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萬心自在論:種子(論述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財祿因果論:第四章 貴人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10.28  天氣:  心情:
財祿因果論:第四章 貴人



人是具有七情六慾,豐富感覺、情緒的動物,七情六慾通常具有佔有的性質,

所以七情六慾發作時,無法符合道德,便易肇發事端。

然則,若可將七情六慾的佔有性轉化為給予的責任,那麼情欲並非可怖的情緒了。


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五倫關係,其實是給予的責任,不過時下歐風美雨東漸,五倫關係逐日淪喪,

取而代之的不是互助的觀念,而是個人主義,雖然獨立個人對於人格發展並無窒害,不過卻使人我關係產生隔閡。

比如,現下講究精細的分工,在精細分工下,每人各有專長領域,雖然可助長經濟繁榮及物品精密性,

但人人鎖在象牙塔中,潛移默化間使性格封閉,進而使人緣敗壞,想當然耳,貴人自然減少了。


貴人即是對己有益無害的人。

然則貴人有時顯現並非直接助力,反而是以斥責鞭笞的方式,使之成長,邁向成功,

所以每位世人最親密的貴人,即是父母。

然則,總有人徒嘆伯樂難逢,是因為前述的人事客觀的情況無法融洽;

其次則是因為夙世揮霍不論人際或財產,進而損害他人的權利,以至於今生往往和貴人擦肩而過。

因此欲增貴人,除多往結善緣外,也不能忽略誠懺夙世的過失,才能使貴人助拳拓展運勢。


七情六慾應該戒之在「遷」,如儒家所言的遷怒,即是最好的寫照。

當盛怒之人如可不把情緒轉嫁他人,那麼如是修養者,便可在事業上、人際關係上博得好評,

當所有人讚譽有加時,貴人如何不彰顯呢?盼世人醒悟。



( 摘錄:明正鸞音之財祿因果論)
標籤:
瀏覽次數:159    人氣指數:1959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萬心自在論:種子(論述二)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