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551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哼,羅曼史/尹萍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了愛,說說謊/羅斯提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顛簸的旅程/林瑋婷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05.25 天氣:
心情:
關於這座島嶼,幼年的我曾以為它是由各種宮廟搭建而成……
文/林瑋婷(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商品部)
個人最早的閱讀記憶,起於一趟趟顛簸的旅程。
說是旅程也不盡然是──那是橫越南北台灣的送貨之旅;
父親是露天電影放映器材的自營商,必須在組裝大小機械後,充當司機送貨到各大小廟口。
母親必須充當助理,一周七天有六天半都在全台鄉鎮走闖。
尚未到達就學年齡的我,童年的空間限縮於不到兩個大人身寬的後座。
母親怕我吵鬧,總在雜貨店購買小叮噹等十幾元不等的非正版漫畫給我。
就在連一個注音符號都不識的狀況下,我已可看圖說故事,向前座的母親講述得口沫橫飛。
當時編造的情節至今已然模糊,唯一的記憶是父親專注而疲倦的開車,從不應答。
從後照鏡看到母親的臉龐,映著前方的夕陽,是一種空洞的累抑或是其他,
就在我的故事講到一半時,她說今天一整天很累了,請我安靜。
於是我第一次感覺到閱讀是多麼孤獨的事,即使故事內容大多出於想像,但我竟不能跟身邊朝夕相處的兩人分享。
在這樣幾近流浪的生活裡,某日我們停在某座不知名的廟宇前,父親下車裝設機器,晚上將有一個盛大的廟會。
只記得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後,亮晃晃的陽光蒸得人發汗。
我坐在阿伯阿嬸之間,聽他們替村內居民解籤詩,那是迥異於日本卡通的另一種童話般的氛圍。
許多歷史故事在老人濃厚的海口腔詮釋之下更添鄉土奇異成分,而這些村內老人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書寫,
在父親遞出收據後,大多用按指印代替文字簽名。但他們口耳相傳、揣測神意,撫平看天吃飯艱苦人的疲憊疑惑,
我僅是一個旁聽的角色,身處其中總有一種充實的參與感。
老人們講述的不僅是故事,他們講得比我虛構的巨人戰鬥還要好聽。
對於同為說故事者──我對阿伯阿嬸有一種同行相惜的情感,把他們當作我的同伴,
並在那悶熱的夏日午後,得到了情感上的共鳴,和一種無可言喻、超乎世俗的情誼。
黃春明的《放生》(1999)寫了十個農村故事。
其中一篇〈現此時先生〉寫三山國王廟前群聚的老人,他們鬥嘴、鬥氣、打發時間,就如我童年記憶的再現。
老人們倔強、不甘的攀附在家鄉的土壤上生根,背負著神明作誕、出巡等等民間傳統,
用沾有泥土或魚貨腥味的鈔票支付各項慶典開銷。他們終其一生不懂什麼叫城鄉差距,外移的年輕人如候鳥般一年兩遷,
唯一有感的是看見孫兒的時間越來越少,而電視新聞上的紛擾也僅是螢幕上閃動的光條。
關於這座島嶼,幼年的我曾以為它是由各種宮廟搭建而成──野台酬神的鑼鼓喧天、
信徒在神轎出巡的時刻雙手合十、喃喃祝禱,香火交織成一片迷茫而亮晃晃的另一個世界。
在我上台北讀小學之後,這樣的場景被切割成超現實的零碎,
而它的斷面是巨大的神祇、八家將、父親的小貨卡在黑暗鄉間,輪胎輾壓田埂的聲響。
即使這個世界讓我感到炫目,但母親似乎極想逃離這種不穩定的日子,她需要一種嶄新的生活與想像。
一收到小學入學通知書,她就義無反顧、幾乎如逃難般的把我帶回台北,開始日後我自稱的「都會人生」。
於是我再也沒有回去過,那個有海水鹹味的漁港,或無邊稻田隨風擺盪的鄉間。
洪醒夫的《田莊人》(1982),寫田莊人不得體的外表、目不識丁、黝黑的皮膚、直率而簡單的生活。
初讀這本書,我正在念高一。坐在學校的圖書館,我眷戀的翻了一遍又一遍。
對於那些曾經朝夕相處而無血緣關係的大齡朋友,我終於產生倉皇的不安。
即使並非自願,日後被動地與那段回憶切割,也使我產生了失根以及背叛家鄉的罪惡感──即便那不真正是我的家鄉。
許多年後,吳晟及吳明益出版了《溼地.石化.島嶼想像》(2011)。
而父親曾有一次看著電視上關於國光石化的報導對著我說了一句,「妳甘記得小時候帶妳去那裡做過戲。」
是嗎?是哪個城鎮哪個廟口,真的一點都記不清;
我真的有親眼看過那片美麗的溼地,或是那條無名的小溪?當時廟口放的是哪部電影,有沒有搬演布袋戲?
而當年的阿伯阿嬸,不識字的他/她們是否聽得懂吳晟老師為家鄉寫的那一首詩:
〈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這裡是河川與海洋
相親相愛的交會處
招潮蟹、彈塗魚、大杓鷸、長腳雞
盡情展演的溼地舞台
白鷺鷥討食的家園
白海豚近海迴游的生命廊道
世代農漁民,在此地
揮灑汗水,享受涼風
迎接潮汐呀!來來去去
泥灘地上形成歷史
稍縱即逝的迷人波紋
這裡的空曠,足夠我們眺望
感受到人生的渺小
以及渺小的樂趣
這裡,是否島嶼後代的子孫
還有機會來到?
(2011,收錄於《溼地.石化.島嶼想像》)
●2014/05/25 聯合報
標籤:
瀏覽次數:
301
人氣指數:
8901
累積鼓勵:
43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2
8
2
1
1
哼,羅曼史/尹萍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為了愛,說說謊/羅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