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3,434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85751
柳宿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裹腳布 另類賞唐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懶人兒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談詩經 靜女
作者:
柳宿
日期: 2007.01.28 天氣:
心情:
談談詩經《靜女》一篇的釋義
我們知道,詩經乃依大篆《毛詩》版本而演至今,
由於周代各國文字未加統一,文字的構造有異,
這就是今天好多異體字的根源。
就詩經來説,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棠棣”與“常棣”
(見《詩•小雅•棠棣》),
直到現在的印刷版本,依然是不同,有的印成“棠棣”,有的印成“常棣”。
連《詞源》也存此二說。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儘管當時漢字處在大篆階段,但早已進入“拼義”與“偏旁”構字時期。
偏旁字有意部、有聲部。
“棠”“常”二字的聲部都是“尚”字,
而意部則不同,一個是“木”字,一個是“巾”字,
“棠棣”乃木也,顯然用“巾”作意部是沒有道理的。
“常”本意乃旗幟,《周禮•春官•司常》:“王建太常,諸侯建旂。
”鄭玄註:“王畫日月,象天明也。
”因爲國王的畫有日月的旗幟“太常”天天掛著,故“常”字,
後被引意為“經常”之“常”了。
顯然,用作木屬的“常棣”不合適。
這就是詩經裏經常出現的字之歧義。
正因爲如此,對詩經詩篇的釋意,不同的註疏者,往往釋意不同。
譬如《詩•邶風•靜女》一篇: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該詩中歧義最多的當數最後一段中的“自牧歸荑”一句,
有的釋為郊外送茅草,有的釋為放牧歸來贈茅草。
筆者不明,古代“茅草”有什麽特殊的象徵意義,
直到現在筆者亦未找到可信賴的依據。
但總覺得此類解釋有過牽強。
之所以出現贈茅之說,大概在於對“荑”字的解釋上。
將“荑”釋為“茅”,源於《毛詩故訓傳》。
故後人皆圍繞這個“荑”即“茅”的中心,進行釋義。
大概從沒人懷疑過“荑”即“茅”的解釋。
實際上,這種解釋,非常勉強。
可以說,通篇不順。
現在,我們將兩種白話釋意文抄錄如下,供比較:
其一
善良姑娘真美麗,等我城樓去幽會。
故意藏著逗我找,惹我搔頭又徘徊。
善良姑娘真漂亮,送我彤管情意長。
彤管鮮紅光閃閃,越看越愛心歡暢。
郊外送茅表情愛,嫩茅確實美的怪。
不是嫩茅有多美,只因美人送它來。
其二
女孩嫺靜且雅麗,約會等待小城角。
故意隱身不相見,使我搔首來回找。
女孩嫺靜且溫婉,贈我信物紅彤管。
管身透紅多璀璨,好看好玩我喜歡。
放牧歸來贈我茅,十分美麗又奇妙。
不是白茅有多美,是她借此把心表。
其實,該篇的寫作手法乃是“賦”這一手法。
這首詩寫的非常生動形象,整篇都是直述。
這是男青年自唱的一首民歌。
第一詩段寫的是,
該青年男子下田幹活,女子應約在城角等他,
女子故意與他捉迷藏的風趣感人的情節。
大意是說(青年男子所唱,下同):
靜女很美,她應約在城牆角處等我,
可她躲藏起來故意不見我,急得我搔首捫額,沒了主張。
第二詩段寫的是,
女子與他相見,贈他信物彤管
(古人簪髮用的紅色管妝簪子或許就是細竹管),
心理美滋滋的,愛屋及烏,所以也感覺信物“彤管”也很美。大意是:
靜女很美,贈我彤管。
彤管光彩炫耀,我非常喜歡你(指彤管)的美。
第三詩段寫的是,
女子離去,男青年讓牛兒自牧,而自己歸荑田間(去除草),
路上繼續把玩彤管,且對彤管自言自語說:
不是因爲你漂亮,而是因爲你是美人所贈呀。大意是:
且讓牛兒自去吃草(自牧),我歸去田間除雜草(歸荑),
繼續把玩這彤管,心感確實美得出奇,(對著彤管說)
不是因爲你美,是因爲你是美人所贈也。
整篇都在敍述一個風趣動人而又及其簡單的故事情節,
表現出男女青年的真摯的愛情。
註疏:
(1)靜女:嫺靜的女子。
(2)姝:美也。
(3)俟:等候。
(4)城隅:成牆角;隅,角落。
(5)愛:“薆”借用字,草木盛貌。這裡作動詞用,意思是躲於草木叢中。
(6)孌:美好貌。
(7)貽:饋贈也。
(8)彤管:紅色管狀物。古人贈送定情物,多以頭飾物、佩飾物。
筆者猜為古人簪髮用的管狀物,即管妝簪子。
或許就是細竹做成的簪子。
(9)煒:光彩炫耀也。
(10)說懌女美:喜歡你的美。
說,悅之古體字。
懌,亦喜悅之意。
女,汝之借用字,古第二人稱。
(11)自牧歸荑:放任牛兒自去啃食野草(而我)回歸田間除草。
自牧,任牛自由啃食野草,謂之自牧。
歸荑,回到田間除草。
荑,除草也。《周禮•地官•稻人》:
“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荑之。”
(12)洵美且異:確實美得出奇。
洵,誠然,確實。
此句及其後兩句乃是青年男子去田間之路上繼續把玩彤管的感慨。
上一句早已交待了“自牧歸荑”,既然是歸荑,自然是在去田間的路上。
(13)匪女之為美:不是你本身美。
匪,非也。
女,汝也。
為美,美之意。
為,語助詞,起加強語氣作用,無實意。
如今語“尤爲出色”即“尤其出色”,其用法同“其”字。
(14)美人之貽:美人所贈。
説明:
將古人釋“荑”為“茅”,改之釋“荑”為“除草”,
則“自牧歸荑”一句前三個字的解釋便通順多了。
勉強地釋“荑”為“茅”,釋“歸”為“饋”,釋“牧”為“郊”雖可,
但整個句子的解釋就不通順了。
“自郊外歸來贈茅”的解釋太過牽強,
誰從郊外歸來?
誰挖來的茅草?
茅草在古代有何象徵意義?
茅草美在那裏?
靜女何來茅草?
靜女什麽時候去的郊外?
什麽時候挖的茅草?
既然已贈過彤管了,何以又贈茅草?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解釋不通的。
因此,沒必要非尊古人之意不可,完全可以重新釋義。
以往的文人,總喜歡把詩經裏的詩篇之詩意與貴族扯在一起,
因此,從思想深處他就不願把“自牧歸荑”解釋成勞動。
自然也不願把詩中的作者解釋成勞動者。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既然已經都收入“萬世師表”的孔子所修編的詩經,
怎麽會讓勞動者進入呢?
因此,寧肯牽強附會,亂釋一通,
也不願把“自牧歸荑”解釋為勞動之舉。
這就是以往文人對本篇釋義固守祖訓的根本原因
蕭邦 夜曲 Nocturn 2 in Eb, Op.9 No.2
標籤:
瀏覽次數:
144
人氣指數:
5744
累積鼓勵:
2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裹腳布 另類賞唐詩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懶人兒
住戶回應
時間:2007-01-28 22:47
她, 48歲,亞洲其他,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7-01-28 22:31
她, 88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7-01-28 21:13
她, 61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7-01-28 18:12
她, 83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