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2209
 逸雲飄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我的學思歷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簡說《十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簡說《十一》
作者: 逸雲飄然 日期: 2010.03.21  天氣:  心情: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稱呼長輩時,不可以直呼長輩的名,那是不禮貌的行為。在長輩面前,不要表示自己很有才能,藐視長輩。走路時遇見長輩,要趕緊走向前去行禮問候。如果長輩沒和我們說話時,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著,讓長輩先走過去。如果自己是騎馬,遇到長輩就應下馬;如果乘坐車輛,就應下車。讓長輩先過去,等待大約離我們百步的距離後,自己才上馬或上車。



『稱尊長,勿呼名。』稱呼是重要的禮儀,中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對於長輩一向不敢直接稱呼他的名。因為稱名是長輩呼叫晚輩,或是自稱用的。如果隨便稱呼,不只長輩會覺得我們無禮,更顯示出自己的鹵莽無知!



古時後『名』是父母所取,成年以後則另外取『字』或是『號』。同輩和晚輩就用『字』或『號』來稱呼,如孔子名是『丘』,字是『仲尼』,後人尊重至聖先師孔子,遇到孔子的名字時,更是不敢讀原來的音『丘』,而讀『某』的音,以示尊重。書寫時也不敢全寫『丘』,而是缺一個筆畫寫為『丘』(電腦無此字)。至於孔子的朋友同輩,對孔子稱呼都用『仲尼』,晚輩學生稱呼孔子為『仲尼夫子』。我們讀頌四書五經等中國經典時,若明白稱乎的規矩,就能體會經文當時的情境,及交談的對象背景,更容易走入經文世界。



『對尊長,勿見能。』能力是用來辦事,並非作為炫耀之用。在尊長面前,不可因為自己學識能力高於長輩,故意將它顯露出來,壓迫長輩以提高自己的地位。這種狂妄的心理,趾高氣揚的態度,反而讓旁人感到厭惡。我們應該收斂起光芒,學習溫和謙恭才是。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趨』是快走,『揖』是古時拱手行敬禮用的作揖。路上遇到長輩,能趕快前去行禮打招呼,是尊重長輩的行為表現,不可視而不見,形同陌路,或是怕羞而避開長輩。



『騎下馬,乘下居,過猶待,百步餘。』百步餘的距離,大約是已漸漸看不清長輩的臉孔,這時再騎上馬或乘上車離去。能如此不怕麻煩,可以看出內心對長輩尊重之情。唐朝大詩人李白,有一天到江邊為好友孟浩然送行,作了一首詩『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說『孤帆遠影碧空盡』,李白在岸邊看著老友孟浩然的船,漸漸消失在碧空裡,才依依不捨離去,讓人體會出他和好友的深厚情誼。可與本段『過猶待,百步餘。』相互得到啟發。



目前西式教育盛行,很多人對長輩及父母都直呼其名,這是中國儒家禮節所避諱的。禮,能區別尊卑親疏,使人更注重細微的言行,及內心的感受,更可以讓人文的教化深入人心,提高人性中良好的德能。禮,講究的是『自卑尊人』,從小處養成謙卑的心理,才能克制浮動的情緒和滔滔私欲,不要嫌禮太麻煩,覺得做起來彆扭,就一味捨棄反對。因為人心本來複雜多變,必得以細膩的禮節來調理身心。才能養成雍容大方,安詳的氣度。


逸雲飄然 99/03/21 21:10
[:P]
標籤:
瀏覽次數:68    人氣指數:3268    累積鼓勵:1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我的學思歷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簡說《十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