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2446
 波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心情分享_難忘的鳯凰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情分享_秋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心情分享_校園民歌週
作者: 波波 日期: 2010.09.28  天氣:  心情:

    開學了,看到許多學子紛紛收拾起放假的心思,背著書包上學去,過兒也回憶起若甘年前,過兒還是莘莘學子的時光。過兒的學生時代,過得很風光唷!呵呵,考試第一名上台受獎,對過兒而言,就好像每天吃牛排一樣......那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啦!最後一名倒是發生過。過兒出名是"搞社團"給搞出來的唷。
    校園,曾經是許多人的夢,成功的夢,戀愛的夢,升學夢;有的是白日夢,也有一些是春夢,更可惡的還有"多拉A夢",呵呵呵,校園是由許許多多的夢交織而成。而"校園民歌"時代,也是學生最會做夢的時代,跟現在不太一樣的夢,那時大多是本土夢、大中華夢、理想夢、拯救社會夢、救國夢、反共大陸夢......

===== 校園民歌 =====

    校園民歌台灣的一種音樂風格。特色是吉他鋼琴伴唱。「校園民歌」運動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大學校園,於1990年代完全結束。此運動初期以貼近「民眾」生活以及思考「民族」(包括台澎金馬與中國的人群)意識自詡為「『民』歌」。但是後來受到人質疑其既非台灣『民』歌,也不是中國『民』歌,因而應稱為「校園民歌」。

    60年代的台灣樂壇,音樂創作遠遠滯后于樂壇的發展,在歐美歌曲的熏陶下,涌現出了一批填補本土創作空白、極富創新意識的詞曲創作者,這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庄奴与左宏元。70年代初,大量的女性歌手開始在樂壇上走紅,鳳飛飛、鄧麗君、甄妮、崔苔菁等歌手的走紅,無形中把台灣早期的流行音樂發展推向了另一個高潮。盡管此時樂壇上呈現出一派發展的勢頭,但翻唱之風依舊在樂壇上盛行,歐美文化的印記存留在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此時,本土文化的覺醒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了。從1972年前后開始,楊弦、胡德夫、李雙澤等人開始在台北醞釀后來轟動全島的“現代民歌”運動。1973年,楊弦胡德夫的演唱會上發表了由余光中的詩譜曲的《鄉愁四韻》。1975年6月6日,以余光中徐志摩等詩人的詩為歌,楊弦胡德夫在台北中山紀念堂舉行“ 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成為校園民歌運動開始的標誌性事件;而這次演唱會所推出的9首歌曲均被收錄進楊弦于同年出版的首張專輯《中國現代民歌集》中,這張專輯也標志著民歌運動的正式開端,民歌時代由此正式開始。<轉載自網路>

==== 鄉愁四韻 =====

作詞:余光中 作曲:羅大佑 編曲:羅大佑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那血一樣的海棠紅
那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那信一樣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呀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
那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那母親的芬芳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呀臘梅香


標籤:
瀏覽次數:53    人氣指數:1053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心情分享_難忘的鳯凰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心情分享_秋蟬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9-28 21:46
她, 51歲,桃園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