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2192
 チンヘイ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菏澤神會禪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抄後寫後的感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荷澤神會禪語
作者: チンヘイワ 日期: 2012.05.12  天氣:  心情:
九:生住異滅

志德法師問:「生、住、異、滅怎樣解釋?」神會回答:「所謂生、住、異、滅,正是說一:因為有一,所以才有四。沒有開始沒有明暗,依照一切眾生本就藏有清靜的如來法身,所以一個微細的念頭剛產生,就遍及了一切處。由此六道眾生所造的業,在不知不覺中,沒有地方不被遍及;也不知不覺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就是這些眾生,體有六道輪迴。為什麼這樣?眾生也念及遍知六道的苦和樂,因為他們曾經有過親身的感受。故而得知假識就有生、住、去、來,真識如同真如,全無去、來、生、滅,就好比人們閉眼睡時,無明之心遍及一切處所,醒來後就有粗有細,所以有遍有不遍。如同榖子初含芽胞,就有「生」的含義;旣然生出以後,就「住」了它的生長;保持生長以後,就和沒生時不一樣。這樣生長之中就已蘊蓄了「滅」的含義,這就是生、住、異、滅的要義。」

說明:
生、住、異、滅,「生」為生長,「住」為保持,「異」為變異,「滅」為消亡。生、住、異、滅是佛教看待一切物質運動的鐵律。比如一棵稻榖,發芽是「生」,成長是是「住」,衰老是「異」,死亡是「滅」。

稻榖是這樣,乃至一切生命以及無生命的東西都是這樣,一座建築物破土動工是「生」,建成後保持一定階段是「住」,此後漸漸破舊是「異」,最後傾倒頺壞是「滅」。

這裡神會的回答,妙在指出人的假識,產生生住去來,也就是生住異滅的概念,可是真識如同真如,就不會產生生住去來的概念。因為假識有著生住去來的概念,便就由此產生憂生怕死,墜進六道輪迴的痛苦深淵;真識不產生去來生滅的概念,所以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故而入住空靈靜寂的涅槃妙境。
標籤:
瀏覽次數:29    人氣指數:829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菏澤神會禪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抄後寫後的感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