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萬心自在論:四、內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萬心自在論:內識(論述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扶鸞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09.10  天氣:  心情:
扶鸞



問:正鸞生之煆練,為傳承鸞門心法,此與天道弟子求道時,打開玄關竅或聚靈有何不同?

示:正鸞生之煆練乃由主煆仙師調靈傳訊,日日累積,

同時亦需正鸞生之領悟與配合,同比天道之三才。


 問:以鸞堂正鸞訓乩四十九天之方法外,是否尚有其他方便方法亦可訓乩?

 示:方便法亦必須先正式領旨,正式經人師之授也。


 問:一、何謂「扶鸞」?

二、為何「移鸞」?

 示:一、「扶鸞」乃特定人選,即正鸞,入靜後由仙佛靈通,傳真仙佛聖意,

而其過程,乃取桃木裁成筆形,正鸞執筆揮動於特製沙盤以現字也。

二、「移鸞」的用意,乃為宣揚本堂道務之作法,順便推展道務之所須,而與諸友堂廣結神人之緣也。


 問:一、於修行證道實錄一書中,有「六善真人談道記」一回,文中六善真人生前因其天德宮中人手不足,

乃上稟恩師煆練借手竅扶鸞,以便有善信蒞宮可以招呼。

此中,何謂「借手竅扶鸞」?有何特殊之處呢?

文中述及借手竅扶鸞可以自兼唱字生,其理何在?

二、「借手之扶鸞」與「借手竅扶鸞」,用辭上何者正確?

若屬後者,則「手竅」在何處?

三、在扶鸞過程中,是否仍須調正鸞靈魂於體外?

四、以扶鸞中,仙佛靈體主導著正鸞的生覺魂故,今借手竅扶鸞時,何以還可以自兼唱字生呢?

 示:一、借手扶鸞即個人意識清醒,仙佛僅借其手,特殊在不用其個人意識。

惟,正鸞雖意識清醒反而不會發生識神用事,因屬強制附著於手。

二、此「竅」僅助辭而已。

三、文中已有述及正鸞之情形,吾不便明示。

四、亦不便明示。


 問:一、於修行證道實錄一書中,有「六善真人談道記」一回,文中六善真人述及,

身為鸞生最忌識神用事,一旦有此心態,最容易招致詬病,

為避免此一弊端,乃特呈叩煆練借手之扶鸞。

今此借手之扶鸞與識神用事間有何關連性?

二、依仙佛所識,如何辨別正鸞生之識神用事?有時很不容易辨別其真偽。

 示:一、若個人意識在扶鸞過程,即易有識神之虞。

二、辨別簡單。既已成仙成神,鸞文自然深含義理,詩詞有合其平仄韻角,不會失堅失黏。


 問:一、鸞門正鸞經正規的煆練後,後續應該如何精進,方不致發生識神用事的情形呢?

二、在鸞門濟世中,正鸞一旦有識神用事的情形時,

濟世仙佛是否會積極地採取一些補救措施呢?

 示:一、持續練靈。如何練靈,乃不便明示。

惟,正鸞的「練靈」,與金丹大道的「練靈」不同。

二、會作補救,但正鸞有者冥頑,則會依律呈報。


 問:一、在鸞門濟世中,正鸞一旦有識神用事的情形時,

其本身知不知道自己已經有識神用事的狀況發生了呢?

二、設若知道,接著應該尋求何種途徑,來避免日後再度發生識神用事的狀況呢?

這包括請求仙佛的協助嗎?

設若不知,那麼平日應該採取何種作為,來自我檢驗是否有識神用事的狀況呢?

 示:一、當然知道,始謂之「識神用事」。

二、既曰明知,自身豈會尋求改善途徑。



(摘錄:拱衡寶庫之濟世釋疑)
標籤:
瀏覽次數:173    人氣指數:1973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萬心自在論:四、內識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萬心自在論:內識(論述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