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3,332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開印法師致悟殷法師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試論聖嚴法師對「空性」與「佛性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印順導師佛學著作述要》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8.08.02 天氣:
心情:
壹:緣起、性空、假名、中道
《中論》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名言:「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個偈頌也就是性空唯名的中心思想,而《中論》的主要思想就在這句話裡面。
這個偈頌有四個重要的關鍵詞:眾因緣生法,就是緣起;我說即是空,空就是空性;亦為是假名,就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是指中道。所以這個偈頌有四個主題:緣起、性空、假名、中道。緣起,因為諸法不是獨存的,不是不變的,不是主宰,它是眾因緣和合;眾因緣和合,我們說它即是空。也就是透過「無自性」的這個觀念,來破斥諸法的不變性、獨存性、實在性,因此說緣起即是空。所以,中觀所說的空,其實就是緣起、無自性。我們要經常把緣起、無自性、空聯想在一起。緣起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沒有常住性、獨存性、主宰性、實在性,那就是空。但有人誤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或也有人聽到「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則又誤以為「空」是能夠生起萬有的「一個真實的什麼東西」。所以,龍樹菩薩為了避免大家誤解,就說這個「空」其實也是假名,不是真實有一個實在的空。「亦是中道義」,不會落入常斷、一異、生滅、有無、來去等二邊,那就是中道。
偈頌前半段的意思是這樣:因為是緣起,我們說它是空。不過,導師的解釋稍有不同:一切「眾」多「因緣」所「生」的「法」,「我」佛「說」他就「是空」的。如果從梵文來看,「我說即是空」的「我」是多數,是指「我們」,不是「我佛」。所以,在梵文《中論》這偈頌的原意是:因緣所生法──緣起,因為無自性,我們說它是空,而這個空其實也是假名。如青目菩薩注解《中論》(青目釋)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空);離有無二邊故,名(此空)為中道。」空也是空,只是為了引導眾生,所以假名說空。所以這個空不是實有的,它只是假名,用來對治眾生的種種邪見,用空來離有邊、無邊,所以空當下就是中道。
因緣所生法,我們說它是空,不過在中國有的祖師是從「空、假、中」來解釋。古德們認為不偏於「空」,不偏於「假」,另外有一個「中」。但依梵文的原意,並不是這樣的意思。梵文偈頌的原意:「緣起」就是「空」;而這個「假」並不是跟「空」相對立的,「空」只不過是為了度化眾生而假施設的,所以「空」當下就是「假」。而「中道」,也不是說在「空、假」之外另有一個「中」,不是!當我們正確瞭解緣起,正確瞭解空、假名,當下就是中道。所以,緣起無自性,就是空,空也是假名,空的當下就是中道。這個觀念很重要!
導師雖然不懂梵文,但是導師的解釋,竟然跟梵文完全一樣,非常合乎龍樹菩薩的原意,這一點也是跟中國古德不一樣的地方。
貳:「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之真正意義
因為龍樹菩薩被尊稱為八宗共祖,所以他的著作不論是《大智度論》、《中論》,各宗各派都非常重視。中國古德雖然很推崇龍樹菩薩,不過因為受到真常唯心系如來藏的思想影響太深了,不知不覺會用如來藏思想來注解《中論》。
舉一個他們誤解的例子,如《中論》的兩個偈頌:「汝說則不因,菩提而有佛,亦復不因佛,而有於菩提。雖復勤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佛性,這個語詞是佛教所常見的,但同樣是這個語詞,大乘三系對它的理解不一樣。以中觀來說,不主張本來眾生就是佛,也不會像有些唯識學者立一闡提種性。
唯識系立有五種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佛種性、不定種性、一闡提種性。不定種性,是說有可能成就聲聞或緣覺,也有可能成就佛。一闡提種性,是指沒有善根的,無論他再怎麼修行都永遠無法成佛。真常唯心系則說眾生有如來藏,有一個清淨的佛性,所以一定會成佛。
但是像這些,在龍樹菩薩看來,那都是因中有果論的,還沒修行就預先設定你是什麼種性,或說將來會成佛,或說將來只能成就聲聞。中觀不作那樣主張,而認為一切是因緣法。所以,中觀對佛性的解釋是指有成佛的可能性,只是可能性而已;至於是否能成佛,仍要看福德、智慧資糧具足與否來決定,中觀是從因緣法來看的。
「性」是什麼意思?是指「積習成性」。雖然中觀有時候會說到性,但這個性並不是指天生本來就具有的,而是說習慣成自然。日積月累,累積到某種程度以後,這個力量非常地強,除非有另外一個非常強大的力量來左右它,不然它就會順著一直發展下去。所以要說有「性」,那是積習成性。
所以,以中觀性空唯名系來說,這個佛性是要修行者聞熏習,聽聞佛法,種下一個善根,這善根不可動搖,將來就會成佛。佛性,是有成佛的可能性,修行者不斷地起清淨心,好好地修學,不退轉,這個才叫佛性。並不是如來藏系的說法,認為有一個本來清淨的如來藏,因為它本來具備有佛的功德,只要把煩惱去除,佛性自然就顯現。中觀不主張這樣,中觀是在破斥外人認為本來有一個自性。試問:眾生現在還是眾生,不是佛,既然現在不是佛,那會有佛的特性嗎?當然不具有佛的體性。龍樹菩薩的意思是:你現在是眾生,現在沒有佛的體性;你又是主張自性實有的,有就永遠有,沒有就永遠沒有。既然你現在是眾生,沒有佛的體性,你怎麼樣修行也都沒辦法成佛。其實,之所以成佛,中觀是從緣起法來說。
也可以再從人與法之間的關係來看:菩提是覺悟,統攝佛果位上的一切無漏功德,這是從「法」來說;佛陀是覺者,是證得菩提的大聖,這是從「人」來說。因為中觀講因緣法,所以並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佛。佛,是體悟到菩提而成佛,所以人跟法是互相緣起的。菩提如果沒有佛,沒有人來證悟它,那麼這菩提又能安立在什麼地方?因此,中觀是徹底的緣起論,不會說你本來有一個菩提,或者本來就是佛,只要把雜質去掉,佛性就顯現。中觀說:人與法互為緣起,修行者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徹底證悟諸法實相,那才是佛。所以,依中觀的教說,我們聽聞正法、發菩提心為因,好好修習為緣,因緣和合是可以成佛的。
導師又談到:實有論者,如說一切有部等,他們也承認修行是可以成佛。那麼,現在《中論》來破斥他說:你如果主張有自性,那其實是不能夠成佛的。但是,真常妙有論者,不知性空者以眾生沒有佛自性的理論,責難實事論者。竟然斷章取義的,以本頌為據,說龍樹菩薩也成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真常妙有論者主張:如果眾生開始沒有佛性,那就不能成佛。其實,這是誤解了龍樹菩薩的原意。龍樹菩薩的原意是:你現在還是眾生,還沒有佛的特性;沒有佛的體性,而你又認為自性實有,那你現在還是眾生性,怎麼可能成佛呢?所以,導師說了幾句嚴厲的話:這種不顧頌意,強龍樹同己,真是龍樹的罪人!其實,龍樹菩薩並不承認先有一個佛性的;如果認為佛性本來就有,這是因中有果論者,是龍樹菩薩所痛斥的。性空者的意見,一切法是無自性、是空的,是依待因緣而成。因為性空,所以因緣和合可以發心,可以修行,可以成佛。《法華經》說:「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可知佛種也是從緣起。《法華經》有一個「繫珠喻」的譬喻,談到有一個窮人落魄潦倒,經常向人家乞食。後來有人對他說:「你何必跟人家乞食!在你的衣角裡面,以前有人幫你繫了一顆無價寶珠,你自己不知道。」有些如來藏系的人就用來解釋為:這個寶珠,就是我本有的佛性,我現在終於發現了,我不用再去跟人家乞討。但是導師引出這一段經文:「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這寶珠,難道是你從娘胎生下來就一起帶出來的嗎?不是啊!那是因為你跟人家結了善的因緣,人家送給你的。《法華經》用這個來比喻什麼?這個寶珠並不是本來已有的清淨佛性,而是說他曾經聽聞過佛法,曾經發心想要修學,只是忘記了;但是以前種下聽聞佛法的清淨因緣,還是功不唐捐!現在因緣觸發、成熟了,終於發現,那再繼續努力。
所以,大家來此聽聞佛法,不論聽得懂或聽不懂,把這因緣種下去,是有用的。這個寶珠什麼時候又會出現,其實都是因緣法。經常聽聞正法,好好修學,瞭解什麼叫假名,什麼叫緣起、自性空,那麼這個寶珠──佛性,自然就能夠熏習而成。佛性是緣起性空的,性空不能夠決定你成佛,還要由因緣,要看你的福德、智慧資糧是不是具足。
印順導師對「龍樹學」的闡發
玖、澄清古來的誤解,還原經論原來的真義
一、《法華經》「繫珠喻」之真正意義
導師對於古德誤解經論的地方,做了許多的澄清。比如在《法華經》有一個繫珠的譬喻,有一個人到親友家喝酒喝醉了,這時親友給了他一顆無價寶珠,將它繫在衣角裡面。他醒來以後,遊行到其他國家,窮苦潦倒,在街頭行乞;有一天又遇到這個親友,親友跟他說:「之前我在你的衣角繫了一顆無價寶珠,可以拿去賣錢,你為何還要在路上行乞?」
《法華經》的繫珠喻,有很多人將它理解為眾生本有佛性,認為眾生本來就具備有如來智慧德相。中國傳統佛教受如來藏的影響很深,幾乎都是這樣的理解。但是導師注意到《法華經》的原文:「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
阿羅漢們說:佛當他還是菩薩時,曾教化我們,令我們發無上菩提心。可是我們卻忘失了,不知不覺得了阿羅漢以後,得少為足,自以為所作皆辦,不受後有。現在佛再告訴我們:你有個如意寶珠,為什麼忘失了呢?
經上說的很明白,這樣的無價寶珠,指的是「無上菩提願」,不是本有的佛性。這樣的無上菩提願,是之前曾聽過佛菩薩的開示,自己發大心得來的。你曾經發過堅固的誓願,這樣的無上菩提心,只是短暫忘失,並沒有失去。「菩提心」一經發起,「種佛善根」,雖然是一時忘了,也是永不失壞的。
依《法華經》來講,阿羅漢可以迴小向大,指的就是之前所種下的菩提種子。這樣的無價寶珠就是菩提心,這不是別人給你的,是要自己發心的,這才是經的本義。
《法華經》上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佛種(菩提種子)是從緣起而有,是由於過去聽聞佛菩薩的開示而發無上菩提心,菩提種子是由這樣的因緣而產生的,這樣的佛性並不是本有的。
二、《中論》「若先非佛性,不應得成佛」之真正意義
《大智度論》說:「是相,積習成性;譬如人瞋,日習不已,則成惡性。」。
性是什麼呢?性並不是天性、本性,不是本來具有的,而是積習成性,是不斷的熏習而成為必然之勢,而有非如此不可的一個習性。譬如人瞋恚,不斷的熏習則成惡性。但是如果心很調柔,想要佈施、持戒,不斷的積習,那就成為善性。很多人不瞭解這一點,錯解了「性」的意義。
六波羅蜜中的「戒波羅蜜」,其中「戒」的梵文叫尸羅,尸羅的原意就是善的習性。所以持戒的真義是要養成好的習性,防非止惡,不是說有人看著我才不敢做壞事。養成好的習性,這樣的防非止惡,能夠斷惡向善,這才是真正的持戒。
關於「佛性」,大乘三系各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佛性人人本具。這是如來藏的講法,主張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只因為忽然一念無明才有輪迴。如來藏系認為,佛性本具,不是熏習而來,是本來就有的。
「還有約無漏種子,說某些人有佛性,某些人無佛性!」這個就是唯識五種種性的說法。
從中觀的立場來看,說一切眾生本來都具有佛性或說有些眾生絕對沒有佛性,這都是因中有果論。依中觀來說,佛性其實是空性、無自性。如果智慧、慈悲、福德都具足,因緣和合就可以成佛。中觀說「習以成性」,等熏習到成為必然之勢,也可以稱之為性,但是沒有本來如此的定性,這是中觀對佛性的看法。
拾、依《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及中國早期漢譯典籍判定初期大乘經
因為《大智度論》和《十住毘婆沙論》引了很多初期大乘經,我們正好可以搭配中國早期的譯經師,斷定哪些是初期大乘經,哪些是後期大乘經。所以,它們在文獻上也很重要。這部分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有詳細的討論,大家可以參考。
拾壹、導師晚年定論:以《大智度論》評判印度佛教,也同樣的評判中國傳統佛教
導師晚年最後的一部著作是《永光集》,提到以《大智度論》評判印度佛教,還有評判中國傳統佛教。
導師說:「我與月稱思想的關係,很少人提及,唯一例外的是江燦騰先生。他對月稱的思想,似乎與我差不多,知道得有限。」
導師講話很幽默,很含蓄。事實上,大家知道導師對月稱的理解也不少,而江先生是研究近代佛教史的,對月稱的思想哪能和導師比?月稱是中觀系應成派的一位論師,江先生對月稱知道的很有限,但是卻推斷說「導師大乘三系的判教理論基礎,其實是得自於月稱的著作。」
導師回應:「我的大乘三系說,最早發表的是民國30年寫的〈法海探珍〉,而《入中論》那時候還未翻譯。《入中論》是民國31年才翻譯出來的,怎麼可能去參考呢?」
更離奇的,江先生說:「印順以月稱的《入中論》為依據,撰寫《唯識學探源》。」導師說:《唯識學探源》在民國29年就寫出來,《入中論》還沒翻譯出來,怎麼可能去參考到月稱的《入中論》呢?
江先生又說:「印老事實上,是透過月稱和宗喀巴的中觀思想,來批判中國的傳統佛教。」
導師回應:月稱的《入中論》有提到持咒,而持咒是導師不贊同的。另外宗喀巴又提到「密宗道次第」,強調密法,也有提到無上瑜伽;這是導師所反對的,怎麼會以他們來評判中國佛教呢?這些也是導師評判的對象,怎麼會以他們為標準來評判中國佛教呢?其實江先生誤會了。導師說:「我所依據的,是中國傳譯的龍樹《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目前沒有梵文本,也沒有藏文譯本,巴利文更沒有,是我們漢譯佛教的寶藏。《大智度論》從初發心修菩薩行,自度度他,到佛陀圓滿一切功德,是菩薩行的準繩,值得我們用心地學習。《大智度論》強調以深觀為基礎,修廣大菩薩行,而且在文獻上非常重要,不但對自己修學深觀、廣行很重要,對復興佛教也提供了很好的思惟,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標籤:
瀏覽次數:
236
人氣指數:
436
累積鼓勵:
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開印法師致悟殷法師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試論聖嚴法師對「空性」與「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