蘆,故稱。


【平仄】聲律專名。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舊詩賦及駢文中所用的字音,平聲與仄聲相互調節,使聲調諧協,謂之調平仄。


【“一三五不論”】格律詩平風格式的通俗口訣。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略稱。謂七言詩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須依照格式,平仄相間,不能變動。由此類推,五言詩句則為一、三不論,二、四分明。這個口訣簡單明快,但不全面、不準確,對有些句型便不適用。


【對與粘】詩律術語。
對,取相對之義,相同一聯內對句與出句平仄必須相反相對,即仄對平,平對仄。如:
(本聯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本聯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取粘連、粘附之義,指後聯出句與前聯對句平仄必須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如:
(前聯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後聯對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對、粘的標示主要看五言第二、四字,七言第二、四、六字平仄是否有誤,最關鍵位置的五言第二字,七言第二、四字平仄務必分明。


【失粘】作舊體詩術語。寫作律詩、絕詩時平仄失誤,聲韻不相粘貼之謂。即應用平聲而誤用仄聲,或應用仄聲而誤用平聲,又据宋陳鵠《耆舊續聞》,表啟之類的駢儷文字,若平仄失調,在當時也叫失粘。 




【五絕】四言絕句的省稱。指五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仄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仄聲;
平起式,指首句第二字為平聲。


【五律】五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絕】七言絕句的省稱。指七言律絕。四句二韻或三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七言律詩的省稱。八句四韻或五韻。
平仄定格凡四式;

(1)首句平起入韻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首句平起不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首句仄起入韻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仄起不入韻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排律

仄起
起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次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三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四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五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六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八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九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結句: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七言排律

仄起
起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次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三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四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五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六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結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言排律
平起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體詩的平仄譜一覽表



 


七絕平起式(首句押韻)                 絶仄起式(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絶仄起式(首句押韻                                  五絶平起式(首句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律平起式                                                           五律仄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律仄起式                                                          五律平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絕平起式(首句不押韻)               絶仄起式(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絶仄起式(首句不押韻                              五絶平起式(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絶仄起式(首句不押韻                              十七字詩平韻平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仄平


六絶平起式(首句不押韻                              十七字詩平韻仄起式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平平


絶仄起式(首句押韻                                  十七字詩仄韻平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


六絶平起式(首句押韻                                  十七字詩仄韻仄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仄


六律平起式                                                          律仄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



【三平調】待律術語。指待句未連用三個平聲。為近體詩的大忌,又是古體詩的典型特徵之一。如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入宿置酒》詩中:“長歌吟松風(平平平),曲盡河星稀(平平平)”兩句,未三字均為平聲。


【孤平】詩律術語。律詩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聲,全句除韻腳外只剩下一個平聲,故稱。唐人律詩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須用仄聲字,絕對無法換平聲字時,則要採取“拗救”的辦法。


【拗體】律、絕詩每句平仄都有規定,誤用者謂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變換者為“拗體”。前人所謂“拗”,除有時變換第二、四、六字外,著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兩聯都拗的稱“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稱為“拗律”。詩人中有故意為之者。如清王軒《聲調譜序》云:“韓(愈)、盂(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體,以矯當代圓熟之弊。”


【拗救】詩律術語。在格律詩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稱“拗”。凡“拗”須用“救”,有拗有救,才不為病,如上句該平的用仄,下句則該仄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調節音調,使其和諧,稱為“拗救”。拗救大致可分為兩類:


(1)本句自救,即孤平拗救。在格律待中,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一字用了仄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因第三字用了仄聲而“犯孤平”時,則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個平聲字作為補償。
(2)對句相救。一大拗必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四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六字拗時,必須在對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三字用一個平聲字作為補償。二小拗可救可不救。指出句五言“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三字拗,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第二字拗時,可在對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個平聲字作為補償,也可以不救。本句自救和對句相救往往同時併用。
[回索引]
【古絕】對不講平仄的古體絕句的通稱。相對今體的絕句“律絕”而言。古絕多用拗句,可押平韻也可押仄韻。有些絕句用的是仄韻,但全詩用律句:或用律詩容許的變格和拗救。


【入律古風】對使用近體詩平仄格式的古體詩的通稱。特點為:

(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
(2)換韻,且多為平仄韻交替。
(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換韻,換韻後第一句入韻,全詩似多首“七絕”的組合。

【八病】古代關於詩歌聲律的術語。為南朝梁沈約所提出,謂作詩應當避忌的八項弊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據《文鏡秘府論》所述:


『平頭』指五言詩第一字、第二字不得與第六字、第七字同聲(同平、上、去、入)。
『上尾』指第三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連韻者可不論)。
『蜂腰』指五言詩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言兩頭粗,中央細,有似蜂腰。
『鶴膝』指第三字不得與第十二字同聲,言兩頭細,中央粗,有似鶴膝。近人從宋蔡寬大說,以為五字中首尾皆濁音而中一字清者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濁者為鶴膝。
『大韻』指五言詩如以“新”為韻,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津”、“鄰”、“身”、“陳”等字(即與韻相犯)。
『小紐』指除韻以外而有迭相犯看(即九字之間互犯)。
『旁紐』,一名大紐,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安“魚”、“元”、“阮”、“願”等與“月”字同聲紐之字。
『正紐』一名小紐,即“壬”、“﹝示壬﹞”、“任”、“人”為一紐 ,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示壬﹞”、“任”、“人”字,致犯四聲相紐之病。
沈約此說,在當時就受到鐘嶸等人的批評。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也說:“作詩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據也”。


【對仗】詩律術語。指詩歌中詞句的對偶。可以兩句相對,也可以句中自對。對仗一般用同類句型和詞性。作為格律要求,對詩中間兩聯須對仗,首尾兩聯不用對仗。但也有變例,或頸聯不對仗,或尾聯用對仗;首聯對仗的較少見。絕句不用對仗,但時有作偶句者。


【工對】詩律術語。對仗須用同類詞性,如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虛詞對虛詞。舊時把名詞又分成天文、時令、地理、器物、衣飾、飲食、文具、文學、草木、烏獸蟲魚、形体、人事、人倫等門類。嚴格的對仗,詞性、詞類都要相對,稱之工對。如李白《渡荊門送別》:“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月”和“雲“既是名詞,又是天文類詞對天文類詞。又如李商隱《無題》:“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曉”和“夜”是名詞中的時令類詞對時令類詞。


【寬對】詩律術語。與工對相對而言。寬對只要詞性相同,便可相對。如元稹《早歸》“飲馬雨惊水,穿花露滴衣。”“馬”、“雨”、“水”和“花”、“露”、“衣”,名詞對名詞,可稱寬對。


【借對】詩律術語。一個詞有兩個以上的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同時又借用乙義或丙義構成工對,便稱借對。如“歧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尋常”是平常的意思;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故借來對數目。除了
借義,還有一種借對是借音。如“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借“滄”為“蒼”,與“籃”相對。


【流水對】詩律術語。指一聯中相對的兩句關系不是對立的,且單句意思不完整,合起來才構成一個意思,似水順流而下,故稱。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合掌】詩病的一種。指對仗中意義相同的現象。一聯中對仗,出句和對句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稱為合掌。此為詩家大忌。


出處
http://home.educities.edu.tw/bise/big5/tools/poemnoun.htm
古典詩圃 

-------------------------------------------------------------------------------------------------------------------------------------------------------








仄聲字摘要(現行國語唸第一、二聲之上、去、入聲字)


◎上聲字棵顆抒璉慌骯髒糾慷。


◎去聲字:鼻謎邏溜稍暇誼焙玩療。


◎入聲字:


ㄅ:八捌鉢缽撥剥逼憋鱉蹩別拔跋鈸魃白伯泊柏舶箔帛博搏薄礡孛渤鵓蔔駁雹。


ㄆ:潑劈霹匹撇瞥仆扑朴僕樸撲蹼醭幞璞拍濮。


ㄇ:摸。


ㄈ:發乏伐筏閥罰弗佛彿拂茀紼髴氟伏洑袱茯服菔福輻幅匐縛紱袚韍黻綍。


ㄉ:答達韃靼妲德得的滴敵嫡鏑蹢笛狄荻滌翟碟喋蝶蹀堞鰈牒跌瓞耋諜絰迪掇剟敠疊叠篤瀆讀櫝犢牘黷獨髑毒纛督鐸奪怛撘褡。


ㄊ:塌剔踢怗帖貼禿凸突脫託托橐。


ㄋ:捏。                    ㄌ:拉。


ㄍ:閣擱胳格骼鴿蛤割革括聒颳隔膈鬲槅葛郭墎國嘓幗摑虢馘刮。


ㄎ:磕瞌刻咳殼窟堀哭骷。


ㄏ:喝合盒閤曷闔閡核劾貉涸黑忽惚滑猾活紇齕覈翮蝎斛褐


 


 


ㄐ:激迹跡積績蹟勣屐集級寂急即極吉籍擊亟殛圾疾楫輯汲脊唧節傑截捷杰劫潔擷結桔訐竭睫咭絕決覺厥掘爵訣譎倔玨玦蕨蹶鱖局菊橘鞠侷挶掬鴃及


    岌芨笈拮頡詰抉瘠鶺蒺戢棘接夾莢頰戛鋏蛺浹揭婕偈羯碣絜桀癤櫛崛獗鱖噱嚼矍躩孒孓。


ㄑ:七戚漆柒慽屈曲蛐切缺洽麴。


ㄒ:吸悉蟋晰析皙淅蜥膝昔惜息媳熄習襲檄瞎轄席蓆錫俠狹挾峽硤匣狎歇蠍協脅薛學隰勰戌鷽覡黠呷。


ㄓ:隻汁織職直值植埴殖質執蟄摭縶侄姪擲札扎紮炸螫懾轍折哲摺摘謫輒竹竺筑濁鐲蠋逐軸築燭舳妯琢諑啄涿卓桌倬踔焯浞捉著酌灼濯擢茁拙朮斲斫斮粥。


ㄔ:吃插出齣察     


ㄕ:失濕溼虱蝨十什拾食蝕實孰熟叔淑舌贖殺刷芍石碩祏


ㄗ:匝昨嘖則擇澤責幘賊足卒族雜鑿。


ㄘ:擦。                     ㄙ:俗縮。


ㄜ:額。                     一:壹揖押壓鴨噎。


ㄨ:屋挖。                   ㄩ:約曰。


 





 平水韻


上平
【一東】
東銅蟲沖崇豐終宮窮風楓籠聾瓏紅鴻叢聰馮夢朧凍訌絨礱同桐筒童僮瞳中衷忠戎嵩弓躬融雄熊穹充隆空公功工攻蒙洪虹翁通蓬葱洞篷烘潼矇藭匆峒罿螽狨灃癃幪潀嵕豵涷曈鮦翀忡崧肜芃酆麷釭饛雺瞢璁谼恫總嵷逢蝀侗絧艟犝氃爞瀜窿悾曚朦罞懵嚨曨豅龐艐膧衕詷戙穜种盅鼨茙駥芎渢蘴汎珫倥玒冢髳艨襱洚稯鬷猣螉蝬酮渱蠓瘋堸烔橦矓蚣崆箜魟篊朡嗡櫳筩菘濛驄騣

【二冬】
農龍冬宗鍾鐘舂松衡容蓉庸封胸雍濃重從逢縫蹤茸峰蜂鋒烽蛩筇慵恭供琮悰淙儂鬆蘢凶墉鏞傭溶鎔醲穠蛬邛共憧鄘顒喁邕壅癰饔縱龔樅賨膿淞忪彸憃衝瑢葑匈兇洶禺雝噰廱丰鏦銎懵蚣蹖榕犎跫恟灉襛蝩桻鼕彤褣瞛橦噥珙摐棕鬃槦瑽

【三江】
雙窗瀧龐江杠矼釭扛厖尨哤駹樅鏦邦缸降艭逢腔撞幢樁淙洚橦茳娏憃嵕谾瑽漎豇蛖垹梆跫悾韸逄攏摐

【四支】
爲癡支枝移垂吹陂碑奇直儀皮兒離施知馳池規危夷師姿遲龜眉悲之芝時詩棋旗辭詞期基疑姬絲司葵醫帷思滋持隨維卮麋螭麾墀彌慈遺肌脂雌披嬉尸貍炊湄籬茲差疲茨卑虧蕤陲騎曦歧岐誰斯私窺欹熙欺疵貲笞羈彝髭頤資糜飢衰錐姨楣夔祇涯伊蓍追緇箕椎羆罳篪釐萎匙凘脾坻嶷治驪媯颸屍綦怡尼漪纍匜犧飴而鴟推縻璃祁綏逵咿巇酏絺羲羸肢騏訾獅嗤毗咨墮萁其醨粢雎睢漓蠡噫騅馗菑輜褵邳錡胝緌鰭迆蛇陴淇蜊漦媸淄麗氂瀰篩纚廝氏痍榱娭壝齍蘺轙脽蘄耏嫠貔比椑僖鸃貽祺葹嘻撝鸝瓷鶿鈹琦骴洏洟騤唲嵋怩欙駓熹孜台蚩罹裨虒魑荽紕椸倕丕琪僛耆惟猗劑絁羇伾薺黧偲濰提醾塒魌犛鮞蓰祗禧峗庳居餈鬐梔澌踦戲鎚蚳畸鵻戣劘褫椅胹榰埤跜磁腄栘崥錍嗺郿暆痿釃桵离梩謻貤貾孋佳簃錙陑雖蚑摫郫仔觺譆寅鄑蓷鰣麒茈委鍉鴯秠蜞頯蘼軝剞桋襹摛箠崎嵫胔褷隋箄眵黐邿齝蜲噅爢蛦娸觶樆姼柅榯鼒翍觜錤緦厜鉹趍鳲蘪柌犪秜耛怌泜澬跠黟瓻恞峓鄈溈逶藣騩蘲踟踑諆圮瓵覗洢倭爔桸劙宦嵯禕詖玼榿觭徛椔罷俾岯帔枇笓毘琵貔黴禔呢狔倪嫘樏藟梨犁蔾縭灕乖机齎伎碕只蜘砥隹郗弛箎錘槌螄蒔孖孳耔總祠玭鹺罳撕濉宜宧詒迤眙崖嬴唯隗

【五微】
微薇暉煇輝徽揮翬韋圍幃闈違霏菲妃騑緋飛非扉肥腓威祈旂畿機幾譏磯鞿璣饑稀希晞衣依沂巍歸禕誹淝痱欷豨楎餥厞蝛葳肵鐖嘰鵗溰犩馡婓頎碕圻睎騩斐鰴溦

【六魚】
魚漁初書舒居裾車渠蕖余予譽輿餘胥狙鋤疏蔬梳虛噓徐豬閭廬驢諸除儲如墟壚菹琚旟璵與畬疽苴樗攄於箊茹蛆且沮袪祛蜍挐櫚臚糈砠淤瀦阹胠妤帤篨雎諝蘧腒鐻鶋椐紓袽躇櫫趄璩鴽滁屠筡藘綀歔耡磲醵据瑹齬蠩唹驉摴蝑雓籧櫧鵌呿魖藇鋙疋咀蒘蒢湑衙涂狳洳藷罝駔歟岨

【七虞】
虞愚娛隅芻無蕪巫于盂臞衢儒濡襦須鬚株誅蛛殊銖瑜榆諛愉腴區驅軀朱珠趨扶符鳧雛敷夫膚紆輸樞廚俱駒模謨蒲胡湖瑚乎壺狐弧孤辜姑觚菰徒途塗荼圖屠奴呼吾梧吳租盧鱸鑪蘆蘇酥烏枯麤都鋪禺嵎誣竽雩吁盱瞿劬朐胊絇軥鼩繻需貙殳俞逾窬覦揄萸臾歈渝嶇蔞鏤婁苻莩孚桴郛俘柎趺鈇迂姝躕拘摹酺蒱醐糊餬鶘酤鴣沽呱蛄菟駼砮膴幠鼯笯駑逋艫壚徂孥瀘櫨餔晡玗嚅鸆蚨諏娵裯母軱罛瘏郚玈痡毋杅邘訏芙幮喁齲顱轤釪旴哻句醹邾洙褕羭瘉蝓慺膢稃泭罦麩枹隃膜嫫瓠箛橭虖鋘惡刳漊躣瑜杸荂芋姁欨嘔騶嬃咮趎氀闍喻睮纑鰅枸欋鸕臑獳跦牏侏齬葫憮澞禂瓿媰盓陓捄柧鵌嵞籚痀穌杇於誧怤懦帑楰稌麌鴸蒩匍舖紨浮稃酴鍍拏砮罏岣呱骷滹謼猢氍昫茱硃毹孺殂洿嗚鄔鎢蜈廡汙瘐踰

【八齊】
齊蠐臍黎藜梨蠡黧妻萋淒悽隄羝鞮低氐詆磾稊題提荑締銻綈騠禔鵜媞緹折篦鎞雞稽笄枅兮奚嵇蹊傒徯騱鼷鷖黳倪齯霓猊鯢輗醯西栖犀澌嘶撕梯鼙椑膍批躋齏齎擠懠迷麛泥臡谿圭窐邽睽奎刲攜畦觿蠵烓驪鸝緀凄桋睼褆繄兒蜺橀暌聧嶲霋笓錍粞狴砒玭醍鶗蹄麑閨鮭乩棲鸂巂雟

【九佳】
佳街鞋牌柴釵差涯階偕諧骸排乖懷淮豺儕埋霾齋媧蝸娃哇皆荄喈揩蛙湝楷痎櫰槐鮭蠯緺騧啀俳簁崽挨捱崖睚洼

【十灰】
灰恢魁隈回徊槐枚梅媒煤瑰雷壘隤催摧堆陪杯醅嵬推開哀埃臺苔該才材財裁來萊栽哉災猜胎台孩豗虺悝洄莓禖縗崔裴培坏駘垓陔騋徠毸皚鋂傀焞蓷欸絯崍郲詼煨脢鎚頧胚桅唉鮐炱荄纔邰頦能椳茴衃儓薹侅峐偎漼隗捼咍桮徘抔掊玫抬頹穨罍儡賅咳盔追搥菑偲鰓挼獃鎧

【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薪晨辰臣人仁神親申伸紳身賓濱鄰鱗麟珍瞋塵陳春津秦頻蘋顰嚬銀垠筠巾囷民緡貧淳醇純脣倫綸輪淪勻旬巡馴鈞均臻瑧榛姻闉宸寅嬪齗旻彬鶉皴遵循振甄禋岷諄椿詢恂峋漘莘堙屯駰呻粼磷轔璘瀕嚚罠笢閩豳逡踆畇侁歅填誾狺泯旼忞洵溱詵駪桭湮儐驎燐夤荀郇錞迍竣紃蓁輑礥侲籈諲麎娠柛璡螓紉蠙鄞縜麇奫箘鶞珣掄蜦窀僎鷷袀姺甡墐畛潾嶙瞵眴斌兟氤份邠檳繽惇侖瞷菌袗稹縝肫嗔焞蓴裀絪荺

【十二文】
文聞紋雲氛分紛芬焚墳群裙君軍勤斤筋勳薰曛熏醺纁葷耘云芸棼汾濆枌雰員欣芹殷沄昕黂縕熅幩蕡焄紜鄖縜豶妘羵鼖饙宭臐獯皸蒑慇懃慬廑瘽菫垠齗狺鄞誾雯衯蝹溳篔澐魵羒轒鼢蘄賁鳼炘頒棻秎訢煇听轀玟蚊汶氳"

【十三元】
元原源黿園援轅垣煩繁蕃樊翻旛暄萱喧冤言軒藩魂渾褌溫孫門尊存蹲敦墩暾屯豚村盆奔論坤昏婚閽痕根恩吞騵沅嫄湲媛膰蹯燔爰薠蘩袢礬幡墦繙轓番璠反諼貆啍焞塤鶱鴛宛掀鞬昆琨鯤縕捫蓀飧惇芚賁崙惛跟垠蹇薞鷷驐掄軘榬蘊睧鞎緷甗犍靬杬羱芫蚖榞邧阮袁洹蠜笲晅咺眢鵷怨蜿樠鼲沄溷崑轀璊虋亹嶟繜燉蜳飩臀庉湓棔噴拫純沌炖囤錕騉髡煇涽餛騫圈諠壎猻瘟猿薀

【十四寒】
寒韓翰丹殫單安難餐灘壇檀彈殘干肝竿乾闌欄瀾蘭看刊丸桓紈端湍酸團摶攢官觀冠鸞鑾欒巒歡寬盤蟠漫榦汗鄲歎攤姍珊玕奸貆刓剜漙慱棺驩讙鑽磐鞶瘢鏝鬗謾瞞潘嘽跚羱剬胖弁豻簞癉攔完瓛岏莞髖般磻拌撣驙汍芄綄巑欑敦倌繁曼饅鰻痑禪籣讕貒峘洹狻眢涫灣羉樠槃慲蹣顢墁拚耑檀嘆剸糰鱄襴孌杆幹頇鼾邗犴漢梡萑鱣痠鞍皖脘

【十五刪】
刪潸關彎闤還環鐶鬟鍰圜班斑頒般蠻顏姦菅攀頑豻山鰥間蕑艱閑閒嫺鷴慳孱潺殷斒斕湲綸眅憪擐轘跧扳瞷鬘黫訕澴靬患獌玢豩寰嫻癇黰僝疝灣


下平
【一先】
先前千阡箋韉天堅肩賢弦絃煙燕蓮憐田填鈿年顛巔牽妍研眠淵涓蠲邊籩編玄縣泉遷仙鮮錢煎然延筵氈旃鱣羶禪蟬纏廛躔連聯漣篇偏便綿全宣鐫穿川緣鳶鉛捐旋娟船涎鞭銓筌專磚圓員乾虔愆騫權拳椽傳焉躚芊濺舷咽零闐駢軿鵑綖埏饘甄邅挻梴鋋嘕瀍翩扁平櫋牷朘脧儇翾瓀沿還悁詮痊佺悛荃篿遄卷顴鬈攣弮惓燀戔幵豜韆純祅蜎媊仟湔枅蚿畋佃磌蹎滇汧胼蠙鼘諓蜒潺孱嬋儃楩瑄蠉懁駽撋蝝璿箯顓跧湲犍褰蔫嫣褼鵳歅瘨岍緶骿癬郔莚驙澶單仚駩絟竣騝鄢籛沺楄焆鋗秈鬋狿鸇扇揎堧璇猭鍵踡蜷棉跣萹蹁癲鈃湮趼狷懸褊睊煽嘽栴鏈槤鰱漹攓搴揵緡拴鏇漩鱄剸壖嬛棬婘

【二蕭】
蕭簫挑貂刁凋彫雕迢條髫跳蜩苕調梟澆聊遼寥撩僚寮邀嶢么宵消堯霄綃銷超朝潮囂樵譙驕嬌焦蕉椒燋饒橈蕘燒遙傜姚搖謠軺瑤韶昭招飆標杓瓢苗描貓要腰鴞喬橋僑妖夭漂飄翹翛祧佻恌徼膋鷯漻僥嘵哨虈枵熇獢穚膲嬈颻鰩愮陶熛麃儦瀌葽喓弨趫橇劭瀟鰷驍飂獠憀料橑簝膮痟硝蛸魈歊鐎鷮鷦繇摽窯珧銚鷂猺褕釗髟臕薸篻蟯嶠轎彯荍蕎憿鐐豂嘹垚怮逍揱怊燎毊憔嗂鉊贆剽幧翲僄鵰琱齠瞭廖繚潦蟟憢蹺蹻蟭猋嫖螵鑣玿媱洮憍矯蠨箾朓脁鯛岧嫽筄鶚撟簥蟜

【三肴】
肴巢交郊茅嘲鈔包膠爻苞梢蛟庖匏坳敲胞拋鮫崤鐃骹炮髾筲哮呶捎譊麃茭淆虓蛸弰泡烋媌磝怓旓跑墝聱筊咬啁教咆犛鞘罺漅詨勦轈鉋罞髇嗃佼抓鵁姣樔謷嘐掊瓟訬窌鄛脬颮鵃枹稍鄗洨庨莦俙摎捊顟嵺鞄涍轇殽磽窅凹艄鮹撓蝥猇

【四豪】
豪毫操絛髦刀萄猱褒桃槽漕旄袍撓蒿濤皋號陶螯翱鼇敖曹遭糕篙羔高嘈搔毛艘滔騷韜繅膏牢醪逃濠綯勞簩艚魛洮慅叨綢慆醄颾璈氂芼舠螬裯忉饕驁獒熬臊槄檮祹匋摻澇弢蟧翿淘尻鼛謷咷挑槔囂臑撈嗥蜪嶆薅櫜咎軞騊峱溞壕栲鏖遨嗷鰲糟燾掏幬嘮癆鏊

【五歌】
歌多羅河戈阿和波科柯陀娥蛾鵝蘿荷何過磨螺禾窠哥娑駝佗沱峨那苛訶珂軻痾莎蓑梭婆魔訛坡頗瑳紽酡鮀瘥莪俄哦儺呵皤麼薖渦窩茄迦伽牁磋傞跎鹺詑番碆菏蹉搓馱驒醝緺獻囮嶓蝌捼睋濄踒籮鍋倭囉堝嵯劘硪枷矬簻鑼堶些桫他拖鼉邏哪挪髁吪陂鄱摩唆痤銼垛騾挼蒫艖趖魦臡鸁瘸

【六麻】
麻花霞家茶華沙車牙蛇瓜斜邪芽嘉瑕紗鴉遮叉葩奢楂琶衙賒涯巴加耶嗟遐笳差蟆蛙譁蝦拏豭葭髽茄撾呀罝闍枷啞媧爬杷蝸騧爺芭鯊窊豝緺珈騢枒驊赮娃哇窪麚洼畬了苴艖汙鴐笯蕸鉈舥夸裟瘕些跏塗椏杈樝痂姱岈鋘蚆溠秅荂哆碬爹椰齖煆蒘奓幏笆樺颬划犌迦揶鍛吾婼蒫鎈犘鷨浾錏硨祖鈀疤佘沙砂渣查檛侘琊鍜袈丫誇胯抓呱靴姱跁衩

【七陽】
陽楊揚香鄉光昌堂章張王房芳長塘妝常涼霜藏場央泱鴦秧嬙狼床方漿觴梁娘莊黃倉皇裝肪殤襄相湘緗廂箱創忘芒望嘗償鱨檣槍坊囊郎唐狂強腸康岡蒼匡荒遑行妨棠翔良航颺倡倀羌慶姜僵薑疆橿萇糧穰將牆桑剛祥詳洋暘徉佯粱量羊傷湯魴樟彰漳璋猖鋩商防筐煌篁隍凰徨蝗惶璜榔廊浪簹襠滄綱亢吭鋼喪肓潢簧忙茫傍汪臧琅蜋當璫庠裳昴鷞鄣障瘍鏘鏜硠桁杭頏邙贓湟滂桹溏碭驦筤禳攘蹌鶬螿瀼瓤枋螗搶戕螳踉杗眶煬鍚稂菖鐺洸閶蜣瑲蹡勷纕彭蘉蔣斨亡殃薌堈嫜鯧礓瓖薔喤瑒慞鑲鬤汸邡鈁孀嶈洭搪莨苀磄趪餭汒凔彷艡劻膷眻綡恇莣鉠榶瑭鋃胱雱磅膀螃艎驤嗆徜瘡愴奘漲瞠怏鞅閬幫旁牂慷卬慌桄鍠餳韁祊鷬堭犎

【八庚】
庚更羹阬盲橫觥彭棚亨鎗英瑛烹平評枰京驚荊明盟鳴榮瑩兵兄卿生甥笙牲檠擎鯨迎行衡耕萌氓甍紘宏閎莖甖罃鶯櫻泓橙爭箏清情晴精睛菁晶旌盈楹瀛嬴贏營嬰纓貞成盛城誠呈程酲聲征正鉦輕名令并傾縈餳瓊鶊賡黌鍠喤祊輣搒撐瞠槍韺霙傖崢苹棖猩鼪勍珩蘅桁鏗硜牼栩嶸丁嚶鸚錚琤砰怦繃伻弸轟訇鍧瞪蜻鶄籯塋瓔楨攖赬檉蟶偵郕珵裎鯖頃惸嬛騂榜洺栟獰抨絣趟掁嫇藑蠑醟瀯巆坪泙鶁禜浤吰娙坑硼澎膨蟛鐺罌鈜翃猙姘甿箐怔晟禎癭瀠煢滎桭振狌黥渹

【九青】
青經涇形刑邢硎鉶型陘娙亭庭堥霆莛蜓渟楟停寧釘玎仃馨星腥醒惺俜娉靈櫺醽齡鈴苓伶泠零玲舲翎鴒瓴囹聆聽廳汀冥溟蓂螟銘瓶屏軿萍熒螢滎扃坰駉葶鼮町軨酃桯瞑暝嫇絅侀鈃綎娗筳猩竮丁疔叮廷婷羚蛉瑩綪帡幎虰

【十蒸】
蒸烝承丞懲澂陵凌綾菱冰膺鷹應蠅繩澠乘塍昇升勝興繪憑仍兢矜徵凝稱偁登簦燈僧鬙崩增曾憎矰橧層能棱朋鵬堋弘鞃肱薨騰滕藤縢恒緪鯪崚輘馮憴鱦陾艿癥鄫驓噌磳瞢蕄掤螣揯篜淩殑夌淜譝騬礽扔庱砅鬅苰謄漰陞繒甑澄籐楞罾峘嶒

【十一尤】
尤郵優憂流斿旒留榴騮劉由油游猷悠攸牛修脩羞秋楸周州洲舟酬讎柔儔疇籌稠丘抽瘳湫遒收鳩不搜騶愁休囚輈求裘毬仔浮謀牟眸侔矛侯猴喉謳漚鷗甌樓婁陬偷頭投鉤溝韝幽虯彪疣訧耰麀綢嚘鏐遛飂瀏鶹瘤鞦鶖蝣猶蕕輶啾揫酋犨賙售浟蹂揉捄蒐叟廋溲鄒搊篘貅庥咻泅紬裯幬鯈啁球逑絿銶觩俅賕蜉桴罦罘麰蛑鍪篌餱鍭歐膢慺摟寠摳腧軥裒鬮髏螻璆兜句妯惆菆篝抔呦緱嘔媮繆諏繇蓲僂枹樛艛鯫掫齁琈烰簍蔞鄾鶔鴀紑鵂摎脙馗鞻蟉髟抌宄蚰卣庮鍒鞣涑鵂調鵃棷謅怮龜瀌瞀區緅骰侜頄艽芣鄇彄髹邱蚯仇懮蚴揄遊蝓譸盩躊琉硫滫蝤荍詶颼涪蝥枸冓瓿棓踣掊廔褸泑糾槱檮鰍愀喌鄹媰娵塿朻

【十二侵】
侵尋潯林霖臨鍼箴斟沈碪深淫心琴禽擒欽衾吟今襟金音陰岑簪駸琳琛椹諶忱壬任紝霪蟫愔黔嶔歆禁喑瘖森參蔘涔嵾芩灊燖淋郴鵀妊檎紟槮綅祲綝湛浸鐔鄩瑊葴葠滲摻砧痳窨崟衿賝廞

【十三覃】
覃潭譚驔曇參驂南柟男諳庵含涵函嵐蠶篸探貪眈耽湛龕堪戡弇談惔甘三酣籃柑聃坩藍錟擔唅郯谽泔邯馣蜬儋鬖蚶憨韽毿鐔淦痰甝婪嵁甔藫渰闇菴頷諵酖襤倓澹鐕啽舑餤橝蟫媕醰楠簪盦鏨疳笘蚺

【十四鹽】
鹽檐廉簾嫌嚴占髯謙奩纖籤瞻蟾炎添兼縑霑尖潛閻幨黏淹箝甜恬拈砭銛暹詹襜漸殲黔鈴猒蒹蔪痁燅忺阽鶼磏覘帘沾僉綅憸苫杴蚺湉撏佔蠊薕襳詀鬑鍼柟崦閹熸瀸灊鰜噞枮棪厭饜孅摻簽鋟燖袡鐮嶮拑鉗鈐黚餂醃腌靲

【十五咸】
咸鹹函緘嵒讒銜巖帆衫杉監凡饞巉鑱芟喃嵌摻瑊劖碞諴儳欃攙毚颿椷麙詀髟縿獑杴嚴攕纔礹鰔嶄
 



上聲
【一董】
董動孔總籠澒汞桶蠓空嵷滃琫懵蓊攏唪洞挏矇幪玤菶懂硐塕鬷埲侗嗊翪蝀恫峒俸曚蓯螉

【二腫】
腫種踵寵隴壟擁壅茸氄重冢奉覂勇涌踊甬俑蛹恐拱珙栱蛬鞏竦悚聳洶湩拲溶恟駷鮦軵輁冗慫捧埇湧

【三講】
講港棒蚌項缿玤傋耩

【四紙】
紙只咫諟是軹枳砥抵氏靡彼毀燬委詭傀髓絫妓掎綺觜此泚豸褫徙屣蓰髀爾邇弭瀰婢庳侈弛豕紫捶箠揣企旨指視美訾否兕几姊匕比妣軌水藟嚭唯止市恃徵喜己紀跪技螘迤酏俾鄙簋晷匭宄子梓矢洧鮪雉死履壘誄揆癸沚趾芷畤以已苡似耜汜姒巳祀史使駛耳珥駬里理裏李俚鯉枲起芑杞屺跂士仕栜俟涘戺始峙痔齒矣擬薿恥祉滓笫胏垝嶲艤錡蒍薳玼廌璽邐釃纚鞞敉芊哆姼庀跬頍秕机氿欙圮痞痔儗坻褆嶬蘤阤旎址阯悝娌嗺壝佹匜剞踦耔佌崺讄秭秠倚被底痏巋橤誃舐簁錘蕊惢柅觭旖蟻頠姽萎烜桅仳濔黹累耒麂跽圯眯葸仔跱塒唉蟢嬉巹你恀蘼呰樏漯碕杝硊箄瞇恉厎滍

【五尾】
尾鬼葦扆螘卉虺幾亹偉韙篚朏煒豬顗韡斐誹菲悱棐蟣榧豈偯暐匪瑋蜚蜰蘬唏娓緯磈豨

【六語】
語圉圄禦齬敔呂侶旅膂紵苧宁杼佇羜與予渚煮汝茹暑鼠黍杵處貯褚楮醑糈諝湑女籹許拒距炬虡鉅秬苣所楚礎阻俎沮舉莒筥敘序緒鱮藇嶼墅衙峿穭梠癙著稰巨駏岠鐻濋咀跙苴櫸詎柜漵紓去儢滸疽詛齟抒

【七麌】
麌雨羽禹宇舞父府鼓虎古股羖賈蠱土吐譜圃庾戶樹麈煦貐琥怙嶁蒟仵咻醹楰珇簍滷謱努弣罟肚嫵滬齲枸斞冔鄔鄅瞴蔖輔組乳弩補魯櫓艣豎腐鹵數簿姥普拊每五廡斧聚午伍縷部柱矩武脯苦取撫浦主杜祖堵愈祜扈雇虜甫黼莆甒腑俯憮簠膴估詁盬牯瞽酤怒俁瑀祤喣踽窶楛稌滸詡栩寙炷拄剖鵡岵溥砮賭瘉籔傴僂蔞莽淦噢嫗昫欨姁訏偊柎釜侮褸漊瘐牡孥鄠嗚迕缶否母某畝碔

【八薺】
薺禮體米啟醴陛洗邸底詆抵牴柢坻弟悌娣遞涕濟蠡澧欐鱧泚綮棨髀禰徯媞癠眯瀰醍緹鱭泲擠氐觝砥泥昵睨嬭

【九蟹】
蟹解駭買灑楷獬廌澥騃嬭鍇駴擺罷拐矮夥枴柺罫纚豸撮絯挨

【十賄】
賄悔改采彩綵海在罪宰醢載餧鎧愷待怠殆倍猥隗磈嵬嶵磥蕾癗儡礧櫑錞腇寀紿詒蓓鼐頦駘欸琲塏廆浼頠匯瘣漼璀每亥乃傀塊痿腿磊瘰餒凱闓胲閡僾痱採迨椳痗娞靉靆

【十一軫】
軫敏允引尹盡忍準隼筍盾楯閔憫泯菌箘蚓靷紖診眕畛胗紾哂腎脤臏牝辴賑窘蜃隕殞蠢惷緊狁簨縝袗踳純偆霣愍眹吮朕稹囷黽嶙疹矧訒儘笢鈗馻鬒藎縯溳

【十二吻】
吻粉蘊憤隱謹近惲忿槿菫坋弅墳听齔刎殷蚡抆忞韞縕醞搵濦堇巹瑾褞

【十三阮】
阮遠本晚苑返反阪損飯偃堰袞遯穩蹇幰巘楗揵婉菀蜿踠晼宛畹琬閫梱壼鯀悃捆輥緄鱒撙很懇墾畚圈盾刌綣鄢混沌鼴鰋蝘噂娩烜咺焜棍渾緷滾錕笨懣齦沅睕愃諼晅裷卷犍甗寋匽鶠挽忖囤腯僊褗笲

【十四旱】
旱煖管琯滿短館緩盥款嬾繖卵散伴誕澣瓚斷笴侃算纘暵蜑但酇衎脘坦袒亶稈窾粄悍懣纂篹痯悹趲罕傘繵讕捖綄梡莞捥逭拌裋緞暖餪睅厂

【十五潸】
潸眼簡版琖產限睅撰棧綰赧戁滻嵼醆羼丳僝睆柬揀莞僩蝂眅鈑輚饌皖板阪汕鏟

【十六銑】
銑善遣淺典轉衍犬選冕輦免展繭辯辨篆勉翦卷顯餞踐眄喘蘚軟巘蹇演峴棧舛荈扁臠讞闡兗孌跣腆鮮戩鉉吮辮件筧璉蝡撚泫墠墡單畎褊惼艑瑑蜓殄靦甗蜆贙俛緬沔湎趼鍵獮襺黽蕆輾搴蜎琄睍愐洗齴鬋戭燹筅癬狷燀鄟諓錢趁僤韅毨雋揃歂繾涊嵃幝撰剸耎鞬諞匾譔宴姺碥俴緶萹餮沴捵晛籛嘽饘膳鱔膞僎稨楩娩謰沇馻捲蜒剪譾顫鱄邅縯

【十七篠】
篠小表鳥了曉少擾繞遶嬈紹杪秒沼眇矯蓼皦皎瞭朓脁窱杳窅窈嬲嫋褭裊皛窕挑掉湫肇旐駣鮡慓摽縹醥篻渺緲訬藐淼袑蟜撟嬌譑蹻褾標殍溔鷕悄愀繚僚麃昭夭佻燎趙兆謏蔦嬥憭嫽磽膮繳恔僥剿勦晁垗絩舀殀憍膘鰾

【十八巧】
巧飽卯昴狡爪鮑撓攪絞拗茆佼姣炒泖媌鉸筊瑵咬稍訬笊抓獠

【十九皓】
皓寶藻早棗老好道稻造腦惱島倒擣抱考燥埽嫂槁潦保葆堡褓鴇草皞昊浩顥鎬鄗懆滈繰璪皁襖繅駣蚤澡薧灝栲媼蝹夭杲暠縞橑轑恅芺蓩栳套璅娼澇燠拷懊禱懤討纛瑙櫜笴

【二十哿】
哿火笴舸瑳嚲哆柁沱我硪娜儺荷可坷軻左果裹蜾朵鎖瑣墮垛惰妥坐麼裸蠃蓏跛簸頗叵禍夥輠顆砢鬌癉堁那卵嫷娑脞埵爹惈婐橢陊嶞峨閜揣椏婀舵邏縒播袲

【二一馬】
馬下者野雅瓦寡社寫瀉夏冶也鮓把賈假捨赭斝廈嘏檟惹若踝姐哆啞灺且瘕銙撦疋奼閜髁謥庌厊輠痄灑瑪笆舍喏槎婭鮭剮打耍那

【二二養】
養痒鞅怏泱像象橡仰朗獎槳敞昶氅枉迋顙彊穰沆崵盪簜惘磢昉放仿駔蠁兩緉帑讜儻曩杖響掌黨想榜爽廣享丈仗幌晃莽漭繈襁紡蔣攘盎鯗坱欓潒髒蒼皝長上網蕩壤瀁賞倣罔輞蟒滉吭榥灢蚢饟磉魍搶怳慌蛘廠慷獷嚮璗瓬曭楖蒡奘癢兩魎強鏹愴饗往謊倘惝硠閬牓嗓恍瀇

【二三梗】
梗影景井嶺領境警請屏餅永騁逞潁穎頃整靜省幸頸郢猛炳癭杏丙邴打哽綆秉鯁耿璟憬荇獷併皿冏煚靚礦艋蜢黽怲蛃窉骾箵冷靖悜睛裎埂昺儆暻倖悻婧阱猙惺懭

【二四迥】
迥炯茗挺梃艇鋌町頲醒溟酊嫇脡褧娗冼庱珽剄莛等鼎頂泂詗婞侹脛肯熲濘拯涬酩絅冥謦

【二五有】
有酒首手口母後柳友婦斗狗久負厚叟走守綬右否醜受牖偶耦阜九后咎藪吼帚垢畝舅紐藕朽臼肘韭剖誘牡缶酉扣歐笱瓿黝蔀蹂取鈕狃掊耇莠丑苟糗某玖拇紂糾嗾卣罶杻槱枸塿忸瀏郈赳蚪籔懰茆培滫醙擻嶁釦茩掫妵莥萯黈綹眑庮漊簍趣陡枓羑楺鯫琇蟉壽毆優愀授揉溲扭叩詬嘔部莽姆瞍廋棷抖嘍怮岰泑蚴朻鬮服

【二六寢】
寢飲錦品枕審甚廩衽飪稔稟葚沈凜懍噤瀋諗淰腍踸瞫朕荏恁鋟嬸浸罧蕈棯怎螣黮您

【二七感】
感覽掔欖膽澹憺噉坎慘憯敢頷闇窞黮萏歜撼毯菼紞槧贉晻槮菡黕喊揜黲澉顉眈寁嗿醰髧昝轗顄衴橄鏨嵌欿贛灨唵糝噆襑禫嘾壈湳啖淡攬灠黤馣霮

【二八琰】
琰燄斂險儉檢臉染掩點簟貶冉苒陝陜諂奄漸玷忝剡瀲颭芡閃嗛歉慊溓隒獫黶魘扂靨擫厭塹憸睒柟蘞嶮譣玁顩撿弇揜罨閹晻渰崦疺餂銛淰儼曮嬐噞蔪姌歛

【二九豏】
豏檻範減艦犯湛斬黯范摻闞喊淰轞笵濫黤歉瀺巉摲


去聲
【一送】
送夢衆鳳洞眾甕弄貢凍痛棟仲中諷慟鞚空控哢湩鬨恫贛賵幪礱哄羾瞢詷絧衷涷淞蕻蝀峒

【二宋】
宋重用頌誦統縱訟種綜俸共供從縫葑壅雍封雺惷瘲踵恐拱緟灉

【三絳】
絳降巷惷撞虹洚鬨憧幢艟淙戇

【四寘】
寘置事地意志治思淚吏賜字義利器位戲至次累寺瑞智記異致備肆翠騎使試類棄餌媚鼻易轡墜醉議翅避笥幟粹侍誼師廁寄睡忌貳萃穗二帔臂嗣吹遂恣四驥季刺駟柶泗識痣誌寐魅邃燧隧穟璲襚檖繸睟牸植熾織飼食積忮被芰懿悸覬冀暨懻惎洎穊蔇媿匱鐀饋簣蕢恚比庇畀痺詖毖閟泌祕鷙贄摯觶胾躓漬遲埴祟豉珥衈咡刵示伺嗜自眥骴詈痢莉緻輊譬彗蔧肄眙惴儗懟縊贔餧劓啻饎企曬勩眊膇為賁糒膩施鄪遺跂槌柲僿哆誋潩詒值柴樲髲出萎澌垝髊硾腄蚑翨掎樻縋蜼蚝貤纍廙肂坒其异誶屣錘佽巋施庳孳睢騺懫司諉臮陂塈甀侐咥幾近始術裏欬蹕瑟德邲疐倕庛胔離嫘袘觖倚踦委偽嬖跛懥視謚率檇鐩篲悴瘁質稚雉蒞痵饐曀喟愧餽櫃秘費蒔畤椔駛亟薏莿徛濞薙屭骳

【五未】
未味氣貴費沸尉畏慰蔚魏緯胃渭彙謂諱卉毅溉既禨旡蔇衣餼熂黖愾忥欷塈概誹芾疿屝痱蜚翡罻黂气暨扉狒蝟瑋媦紆

【六御】
御處去慮譽署據馭曙助絮著豫翥箸恕與遽疏庶詛預倨茹語踞鋸狙沮劾洳澦飫淤蕷胠醵除鐻瘀棜鑢呿怚悆藇礜如鸒悇椐女詎歟楚噓据俎薯宁

【七遇】
遇路潞輅賂璐露鷺樹度渡賦布步固痼錮素具數怒務霧鶩騖附兔故顧雇句墓暮慕募注註澍駐炷胙阼裕誤悟寤晤住戍庫護頀濩屨訴蠹妒懼趣娶鑄胯傅付諭嫗芋捕哺汙忤厝措錯醋鮒祔仆賻赴酺惡互孺怖煦寓沍酤瓠輸吐鋪謼泝屢嗉塑跗斁捂簬呴瞿驅訃菟鉒馵姁婺枑籲屬作嫭酗雨穫秅鍍涸傃圃戽饇駙足抪苦餔蚹蒟咮獲禺昫埧颶覦聚蛀疰佈愬愫溯祚詁杇迕婦負阜副富裋絇笯奼婟冱

【八霽】
霽制計勢世麗歲衛濟第藝惠慧幣桂滯際厲涕契弊斃帝蔽敝髻銳戾裔袂繫祭隸閉逝綴翳製替砌細稅婿例誓筮蕙偈詣礪勵瘞噬繼脆諦系叡毳劑曳蔕睇憩彗睨堄醊貰穧沴枻逮柢禘芮掣傺豷薊穄妻擠眥禊弟墆遾釱鷩蹛寱栔題砅蠣潎禲睥筀嚏盭竁枘篲遞遰愒猘鱖糲癘嬖蹶齊棣說彘曀離荔汭泥蛻贅儷揭帨唳薙泄殪娣澨嚌劌薜懘懠囈濞捩羿謎軑鵱杕憓蜧欐蘻痸綟箅畷締鯷甈悷嘒淛嫕晢楴淠忕切踶螮蟪槥些薺媲蒂剃裼屜悌係盻殢鍥繄蘙霓繐噦罣趹晰惙餲罽橛餟拽詍洩睿蓻褉裞橇讆犡獙

【九泰】
泰會帶外蓋大瀨賴籟蔡害最貝靄藹沛艾兌柰奈繪檜膾澮獪儈襘旝鄶禬癐薈磕壒太汰汏釱軑癩糲霈蛻濊翽噦酹狽茷祋藾愒昧旆眛沬梖駾賚丐

【十卦】
卦挂懈廨隘賣畫瘥派債怪壞誡戒界介芥械薤拜快邁話敗稗曬噫瘵屆疥玠瀣湃瞶憊鎩殺夬噲嘬蠆喝解祭齘蒯蕢犗餲繲絓粺价喟獪砦詿勱繣簣唄欬寨罣邂搤嗌攦塊聵糒澮啐煞駃

【十一隊】
隊內塞愛輩佩代退載碎態背穢菜對廢誨晦昧礙戴貸配妹喙潰黛賚吠逮岱埭肺溉耒慨愾塊繢乂碓賽刈耐悖曖倅晬淬敦憒闠鎧磑纇焙在再欬孛鄁瑁痗茷薉柿憝礧酹瀣薆靉鐓睞徠襶裁靆儗采回顪焠栽誖北拔縡薱劾誶脢採悔癈鼐眛朏錞類妃邶黴啐綷嬇祓琲秣筏饖濊袋玳閡概僾

【十二震】
震信印進潤陣鎮填刃順慎鬢晉駿閏峻釁振舜吝燼訊允仞軔殯儐迅瞬櫬儭諄藎憖殣饉藺濬徇殉賑覲畯餕擯葭璡酳僅牣認遴賮襯鬊瑾趁齔蕣韌訒侲汎蹸躪驎浚墐縉搢娠靷引瞵診蜃瑱疢親揗袗汛贐燐廑瘽俊鬒

【十三問】
問聞運暈韻訓糞奮忿醞郡分紊汶僨慍焮靳近斤抆絻鄆餫員縕璺拚隱薀坋瀵熏捃窘熅緷韗皸蘊

【十四願】
願論怨恨萬飯獻健寸困頓遯建勸憲蔓券鈍悶遜嫩販愿溷遠巽潠曼噴艮敦坌慁綣郾褪畹楦堰圈惛搵諢奔歕鐏硍焌遁腯瑗鍵畈万輓

【十五翰】
翰岸漢難斷亂歎幹觀散畔旦算玩爛貫半案按炭汗贊讚漫冠灌爨竄幔粲燦璨換煥喚悍扞彈憚段看判叛腕渙奐絆惋雚鑽縵鍛旰閈瀚釬骭豻胖暵讕駻蒜鑵瓘酇喭衎泮逭祼漶墁彖毈鴠榦盰矸謾瀾碬攛褖攤侃悹館灘晏盥爟犴繖趲瓚疸但罐鸛婉翫姅伴攢緞涆頇斕

【十六諫】
諫鴈患澗間宦晏慢辦盼豢鷃棧慣贗輚串莧綻幻訕丱綰骭縵嫚謾汕疝瓣薍擐篡鏟襉虥柵粯扮襻曣轘繯袒羼雁

【十七霰】
霰殿面變箭戰扇煽膳傳見硯選院練鍊醼燕宴弮賤電薦絹彥掾甸便眷線倦羨堰奠戀囀眩釧蒨倩卞汴弁拚忭嚥片禪譴絢諺緣顫擅授嬡璦佃鈿淀澱繕鄯狷罥睊煎旋瑱唁穿竁茜甗濺柬揀纏牽先剸衒袨炫眴善繾遣研嬿猭瞑汧填珔洊栫蜆睍贙趼狿孌鄄莚俔譔鬋眄諓衍榗輾轉綪縓涀僆餞荐唸畋靛闐湅楝現讌咽縣泫衊綻潠漩鏇謆嬗單玔饌僎撰碾瑑延涎蝝悁讞瑗援媛褑鍰睠串篟縼嫙邅抃

【十八嘯】
嘯笑照廟竅妙詔召劭邵要曜耀燿調釣弔叫嘂燎嶠少徼眺誚料肖尿剽掉鷂糶藋噭轎窔朓脁僬燒療釂漂醮銚驃蔦爝趭慓繞摽嬈獥搖窱葽鷯顤哨約僄艞嘹嬥裱俵趒熽蓧跳嫽鐐廖鞘峭俏悄帩勦饒獠彯票皭婊

【十九效】
效教貌校孝橈鬧淖豹儤爆罩踔趠拗窖酵嗃袎稍樂傚較鈔皰敲恔笊礉櫂覺珓窌膠磽挍絞犦趵炮鞄鉋泡抓

【二十號】
號帽報導盜操譟噪奧隩告誥暴好到蹈勞傲秏眊耄躁澇漕造冒悼纛燾倒驁瑁媢翿縞懊澳慥嫪奡趮菢虣膏犒郜芼鑿氉埽禱墺瀑旄燠靠糙耗艒譟懆韜套潦

【二一箇】
箇賀佐作邏坷軻馱大餓那些過和挫課堁唾播簸剉莝磨座坐破臥貨磋涴左銼惰癉譒奈個呵呼蹉裹髁頗摩侳剁蛻挼懦糯縛嶓

【二二禡】
禡駕夜下謝榭罷夏暇霸灞嫁赦借藉炙蔗假化舍價射罵稼架詐亞婭罅跨麝怕訝詫嗄檽迓蜡胯帊柘崋奼貰弝瀉砑靶乍樺杷埧壩卸唶鷓侘偌嚇啞華話窊汊呀笮厙杈衩

【二三漾】
漾上望相將狀帳浪唱讓曠壯放向仗暢量葬匠障謗尚漲餉樣藏舫訪貺養醬嶂抗當釀亢況臟瘴王纊鬯諒亮妄愴刱喪悵兩壙宕伉忘傍碭恙吭煬颺張閬脹行廣悢湯炕韔長創誑桁緉羕踼閌曏頏醠徬掠妨搒旺迋蕩潢防怏償盪盎仰瀁饟擋儻裝杖喨鄉埌桄

【二四敬】
敬命正令政性鏡盛行聖詠姓慶映病柄鄭勁競淨竟孟迸聘諍泳請倩禜硬凊靚檠晟獍怲更橫醟榜迎娉敻輕併儆評邴証詗偵并遉盟絎蜢倀幀炳摒璥凈

【二五徑】
徑定聽勝磬應乘媵贈稱罄鄧甑脛瑩證孕興經甯醒廷錠庭顁飣釘靘暝瀅烝賸剩凝嶝鐙橙磴墱凳蹬堋涇陘剄瞑訂奠佞甸瞪淩蹭謦塍濘

【二六宥】
宥候堠就授售壽秀宿奏繡富獸漏陋守狩晝寇茂懋舊冑胄宙袖褎岫柚覆復救廄臭幼佑祐右侑囿豆脰竇逗溜霤瘤廇留構遘媾覯冓購透瘦漱鏤貿鷲走副狖詬糅酎究湊謬繆籀疚炙畜雊鷇柩繇驟甃首皺縐戊句袤鼬僦瞀咮窌蹂姆漚姤廖腠蔟又鱟餾鷚輳逅蔻伏簉蜼槱收狃嗾鍑猶餖後油雺仆鞣后厚扣琇楱酘擩塯鍭吼僽輮綬讀懤椆輻飂輶鄮楙謏僂咒肉媰釦彀搆嗽窬荳嶁耨灸糗鏽韝鬥族陸瀆

【二七沁】
沁飲禁任蔭讖浸祲譖鴆枕衽賃臨滲喑揕維闖僸鵀妊噤紟吟罧深甚侺沈窨紝恁妗廕醅鐔蕈森

【二八勘】
勘暗濫啗擔憾纜瞰琀憺紺闞三暫甔磡灨參澹淡憨瞰鏨淦爁唅黚贛闇喑鴆僋撢探醰嵌蹔賧睒轗

【二九豔】
豔劍念驗贍店占歛厭灩爓瀲墊欠槧窆僭釅坫幨砭饜噞獫殮苫煔掞痁鹽沾兼唸酓脅姭俺潛爁嬮忝焰焱漸閃襜髯覘點玷磹斂

【三十陷】
陷鑑監汎梵帆懺儳蘸韽闞讒鑱劍欠淹站錎賺譀摲泛氾 





入聲
【一屋】
屋木竹目服福祿榖熟谷肉族鹿腹菊陸軸逐牧伏宿讀犢牘瀆櫝黷讟轂復粥肅育六縮哭幅斛戮僕畜蓄叔淑菽獨卜馥沐速祝鏃蹙築穆睦啄覆鶩麴禿縠扑衄鬻燠澳輻瀑漉蔌恧洑鵩竺筑簇蔟暴掬箙濮鞫鞠匊郁矗複簏蓿塾樸蹴煜謖碌琭盝踘醭韣毓舳柚蝠昱菔轆朒慉踧樕稑夙蹜蝮彧餗柷匐淯觫鱐霂僇殰俶摵繆輹螰蓼熇鵴澓槲觳剭莤蓫囿梀薁葍毣楘纀苜儵噈槭茯涑睩碡髑虙瘯偪頹副就摝楅撲朴墣蹼蕧鰒肭甪彔麓穀國嚳礐喌茿妯琡滀搐珿骰孰翛嗾簌潚驌鷫噢

【二沃】
沃俗玉足曲粟燭屬錄籙辱獄綠毒局欲束鵠蜀促觸續督贖篤浴酷縟矚躅褥旭蓐慾頊梏纛蠋歜裻溽瘃跼挶輂勗醁淥逯騄嚳牿襮鄏鵒告鋈熇僕北鞄雹犦鏷菉郜嗃翯臼侷趣硞礐跫歊澩囑鐲亍豖數栜洬祿谷

【三覺】
覺角桷捔翯玨較榷搉嶽樂鸑浞灂穛斮娖朔數箾欶斲卓諑涿噣倬琢嶨椓剝趵爆駮駁邈瞀兒眊雹謈懪瓝豰璞樸墣颮殼確愨埆觳硞濁擢鵫鐲櫂鸐濯幄喔偓葯握渥搦踔逴犖學鷽齱暴貌藐鰒躒嗃滈傕确礐澩謞躅捉汋啄擉齪搠槊齷躍

【四質】
質日筆出室實疾術一乙壹吉秩密率律逸佚失漆栗畢恤卹蜜橘溢瑟膝匹述慄黜蹕弼七叱卒蝨悉謐朮軼詰帙戍佶櫛暱窒必姪蛭泌鎰秫苾蟀嫉唧篥遹鷸篳騭佾怵繂珌鑕帥崒潏礩聿姞抶馹郅桎庢銍挃晊耴泆沕繘踤茁紩璱獝飶尼堲柣蒺罼佖秷熚駜櫍鉍觱鷅麜蛣衵咥汨汩蔤驈滭拮怭邲飶蓽縪宓滵覕佛垤詄耋尼昵壘溧搮瑮洁蒺堲蝍劼咭鮚瀄嵂欯恄肸躓窋詘沭蟀捽啐璱誶矞獝

【五物】
物佛拂屈鬱乞掘訖吃紱黻韍綍弗茀祓詘崛勿熨欻厥沕仡釳迄汔怫艴刜不屹肸芴岉黦菀咈倔沷尉蔚沸紼剟疙契扢

【六月】
月骨髮闕越謁沒伐罰卒竭窟笏鉞歇發突忽勃蹶鶻筏厥蕨掘閥訥歿粵悖兀兀碣猝樾羯汨汩窣咄惚捽凸渤齕蠍滑刖軏劂崒腯孛紇浡暍矻淈鷢核麧餑瞂馞搰蟨柮梲抈撅鱖閼卼杌硉扤矹屼楬榾誖淴嗢泏堀朏胐椊扢抇狘猲愲艴曰堨訐钀桲脖鵓葖吶揭崛橛瘚倅阢噦

【七曷】
曷易達末闊活脫奪褐割沫拔葛闥渴撥豁括抹秣遏撻薩掇喝跋魃獺撮怛閼剌栝筈鈸潑輵軷茇頞越斡剟嶭捋鞨鴰鶡毼暍鱍躠适摋攃襏齾猲濊佸葀犮羍笪鵽泧眓莌堨呾咄餲汱糲缽蘗鏺韎捺妲靼狚裰瘌脟轕蓋聒磕蝎銛繓

【八黠】
黠札拔猾鶻八察殺剎軋舝刖蚻菝劼螖恥豽朒鴰戛秸嘎扴磍北揠蔱汃樧茁砎齾楬瞎獺刮錣鵽帕妠擖刷鎩頡滑叭朳捌鴶轄楔扎紮哳穵婠

【九屑】
屑節雪絕列烈結穴說血舌潔別缺熱決鐵滅折切拙裂悅轍訣泄咽噎傑哲徹鱉設齧劣碣掣譎玦截竊纈蠥綴閱埒訐餮瞥撇茢蛚臬闑媟昳臲鍥耋抉挈洌捩楔蹩褻瓞襭絰衊嵲隉捏篞醊茁竭契鐍讞岊癤巀涅頡擷撤跌蔑浙鷩潎趹瞲篾蕝揲澈蛭揭垤孑孽凸閉闋鋝齛薛紲楶瀎泬渫偈啜楬軼蜺桀苶輟爇晰迭歠姪咥覈惙吶洌嶭颲掇吷畷剟準梲拮蛣批橇絜觖蝍頁猰拮袺搤潏憰彆絏洩刷唰咧冽拽蛻愒杰鯽駃覕蠛鱴痸罬餟

【十藥】
藥薄惡略作樂落閣鶴爵弱約腳雀幕洛壑索郭博錯躍若縛酌託削鐸灼鑿郤絡鵲諾度萼橐漠鑰著虐掠穫泊搏籥崿鍔藿嚼杓勺簙酪謔廓綽霍爍鑊莫籜鑠繳諤鄂亳恪箔攫涸汋彴瘧爚钁鶚龠礿郝髆屩駱膜粕鏌飥霩妁漷濼躒拓蠖鎛格昨柝酢臛醵蘀蹻斫摸貉珞愕怍鞹柞堊笮玃膊鑮臄斮鑿噱瘼爝箬蒻魄烙葯堮焯攉鄗謞嗃熇厝噩咢澤嫋碏矍硌各皵瞙矐躇芍婼躩踖踱沰靃剫戄岝鮥鄀燋迮逴澤鸙欂貜皭魠昔瀹婥渃卻逽托跅雒爆簿寞齶鱷濩擴陌趵獲蒲

【十一陌】
陌石客白澤伯宅席策碧籍格役帛戟璧驛麥額柏魄積夕液冊尺隙逆畫百闢赤易革脊獲翮屐適幘磧隔益柵窄核覈舄擲責惜僻癖辟掖腋釋舶拍索擇磔摘射繹懌斥奕弈帟迫疫譯昔瘠赫炙謫虢腊簀碩賾奭螫藉翟襞嗌穸砉祏亦鬲擗踖貘愬觡骼隻鯽珀齸借膈嘖搤躑埸蝪幗摑蹐嫿嶧斁綌蓆貊擘檗蹠擿馘汐塉湱橶啞柞摭醳唶霢咋嚇郤躄剌莫潟驀襫蟈襗鼫耤厝霸霹佰坼拆檡搨喀假謋擭嚄迮蚱舴卻劇脈薜梀摵涑筴槭滆嗝厄阨扼軛劃幗嘓蕮磧膌鶺跖嗌睪燡蜴澼搦挌虩圛

【十二錫】
錫壁曆歷櫪擊績勣笛敵滴鏑檄激寂翟覿逖糴析溺覓摘狄荻鷁戚鏚慼滌的菂喫甓霹瀝靂藶愓裼踢剔緆礫櫟轢皪鬲汨汩砉適嫡靮鬩焱鵙蹢覡酈踧菥淅蜥籊弔霓鷊澼趯獥倜毄惄塓臭殈薂馰樀艗晰劈幎惕迪妯嚦躒濼噭羃

【十三職】
職國德食蝕色力翼墨極息直得北黑側飾賊刻則塞式軾域殖植敕飭棘惑默織匿億臆憶特勒劾慝昃仄稷識逼克剋蜮唧即拭弋陟測冒翊抑惻扐泐肋亟殛忒湜緎棫淢罭畟崱螣萴鷘閾嶷僰纆襋洫踣熄寔嗇穡埴菔匐釴芅隿黓瀷屴犆恧轖鯽繶檍阞腷湢楅赩魊樴幅杙愊副仂或蠈愎醷翌侐栻堲稄衋意濇稙值廙蕀堛艒鄎勀伏

【十四緝】
緝輯戢立集邑急入泣溼習給十拾什龍及級粒揖汁笈蟄笠執隰汲吸唈縶葺褶潗苙伋岌翕歙濈裛浥熠槢潝霫悒廿挹馵岦鈒蕺霵咠諿靸卌湒謵襲煜湆芨跲厭圾濕闟

【十五合】
合塔答納榻閤雜臘蠟匝闔蛤衲沓榼鴿踏颯搨拉遝搭韐漯盍欱鞳唈靸鈒馺趿闒誻軜溘嗑荅姶涾鞜嚃卅嗒磕郃盒啑雥褡錔妠匼蓋搕瞌閘塌遢蹋業鄴脅胠怯抾袷跲笈腌噆邋劫衱浥裛

【十六葉】
葉帖貼牒接獵妾蝶疊篋涉鬣捷頰楫攝躡諜堞協俠莢曄厭愜勰睫浹笈懾慴蹀挾鋏屧喋箑褶鑷靨楪韘燁讋摺裛讘鎑跕歙霅魘褋躐艓擸踕緁萐謵捻躞苶惵鍱灄衱婕聶梜椄菨獦倢鯜霎蛺鰈怗疌囁邋岌极裌慊輒拾歃喢偞燮饁

【十七洽】
洽狹峽硤法甲業鄴匣壓鴨乏怯劫脅愶插鍤歃押狎袷祫帢翣搯嶪啑夾恰眨呷胛萐箑柙郟鵊霅霎扱喋劄擖跲嗋欱喢圔渫鉀韐鰈濈筴裌臿唼掐
 

---------------------------------------------

詞牌 

01. 十六字令又名《蒼梧謠》、《歸字謠》。十六字,三平韻。

                       定    格
   -(韻) + | - - | | -(韻) - - |(句) + | | - -(韻)


02. 漁歌子又名《漁父》,二十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以對偶為宜。

                       定    格
   + | - - | | -(韻) + - - | | - -(韻) - | |(句) | - -(韻) - - | | | - -(韻)


03. 憶江南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宋人多用雙調。

                       定    格
   - + |(句) +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 - -(韻)


04. 長相思又名《雙紅豆》,三十六字,前後片各三平韻,一疊韻。

                       定    格
   + + -(韻) + + -(疊) + | - - + | -(韻) + - + | -(韻)
   + + -(韻) + + -(疊) + | - - + | -(韻) + - + | -(韻)


05. 浣溪沙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韻,下片兩平韻,過片二句多用對偶。

                       格    一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 + | | - -(韻)

                  格  二(攤破浣溪沙)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 | - - | |(句)| - -(韻)


06. 采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添字格兩平韻,一疊韻。

                       格    一
   + - + | - - |(句) + | - -(韻) + | - -(韻) + | - - +| -(韻)
   + - + | - - |(句) + | - -(韻) + | - -(韻) + | - - +| -(韻)

                     格  二(添字)
   + - + | - - |(句) + | - -(韻) + | - -(疊)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韻) + | - -(疊) + | - -(句)+ | | - -(韻)


07. 眼兒媚又名《秋波媚》。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定    格
   - | - - | - -(韻)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


08. 太常引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兩結句倒數第二字定要去聲。

                       定    格
   + - + | | - -(韻) + | | - -(韻) + | | - -(韻) | + |(豆)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 - -(韻)| + |(豆) - - | -(韻)


09. 鷓鴣天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定    格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句)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10. 小重山又名《小重山令》,調悲。五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    格
+ | - - + | -(韻) + - - | |(豆) | - -(韻) + - + | |- -(韻) - + |(句) + | | - -(韻)
+ | | - -(韻) + - - | |(豆) | - -(韻) + - + | | - -(韻) - + |(句) + | | - -(韻)


11. 一剪梅,雙調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韻。每句並用平收,聲情低抑。亦有句句葉韻者。

                       定    格
+ | - - + | -(韻)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 + | -(韻)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 -(句) + | - -(韻)


12. 破陣子,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定    格
| | - - + |(句)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 | -(韻)
| | - - + |(句)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 | -(韻)


13. 滿庭芳又名《鎖陽台》,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

                       定    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句) + - + |(句) + | | - -(韻)
   - -(韻) - | |(句) - - | |(句) + | - -(韻) |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句) + - + |(句) + | | - -(韻)


14. 水調歌頭,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    格
   + | | - |(句) + | | - -(韻) + -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 - + |(句) +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句) + + |(句) | - -(韻) +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 - + |(句) + | | - -(韻) +| + - |(句) + | | - -(韻)


15. 鳳凰台上憶吹簫,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

                       定    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 |(句)|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 |(句) - - | |(句) | | - -(韻)
   - -(韻) |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句) - - | -(句) | | - -(韻)


16. 漢宮春,九十六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    格
   +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 |(句) | - -(豆) + | - -(韻) - | |(豆)-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 ||(句) + | - -(韻)
- - | |(句) | - -(豆) + | - -(韻) - ||(豆) - - + |(句) + - + | - -(韻)


17. 揚州慢,九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前片第四、五句及後片第三、第八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定    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 |(句)| | | - -(韻) | - |(豆)
- - | |(句) | - - |(句) - | - -(韻) | - -(豆) - | - -(句) - | - -(韻)
   | - | |(句) | - -(豆) - | - -(韻) | | | - -(句)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 - |(句) - - - | - -(韻)


18. 沁園春又名《壽星明》。格局開張,宜抒壯闊豪邁情感。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亦有於過片處增一暗韻者。

                       定    格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 |(句) +- + |(句)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 - -(韻) | + | - - + | -(韻) | + - + |(句) +- + |(句)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句) | + - + |(句) + | - -(韻)

注﹕前片第四句與後片第三句皆以一字領下四言四句,前後片結尾並以一字領下四言二句,宜用去聲字。


19. 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

                       定    格
   + | + - - |(韻) + | + - - |(韻) + | | - -(句) + | |- - |(韻)
- |(韻) - |(疊) + | | - - |(韻)


20. 點絳唇,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四仄韻。

                       定    格
   + | - -(句) + - + | - - |(韻) | - - |(韻) +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韻) | - - |(韻) + |- - |(韻)


21. 卜算子,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慢曲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格    一
   + | | - -(句) + | - - |(韻) + | - - | | -(句) + | -- |(韻)
   + | | - -(句) + | - - |(韻) + | - - | | -(句) + | -- |(韻)

                   格  二(卜算子慢)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豆) | | - - |(韻) | | |(豆) - - ||(句) - - | | - |(韻)
   | | - - |(韻) |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豆) - | - - |(韻) | | |(豆) - - ||(句) | - - - |(韻)


22. 憶秦娥又名《秦樓月》,四十六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一疊韻,以入聲為宜。

                       定    格
   - + |(韻) + - + | - - |(韻) - - |(疊) + - + |(句)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疊) + - +|(句) | - - |(韻)


                    變  格(平韻)
   + - -(韻) + - + | - - -(韻) - - -(疊) + - + |(句)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疊) + - +|(句) | | - -(韻)


23. 醉花陰,小令,五十二字,前後片各三仄韻。

                       定    格
   + | + - - | |(韻) + | - - |(韻) + | | - -(句) + | --(句) + | - - |(韻)
   + - + | - - |(韻) | | - - |(韻) + | | - -(句) + | --(句) + | - - |(韻)


24. 木蘭花

                   格一(仄韻換韻格)
   | | | - - | |(韻) - | | - - | |(韻) - | |(句) | - -(句) | | | - - | |(韻)
   | | | - - | |(換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格二(仄韻定格)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格三(減字木蘭花)
+ - + |(仄韻) + | + - - | |(葉仄) + | - -(換平韻) +| - - + | -(葉平)
+ - + |(再換仄韻) + | + - - | |(葉仄) + | - -(三換平韻) + | - - + | -(葉平)

                   格四(偷聲木蘭花)
+ - + | - - |(仄韻) + | + - - | |(葉仄) + | - -(換平韻) + | - - + | -(葉平)
+ - + | - - |(再換仄韻) + | + - - | |(葉仄) + | - -(三換平韻) + | - - + | -(葉平)

                    格五(木蘭花慢)
   | - - | |(句) | - |(句) | - -(韻) | + | - -(句) + -| |(句) + | - -(韻)
- -(韻) | - | |(句) | - - | | | - -(韻) - | - - | |(句) | - | | - -(韻)
   - -(韻) | | + -(韻) - | |(句) | - -(韻) | + | - -(句)+ - | |(句) + | - -(韻)
- -(韻) | - | |(句) | - - | | |- -(韻) - | - - | |(句) | - | | - -(韻)


25. 鵲橋仙,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

                       定    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26. 釵頭鳳又名《折紅英》,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韻,兩疊韻,聲情淒緊。

                       定    格
   - - |(韻) - - |(葉仄) | - - | - - |(葉仄) - - |(換仄)
- - |(葉二仄) + - - |(句) | - - |(葉二仄) |(葉二仄) |(疊)|(疊)
   - - |(葉首仄) - - |(葉首仄) | -  | - - |(葉首仄) - -|(葉二仄)
- - |(葉二仄) + - - |(句) | - - |(葉二仄) |(葉二仄) |(疊) |(疊)


27.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定    格
   + | +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28. 漁家傲,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韻。

                       定    格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韻) + - + | - - |(韻)


29. 青玉案,六十七字,前後片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定    格
   + - + | - - |(韻) | + |(豆) - - |(韻) | | - - - | |(韻)
+ - - |(句) + - + |(韻)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韻)
+ - - |(句) + - + |(韻) + | - - |(韻)


30. 滿江紅,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一般用入聲韻。聲情激越,宜抒豪壯情感。姜夔改作平韻,情調俱變。

                       定    格
   + | - -(句) - + |(豆) + - + |(韻) - | |(豆)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豆) + | | - -(句) - - |(韻)
   + + |(句) - | |(韻) - | |(句) - - |(韻) | - - + |(句)|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 +(豆)+ | | - -(句) - - |(韻)

                    格二(平韻格)

   - | - -(句) + | |(豆) - | | -(韻) - + |(豆)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豆) + | | - -(句) - | -(韻)
   - + |(句) - | -(韻) + + |(句) | - -(韻) | | - - |(句)+ | - -(韻)
+ | + - - | |(句) + - - | | - -(韻) | + -(豆)+ | | - -(句) - | -(韻)


31. 聲聲慢,九十七字,前後片各五仄韻,用入聲部韻。

                       定    格
   - - | |(韻) |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句) | - -(豆) | | | - - |(韻)
   | | - - - |(韻) - | |(豆) - - | - - |(韻) | | - -(句)| | | - | |(韻)
- - | - | |(句) | - -(豆) | | | |(韻) || |(句) | | | - | | |(韻)


32. 念奴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一百字,前後片各四仄韻,用以抒發豪壯感情者宜用入聲韻部。

                       定    格
   +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 - |(韻)

                        變格一
   | - - |(句) | - |(豆) - | - - - |(韻) | | - -(句) -| |(豆)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句)- | |(豆)
- | - - - |(韻) | | - -(句) - - - | |(句) | -- |(韻) - - - |(句) | - - | - |(韻)

                    變格二(平韻格)
   |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句) | - - | - -(韻)
   - | - | - -(句) -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 - -(韻)


33.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定    格
   | - + | - -(句) + - + | - - |(韻) + - | |(句) + - +|(句) + - + |(韻) +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句) + - |(句) - - |(韻)
   + | + - + |(句或韻) | - -(豆) + - - |(韻) + - + |(句)+ - - |(句)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 |(句) + - + |(句) | - - |(韻)


34. 雨霖鈴,一百零三字,前後片各五仄韻,用入聲部韻。前片第二、五句是上一、下三,
第八句是上一、下四句式,第一字宜用去聲。

                       定    格
   - - - |(韻) | - - |(句) | | - |(韻) - - | | - |(句)- - | |(句) - - - |
(韻) | | - - | |(句) | - | - |(韻) || |(豆) - | - -(句) | | - - | - |(韻)
   - - | | - - |(韻) | - -(豆) | | - - |(韻) - - | | -|(句) - | |(豆) | - - |
(韻) | | - -(句) - |(豆) - - | |- |(韻) | | |(豆) - | - -(句) | | - - |(韻)


35. 永遇樂,一百零四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定    格
   - | - -(句) + - - |(句) - | - |(韻) | | - -(句) - -| |(句)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豆)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豆) - - | |(句)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句) - | - - |
(韻) | - - |(句) + - + |(句) + | +- + |(韻) + - |(豆) - - | |(句) | - | |(韻)


36. 南鄉子

                       格    一
   | | - -(平韻) + - + | | - -(葉平) | | - - - | |
(換仄韻) - |(葉仄) | | - - - | |(葉仄)

                       格    二
   - | |(句) | - -(平韻) + - + | | - -(葉平) + | + - -| |
(換仄韻) + - |(葉仄) + | + - - | |(葉仄)

                     格  三(平韻)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韻) + | - - + | -(韻)
+ | | - -(韻) + | - - | | -(韻) + | + - - | |(句) --(韻) + | - - + | -(韻)


37. 昭君怨又名《宴西園》、《一痕沙》。四十字,全闕四換韻,兩仄兩平,上下片同。

                       定    格
   + | + - + |(仄韻) + | + - + |(葉仄) + | | - -(轉平韻)| - -(葉平)
   + | + - + |(仄韻) + | + - + |(葉仄) + | | - -(轉平韻)| - -(葉平)


38. 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後片各兩仄韻,兩平韻。情調由盡促轉低沉。

                       定    格
 + | + | - - |(仄韻) + - + | - - |(葉仄) + | | - -(換平韻) + - - | -(葉平)
 + - - | |(再換仄韻) + | - - |(葉仄) + | | - -(三換平韻) + - - | -(葉平)


39. 清平樂又名《憶蘿月》、《醉東風》。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定    格
   + - + |(仄韻) + | - - |(葉仄) + | + - - | |(葉仄) +| + - + |(葉仄)
   + - + | - -(換平韻) + - + | - -(葉平) + | + - + |(句)+ - + | - -(葉平)


40. 虞美人

                       格    一
   + - + | - - |(仄韻) + | - - |(葉仄) + - + | | - -
(換平韻) + | + - - | | - -(葉平)
   + - + | - - |(換仄韻) + | - - |(葉仄) + - + | | - -
(再換平韻) + | + - - | | - -(葉平)

                       格    二
   | - | | - - |(仄韻) | | - - |(葉仄) | - - | | - -
(換平韻) | - - | | - -(葉平) | - -(葉平)
   | - | | - - |(換仄韻) | | - - |(葉仄) | - - | | - -
(再換平韻) | - - | | - -(葉平) | - -(葉平)


41. 西江月又明《步虛詞》、《江月令》,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定    格
+ | + - - |(句) + - + | - -(平韻) + - + | | - -(葉平)+ | - - + |(葉仄)
+ | + - - |(句) + - + | - -(平韻) + - + | | - -(葉平)+ | - - + |(葉仄)


42. 相見歡又名《秋夜月》、《上西樓》,三十六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過片處錯葉兩仄韻。兩結九言宜於第二字略豆。

                       定    格
 + - + | - -(平韻) | - -(葉平) + | + - - | | - -(葉平)
 + + |(仄韻) + - |(葉仄) | - -(歸平韻) + | + - - | |- -(葉平) 


---------------------------------------------


 詩韻


一麻
平聲 陰平
啊巴吧疤笆叭芭扒豝差叉杈扠喳咖嘎旮瓜呱哈呵花嘩家佳佳加嘉
笳痂枷葭珈耞跏迦誇夸姱拉垃藍啦嗎媽螞嘛葩趴啪沙紗砂痧莎杉
鯊裟他她它蛙洼哇媧蝦鴉椏呀啞丫查渣喳皻抓撾腌嚓仨趿臢
平聲 陽平
茶查槎碴垞打蝦華划嘩鏵驊華拉旯麻蟆嘛拿南耙耙扒爬琶杷啥娃
霞瑕遐斜牙芽涯睚崖衙蚜枒咱

二波
平聲 陰平
波播菠餑玻嶓搓磋蹉多哆過鍋堝豁喔呵坡頗陂梭簑莎唆娑挲拖它
窩渦蝸萵猧倭捋
平聲 陽平
脖瘥鹺嵯矬螺羅蘿籮騾鑼邏玀欏覶磨模摩魔摹謨膜麼蘑無嫫劘那
挪娜哦婆皤番鄱捼駝鴕跎陀酡馱沱鼉坨佗鮀砣靡

三歌
平聲 陰平
車硨的阿痾婀屙歌哥戈牁菏砢科柯窠棵苛珂顆軻稞蝌了麼呢奢賒

平聲 陽平
鵝蛾娥訛峨莪俄哦和禾河荷何苛哪蛇佘

四皆
平聲 陰平
爹街階皆喈偕嗟羋乜些靴掖
平聲 陽平
茄伽瘸斜鞋諧邪攜偕蝢鮭熁爺耶椰揶匣踅

五支
平聲 陰平
癡嗤媸笞螭蚩黐鴟眵絺魑摛吃疵雌尸鳲蓍葹思私絲司嘶斯撕颸鷥
偲廝凘澌罳知枝脂卮之芝支肢蜘祗胝梔氏搘之姿資茲滋輜錙緇髭
錙菑崰淄粢咨恣吱孜孳趑齜差屍
平聲 陽平
持馳池遲匙墀踟箎弛坻詞辭慈瓷茨祠磁茲雌時鰣蒔塒提

六兒
平聲 陽平
兒而洏唲

七齊
平聲 陰平
低堤氐羝提磾鞮雞基機饑肌譏羈姬几箕齎稽畿磯璣笄躋奇期碁畸
嘰圾嵇乩其犄剞居丌哩咪瞇披批丕坯砒紕狉期溪妻凄栖欺萋崎攲
蹊沏梯西稀熙希曦嬉攜犀唏嘻樨晞釐禧犧羲兮奚溪鼷觿巇豨屎粞
恓衣依醫伊咿噫漪鷖繄猗銥禕
平聲 陽平
嘀離籬犁鸝黎梨藜璃縭驪狸蠡灕厘黧鱺喱醨罹蜊嫠犛氂剺漓迷謎
瞇糜麋蘼迷醾獼泥尼呢霓兒怩倪妮猊輗麑婗鯢皮疲陂毗脾鼙羆枇
琵貔比裨啤郫陴奇騎棋齊歧鰭鬐其臍萁蜞琪騏跂枝琦祺畦麒祈祇
耆錡綦祁淇頎蘄啼題蹄提堤荑稊醍畦宜儀疑移頤夷遺姨怡飴貽詒
彝胰痍蛇施圯洟咦迤沂簃鸃匜嶷

八微
平聲 陰平
杯悲卑碑背鵯吹炊催摧崔衰榱堆追敦飛非霏扉妃菲騑啡緋規歸閨
圭瑰傀龜鮭皈邽黑嘿輝暉灰揮恢徽詼麾豗隳撝虧窺盔刲巋勒醅胚
坏呸綏尿雖雖睢荽推威危微隈煨偎巍委萎逶葳追錐椎騅
平聲 陽平
垂椎槌棰陲錘捶肥淝回洄茴蛔魁葵揆騤馗奎夔逵暌睽雷羸累嫘纍
罍鐳眉煤媒梅楣枚嵋湄沒郿玫莓霉脢培陪賠坯邳裴誰隨隋頹隤為
桅帷維違圍幃惟薇韋闈嵬巍濰霺圩賊

九開
平聲 陰平
哀埃挨唉哎掰猜差釵拆呆待該陔垓賅荄乖咳咍開揩拍腮鰓思篩塞
衰摔胎苔歪栽災哉齋摘拽
平聲 陽平
挨呆癌皚白才材裁財柴儕豺喍孩骸頦咳懷淮槐佪踝來萊淶徠埋霾
排牌徘俳台苔抬薹炱鮐駘擇宅翟

十姑
平聲 陰平
逋晡初貙粗都嘟夫膚敷孵麩趺柎鄜鈇姑孤辜沽鴣呱菇菰估家觚酤
咕箍蛄乎呼糊滹枯骷刳嚕鋪書殊輸舒疏樞姝梳蔬樗紓抒攄荼蘇酥
烏污嗚惡洿鄔鎢杇巫於朱珠株誅豬諸銖蛛侏茱洙瀦櫧櫫租
平聲 陽平
除芻雛鋤儲廚櫥躕躇蜍滁篨徂殂浮福符孚俘夫枹桴鳧蚨芙苻蜉莩
罘涪糊胡湖壺狐弧胡瓠猢蝴醐鶘葫蘆盧爐廬鱸壚顱臚轤艫纑瀘鸕
櫨模奴孥駑笯蒲脯菩匍葡苻酺蒱莆如儒茹濡孺襦嚅圖徒屠涂途荼
稌瘏無吾蕪吳梧巫誣毋蜈鼯浯

十一魚
平聲 陰平
居車駒拘裾琚菹且疽雎趄罝鶋狙居据痀苴俱沮椐區趨嶇驅軀呿袪
祛須需吁噓墟胥嘔盱嬃繻迂瘀淤
平聲 陽平
驢閭櫚渠蕖瞿衢劬氍鴝磲蘧籧徐魚漁余餘於于盂竽娛愉榆臾萸諛
腴虞愚隅歟輿圩俞逾揄瑜窬覦禺嵎舁雩歟狳畬

十二侯
平聲 陰平
抽瘳搊丟兜溝鉤勾枸篝緱齁糾究鳩揪鬮湫啾轇樛摳溜摟嘍妞謳甌
鷗歐毆嘔區秋丘蚯鰍龜邱鶖楸坵收搜餿搜颼溲蒐嗖餿廋偷修脩休
羞咻髹貅庥悠攸幽優憂呦麀耰舟周州洲粥啁賙輈譸鄒謅騶陬緅鯫
平聲 陽平
籌愁酬綢仇稠疇儔躊惆讎裯愁芣侯喉猴篌瘊流留榴騮劉瀏瘤琉硫
鶹樓耬婁嘍僂髏謀繆眸蛑牟鍪牛抔裒求泅球裘囚仇蝤蛷酋遒逑賕
柔揉蹂鞣熟頭投骰尤游遊油由郵猶蕕輶蝣疣猷魷蚰鈾軸妯

十三豪
平聲 陰平
坳熬凹包胞苞褒炮剝標鏢彪鑣摽膘杓飆操糙超抄鈔刀叨忉雕凋刁
貂叼碉高膏糕羔篙皋槔蒿嚆薅交焦蕉教郊嬌驕茭蛟澆椒膠咬礁姣
鮫跤艽僬鷦鵁教尻撈撩貓喵拋泡漂漂螵僄敲雀蹺悄磽橇鍬繑騷搔
繅艘臊燒梢稍艄蛸筲叨掏滔韜弢饕慆濤挑消銷削宵蕭簫瀟囂哮梟
綃硝驍蠨蛸枵逍鴞嘵嘐魈歊邀腰要夭妖么吆喲喓遭糟朝招抓著昭
嘲釗
平聲 陽平
翱遨熬螯鰲鏖敖璈謷獒聱驁薄雹曹槽螬漕朝巢潮嘲晁豪毫號壕濠
貉嗥蠔勞牢癆撈嘮嶗醪聊寥療遼潦繚嘹撩寮僚鷯獠鐐飉毛茅矛髦
錨旄苗描瞄鐃撓猱呶跑袍庖匏炮咆刨瓢嫖橋瞧憔樵翹喬僑蕎趫譙
饒嬈蕘蟯韶勺芍逃桃啕陶濤淘萄綯洮檮醄調條蜩迢苕笤鰷髫岧齠
淆搖遙謠瑤肴堯姚爻颻徭僥崤陶鰩軺鑿著

十四寒
平聲 陰平
安諳鞍庵媕班斑般搬瘢扳頒邊鞭編砭蝙籩餐參驂攙穿川單擔丹耽
眈聃簞鄲癉殫顛巔掂癲滇端帆番翻繙幡反干竿肝甘杆柑玕泔疳坩
尷觀關冠官棺倌莞綸鰥瘝鼾酣頇蚶憨歡獾讙擐間兼尖堅肩艱煎奸
緘箋漸監縑濺湔鞬犍蕑菅戔殲蒹鶼熸鵑捐涓鐫蠲朘身看堪勘刊龕
戡寬顢拈攀潘番篇偏翩扁千牽遷簽謙鉛阡愆慳芊嵌仟扦搴褰僉圈
悛棬弮三參毿山衫刪芟杉羶扇跚珊姍苫舢潸閂栓栓酸狻貪攤灘癱
探坍怹天添湍彎灣蜿豌剜先仙鮮纖掀躚氙祆銛宣喧軒萱暄揎塤諼
儇翾煙淹咽胭嫣焉殷腌燕奄閹崦厭鴛鳶淵冤鵷宛蜎眢冤獂嬛簪占
瞻氈沾粘旃邅饘覘詹譫鸇鱣專磚鱄顓鉆鑽
平聲 陽平
殘蠶慚蟾禪蟬纏讒饞孱嬋廛潺躔巉單瀍僝澶劖船傳椽遄攢凡煩繁
樊蕃籓蘩墦燔含韓函涵汗邯榦寒還環鬟寰鐶桓繯闤嬛洹萑鍰蘭欄
闌瀾嵐藍籃攔斕襤婪讕連鐮廉蓮漣憐聯簾奩帘鰱褳巒鸞鑾臠欒癵
蠻漫瞞鰻鬘饅顢謾蔓埋棉綿眠男難南楠喃年粘盤蟠磐蹣胖磻便楩
胼駢蹁錢前潛乾虔鉗掮鈐黔全權泉拳痊荃顴蜷鬈踡詮筌銓佺然髯
燃談彈壇檀潭痰曇覃譚澹醰郯田甜填滇闐恬畋團摶漙完丸頑紈玩
汍賢閒閑嫌弦涎銜嫻咸鹹鷴舷癇蚿旋懸玄璇漩言延顏研炎嚴檐沿
筵妍鹽岩閻蜒埏緣援圓源園元員原轅猿黿垣袁沅櫞爰嫄媛芫鶢咱

十五痕
平聲 陰平
奔賁錛賓濱儐斌瀕彬繽豳參嗔琛郴春椿村皴敦噸蹲墩燉惇哼鐓恩
分芬紛氛吩雰酚棻根跟昏婚惛閽葷金今斤巾筋禁津襟矜衿祲軍均
君鈞囷皸麇昆坤鯤琨髡褌焜掄悶燜噴拼親侵欽駸綅鋟森身深伸申
參莘紳呻娠侁神砷孫飧猻蓀吞暾燉溫瘟轀心新欣辛薪馨芯昕莘鋅
炘忻勳熏醺燻曛葷陰音因姻殷茵闉凐喑咽堙愔氳暈真珍針砧斟貞
偵楨禎箴臻甄榛振蓁獉溱諄肫屯迍窀尊樽遵
平聲 陽平
岑涔辰塵晨沉陳臣橙忱宸蔯唇純淳醇鶉漘存蹲焚墳汾濆棼痕哏魂
餛渾鄰臨林麟鱗霖燐遴嶙轔磷瞵粼琳淋倫論輪淪綸侖圇掄門們捫
民緡岷旻您盆湓貧頻顰萍瀕嬪勤芹秦琴禽擒衾噙螓檎群裙麋人仁
人壬紝妊神什屯囤飩豚臀燉芚忳魨文聞蚊紋雯閿尋燖旬洵荀徇詢
循巡馴峋郇恂潯撏紃吟銀垠淫霪夤狺齦蟫寅誾嚚云雲紜芸勻筠畇
熅篔
十六唐
平聲 陰平
骯腌邦幫梆濱傍蒼倉艙傖滄鶬昌娼猖菖鯧倀閶窗創瘡摐當鐺璫簹
方芳妨坊肪枋岡崗綱剛釭缸扛杠肛亢罡光胱洸桄夯荒慌肓江疆僵
將漿螿姜薑豇茳康糠慷筐匡劻恇啷滂乓膀腔槍鎗蹌鏘羌蜣嗆搶鏹
斨戕囔桑喪商裳傷殤觴湯霜雙孀驦艭湯蹚汪尪鄉香相箱廂湘襄鑲
驤薌緗秧央鴦泱殃鞅髒臢贓臧張章彰璋樟獐嫜漳庄莊裝妝樁
平聲 陽平
昂藏長腸常償嘗裳嫦場萇床撞幢防妨房肪魴行航杭吭頏黃煌皇凰
蝗簧篁潢徨惶璜蟥磺遑鍠隍鰉湟艎喤扛狂誑郎狼廊琅螂榔浪閬稂
良量粱涼梁樑輬忙盲芒茫氓哤硭囊娘釀旁龐尨彷磅滂螃膀雱強墻
檣戕嬙薔攘瓤勷禳穰瀼堂膛塘糖唐棠螳螗餳搪溏赯王亡忘詳祥翔
降庠陽揚楊羊洋徉佯暘瘍

十七庚
平聲 陰平
崩繃伻兵冰并檳屏噌稱撐瞠琤鐺赬槍蟶檉登燈簦丁釘叮仃盯疔靪
玎風豐丰峰蜂封楓鋒烽瘋酆葑灃耕庚更羹粳鶊賡緪亨哼脝精驚京
經睛旌晶鯨兢荊莖菁涇更粳鶄坑鏗硜吭拎蒙烹砰澎乒娉青清輕卿
蜻傾鯖氫頃廎圊扔僧鬙生聲升勝牲笙甥狌騰聽廳汀翁嗡星興腥馨
醒猩惺應英鶯鷹嬰嚶鸚纓櫻攖膺瑛瓔增憎罾曾繒矰正爭征徵箏鉦
睜崢蒸錚掙猙怔丁烝症諍
平聲 陽平
甭曾層嶒成成城誠承程盛乘澄橙呈懲丞酲塍傖裎棖宬逢縫馮恒橫
衡蘅桁珩姮稜崚楞齡零靈菱綾陵凌聆令鈴伶櫺苓蛉玲鯪泠羚鴒翎
囹舲醽萌盟蒙濛檬朦氓幪艨懵虻名明銘鳴冥螟瞑暝溟洺蓂能檸凝
寧嚀擰獰朋蓬篷棚鵬彭膨澎硼蟛鬅芃平萍屏評憑瓶枰坪帡苹軿洴
情晴擎檠鯨勍黥仍繩澠藤疼謄騰滕縢廷庭亭停霆蜓婷渟莛行形刑
型硎餳邢陘迎盈營螢蠅楹塋縈瀛贏瑩熒滎瀯籯嬴

十八東
平聲 陰平
充衝沖忡舂憧聰匆驄蔥囪從樅鏦東冬咚蝀工功公攻弓恭躬宮供觥
肱蚣紅釭龔轟烘哄訇吽空崆倥箜穹芎松淞菘嵩娀通恫兄胸洶匈凶
兇擁庸壅臃傭雍慵饔墉癰噰邕鄘中忠終衷鍾鐘盅螽忪宗蹤棕縱鬃
平聲 陽平
重崇虫種從叢淙紅虹鴻宏洪閎訌泓紘黌葒隆龍聾籠櫳瓏窿蘢攏礱
嚨曨朧癃農濃儂噥穠膿窮蛩瓊筇邛煢穹藭跫榮容戎絨蓉融溶茸熔
嶸榕同童銅桐瞳僮曈潼艟峒筒洞彤橦佟仝雄熊喁顒庸



一麻
仄聲 上聲
把靶叉鎈打寡剮哈假賈瘕檟夏斝鉀卡卡垮侉喇倆馬碼嗎瑪螞哪卡
灑洒傻耍瓦雅啞詐鮓扠爪
仄聲 去聲
罷霸壩把爸伯灞差岔詫汊衩侘奼大尬卦掛挂褂罣化畫話華樺橞踝
價架假稼嫁駕髂跨胯落罵螞那怕帕廈嗄瓦下夏暇罅廈亞迓訝砑啞
揠婭氬詐炸榨乍蚱痄吒
仄聲 入聲
ㄚ八捌擦插答搭嗒鎝褡耷瘩發刮聒鴰栝夾浹掐撒殺煞鎩刷塌褟挖
瞎鴨壓押匝扎拔跋茇魃察達答怛瘩繨韃笪乏伐罰筏閥砝茷軋滑猾
划夾浹鋏莢頰戛蛺鵊恝邋納衲捺吶訥鈉洽恰颯卅薩趿箑煞霎歃踏
榻撻闥鰨拓獺躂達闒鞳沓遢嗒漯鰨襪嗢嚇軋揠柵

二波
仄聲 上聲
跛簸脞朵躲垛嚲埵果裹錁蜾火伙夥裸硌蓏蠃瘰娜頗叵笸所鎖瑣嗩
妥橢我倭左佐
仄聲 去聲
簸播薄錯措挫銼厝莝惰墮舵馱垛剁跺過貨禍和磨懦糯那哦破偌些
唾臥涴坐座做祚
仄聲 入聲
剝撥缽鱍般戳撮郭蟈嘓摸潑朴說縮托託飥桌捉涿作白伯薄百柏箔
泊博駁帛舶膊雹勃鈸搏踣礡怫卜鵓渤浡荸鎛餺襮僰鉑奪鐸掇鐸咄
裰剟佛國摑幗虢活膜橐拙酌濁斫濯茁著灼啄琢卓繳擢梲諑躅彴鷟
踔浞昨作筰槨抹索庹撮北擘檗亳綽惙輟齪啜逴度踱柮縛惑穫獲或
霍藿鑊臒蠖矱瓠嚄濩砉闊廓括擴闊鞹落絡酪洛烙犖駱珞濼陌墨末
脈漠沫麥莫默抹寞歿秣霢纆貊茉驀嚜万冒鏌諾搦迫拍朴魄珀粕醱
弱若箬蒻率數鑠爍朔槊勺妁芍蟀碩搠嗍柝拓蘀魄跅沃握幄渥喔斡
齷偓作鑿怍

三歌
仄聲 上聲
扯尺舸哿可岢哿惹若喏舍者赭
仄聲 去聲
餓個箇和賀荷課社舍射麝赦猞厙蔗鷓柘
仄聲 入聲
鴿割擱胳紇疙咯喝磕瞌頦搕著螫得德額格閣革葛隔蛤骼轕膈嗝鬲
合涸盒劾核翮闔齕貉閡紇曷盍鶡咳殼舌折責則澤賊窄擇賾幘舴咋
嘖哲折摺摘謫宅蜇磔輒轍翟蜇晢惡合葛渴褶策測策側廁惻澈徹轍
坼撤掣拆惡萼軛鱷鶚厄鍔遏呃諤噩愕堊扼啞閼頞各虼熇喝赫嚇鶴
黑褐壑暍郝客刻克榼恪溘嗑可緙樂勒垃埒捋肋鰳仂訥熱色瑟塞澀
嗇穡轖圾設涉攝懾

四皆
仄聲 上聲
解姐咧 且寫血野野也
仄聲 去聲
界介屆戒誡芥疥借藉解价蚧趄謝謝懈蟹械卸榭瀉灺薤廨解獬邂瀣
夜掖澲腋液曳
仄聲 入聲
鱉憋跌接揭撅憰捏瞥撇切缺闕貼帖歇蝎楔削薛噎約曰噦別蹩蝶疊
迭牒堞諜碟蹀耋鰈瓞昳垤咥跕結潔杰節截竭劫捷睫碣詰孑癤擷桀
訐桔拮楬頡櫛角腳覺決絕爵訣譎厥蕨蹶崛抉嚼掘橛噱屩鐍獗鴃玦
玨孓觖攫桷劂爝倔矍挾協脥頡擷絜學穴噱鷽拽癟撇鐵帖雪別倔列
烈裂獵鬣洌冽躐趔略掠滅蔑篾囓孽鑷躡臬櫱涅聶囁隉鎳虐瘧切愜
竊篋妾契挈鍥捷卻確鵲雀愨闕榷闋帖餮屑渫泄紲燮屧褻躞契血穴
謔業謁葉咽靨頁饁擫燁鄴月悅鑰躍岳越閱樂籥鉞樾軏瀹刖藥

五支
仄聲 上聲
齒恥侈豉此泚始駛使史矢豕弛屎死止指紙徵祉芷址趾沚旨咫枳只
黹扺子紫姊滓梓仔訾籽笫秭
仄聲 去聲
翅熾啻眙踅傺次刺賜伺事世勢是市士示視試氏誓逝恃侍仕柿噬嗜
蒔舐筮澨貰豉似思寺肆四嗣祀飼伺笥巳耜俟駟泗兕姒涘汜志制幟
治稚致至智置峙彘滯躓質贄摯雉鷙痣忮輊痔遲懥豸猘自字恣眥漬
胾牸
仄聲 入聲
吃失濕虱只汁織石食實識蝕拾十什碩直值植殖執職侄跖擲蟄縶埴
摭躑尺赤飭飭叱ㄔ鷘敕日衵馹式飾適室拭釋軾螫質炙秩櫛桎窒陟
騭蛭郅

六兒
仄聲 上聲
耳爾餌邇珥洱駬
仄聲 去聲
二貳

七齊
仄聲 上聲
比彼鄙妣秕匕抵底砥詆柢牴坻己幾擠濟掎蟣麂庋里裡理禮李俚鯉
邐哩醴蠡澧娌米靡弭敉你擬旎尼否痞圮庀仳嚭起啟綺豈稽棨芑屺
杞體喜洗徙屣蟢璽蓰鰓枲葸銑倚椅蟻矣已以旖迤齮苡艤扆
仄聲 去聲
閉避臂斃幣弊蔽敝庇比髀睥裨婢賁蓖篦秘嬖俾費狴痹泌閟毖贔詖
地遞弟第蒂帝睇諦棣締娣逮螮杕計際霽濟繼記紀忌季冀驥寄技騎
薺芰妓髻祭劑悸既暨薊洎覬伎跽齊偈係系繫其利例厲隸麗吏勵戾
唳痢鬁莉俐荔癘儷蒞礪沴糲猁栵蠣詈膩泥睨譬屁濞媲氣器棄企汽
砌契憩亟揭妻跂替涕悌嚏屜剃殢銻戲細系系屭餼盻褉咥意義異易
裔衣刈藝毅誼議曳翳乂艾囈詣泄薏肄施懿瘞縊曀殪羿勩劓
仄聲 入聲
逼滴菂積跡激績擊屐唧劈霹七柒漆嘁緝剔踢息夕吸悉膝析淅蜥窸
蟋螅皙一壹揖鼻敵笛滌的荻迪狄適覿鏑嫡蹢靮極寂級疾集吉即及
急籍瘠楫輯脊唧笈岌汲棘亟革藉嫉芨墼踖吃蒺鶺戢殛席習昔惜襲
媳錫熄檄隰裼臘筆給戟脊殛匹癖劈乞乙壁璧必碧畢辟愎弼愊必襞
嗶蹕蓽皕湢腷鏎觱的鯽稷力立歷曆嚦靂瀝栗慄櫪笠粒櫟轢礫藶篥
溧鬲密蜜秘覓冪謐泌汨逆溺暱匿嶷惄衵辟僻澼擗泣訖緝葺乞磧迄
惕籊倜逖隙夕汐卌翕覡舄穸鬩綌掖液益役翼逸抑疫邑易驛億億溢
軼弋亦佚浥奕弈譯繹翊懌鎰屹蜴射昳唈挹唈悒翌嶧斁熠埸杙

八微
仄聲 上聲
北璀誒菲斐匪翡蜚悱誹榧篚給軌鬼癸晷詭庋姽匭簋宄悔毀會虺傀
跬累磊壘耒誄儡蕾藟癗美每浼媄餒蕊水髓腿尾偉萎緯葦唯委猥煒
瑋娓韙諉痿痏洧嘴
仄聲 去聲
背輩被備倍貝狽臂焙悖蓓褙憊糒邶吹脆翠粹瘁毳橇萃啐悴淬綷對
隊碓兌懟憝敦誒廢沸費肺吠疿芾狒桂貴櫃檜跪劊會鱖蹶會惠慧繪
穢晦喙誨卉匯蕙闠蟪嘒慧諱賄恚潰薈燴篲噦愧饋潰簣聵喟憒匱淚
類累纇酹肋擂昧寐妹媚袂魅瑁痗內佩轡配沛帔旆瑞銳蚋睿汭枘睡
稅蛻帨說歲遂穗碎祟誶繐隧燧退蛻位衛味畏慰尉未魏為偽遺胃喂
渭謂蔚蝟煨讆墜贅綴縋惴醉罪晬檇蕞

九開
仄聲 上聲
矮藹靄欸乃噯擺百伯柏捭采採彩睬踩揣歹逮改拐海醢慨凱楷鎧愷
闓塏剴蒯買乃奶艿甩歪載宰崽窄跩
仄聲 去聲
愛礙艾隘嬡曖靉噯敗拜唄菜蔡采縩瘥蠆踹嘬代待怠袋帶戴黛逮貸
岱殆襶大埭紿迨靆玳溉概丐蓋鈣怪駭害亥氦壞坏愾咳愒快塊會筷
膾獪噲儈檜澮鄶賴籟癩來睞瀨賚賣邁勱麥脈耐褦奈柰鼐派湃塞賽
曬晒殺帥率蟀態泰太汰外在再載債寨瘵拽

十姑
仄聲 上聲
補捕哺堡處楚杵礎楮褚睹堵賭肚府腐斧釜俯腑甫撫輔脯父拊黼滏
古鼓股賈瞽詁罟蠱嘏牯鈷盬虎許唬滸琥苦楛魯櫓虜鹵氌畝姆拇姥
牡鉧弩努浦圃普譜溥氆埔汝乳茹數暑鼠黍署薯土吐武侮午伍五舞
鵡忤捂廡嫵膴憮碔啎主煮儲拄渚麈祖組阻俎詛
仄聲 去聲
布步部怖簿埠鋪篰處醋度渡杜蠹肚妒鍍斁赴負婦父富附賦阜副傅
付咐鮒訃賻駙蝮固故顧雇沽痼錮估崮戶護互瓠糊戽扈滬怙怙沍楛
庫褲路露賂鷺輅潞璐暮慕墓募怒鋪茹孺樹曙數豎恕庶墅疏漱戍澍
訴素溯塑嗉愫兔吐堍唾菟務悟誤晤霧惡塢騖鶩戊寤梧婺注住助柱
著箸翥杼炷駐鑄蛀苧佇
仄聲 入聲
出督忽惚欻哭窟撲扑仆僕噗禿屋讀毒篤獨牘犢瀆櫝讟黷髑碡頓纛
福服伏拂縛幅輻袱佛茀紼袚紱洑匐蝠黻沸怫艴鵩茯弗氟骨鵠鶘斛
縠囫槲觳瀑璞濮蹼熟贖淑菽孰叔塾秫俗突凸竹逐燭躅軸築蠋舳妯
竺朮足族卒捽鏃卜谷骨鵠滑穀汩榾樸辱屬蜀屬囑矚不畜矗觸黜絀
怵搐俶促簇數蹙蹴猝槭踧復複覆腹馥蝮鰒告笏酷梏矻嚳六陸戮鹿
碌錄綠祿麓漉簏轆淥醁騄角目木沐幕牧睦穆鶩霂苜曝暴入肉蓐縟
褥溽術述束倏沭速粟宿肅縮夙蔌蓿餗簌驌窣涑觫謖物勿兀沃杌祝
築粥柷

十一魚
仄聲 上聲
舉矩沮咀筥柜橘踽苴莒旅侶屢縷呂屢褸鋁女取娶齲許煦詡栩醑糈
咻雨宇羽語與嶼禹庾窳圉噢瘐齬圄傴敔
仄聲 去聲
具據炬聚拒句懼屨巨鋸踞倨俱距苣詎颶足醵窶瞿沮慮濾女趣去覷
絮敘序緒婿漵酗鱮遇譽御禦裕預喻愈寓豫與馭語芋吁諭雨飫嫗澦

仄聲 入聲
鋦曲屈蛐詘戌局橘菊侷跼掬鞠踘鞫鵙曲蛐曲劇律率綠氯雷壘恧衄
闃續旭畜蓄恤勖洫魆育浴欲玉域獄郁鬻毓煜燠蜮鷸尉蔚熨谷峪鈺
澳汩粥閾黦

十二侯
仄聲 上聲
丑醜瞅斗抖陡蚪枓否缶苟狗岣笱枸耇吼吼久酒九糾灸韭赳玖口柳
綹罶摟簍塿嶁某紐鈕扭狃忸偶藕嘔剖瓿培糗手守首叟藪擻溲瞍嗾
朽宿有友酉莠牖黝羑卣帚肘走
仄聲 去聲
臭湊輳腠斗鬥豆痘竇讀逗脰餖垢構購勾彀詬夠媾遘逅冓逅厚後后
候堠鱟就咎救舊臼舅疚柩究廄鷲叩扣寇佝鷇筘六陸溜巰餾遛漏陋
鏤露謬繆拗耨漚嘔肉壽受授瘦獸售綬狩嗽透秀袖岫臭宿繡銹嗅溴
宥幼誘右又佑侑囿柚鼬釉狖宙晝驟冑縐皺咒甃紂繇籀咮酎僽奏揍

十三豪
仄聲 上聲
襖拗媼寶保飽堡葆褓鴇表俵裱草炒吵導倒島搗蹈禱檮稿槁鎬搞縞
杲好郝攪角腳皎狡餃絞勦繳佼僥鉸湫考拷栲烤老潦栳姥佬了蓼燎
卯泖昴渺緲眇杪邈秒藐腦惱瑙鳥裊嬲跑殍縹瞟漂摽巧悄雀愀擾繞
掃嫂少討挑窕小曉筱咬夭窈杳舀早澡棗藻蚤爪找沼
仄聲 去聲
傲奧澳拗坳燠懊驁嶴奡報抱豹暴瀑爆煲鮑刨趵鰾操道稻到倒悼盜
導纛調釣掉吊弔窵告膏誥號好浩皓耗昊鎬灝教覺叫校較轎徼窖醮
嶠噭嚼酵爝靠犒銬勞澇嘮絡酪落烙料燎撂瞭釕尥廖鐐冒帽貌茂懋
貿耄眊媢瞀袤妙廟繆鬧淖溺炮泡爆皰票漂剽俏竅誚峭殼翹撬噭繞
掃臊少哨紹劭邵潲召燒套跳眺朓笑效校肖嘯孝要耀曜樂藥鷂鑰瀹
靿造噪灶皂躁燥慥照棹罩召兆肇詔笊曌

十四寒
仄聲 上聲
俺板版蝂貶扁匾窆褊慘產鏟諂囅蕆喘舛膽撣疸典點碘短反返感敢
桿稈趕赶橄澉管館脘莞喊罕緩浣睆簡減儉繭剪檢柬揀蹇謇騫鹼撿
瞼襉趼譾筧捲卷砍坎侃檻欿款窾覽懶攬欖壈臉卵滿免勉冕靦沔眄
娩湎緬赧腩碾捻輦攆暖餪淺遣譴繾犬畎染苒冉軟阮散傘鏾糝閃陜
睒坦毯袒菼忐忝殄舔腆靦餂晚挽娩宛菀畹皖莞娩脘顯鮮險蘚蜆跣
燹洗筅銑選癬眼掩演衍巘偃萒罨魘淹鼴儼扊剡琰厴黶郾渰遠攢拶
展輾盞嶄颭搌轉囀纂纘
仄聲 去聲
案岸暗按黯犴半辦伴瓣扮拌絆爿變遍辨辯便辮卞緶抃忭汴弁粲燦
璨燦攙孱懺羼顫串釧竄爨篡旦淡誕擔彈蛋憚萏但石啖癉氮店電墊
殿玷簟奠佃鈿淀癜坫靛惦踮痁阽斷段鍛緞籪范範犯飯泛販畈梵干
幹贛旰骭紺淦慣冠觀罐灌貫盥摜鸛丱汗漢旱悍憾撼翰捍菡閈焊瀚
頷暵睅喚換患幻宦渙豢逭擐浣繯奐瘓漶見健件建踐間劍檻鑒薦餞
艦箭監漸諫賤濺毽鍵腱洊牮僭倦眷絹卷圈罥鄄雋狷睊看勘瞰闞爛
濫纜練煉戀斂殮鏈楝瀲蘞亂漫慢幔曼縵謾蔓墁面瞑偭難念廿盼畔
叛襻拚泮片騙欠歉縴倩蒨茜塹槧芡勸券圈綣散善扇膳贍繕鱔訕禪
擅鄯單騸汕疝嬗苫涮算蒜嘆探炭碳掭彖玩萬腕惋現獻限羨陷線憲
縣餡霰俔睍峴莧腺炫泫楦渲眩旋漩絢眴豔厭驗燕雁硯諺彥咽宴晏
燄堰讞沿唁鷃灩饜釅鹽怨院愿遠苑媛掾緣贊暫戰站占綻棧湛蘸顫
傳轉撰饌篆賺纂賺鑽攥

十五痕
仄聲 上聲
本畚苯稟蠢忖盹躉粉滾袞鯀緄輥混狠混謹錦緊巹菫僅瑾槿盡殣饉
覲墾懇肯啃閫梱捆悃壼凜懍檁敏皿抿泯憫閔閩黽澠品寢忍稔荏審
哂沈諗嬸淰矧楯吮損筍榫汆穩吻刎伈飲引隱蚓癮尹殷讔檃允隕殞
怎枕診疹軫鬒稹眕縝紾畛准準隼撙
仄聲 去聲
笨奔坌鬢殯擯擯臏稱趁襯櫬讖齔疢寸頓盾鈍遁沌燉炖囤奮憤分忿
噴糞僨墳亙艮茛哏棍恨混渾慁溷諢進盡近禁噤勁燼贐晉浸墐靳藎
搢妗俊菌郡峻濬駿竣雋畯餕捃鵘困吝賃臨躪藺磷淋論悶懣燜嫩噴
聘牝沁撳認任刃紉仞椹飪恁軔韌衽牣賃潤閏慎甚腎滲蜃葚順舜瞬
眴蕣遜巽噀褪問文紊聞汶搵璺信芯囟訓迅汛訊遜徇殉蕈巽噀印陰
隱飲窨胤憖運韻孕暈慍醞蘊熨韞惲鎮振震陣鴆枕朕賑俊

十六唐
仄聲 上聲
榜綁膀場廠敞氅昶惝闖黨擋讜仿訪紡舫昉港崗廣獷謊晃幌恍滉講
獎槳蔣骯朗閬兩魎倆裲莽蟒漭攮曩耪嗙搶強襁強壤嚷攘嗓搡顙磉
賞上晌爽帑儻倘躺淌惝往枉網罔輞魍惘想享響餉鯗養仰痒氧鞅髒
掌長漲仉奘
仄聲 去聲
磅鎊榜胖蒡唱暢倡悵鬯創愴當蕩宕檔擋碭放槓逛桄沆行桁晃將降
匠醬絳強虹糨抗炕亢伉犺礦況曠纊框眶貺壙鄺浪亮量諒輛喨涼晾
踉齉釀胖嗆蹌蹡熗槍讓瀼喪上尚趟燙望忘妄旺王相向巷象像項橡
怏恙樣漾奘髒藏葬丈仗杖帳障幛瘴嶂漲

十七庚
仄聲 上聲
繃炳餅丙柄秉屏稟逞騁等戥頂鼎酊諷唪梗埂耿鯁綆哽景警井頸憬
阱剄冷領嶺令蒙懵猛蜢艋錳蠓茗酩皿瞑擰捧請頃廎藑省眚挺艇梃
町鋌蓊滃醒省擤影穎癭潁郢整拯
仄聲 去聲
甏迸蹦蚌病并柄摒蹭稱秤蹬磴鐙鄧瞪澄定訂錠釘碇飣奉鳳縫俸諷
風葑更橫敬勁竟淨靜鏡竟徑脛靖痙凊獍靚愣令另夢孟命暝佞寧濘
擰碰聘慶罄磬謦倩親綮勝盛聖乘剩嵊聽庭甕齆蕹興幸行性姓杏荇
悻婞映應硬媵贈甑正政証證症掙鄭幀怔

十八東
仄聲 上聲
寵董懂拱鞏汞栱哄嗊窘迥炯孔恐倥壟攏隴籠冗氄茸聳悚慫統筒桶
捅勇永詠泳踊涌蛹俑甬恿臃擁種腫踵冢總傯
仄聲 去聲
沖銃動棟凍洞恫共供貢哄蕻空控鞚衖哢弄送頌誦宋訟痛慟敻用佣
中眾重種仲縱從粽綜








鐘聯創作要點 



一、用典不可一句有典,一句無典,所嵌二字,尤不可一字有典,一字無典;典內必須確有所嵌之字方可引用,但往往嵌字有典矣,而上下又難以足成;切忌一句用典中之字足成,一句自湊,便有強弱。儻兩句難全用典中之字足成,則不如兩不用而自加字,惟自加字須善於熨貼,勿著痕跡,切忌好為途澤轉致雜湊。


二、所嵌字用古人姓名,不可一句有姓,一句有名無姓,因其易於成對不能致勝,如以杜甫對昌齡,截去王字不可也


三、女名禁對男名,必不得已,如仙佛優妓奴婢及雜藝家相類者,可偶用之,或男名之典屬閨閣事亦間對女名,然究非正軌。


四、時代忌相離太遠,大概春秋以上故實對以元明,便嫌太遠。


五、不用典專作空句較易成聯,以用典每窘於覓對,近來作者輒避實而就空,非前輩典型矣!惟空句最宜曲折新穎,論作到佳處較典處尤難,蓋空句亦由書卷及古人名句平生閱歷醞釀而出,若一味滑腔習見則生厭。


六、無論典句空句,兩句情事以相類為佳,如一句政治、一句遊覽,一句文學、一句花木,便嫌不類,餘可類推;然往往為嵌字所窘,恰難一類,是在造句善於牽合於不類而求其類。


七、本遊戲筆墨,偶用俗書、俗事藉以解頤,在所不忌,然兩句亦必求相近,勿太不倫。


八、二字往往虛實不對,必將虛字作實方能對實字,實字作虛方能對虛字,若聽其一虛一實,各自成句,即門外漢。







詩外雜格 




詩之體除正格外,尚有廿種雜體格,雖不必學,但宜知之。


一、六言詩體式:以二四六字定平仄,其句法以二字一轉或四字一轉,要字字著實,聲調鏗鏘。


二、雜句詩體式:除五、七言絕句、律詩、排律外,尚有五、七言三句、五句、促句三體。


三、促句詩體式:每三句一換韻,或平或仄皆可不同。


四、雜言詩體式:此詩體有五七言相間,有三五七言各二句者,有一三五七九言各二句者,有一至十字者。


五、拗詩體式:律詩失黏,則為拗體。


六、蜂腰詩體式:凡律詩頷聯不對仗,卻以二句敘一事,至頸聯才對仗者。


七、斷弦詩體式:語似斷弦而氣接意存。


八、隔句詩體式:如絕句以第三句對首句,第四句對第二句者。


九、偷春詩體式:凡起聯對仗,而次聯不對者。


十、迴文詩體式:凡詩能順讀倒讀者。


十一、仄起、平起詩體式:每句第一字皆用仄聲或平聲者。


十二、疊字詩體式:或六句疊字,或四句疊字,或全用疊字,要自然方佳。


十三、首尾吟體式:同一句首尾皆用者。


十四、平頭詩體式:每句第一字相同,需句句意不同也。


十五、全仄、全平詩體式:五言或七言詩,字字皆用仄聲字或皆用平聲字,以渾然天成者為佳。


十六、四聲詩體式:八句詩第一三五七句第二四六字用平聲字,第二四六八句第二四六字用上聲或去聲、入聲字則為平上、平去、平入聲體。


十七、雙聲、疊韻詩體式:雙聲者同音不同韻,疊韻者同聲又同韻。


十八、雜韻詩體式:一曰葫蘆韻:先二韻後四韻;二曰轆轤韻:隔二句用韻;三曰進退韻:隔一句用韻;四曰顛倒韻:四句用同兩字為韻;五曰平仄兩韻:句中平仄各協韻。


十九、雜數詩體式:以數為題,如四色、四季、八音、十二屬等,以數為詩者。







詩正體十格



一、榮遇詩體式:要富貴尊嚴,典雅溫厚,寫意宜閒雅,美麗清新,句逸整齊,音韻鏗鏘。


二、諷諫詩體式:要感事陳辭,思厚懇惻,諷諭貼切而不失其性情之正,借此喻彼,雖美實刺。


三、登臨詩體式:感今懷古,寫景嘆時,思國懷鄉;有一定之法則,首聯宜指所題之處,二聯寫景物實事,三聯說人事或感懷,四聯寫感慨之意。


四、征行詩體式:要發悽愴之意,哀而不傷,悲時感事,觸物寓情。


五、贈別詩體式:當寫不捨之情,方見襟懷之厚;首聯宜敘題意,二聯說人事或敘別,三聯說景或抒情,四聯寫企盼或期望。


六、詠物詩體式:要托物以伸意,想意而詠狀;首聯詠出處,二聯詠像,三聯寓意,四聯就題外發意。


七、讚美詩體式:多以喜慶、頌禱、期望為意,要典雅渾厚,褒頌得宜為佳。


八、賡和詩體式:賡和詩有四種:


和詩丨答問而不同韻。                和韻丨用來詩同韻之字。


用韻丨用來詩之韻字,可不依次序和之。步韻(次韻)丨用來詩之韻字,依其先後次序和之。


九、哭輓詩體式:要情摯事實,交情深厚則哭之,普通情份則輓之。


十、聯句詩體式:聯句之詩,有人各一句、二句、四句者,或人各一聯,集以成篇。







淺談俳體詩 



凡是詩文之類,其體裁較偏重於遊戲性質,謂之俳體;因此,凡是有遊戲性的詩,就稱為「俳體詩」。一般常見者,大約有下列數種:


一、迴文詩:一首詩可以順讀、倒讀皆能通順的詩,以絕句較常見,律詩也可,但較困難創作;句中之字,不可有一字牽強或失黏。作迴文詩宜用首句不押韻式,第一三五七句的第個字,要用平聲同韻字,因為倒讀時才能押韻;作迴文詩必須依照平仄譜規定,如用仄起不入韻式,首句第一字應改聲字,第二句第一字改用仄。例:題織錦圖迴文


晚落花餘碧草,涼低月半梧;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隔


倒讀:


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


二、打油詩:所謂打油詩,源出唐人張打油的「雪」詩,云:


江上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因此,詩之性質鄙俗、意思調侃者,謂之打油詩;打油詩以七絕為多,七律也有,寫作時不妨把俗字、俗語運用,同時要「謔而不虐」,才能「俗不傷雅」。例如:唐胡釘鉸的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兒童不慣見車馬,爭入荷花深處藏。


三、轆轤詩:所謂轆轤詩,就是把前人一句最有味的詩,輪流應用,如作絕句,可得三首,分別用在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


四、連珠詩:把第一首詩的末句,當成第二首的起句,可連成好幾首,又稱「連環體。」


五、寶塔詩:寶塔詩是從第一字到第七字或更多,挨次作一句,其間也有每句對仗的。


六、竹枝詞:此種詩大都描寫各地的風土民情,或用兒女情話的口吻,寫作多用七絕。


七、另有一種詩與竹枝詞相近,專寫水景,這種體裁稱為櫂歌;和竹枝詞相近的,還有一種叫做柳枝詞,專借楊柳來寄託作者的心聲。









對仗是中華文化中最精粹的一種文學表現,漢文的對比,在世界文學中是獨樹一幟的;對仗的文學發展,有對聯和詩鐘,兩者性質是相同的,詩鐘可以稱為對聯,但是對聯不能全部稱之為詩鐘;對聯台語稱為「聯對」或「對仔」,只要符合詞性聲調相對應的理論,就可稱為對聯,字數可以短至二、三字,長至百字以上皆可,詩鐘只限七字。


詩鐘乃文人遊戲之作,始於清初,閩人有改詩之戯,名曰改詩,即改絕句、律詩之七言詩為兩句,又名詩畸、羊角對、詩唱、百納琴、雕玉雙鉤,一般均稱為詩鐘鐘聯


詩鐘雖言小品,然而驚天地、泣鬼神;征夫怨婦之思,懷鄉憂國之感,均可表露於寥寥十四字之中,變化無窮,奧妙莫測,似屬雕蟲小技,亦洋洋乎大觀,此中之滋味,勝詩數倍,令人回味無窮。


詩鐘首重對仗,尤其重立意,無意義之詩鐘,誦之乏味;故正宗之詩鐘,須有詩之聲調風格。


詩鐘向來有閩、粵派之分,閩派重空靈尚意義,粵派重典實尚對仗,各有所長,若能兼具粵派之典實及閩派之空靈,即為上乘之作。


詩鐘之平仄譜有兩種


平起式                        仄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詩鐘的格式,大致可分為嵌字正格、嵌字別格、詠題類、題材類等四種,茲介紹如下:


壹、嵌字正格


一、鳳頂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之第一字,又稱一唱。例:紅白


染群峰緣瑞雪
飄一季正清秋


二、燕頷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之第二字,又稱二唱。例:風雪


連朝梅染白
一季柳搖青


三、鳶肩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之第三字,又稱三唱。例:秋夜


不負光三徑菊
常愁
雨一江帆


四、蜂腰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之第四字,又稱四唱。例:花霧


一團曉迎風舞
遍地春
浥露香


五、鶴膝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之第五字,又稱五唱。例:香草


花妝苑囿追蝶
綠染郊原
弄蛙


六、鳧脛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之第六字,又稱六唱。例:寒暖


空閨獨守悲
萬卉齊開樂


七、雁足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之第七字,又稱七唱。例:心意


采菊陶潛萌退
登樓王粲起歸


貳、嵌字別格


八、魁斗格:將題字一字嵌於上句首,一字嵌於下字尾。例:百花


鷗點水浪如雪


群蝶過墻鄰有


九、蟬聯格:將題字一字嵌於上句尾,一字嵌於下字首。例:苦老


別後思君吞淚


來媚妾剃鬚勤


*註:以上兩格有相互對應的關係。


十、鷺拳格:將題字嵌於上句第二字,下句第六字;或上句第六字,下句第二字均可。例:春菊


柳條未葉因


傲霜帶露香


十一、八叉格:將題字嵌於上句第一字,下句第二字;上句第二字,下句第三字;或上句第二下句第一字;依此類推皆可。例:時市


君如義臣能往


士未逢鬼見嘲


十二、比翼格:將題字嵌於上下句相同的位置,等於一唱至七唱。例:散書


援琴東市稽中


曳屐南宮鄭尚


十二、雲泥格:將題字任嵌於上下句,不得相對。例:雲泥


直上鵬程路


華屋偏多燕壘


十三、鼎峙格:題字三字,二字嵌於上句首尾,一字嵌於下句第四字。例:浪起怒


髮衝冠揮劍


乘風破著鞭先


十四、鴻爪格:題字三字,一字嵌於上句第四字,二字嵌於下句首尾。例。美人語


名花解真傾國


酒溫淳自醉


*註:以上兩格有相互對應關係。


十五、双鉤格:題字四字,分嵌於上下句首尾。例:南北高麗


懷長安三月


登衡岳九秋


十六、湯網格:題字三字,任嵌於上下句首尾,使成網開一面之狀。例:天安雲


末樓台橫北固


雲中城闕望西


*註:以上兩格有相互對應關係。


十七、唾珠格:題字四字,依序嵌於上下句的第一、二字,另有一說為不拘字次對之,或題字重新組合成另一詞句。例:寒暖陰晴


寒暖無常白露節


陰晴不定黃梅天


十八、三四轆轤格:題字二字,嵌於上句第三字,下句第四字。例:涼水


春江暖群魚動


天末風一雁來


十九、四五捲簾格:題字二字,嵌於上句第五字,下句第四字。例


 


二十、流水格:題字四字,嵌於上句第一、四字及下句第三、五字,使其狀如流水。例:新清吟雨


風暴醒殘夢


夏日碎聲


廿一、四皓格:題字四字,任嵌於二句中,題字不得相連。例:海角鐘聲


傳戍嘶邊馬


寒動梵


廿二、五雜俎:題字五字,任嵌於二句中,題字不得相連。例:清泉石上流


溪邊瘦


少濁


廿三、六逸格:題字六字,任嵌於二句中,題字可連二字。例:杏花春雨江南


後尋桃葉渡


江南沽酒杏花


廿四、七賢格:題字七字,任嵌於二句中,題字可連二字。例:髮無可白方為老


到東方白


為老境蒼


廿五、八龍格:題字八字,任嵌於二句中,題字可連三字。例:月明華屋畫橋碧陰


橋畫舫搖明月


華屋芳林度碧陰


廿六、九老格:題字九字,任嵌於二句中,題字可連四字。例: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水流孤塞千聲雁


村繞寒萬點鴉


廿七、碎錦格:題字四字以上,任嵌於二句中,不得相對,前面所提到的四皓、五俎、六逸、七賢、八龍、九老等,亦是碎錦格之一種,茲再舉例如下。例:花窗看滿清


竹影如畫


滿香數不


廿八、押尾格:題字嵌於下句末,不得分開。例:不棲塵


細柳雛鶯方出谷


高梧老鳳不棲塵


廿九、折腰格:題字各二字,分嵌於上下聯第三四字,不得凌亂。例:風簾  月檻


燕隔風簾時上下


螢飛月檻忽高低


三十、續貂格:題字各三字,分嵌於上下聯末三字。例:聽夜雨  舞秋風


金漏已殘聽夜雨


紅旗報捷舞秋風


叁、詠題類


卅一、分詠格:題字指定二件事或物,應一句詠一事或物,不得露出題字,此種詩鐘大都引用成詞故事,才能切合題意。例:宰相聽經  婦人看戲


誰攜禪卷登黃閣


一演風留下翠簾


卅二、合詠格:兩句同詠一事或物,不得露出題字。例:口紅


唇朱欲掩蛾眉老


臉白何須脂粉香


此格可分下列二種格式,一、合詠不犯題字,如上例;二、合詠可犯題字,如上例::「口紅」兩字可任嵌於句中。


卅三、嵌詠格:兩句同詠一事或物,不得露出題字。例:燕


呢喃門巷收燈夜


冷落樓台墜壘時


此格可分下列二種格式,一、限嵌之字可任嵌於兩句中,二、禁用之字不得嵌入句中。


註:此兩格規則似乎相同是否為同一格有待方家賜知


卅四、單詠格:以題字作一聯,不得露題字,但是其中一句必須嵌入題字中組成的一個字,此種鐘格較難。例:


殘局旁觀多意見


舉杯獨酌知音


「欠」字係「飲」字組成的一字,其上句係就下句而作成的對句。


卅五、晦明格:題字二字,一句明點題字,一句暗寫題字。例:紅


蔻梢頭春一握


石榴裙下月雙鉤


卅六、籠紗格:題字二字,據典成聯,不得露題字,一見即知隱藏某字在內。例:春手


水掬忽驚明月在


曉眠不覺落花多


上聯隱含字,下聯取材於「春眠不覺曉」之句,隱含字。


肆、題材類


卅七、求凰格:出上聯,求對下聯,取名於鳳求凰之意;尚有出下聯而求對上聯者,有人稱之為求鳳格,兩者是否相同,有待方家賜知。


卅八、集句格:擷取古人詩句集而成聯,此格往往可遇不可求。例:女花二唱


素娥俱耐冷


傾國兩相歡


卅九、太極格:即迴文句,因太極乃陰陽相生之象,故以此命名。例:續橫二唱


弄月寒梅老


飛風夜笛悲


迴文成為:


悲笛夜風飛  老梅寒月弄


伍、鐘聯忌病


詩是精煉的文學,而詩中更是精煉中的精煉,要求比詩更為嚴格,有些字句置於詩中,雖不甚工整,為求活潑性,亦不太過於苛求,但在詩鐘則不太理想,僅列出詩鐘忌病,以求避之。


一、動靜相對:動態詞與靜態詞不宜相對,用在詩中尚可勉強接受,詩鐘較嚴則不可。


二、虛實相對:古文之分類,名詞屬於實字,,形容詞、動詞屬於虛字,副詞、介詞、語助詞、代名詞、感嘆詞屬於至虛字,虛實詞不得相對。


三、總稱細稱:物有總稱,例如「」,可細分為「梅、蘭、菊、蓮」等等,「」可分為「鵲、雞、鵝」等等,因此可對,不宜對


四、通用專用:名詞有通用名詞與專有名詞,,因此不得相對。


五、同義反義:如「」是反義複詞,「貧賤」是同義複詞,對之不工整。


六、同音相撞:一聯採用兩字同聲同韻字,如「」「」,則於聲律上產生干擾,除了長聯,垂珠句或雙聲疊韻外,應予避免。


七、同字異義:如「高麗」與「美麗」的「麗」,字雖然相同,但字義不同,用之總覺重複,除非是特殊巧對。


八、同義異字:例如「余、吾、我」等,雖然字不同,但是同義,勿用於同一聯中。


以上的忌病原則,引自陳海瀛(希微堂折枝詩話)中的十二鐘病,一般也是詩壇所忌;另外還有一些流傳於詩壇的忌病名稱,指出詩鐘的缺失,今列出供各位參考。


一、跛腳鐘:意即高低腳,指鐘聯下三字的句法組合不一樣,一聯用一二句法,一聯用二一句法,例如:「沿」「野岸」即一二句法,「瑞氣」「」即二一句法,對之不妥。


二、三腳鐘:有人稱之為三角蟾蜍,此亦有二說;一說例如:春江對雪月,「春江」為一個名詞(一物),「」「」為兩個詞(二物),對之不妥;如春江對夏雨即可。一說為「去如飛移走」「有無數渡來」,因為是器用名詞,岸、山、江是地理名詞,在兩兩相對的四物,形成三對一,謂之三腳蟾蜍。


三、合掌鐘:兩句皆同一意,不能產生變化,徒費筆墨。例如:千對萬


四、大小鐘:意即大小腳,對仗須銖兩相稱,例如:乃總類,對可,對則不可,因為中之一種,對之則大小不均,總是不當。


五、盲鐘:詩鐘有嵌字,稱為鐘眼,眼字須穩,硬湊之詞,讓人覺得其睛不明。


六、啞巴鐘:詩鐘貴響,若平淡無味,敲之不響,謂啞巴鐘。


七、破鐘:即失黏、失對、用錯典故、辭意不順、上下斷截,等等敗筆,詩且視為大忌之病,更何況嚴謹之詩鐘。














如何分辨平仄


想學作詩,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作詩的規則,雖然漢字有那麼多字,依音韻學來說,可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類;詩的格律只分平、仄兩聲,平聲歸類於上、去、入聲歸類於但是,要如何分辨四聲呢?現代通行的國語,其實是北京語系所演變的,它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無法讀出入聲;如果我們會講其他語系的方言,比如閩南話、客話,那麼,平上去入就很清楚的分辨出來了。


國語依照現代標點符號的標示,可分為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也就是「通、同桶、痛,各位一定會有一個疑問,漢語有入聲,國語沒有入聲,那麼,入聲字到底跑到哪裡去了?其實,他們都隱藏到其他四聲當中,比如「督、察、法、律,國語分別為第一、二、三、四聲,根本分不出它是入聲字,如果試用閩南話唸看看,就很清楚的知道它是入聲字。入聲字的特點,就是音階短促,各位試唸就可明瞭。


現在來探討漢音的聲調,以閩南話為例,共分為八聲,其唸法如下:東黨凍篤、同黨洞毒,(請參閱附表一),其中第六聲與第二聲相同,實際只有七聲,為了唸起來順口,一般均稱之為八聲來作為標準音的口訣,希望大家能熟記之。表中的第四聲與第八聲就是入聲字,第一聲為陰平、第五聲為陽平,第三聲為陰去、第七聲為陽去,第四聲為陰入、第八聲為陽入;各位也可以唸另一口訣「君滾棍骨、群滾郡滑,以上必須以漢語讀音來唸。或者以閩南語音來唸下列口訣:衫短褲闊人矮鼻直,比較好記。


因為現代人所接受的是國語教育,會說閩南話的人越來越少,因此產生了辨識平仄的困難度,為了讓各位很容易就進入狀況,我們設計了最簡單的方法提供給各位;首先,將國語的第一、二聲暫時當作平聲字(第三四聲本來就是仄聲字),後面的附表,我們把隱藏在國語第一、二聲當中的入聲字,整理出一覽表,只要在表中能找得到的字,鐵定是入聲字沒錯您就把它歸類於仄即可;這樣,對於平仄的辨識,應該沒有問題。各位可以先用自己的名字或者身邊熟悉的詞句自己分辨看看,久了自然熟能生巧。


    附表一【四      析】


                                


                    平       


    語               


                                


                    1        2       3      4


閩南漢音               


                    5                 7      8


                         ◎      


                    1       2        3      4


客話四縣                


                    5                         8


                        ◎   ◎    


                          2        3      4



客話海陸              


                    5                 7      8


                        ◎      



 


 





律詩與絕句概念 


入聲字的分析


利用方言漢音辨識


入聲字的特點,就是音階短促急收,同時,在發音時都是以塞音方式急收的,所謂塞音的發音方法,就是先閉阻鼻腔的通路,使口腔中的氣流不進入鼻腔,再由口腔中某兩部分發音器官造成阻擋,用這種方式所發出來的音就是塞音了。塞音按照阻擋部位的不同,可分為三種:


一、双脣塞音p):造成阻擋的部位是上脣和下脣如國語中的「ㄅ」聲母。


例字:習集入濕及立急吸合答雜葉接業


二、舌尖塞音t):造成阻擋的部位是舌尖和上齒齦如國語中的「ㄉ」聲母。


例字:質實七八一吉失必筆術卒物佛月。


三、舌根塞音k):造成阻擋的部位是舌面後部和軟顎如國語中的「ㄍ」聲母。


例字:竹育伯叔尺熟淑目木讀肉祿鹿福六屋。


為使大家對於四聲有更明確的認識,茲以佩文韻府之韻目配合四聲,俾供參考。佩文韻府之韻目依上下平各十五部,每部任取一字相配如下:


上平韻


一東丨東董凍篤。二冬丨容勇用郁。三江丨江講絳覺。四支丨支止志質。五微丨微尾未物。六魚丨魚語御月。七虞丨孤古故割。八齊丨西洗細膝。九佳丨佳解戒吉。十灰丨該改蓋葛。十一真丨真軫震侄。十二文丨文吻問物。十三元丨元阮願月。十四寒丨寒旱汗合。十五刪丨刪潸諫黠。


下平韻


一先丨先選線息。二蕭丨蕭小笑屑。三肴丨交狡校腳。四豪丨高稿誥閣。五歌丨歌果過骨。六麻丨麻馬禡陌。七陽丨陽養漾藥。八庚丨清靜勁昔。九青丨青等嶝錫。十蒸丨蒸拯証職。十一尤丨尤有宥葉。十二侵丨金錦禁急。十三覃丨甘感紺鴿。十四鹽丨鹽琰艷業。十五咸丨緘減鑑甲。


 


利用現今國語辨識


師大教授陳新雄曾根據國語讀音,歸納出幾點辨識入聲字的原則,對於不懂方言的人士,可作為參考。


一、凡是ㄅㄉㄍㄐㄓㄗ六個聲母的第二聲,都是古入聲字。


  拔跋白帛薄別搏舶勃柏博駁泊渤箔


  達答得德笛敵狄迪嫡敵跌疊迭牒蝶諜耋絰讀獨毒瀆牘纛黷犢奪鐸掇


  格隔革閣葛蛤國幗虢馘


  級極吉籍集即急擊亟疾寂楫輯脊汲棘殛笈夾戛頰筴蛺節潔結傑截捷杰劫擷訐婕局菊桔鞠掬菊絕決覺厥堀掘爵訣譎倔嚼玦矍蕨孓


  札閘紮劄鍘宅折哲輒懾摺褶喆磔蜇謫轍竹逐築燭筑朮竺舳躅軸术躅琢茁倬拙擢濁灼著啄濯酌鐲琢斫直值職質執植擲殖侄姪擲蟄躑摭


  雜鑿則澤責擇賊幘族足卒昨


二、凡是ㄉㄊㄌㄗㄘㄙ等六個聲母跟ㄜ韻母拼合時,不論國語第幾聲,都是古入聲字。


ㄉㄜ  德得


ㄊㄜ  特忒


ㄌㄜ  樂勒肋埒捋


ㄗㄜ  則擇澤賊幘仄昃


ㄘㄜ  側策冊厠惻測


ㄙㄜ  色瑟塞嗇圾澀穡濇


三、凡是ㄎㄓㄔㄕㄖ等五聲母與ㄨㄛ韻母拼合時,不論國語第幾聲,都是古入聲字。


ㄎㄨㄛ  擴闊括廓


ㄓㄨㄛ  桌捉棹涿著啄酌鐲濯浞斫茁拙踔灼


ㄔㄨㄛ  戳輟啜綽齪


ㄕㄨㄛ  說勺芍碩朔爍鑠搠槊


ㄖㄨㄛ  若弱箬蒻爇篛


四、凡是ㄅㄆㄇㄉㄊㄋㄌ等七個聲母與一ㄝ韻母拼合時,不論國與第幾聲,都是古入聲字,只有爹(ㄉ一ㄝ)字例外。


ㄅ一ㄝ  鱉憋別


ㄆ一ㄝ  撇瞥


ㄇ一ㄝ  滅蔑篾衊


ㄉ一ㄝ  跌疊迭碟牒蝶諜絰昳耋堞


ㄊ一ㄝ  貼帖鐵


ㄋ一ㄝ  捏聶鎳涅囓孽臬蘗躡齧鑷


ㄌ一ㄝ  列烈獵冽劣裂洌捩躐鬣


五、凡是ㄉㄍㄏㄗㄙ五個聲母與ㄟ韻母拼合時,不論國語第幾聲,都是古入聲字。


ㄉㄟ 


ㄍㄟ 


ㄏㄟ  黑嘿


ㄗㄟ 


ㄙㄟ 


六、凡是聲母ㄈ與韻母ㄚㄛ拼合時,不論國語第幾聲,都是古入聲字。


ㄈㄚ  發伐罰乏閥筏砝法髮


ㄈㄛ 


七、凡是讀ㄩㄝ韻母的字,都是古入聲字(瘸、靴除外)。


ㄩㄝ  約曰月嶽閱悅岳躍戉樂粵鉞玥鑰籥藥


ㄌㄩㄝ  略掠


ㄋㄩㄝ  虐謔瘧


ㄐㄩㄝ  絕決覺厥堀掘爵訣譎倔嚼玦矍蕨孓


ㄑㄩㄝ  缺卻確雀怯榷闕鵲闋


ㄒㄩㄝ  薛學雪削穴血


律詩的作法,著重於三、四五、六句之對仗,對仗的原則,就是講求字聲、字義、詞性相對;字聲相對,就是平對仄或仄對平;字義及詞性相對,就是天文字對天文字、宮室字對宮室字、實字對實字、虛字對虛字、形容詞對形容詞、名詞對名詞等。字與字之間的互相對應關係稱為「對」,詞與詞之間的對應關係,稱為「」一般都稱為「對仗」。


律詩兩句相配,稱為一聯;一、二句為首聯(起聯、起句、發句、破題)。三、四句稱為頷聯(前聯、撼聯)。五、六句稱為頸聯(後聯、驚聯)。以上二聯並稱中聯。七、八句稱為尾聯(結聯、末聯、結句、落句)。每聯之上句(一三五七)稱為出句,下句(二四六八)稱為對句。
    律詩之對仗,對句與出句之句法要相同,如出句為上四下三之句法,對句也要用上四下三之句法。律詩中間二聯之對仗句法,宜有變化,如頷聯取上三下四句法,則頸聯宜另用上四下三或上二下五句法。
    七律之句法以上二下五或上四下三為常例,上三下四或上五下二為偶例;五律以上二下三或上四下一為常例,上一下四或上三下二為偶例。
    律詩之好壞,著重於中間二聯的對仗是否工整,一般來說,兩聯不可描寫相同之情景,如果一聯描寫近景,另一聯寫遠景;一聯靜態,另一聯則動態;一聯寫景,另一聯抒情;一聯濃艷,另一聯淡雅;依此原則即可。


律詩除了五、七言詩之外,尚有五、七言排律,一般可增加二聯或四聯,除了首尾二聯不必對仗,其餘之聯都要對仗,其平仄格式,依照律詩五六七八句重複一次或兩次即可。
    每聯出句之第二、四字與對句之第二、四字,平仄相反稱為「
對」,否則稱「失對」;下聯出句第二、四字與上聯對句第二、四字之平仄相同稱為「黏」,若相反則稱「失黏」;失對失黏均為律詩之忌,是為變體;詩中平仄未依平仄譜之規定者,稱為拗體,詩人即使用拗,亦往往救之,能救則不算拗;一為對句相救,如五言出句第三字該仄而拗用平,則對句第三字該平以仄救之。二為本句自救,如第一字該平而用仄,致第二字犯孤平時,則第三字該仄改平救之。
    詩每兩字為一音節,五言分三節:頭節、腹節、腳節。七言分四節:頂節、頭節、腹節、腳節。   律詩中平仄之研煉,在於求有和諧之音樂節奏,使其聲音具備規律之起伏;出句對句平仄之相異,在求其聲音之錯綜變化;上下聯平仄之黏同,在求聲音有規則性之回復。律詩除了依平仄規定之外,在第三五七句末之仄聲字,若全用上聲或去聲或入聲,則稍嫌單調;若能上去入互用,則更有高低、緩急、輕重之變化美。
      絕句的平仄格式正好是截取律詩的一半,方式有下列四種:


一、截取一二七八句:即一般常見的格式,如「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   一 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二、截取一二三四句:即末二句要對仗,如「腸斷春江欲盡頭,仗藜徐步立芳洲;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


三、截取三四五六句:前二句及後二句均須對仗,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四、截取五六七八句:即前二句要對仗,如「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不開」。


通常律詩對仗修辭的工整,頗需功力,一般初學者,往往很難應付,因此,絕句大都截取一二七八句的格式,可不必受到對仗的限制






※押韻八戒※


一、戒落韻:原來押一東韻者,其中一字錯押二冬韻,謂之落韻。


二、戒湊韻:韻字與全句意義不連貫,或毫無意義,勉強湊合者,謂之湊韻。


三、戒重韻:一首詩中,押二次字同義異之韻字,如:干戈、干涉之干字,謂之重韻。


四、戒倒韻:韻字有些不妨顛倒就韻者,如先後、後先,同異、異同等;有些字予以顛倒,便覺不妥,如山林、林山,黃鶯、鶯黃,若為倒用,即為倒韻。


五、戒啞韻:韻字響亮,方顯音節抑揚,通篇挺拔,如押啞韻,便覺氣勢不夠。


六、戒僻韻:冷僻字或意義不明者,均不宜押。


七、戒同義字:同一韻中,字異義同者,亦不宜押,如花葩、芳香等。


八、戒字同而音義不同者,也就是破音字






   


熟讀龍門鞭影 詩三百 詞萬闕 元曲十八調頭四十絕 三經 聲律啟蒙等基本工具書

現代人所接受的是白話文的普及教育 

想學作詩就會碰到一些障礙

因此現代人學作詩就不能沿用老套

必須用比較迅速簡單的方法  我稱它為~泡麵法則

也就是說我們只要懂得如何燒開水     如何將麵泡來吃就可以了

至於麵條及調味包是如何調配製造的    去它俗味

有了意境才能聯想出適當的詞句來表達

否則詞彙雖然華麗  勉強拼湊而就成貴氣俗味...

人類在發明文字以前 已經開始唱歌跳舞


詩韻有記憶的功能 主要仍在造成音節的前後呼應與和諧


最大功用在把渙散的聲音聯絡貫串起來 成為一個完整的曲調


它好比貫珠的串子 在中國詩裡 這串子尤不可少


Bainville在法國詩學裡說~

-我們聽詩時,祇聽到押韻腳的一個字,詩人所想產生的影響,也全由這個韻腳字醞釀出來-

這句話對中文詩或許比西文詩還更精確.



另外  國語不是滿清入關才有的  真正的女真語不是北京方言

更不­是所謂的國語   唐宋的詩詞正確來說  是用廣東話和客語來唸才較接­近

語言會不斷變化受各種影響

閩南語最接近戰國古音 而客語和廣東話則近唐宋音­

從一個最簡單的音理就可以發現了

古無輕唇音例如上古無­f(ㄈ)的音 唸的是近ㄅ的音

看看閩南語怎麼唸飛的  還有ㄓㄔ­在上古也是沒有的遲和茶     用閩南語唸都是ㄉ聲母

而閩南語的發­展必須放在整個民族變遷的角度上看


在這多元化民族土地上讓我們互相學習共賞之...

心情很差  不做編排 



這是鄉野    野馬的草希望能餵飽自己   繼續走...............
  



















 My Love-吾愛


標籤:
瀏覽次數:2096    人氣指數:3696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夢想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馬頭鳴~送行之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