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0935
 Prinz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認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苦難中看見神的美意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搭捷運安全嗎?
作者: Prinz 日期: 2014.05.22  天氣:  心情:



這兩天最恐怖、最變態、最沒人性的隨機殺人事件────你以為是捷運砍人?錯,是新疆烏魯木齊發生的炸彈攻擊事件,造成31人死亡,94人受傷。


然而捷運砍人事件受到的關注與反應更多、更強。為甚麼呢?只因為發生地點比較近?烏魯木齊太遠了,遠得難以想像,遠到台灣人氾濫的同情心都飛不到的距離。


距離遠近真的是關注程度的唯一標準?跟你距離最近的口腔,裡面有多少種細菌知道嗎?說出來嚇死你,超過兩萬五千種!每種從幾萬到幾百萬隻不等。你知道這些細菌的名字嗎?關心過嗎?


距離從來就不是真正的關鍵。住在高雄的也關心台北捷運砍人;但同社區有人天天家暴,十幾年來他卻從沒過問,不痛不癢。這種人多得很。


人們關心的不是死多少人,不是別人的苦難,而是「故事」。雪夜中賣火柴的小女孩,這故事感人;小女孩在微弱火光中見到死去的阿嬤,帶她一起找上帝去。但阿嬤也有阿嬤的故事啊!阿嬤的死不也很慘嗎?但阿嬤是配角,配角的故事沒人關心。


人在看待現實事物時,往往也在聽故事,以聽故事的心情面對真實世界;同樣一件事可以講成不同版本的故事,因此得到的關心度也大大不同。


比方疆獨恐怖份子濫殺無辜,隨機奪去31條人命────這只是事實,不是故事。如果把它講成「冷血變態殺人魔,泯滅人性喪心病狂!」這故事能激起義憤,人神共憤。但如果講成「少數民族爭取獨立的血淚史,中共暴政付出的慘痛代價」,義憤的對象立馬轉向,冷血殺手瞬間成為抗暴烈士。


只有少數的科學家能夠只看事實,不在乎故事。所以科學家告訴你口腔有哪些細菌,哪些該滅哪些對人體有益;科學家不會告訴你「與細菌共存」之類哲學式的浪漫幻想。


一般大眾看不懂事實,即便看得懂也覺得無趣。他們愛聽故事。因此有許多人負責講故事。政客有政客的故事,媒體有媒體的故事;沒人講故事他們會在心中給自己編故事。


小布希競選的時候說了「反恐」的故事,歐巴馬競選的時候說了「改變」的故事,陳水扁競選的時候說了「貧農子弟力爭上游」的故事。誰的故事好,誰當選。光講經濟學、國際關係、能源政策、金融改革,卻沒故事,這種人不會當選,這種人只能去學校教書。


選市長也要講故事。同一個連勝文,他的故事可以是「優秀的經營人才來經營市政」,也可以是「富豪世家權貴子弟不知民間疾苦」────你喜歡哪個故事,將決定你手中不怎麼神聖的一票。


捷運砍人比新疆的炸彈更吸睛,不是距離遠近的問題,而是台灣人更關心哪種故事。台灣平均每天死於車禍的人數超過10人;死於腫瘤超過100人。死於凶殺的才1點多人。如果你每天開車上班,我告訴你今天死於車禍的有13人,你明天照樣開車。但如果你是搭捷運上班,昨天的慘案死4個可能就讓你改搭計程車了,甚至考慮買輛車代步。


請注意,搭捷運死掉4個,是昨天,不是平均每天,跟汽車死亡人數相比不是4:13。如果你從民國85年捷運通車起算到昨天,搭捷運的死亡率,包括自己從月台跳下去找死的,包括自己心臟病發的,甚至包括在車廂吸入傳染性細菌或病毒然後生病死掉的,可能是小數點以下三到四位吧!死亡人數是0.000n :13,也就是汽車殺人比捷運多一萬倍以上!


(當然如果你計算死亡率,必須除以參與人數,也就是死於捷運的人數除以搭捷運的總人數。略過這個計算不影響本文主旨。)


設置一個安全措施,在風險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應該考慮的是某一天的事故,還是統計上的平均風險?如果你看的是事實,答案顯而易見。但如果你喜歡聽故事,那就難說了。


例如核能發電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比汽車更安全,平均造成的死亡及傷殘人數天差地遠 (沒有汽車的國家也不會有核電)。反核卻不反汽車,為甚麼呢?顯然考慮的不是事實上的風險,而是想像中的風險,甚至是故事裡的風險。因為車禍死亡、癌症死亡、濫用藥物死亡,這些都不是吸引人的好故事。凶殺才是好故事,值得人關注。核電廠或核廢料輻射外洩造成死亡也是好故事。福島「核災」才死100人,同一場海嘯卻殺死1.5萬人,然而人們關注核安遠遠超過海嘯。


凶殺的故事更是充滿激情。但同樣是凶殺,一大群古惑仔械鬥才殺死4個,還好吧,電影演得更誇張。但搭個捷運就被人砍死,社會就恐慌了。「異常」才是好故事的要素。古惑仔械鬥殺人就算還不到「日常」的程度,它的異常度也顯然很低,更別說癌症死亡了,根本就是自然規律嘛,死再多也毫無故事性。


無論如何,社會恐慌不是好事,所以政府必須做點甚麼讓大家安心。郝市長和江院長都說今後要加強警力,大家聽了有沒有比較放心啊?


純粹求心安,此外全無意義。甚至於,將警力浪費在根本不需要增加警力的事上,只會讓其他更需要的警力減少,人民反而受害。為了求心安,卻降低警力的使用效率,值得嗎?


為甚麼說根本不需要?因為你今天增加的警力對於昨天的砍人已無濟於事,防範的是未來類似事件。然而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率」有變動嗎?昨天砍死4個,所以明天捷運的死亡率會增加幾個百分點?有根據嗎?有任何跡象顯示捷運隨機殺人已經蔚為風潮了嗎? 或者這是有組織行動的第一戰?如果昨天以前捷運是安全的,那麼今天以後捷運仍是安全的,因為一切的風險因素完全相同。在完全相同的風險因素下增派警力,當然是浪費。


再說,即使不考慮發生率,萬一再次發生類似事件時,警察管用嗎?殺人狂不可能挑警察在附近時下手。根據新聞報導,這個變態是忽然抽刀子捅人,偷襲旁邊的乘客,除非在警察眼皮子底下,否則根本緩不濟急。就算每列車派100個警察站崗,頂多只能將殺人狂就地正法,卻救不了人。


對於殺人狂來說,地點不關鍵,只要是人多的場合就OK。你今天保護捷運,我就去夜市殺人;你明天保護夜市,我就跑去棒球場殺人,去海洋音樂祭殺人,去世貿旅展殺人。你保護得完嗎?


如果基於統計分析認為是安全的,即使出現偶發事故,理智上也必須接受它仍是安全的。假設三星一年賣出4億支手機,其中有400支爆炸,那麼三星手機的爆炸率就是一百萬分之一。假如坐在你隔壁的同學上課講手機,講到一半被炸死了,你心中對三星手機的爆炸率會不會發生動搖?以前的百萬分之一對你來說是安全的,此後同樣的機率卻是危險的。這是你個人的情緒化。


原本逛夜市比搭捷運危險,因為夜市有流氓、有油鍋、有違法搭建的棚架、有不新鮮的海產、有人亂扔飛鏢,同樣也有一大群人擠成一堆,讓殺人狂有瞬間屠殺許多人的機會。但昨天的事件卻讓社會大眾認為捷運比夜市更危險,顯然的,沒人因為這個事件呼籲政府應該在「夜市」加派警力。這是整個社會的情緒化。


人民情緒化,政府也只能跟著情緒化,政府沒有能力教育人民甚麼該擔心甚麼不該擔心,反而是人民告訴政府該擔心甚麼。這才是砍人事件呈現的,最讓我擔心的重點。


美國飛機撞大樓,我們就跟著反恐;日本核電廠外洩,我們就反核;大陸出現黑心食品,我們就調高食安標準。現在,捷運砍人了,以後搭車要帶武器防身。台灣人甚麼時候才懂得關心數據與事實?不讓情緒做出自損的決定?


還有些笨蛋更有「深度」,說加強警力只是治標,我們該檢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要更多的反思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反思人性尊嚴生命價值、行善做惡只在一念之間、感嘆人心不古、呼籲重新找回人與人之間的美好.......云云。我只能說這種人的想像力太豐富。笨蛋不明事理,寫不出好文章,只會在沒文章的事上大做文章,頭髮被雨淋濕了也能嗟嘆一番。


這事件本身根本沒有任何值得反思之處,台灣還有太多更重要的事,除了偵辦本案的檢警之外誰都不必在這事上浪費心思。


依我看,兩千三百萬人之中出現幾個變態完全在基因變異的範圍內,非常自然,就算世上最好的工廠,產品良率也不可能達到100%,有甚麼好大驚小怪。











標籤:
瀏覽次數:271    人氣指數:2051    累積鼓勵:8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認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苦難中看見神的美意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5-24 23:45
她, 45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5-24 00:54
她, 49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