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小吃文化 蚵仔煎的故事 蚵仔煎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灣西部沿海地區一帶的人,都熟悉的傳統點心。 台灣有許多在地小吃的起源,最初都是早期先民生活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也是台灣傳統飲食文化的一個延展,根據民間口傳「蚵仔煎」就是在這樣的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蚵仔煎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灣西部沿海地區一帶的人都熟悉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豬肉、香菇等雜七雜八的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在西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占領台南,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 後來鄭軍在缺糧之餘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台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不過一般來說,較可信的說法則是蚵仔煎為福建及潮州小吃,之後隨著傳至台灣變為傳統台式小吃。 嘉義布袋漁港:http://625.travel-web.com.tw/ 台灣傳統美食.地方小吃:http://food.travel-web.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