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冷場,分分秒秒帶著我們旅行,一趟台灣的空中旅行,看見了壯闊山河的台灣美,也看見了逐漸被破壞的面貌,是醜陋的,大地的憤怒,失去了這塊土地原有的美好,現在生活在台灣的你我他,之後我們要怎麼看待台灣土地上的未來呢?
台灣自然生態與人文之美以及人為破壞的殘破,讓心情常處於心動與心痛之間,對於環境的沉淪與救贖,我們要得太多,還得太少。看見台灣是沒有演員的一部電影,卻能讓一個大男人感動落淚,到底是怎麼樣的一部片子?
台灣山川到底有多美?
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贊助、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看見台灣,透過鏡頭帶觀眾看見高山台灣以及海洋台灣,這些壯闊美麗的景色,讓導演齊柏林在拍片過程不斷發出讚嘆。但美麗的山川近來年不斷遭受天災洗禮,目睹莫拉克肆虐後小林村、那瑪夏景象,齊柏林以「心如刀割」來形容,不過面對大自然的作為,人類只能努力重建。
巨大建築矗立在山坡上,只要經過一個轉角,就是崩塌的坡地。水庫開發改變水文脈絡,原來用來儲水的庫體,幾乎塞滿淤沙;水泥開採,高山為之開場剖肚;道路開發密集,在地基不穩的山區以貨櫃當路基。海岸漁港密集,凸堤效應讓一邊泥沙淤積,另一邊海岸因海沙流失而退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投入大量的消波塊以及興建巨大堤防;工業廢水染紅了河口,掩埋不當的廢棄物流入沿岸……然而,那些人為開發的痕跡,無不是怵目驚心。
從空中鳥看台灣國土,一目了然無所遁形。台灣國土如此脆弱,又要供這麼多人口生活,如何維持平衡,達到永續社會,一直都是大難題。
齊柏林說,其實大眾是願意付出的,只是不知道該怎麼做,這部片子剛好提供了一些想法。大部分人都未從空中看過我們的家園,最重要是希望看到台灣之後,能認識台灣、了解台灣;看完片子願意反省自己的行為、改變態度,台灣是有可能改變的。雖然觀影過程可能感覺沉重,但導演在最後安排拍攝洪箱、賴青松、玉里米大腳印以及原聲兒童合唱團登玉山唱歌,鼓勵大家付出對土地的關愛,用更友善的方式來對待土地。
宜蘭榖民俱樂部賴青松先生留學日本,貼近大地以環保實學投入農業耕種,歷10年而不改職志,號召吸引更多博學者,在年輕時投入農業生產,為台灣農業與糧食的未來奮鬥不輟。
苗栗灣寶洪箱女士以及農民,以社區之力,寧願守護自己的土地生產糧食,不願因徵收而成為工業區;如願以償的背後是歷經多年抗爭,以身體和情感承受不確定感的洗鍊。抗爭雖然落幕,但洪箱的先生張木村先生,卻因身體疾病於去年過世,在影片中驚鴻一瞥的身影,尤顯珍貴。
玉里米大腳印,以紙上小圓規創造立體幾何圖形,象徵微渺人類應反省、行動,然後一步一腳印改變台灣。
經濟發展、大眾休閒、再加上財團利益與生態保育之間的拉鋸戰,已經進行很久也造成了很多無法彌補的生態浩劫,相信這部片子會讓更多民眾看見,我們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海洋做了什麼,也會讓人們進一步去思考未來子孫還剩下些什麼。我覺得就是兩個字[節制],節制人對物質享受的需求,不要再以經濟成長率做為人生或社會的唯一目標,學習對萬有萬物的尊重,儘量不要以人類為主體剝奪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人沒有那麼多山珍海味或休閒享受也一樣可以快樂的活下去。我相信菜農、茶農也是善良的,他們只是不知道在高山種植蔬菜和茶,在暴雨漸增的台灣山地會造成多可怕的土石流。
總之非常感謝齊柏林導演團隊的發心和努力,我相信這部電影會讓台灣的民眾了解到很多重要的事。
這部空拍紀錄片成功記錄了台灣的美與開發之害,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角度(或高度)重新審視這塊故鄉的土地。
我想它很快就會被教育當局指定為環境教育的教材。
住在台灣,在地上看的台灣,看不見真實、看不見背後、也看不見土地憤怒,更是看不見未來的生存危機,沒有了淨土的台灣,影響深遠的是後代的子子孫孫,地上看到的,有限。要不,繼續假裝看不見?
猶如出海口的孤獨漂流木,原來是這麼美的母親 - 台灣。。
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