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堂和鸞堂差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回天述職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萬心自在論:內識(論述三)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09.15  天氣:  心情:
萬心自在論:內識(論述三)



 在註解中 尊者(阿難尊者)曰:「唯識乃體察天地萬物動靜所產生的現象。」

是唯識學家從體察個人、社會到國家的交互關係,及不同種生物間日常動靜所表現出的情況,

從心理層面(個體業種或共業識種的凝聚)

到有形、色、相、質的生理層面(法相的產生,果報的爆發),

有系統的開發出來,能夠引導眾生由迷入悟,轉識成智的法門。


而註解部份所暢言之內識是有源有脈,是真如是我聞,非憑空吹噓;

之所以稱內識,乃因潛在內心深處,不仔細察覺是很難發現它的流轉變化;


之所以稱八識之七識,乃唯識論有曰: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


所謂依彼轉緣彼,這裏的彼即第八識,即依靠第八識而流轉變化;

且第七識起緣於第八識,故曰八識之七識。


再串聯 尊者(阿難尊者)正文所言:

「法相雖在內識,但卻起於外境現,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緣此執為我實我性。」


為什麼內識生法相,原因在於內識依附緣起阿賴耶識而生起自我的識覺認同,

由於產生自我的感覺,由此為出發而有思量比較,保護「自我」,

讓「自我」輝煌騰達的錯覺,而隨著的外境的順逆,

這種感覺會時起時落(煩惱或快樂);

這樣的流程,無形中脾氣、習性的執著就誕生了(即心所),


由心所的起於無明而生,當根、塵和合時心所(心之所生法)

便顯現於外而有各別不同的發作情況,就是唯識學所言的「法相」。



(摘錄:唯心宗之萬心自在論)
標籤:
瀏覽次數:224    人氣指數:1224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堂和鸞堂差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回天述職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9-15 00:56
她, 55歲,桃園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