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89002
 Penny---->佩妮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端午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只我們端午節,別人也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台灣的端午節
作者: Penny---->佩妮 日期: 2008.05.29  天氣:  心情:

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佳節,是海峽兩岸同胞都非常重視的一個節日。關於這個節日起源的傳說以及民間過節的習俗,兩岸都很相似。相比之下,台灣過端午節的氣氛比大陸還更濃厚一些,更傳統一些。

    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五日,“五”與“午”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重午或重五。古人有一種習俗,是在五月五日以蘭草沐浴,所以端午節又有“浴蘭節”之稱。因五月五日午時為“陽辰”,唐宋時稱端午節為“端陽節”。明清時代,北京人稱端午節為“五月節”。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在台灣這是一個僅次於春節的節日。節日一到,家家戶戶都清掃一新。節前人人都要理髮,據說若是頭髮太長,就要被妖精拔去扎粽子。所以,節前的理髮店生意最興隆。端午那天,婦女們頭上佩帶艾葉,孩子們身上掛著香囊,也叫“香荷包”。這種荷包用五色綢布做成鳥獸形狀,裡麵包上香沫,讓孩子們掛在胸前,不但香氣撲鼻,還可以防疫除病。

    端午節的食品中,少不了黃花魚,因為有從祖上傳下來的民謠“五月五,買條黃魚過端午”。但主要的還是吃粽子。台灣的粽子有甜粽和鹹粽,甜粽用庚粉和糯米混合蒸成。庚粉是一種黃色藥粉,有防腐作用。甜粽蒸熟後再加上白糖和蜂蜜食用,香甜可口。咸粽用豬肉、香菇、蝦米和糯米相拌。端午那天還要舉行龍舟比賽。   

    台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種叫“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鄭成功有關。據說,鄭成功率軍入台之初,軍糧匱乏,端午節無米包粽子。並不富足的台民聞訊,爭著送來薯粉、花生、豆類等食品。鄭成功下令將這些食物摻和在一起,油煎成“堆”,以度端午節。此後,台南人年年過端午節都以“煎堆”代替粽子。

   六月初一為半年節,各家用米粉做成丸狀,染紅後供神;後來是用紅曲和在米粉中做成,叫做“半年丸”。

    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劃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劃龍舟原是民間祭祀水神的一種儀式,目的是為了消災祈福,後來附會到屈原的故事,說是百姓撐船尋找屈原。龍舟需要經過“開光”儀式才可下水,“開光”就是在五月初一請地方首長拜祭水神,並提筆在龍舟的龍眼上點晴。

    初五龍舟下水前,人們敲鑼打鼓,抬著龍舟走向河岸,沿途民眾燒香禮拜,鳴放鞭炮。經過一番巡行,龍舟便下水比賽。競賽開始,只見龍舟上的選手在咚咚的鼓聲中,以劃一的動作奮力往前劃。河道終點處,中央插有錦標,哪一隊最先奪得錦標即為勝者,勝負往往只在一瞬間。動人心弦的比賽,吸引著許多民眾在岸邊一邊盡情觀賞,一邊為選手加油。在古代許多傳統活動漸漸式微之後,龍舟競渡成了端午節最有群眾性和代表性的節日活動。

    在台灣過端午節,還有一個富有神奇色彩的習俗,就是取“午時水”。

    據說當年鄭成功佔領台灣時,部隊開到大甲鐵砧山,急需食水,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祈求泉水湧現,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湧。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此水便被稱為“午時水”。從此,“午時水”聲名遠播。每年端午節午時,台灣都有許許多多民眾求取“午時水”,以保平安。

    台灣端午節最有趣的活動是“立雞蛋”比賽。那就是在端午節正午12點正,誰能很快將一隻雞蛋立起來,誰就會有好運。據報導,在去年基隆舉辦的一次“立雞蛋”比賽中,參加比賽的千名市民有602人獲得好運。

    台灣過端午節時,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標籤:
瀏覽次數:102    人氣指數:5422    累積鼓勵:266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端午節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不只我們端午節,別人也是.
 
住戶回應
 
時間:2008-05-29 18:44
他, 99歲,桃園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29 09:41
他, 40歲,台北市,藝術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29 03:57
他, 36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29 03:31
他, 51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8-05-29 15:31]:

呵呵....你也是丫..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