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38647
 ICEは幸せなメロディー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1歲女子先天無陰道 不自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鬱悶.....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流汗」可能隱藏某些疾病
作者: ICEは幸せなメロディー 日期: 2008.05.11  天氣:  心情:
「流汗」可能隱藏某些疾病
2008-05-09 08:58:00 uho編輯部
全身或者身體的一部份(如:手、腳)異常而且大量的出汗就叫做多汗症。《多汗症的分類》全身性多汗-如:種種的發熱性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糖尿病、懷孕時、更年期、巴金式症、脊椎交感神經的障礙。局部性多汗-如:曾經患脊髓的疾病也會發生、吃刺激性的食物,臉部會發汗(即所謂味覺性發汗)、精神情緒性發汗(當精神緊張時,在手掌、腳掌、腋下等處會發汗),嚴重時稍稍緊張,汗水即由掌心滴下,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

《生理性的出汗》臺安醫院一般外科醫師 謝家明表示,汗是在皮膚的汗腺產生,分泌到皮膚表面即為所謂的流汗;汗腺分為大汗腺與小汗腺,大汗腺主要分佈在軀幹與四肢,與體溫調節有關。小汗腺分佈在腋下,乳頭、陰部等,分泌有特殊味道的汗水。

(1)調節體溫的出汗:溫熱性出汗-汗的功能是防止皮膚乾燥,與調節體溫,調節體內水份平衡。人體要不受外界環境變化的左右,保持一定的溫度,必須將攝取食物消化代謝後產生熱量。若是產生的熱量絕對或相對的過剩時,體溫便會上升,但汗水的主成份為水,當水分從皮膚蒸發時會從身體吸取熱量,因此有防止體溫上升的作用,藉由此種機轉使體溫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此類流汗稱為溫熱性流汗。此類調整體溫的流汗分為兩種:可感性流汗與非可感性流汗。

‧非可感性流汗─ 分佈在全身2.3百萬個汗腺,不分晝夜不停的分泌汗水,此種流汗,因本身不會感覺得到故稱為非可感性流汗,此類汗水成分幾乎全部為水份。

‧可感性流汗-運動時、或氣溫昇高時,身體體溫上升,單憑非可感性流汗無法調整體溫,此時身體大量發汗,此類流汗,可感覺得到,即所謂可感性流汗。可感性流汗的汗水成分除水份外,還包括鈉、氯…等電解質成分,故成為有鹼味的汗水。因此可感性流汗異常旺盛時,便容易造成水份及電解質大量流失的脫水症。為了防止上述脫水症可飲用含有電解質成份的飲料,或點滴。

(2)神經性流汗:還有一種形態的流汗為神經性的流汗。即精神興奮時,或恐懼時,會在手心、腳底、臉部流汗,緊張時手心的流汗為神經狀流汗。又,精神不安定的人會有過多的神經性發汗。測謊器就是利用這種原理製造出來的。

(3)其他生理性流汗:例如:發燒時伴隨的流汗,有時有某些疾病穩藏在體內。有些藥物也會引起流汗,這時候的流汗就是一種副作用了。(有機磷中毒的時候也會有流汗的現象,這種是病態的流汗。)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432

以上為摘錄自PCHOME的新聞報導

有關流汗在中醫臨床上最常見的為“自汗”與“盜汗”,在流汗方面尚有戰汗、脫汗與黃汗。以下為各位一併介紹一下增加大家對中醫的認識。

汗證是指以汗出過度為主要表現的自汗、盜汗,其臨床特徵是:(1)自汗表現為白晝時時汗出,動則益甚,常伴有氣虛不固的症狀;盜汗表現為寐中汗出,醒後即止,常伴有陰虛內熱的症狀。(2)無其他疾病的症狀及體征。

出汗為人體的生理現象。在天氣炎熱、穿衣過厚、飲用熱湯、情緒激動、勞動奔走等情況下,出汗量增加,此屬正常現象。在感受表邪時,出汗又是驅邪的一種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發汗以解表。汗為心之液,由精氣所化,不可過泄。除了伴見於其他疾病過程中的出汗過多外,引起自汗、盜汗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肺氣不足-素體薄弱,病後體虛,或久患咳喘,耗傷肺氣,肺與皮毛相表裏,肺氣不足之人,肌表疏鬆,表虛不固,腠理開泄而致自汗。

2.營衛不和-由於體內陰陽的偏盛偏衰,或表虛之人微受風邪,導致營衛不和,衛外失司,而致汗出。

3.心血不足-思慮太過,損傷心脾,或血證之後,血虛失養,均可導致心血不足。因汗為心之液,血不養心,汗液外泄太過,引起自汗或盜汗。

4.陰虛火旺-煩勞過度,亡血失精,或邪熱耗陰,以致明精虧虛,虛火內生,陰津被擾,不能自藏而外泄,導致盜汗或自汗。

5.邪熱鬱蒸-由於情志不舒,肝氣鬱結,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體濕熱偏盛,以致肝火或濕熱內盛,邪熱鬱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自汗、盜汗應著重與脫汗、戰汗、黃汗相鑒別。
1.脫汗-
脫汗表現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時出現聲低息微,精神疲憊,四肢厥冷,脈微欲絕或散大無力,多在疾病危重時出現,為病勢危急的徵象,故脫汗又稱為絕汗。

2.戰汗-
主要出現於急性熱病過程中,表現為突然惡寒戰慄,全身汗出,發熱,口渴,煩躁不安,為邪正交爭的徵象。若汗出之後,熱退脈靜,氣息調暢,為正氣拒邪,病趨好轉。

3.黃汗-
汗出色黃,染衣著色,常伴見口中黏苦,渴不欲飲,小便不利,苔黃膩,脈弦滑等濕熱內鬱之症。

【辨別要點】
應著重辨明陰陽虛實。一般來說,汗證以屬虛者多。自汗多屬氣虛不固;盜汗多屬陰虛內熱。但因肝火濕熱等邪熱鬱蒸所致者,則屬實證。病程久者,或病變重者,則會出現陰陽虛實錯雜的情況。自汗久則可以傷陰,盜汗久則可以傷陽,出現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之證。邪熱鬱蒸,病久傷陰,則見虛實兼夾之證。

【治療原則】
虛證當根據證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氣、養陰、補血、調和營衛;實證當清肝泄熱,化濕和營;虛實夾雜者則根據虛實的主次而適當兼顧。此外,由於自汗、盜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為共同病變,故可酌加麻黃根、浮小麥、糯稻根、五味子、牡蠣等固澀斂汗之品,以增強止汗的功能。

【辨證施治】
1.肺衛不固
症狀:汗出惡風,稍勞汗出尤甚,易於感冒,體倦乏力,面色少華,脈細弱,苔薄白。
治法:益氣固表。
方藥:玉屏風散。

2.營衛不和
症狀:汗出惡風,周身痠楚,時寒時熱,或表現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脈緩。
治法:調和營衛。
方藥:桂枝湯。

3.心血不足
症狀:自汗或盜汗,心悸少寐,神疲氣短,面色不華,舌質淡,脈細。
治法:補血養心。
方藥:歸脾湯。

4.陰虛火旺
症狀:夜寐盜汗,或有自汗,五心煩熱,或兼午後潮熱,兩顴色紅,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除火。
方藥:當歸六黃湯。

5.邪熱鬱蒸
症狀: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黃染,面赤烘熱,煩躁,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象數。
治法:清肝泄熱,化濕和營。
方藥:龍膽瀉肝湯。(此方運用要小心,不可久服易致腎功能衰竭。)
標籤:
瀏覽次數:132    人氣指數:5332    累積鼓勵:2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1歲女子先天無陰道 不自知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鬱悶.....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