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萬心自在論:種子(論述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財祿因果論:第三章 敬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10.22  天氣:  心情:
財祿因果論:第三章 敬




敬即是尊重,是道德修養的功夫。

對內以敬存心,則會自重,發乎於誠;對外慎重其事,便可以誠待人。

因此敬與誠是焦孟不離的唇齒關係。


世人常有不受尊重的感受,然而,果真是不受他人尊重嗎?

其實不然,世人只要反躬自省,就會發現「自己先不尊重自己」,才會引起連坐效應。

比如:你與同事共同營謀一筆生意,卻以偏狹的手段取得,短時間內可能引起他人羨慕的眼光,

但常此以往,你的品格已經漸漸的流逝,因為他人恐懼你以相同的手段對待。

所以眾叛親離的情況,猶如電視劇般在生活中上演,這都是因為你已先不尊重自己,他人又何有尊重你的責任呢?


無法自敬就無法獲得他人的尊重,更有甚者,他人會以防衛姿態、攻擊姿態對付你,

而時以謠言散播,引起更多人對你反感的共鳴。

因此,世人會感覺運途財帛受到阻礙,此皆因敬己不足,誘發小人的現世報。


論語提及:「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雖然這是古時勉勵君王的德行,要先內聖方可外王,但將此理念延伸到處世修行,

乃至於商場上,自敬則不畏讒言,以勇猛心面對困難。

所以當「自敬、自尊」的因成熟,便可獲取「尊嚴、利益」的果。



( 摘錄:明正鸞音之財祿因果論)
標籤:
瀏覽次數:145    人氣指數:1145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萬心自在論:種子(論述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