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2209
 逸雲飄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簡說 《二十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簡說 《三十》
作者: 逸雲飄然 日期: 2011.05.23  天氣:  心情:




非聖書 屏勿視 蔽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如果不是傳述聖賢道理的書籍,一概屏除一旁不要讀它。因為書裡面不正當

的事理,會蒙蔽我們的聰明智慧,會敗壞我們純正的志向。不要自以為是而狂妄

自大,也不要自甘墮落而放棄自己;聖賢的境界雖高,但只要按部就班,循序漸

進,人人都可到達。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今日社會到處充斥商業氣息,市面

上販賣的書刊雜誌,所發行的各種影帶、光碟,多是偏向聲光享樂,商人藉次謀

利賺錢,更助長了暴力及色情的猖獗。我們從小閱讀書刊,應該選擇正當優良的

讀物,為我們的心靈,補充適當的營養,讓良知良能充分滋長。如果迷戀不當的

刊物,使心靈浸淫於毒素之中,生起許多妄想邪思,久而久之,良知良能被蒙蔽,

就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壞事,那將會後悔莫及!


『蒙以養正,聖功也。』處在蒙昧年幼之時,若採用正正當當的教材,配合

優良的環境來培養學習,就能造就聖賢。《弟子規》所講的道理,正是聖人的訓

悔,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親仁及餘力學文著手,在日常生活中

的倫常做起,經家庭擴及到學校、社會,最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行誼,所以這本

書應該認真地反覆讀誦,深入內心,當成個人反省的鏡子及行為的指標。


『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孟子說:『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

一個人的言行不合禮義,就稱為『自暴』。又云:『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

也。』雖然知道仁義的內涵很好,卻不能行仁義之道,這就是『自棄』。



孔門弟子中,年長的子路初見孔子時,頭上帶著雄雞毛,腰間佩戴母豬皮,

一副野人的裝扮,散發直率勇猛的個性,有一股凌人的氣勢,不知聖賢的學問高

深,也無視孔子的存在。後來經過孔子的教化,放棄了粗暴的行為,努力求學,

勇於改過,成為孔門中優秀的政治人才,名列十哲之一。



另外,孔門中多才多藝的弟子冉有,他跟隨孔子學習仁德大道,曾經感歎自

己能力不足,無法在往上進步了!孔子指出他是氾了『自我設限』的毛病,教他

只要肯承擔、不自棄,就可突破學習困境。後來冉有果然在政治上也有了傑出的

表現。



孟子說:『人人皆可為堯舜。』堯舜是中國的聖人,他們傳下道統的文化,

正是孔子集大成的五經,也是令我們引以為榮的文化寶藏。所謂:『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聖賢的境界並不是堯舜的專利,只要我們肯去除

『自暴』的毛病,虛心開卷,從中學習聖賢仁義之道,並避免『自棄』的心裡,

勇於擔當,漸次力行,那麼一介凡夫也能登入聖賢之域,和往聖先賢把手同行。

(全文完)




堯、舜事功,孔、孟學術,此八字是君子終身急務。 ──── 呂坤 《呻吟語》

逸雲飄然 100/05/23 晚22:20





普為出資及受持展轉流通者回向揭曰


願以此功德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福德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及與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人各習禮讓

一切出資者 展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作 者:清朝 ● 李毓秀

撰述者:王明泉居士

印行者:臺中蓮社

出版者:明倫月刊社

承印者:喬聯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標籤:
瀏覽次數:112    人氣指數:1512    累積鼓勵:7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簡說 《二十九》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住戶回應
 
時間:2011-06-04 13:30
她, 60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