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經濟日報-企管副刊
有位男性友人,老是抱怨他搞不懂女人,尤其是他太太。
「明明已經有那麼多包包,其中不乏名牌包,為什麼還要一買再買?」
不要以為只有女人這麼愛買。
有個自稱「數位敗家子」的男同事,出門採訪時的配備大包小包到驚人程度,
各式新穎資訊科技產品應有盡有,「光是數位相機就有四台」。
在物質充裕的今天,幾乎沒有人「需要」多一個包包,但大多數人都「想要」名牌包包;
很少人「需要」用到四台相機,但大多數人都「想要」功能更新更好的相機。
¢想要的,永遠缺一件……
沒有一個女人「需要」多一件衣服,很多女人卻「想要」永遠缺少的那一件;
沒有一個家庭「需要」再多一組咖啡杯盤,但若是威治伍德(Wedgwood)或藍瓷(Franz)的杯盤組,「想要」的人應會一大堆。
舉了這麼多例子,只是想分享一個觀念:
需要與想要,是有差別的;
而根據「需要(need)」「想要(want)」,會發展出不同層次的產業。
「需要產業」滿足的是生理或生存的基本需求、實際需要,例如每個家庭都需要杯碗盤盆,才能吃飯喝茶;每個人都需要穿鞋子、穿衣服,才能出門見人。
在物質生活還不富裕的時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幾乎就是當時新興產業的終極目的。
但是,當大多數人的基本與實際需要獲得了滿足,「想要」的東西就愈來愈多、愈來愈好,因此,「想要產業」滿足的是「更好」、「更獨特」、「更個人化」、「更心靈層次」的需求。
文化創意產業,基本上不只是「需要產業」,還是「想要產業」,因為它不只照顧人的溫飽冷暖,更關心人的心理、情感、想像、期待等。
2007年在台灣引發關注的「明日博物館」flow market,是「想要產業」的代表作。
這個像超市的場域,陳列著寫上「有機食物」、「乾淨空氣」,
甚至令人不明暸的「四分之一無條件的愛」等黑字的不同造型空容器。
¢想要產業,滿足心靈需求
這個市集到底賣什麼?從「需要產業」的實用角度來看,這些空容器買回去,充其量只能放些小東西;但如果從「想要產業」的角度來看,它賣的正是消費者對於每一組黑體字所組成的想像與希望。雖然不同觀察者的解讀各異其趣,但它標榜的「A better tomorrow」,足以說明一切。
生活形態產業的興起,更是「想要產業」的集合表現。
2006年底「簡單生活節」,兩天內吸引3萬人買票參加,這個活動的主軸是演唱會及創意市集,卻將它們整合在「簡單生活」 的名稱下,讓很多人都衝著「簡單生活」而來。
近年來,樂活(LOHAS)、慢活、慢食、有機等生活形態,逐漸在台灣擁有愈來愈多擁護者,這些都是「想要」更好的生活形態的集體想像、追尋或實踐。
不過,「想要產業」其實有深層及淺層之分。
以排隊搶購為例,有人為了需要(例如颱風天的必須品搶購)而搶,
但也有人為了想要(像是名牌打折或低價特賣)而排。
但值得關切的是那因為「想要」而拚了命、花了時間排隊買到的東西,
現在的下場怎樣?是束之高閣、變成被遺忘的庫存?
還是變成生活中、生命裡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所以,請想清楚您是「需要」、還是「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