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魔戰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安奉神位之義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萬心自在論:二、空性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08.20  天氣:  心情:
萬心自在論:二、空性



  緣起之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空;而性空即是諸法之實相。

諸法實相乃超越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小乘之立論。

唯,並非徒持一切空見,妄度一切皆空。

後世有執一切皆空:於俗諦中,不施設有;於真諦中,真理亦無。

此謂之惡取空,亦稱沈空。

中觀有真空,體虛如幻;瑜珈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

體乃稟自水火風土,四大假合,故無自我;性乃稟自天地至善,故非自性。

凡諸識現境動,不可為假象所蒙蔽,則可不入於迷失。

以上所云,乃在闡述空性與緣起,俱乃世尊妙諦之根本立論,亦乃佛家大乘之理論。




註:「空性」在佛家教義,本是「不執」。

但後世在世尊滅度後數佰年間,各家學說蠢起,乃有大小乘之對立理論。

但,空見在唯識理論之中,並非一切皆空。

如前章所云:「無其實相,以假名作施設。」即是一例。

又如人身假體,以父精母血胎育而成;但其實體又屬四大假合而成。

故不論其和合形成之實相,或旋歸毀滅之四大假合,由無至有,由有至無,此一轉變,

即是源於:緣起至形成,再由形成復歸於空寂。

其牽一髮而動全身之關鍵,修習之人,如不能加以理解,則無從學起。



(摘錄:唯心宗之萬心自在論)
標籤:
瀏覽次數:222    人氣指數:1022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魔戰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安奉神位之義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