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42209
 逸雲飄然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簡說 《三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作者: 逸雲飄然 日期: 2011.06.17  天氣:  心情:
太上感應篇(例證、直講)

感應篇 是天律 常閱體之神清

功過格 行有益 治心除偽成真

【明義章 第一】

 (直講)

此章首明禍福之義,乃《感應篇》通篇之綱領。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注釋)

太上,即老君,姓李,俗稱老子,有大智慧,一生行事神龍不見其尾,隱德

於千古歷史。曰,是講話。禍,害。福,利。門,門戶。惟,獨也。召,招致也。


(直講)

太上老君說道:人的禍、福沒有特定門路,完全是由自己招來。一切人的禍

害、福利,原無一定的門路,只在人自做自受。召、是招來的意思。

(眉批)

雖曰自召之,實由於善惡;善惡是感,禍福是應。影之隨影有遠近,遠則大,

近則小,報之遠近亦然。




【例證一】善惡秤量在公誠

宋朝的衛仲達,在翰林院裏做官,有一天因熱並靈魂被引到幽冥地府,考核

他在陽間所做的善惡;當紀錄兩種善惡的冊子送上來時,記他作惡的冊子,多得

竟攤滿整個院子,而記善的冊子,只不過一小卷而已。

冥官看了,又命人取秤來稱;想不到,那小軸卷的重量,反而勝過滿院惡冊

錄的重量。冥官這時說:『你可出地府,回陽去吧!』

當時衛仲達疑惑的問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那來這麼多惡行呢?』

冥官說:『只要一個念頭不正,鬼神沒有不知道的,知道了馬上記錄下來,

不必等到犯了才記錄。』


仲達又問:『那小軸卷裏記的是什麼事呢?』

冥官回答說:『朝廷有一次要興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橋,你上疏極力

諫正,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

衛仲達說:『但那諫疏並沒有被朝廷採納,它的善力怎麼還這麼大呢?』

冥官說:『此事你的念頭非常真誠,目的在使千萬的百姓免去勞役,這種言

論可以垂範後世;假使朝廷聽從你的諫議,那麼你的功德又怎麼能限量呢?就是

乘此功德,要度脫塵世,登仙政道,又有什麼困難呢?可惜你的惡念太多,所以

善的力量,因此減少了一半,而你的官位也就沒有指望升到宰相了。』

後來,衛仲達的官職,果然只做到吏部尚書而已。



《念頭起動處》 可怕啊!仲達的惡,僅只起了惡念,並未實做,尚且折損了
他現世的福報;而仲達的善,僅只有其言而並未被朝廷採用,但是他這個善的力

量竟然超過堆滿整個庭院惡冊子的力量!何況真的做出善惡的事實來,那個力量

豈不更驚人嗎?由此可見,念頭的起動處,即就是召來禍福的大門啊!



《慎獨毋自欺》 子曰『君子必慎其獨』,即『誠其意、毋自欺』也,惡念則如

惡ㄨ、惡 ㄜ、臭,善念則如好ㄏㄠ、好ㄏㄠˇ色,即知即行,此即陽明先生之

知行合一。




【例證二】欺人致富非久富

明朝,有一姓畢的富翁,他生了兩個男孩子。他的致富,都是用欺人的方法。

他欺人的方法是這樣的,凡是有人出賣田地,去問他要不要買?他一定答:『不

買』;暗中他就叫人到那賣田的人家,說他有辦法叫畢富翁買,但須減價;及至

雙方價講好了,要立買契約時,他又說錢不便,須延至某日才有,賣田的人只好

等了;等待約期到,又說錢量不夠,須以米穀湊足,把米穀估價高,使賣田人吃

虧而後已,一輩子靠手段致富。


然在他未死時,兩個兒子分家了,所有財產、地權都以兩份分配,想享晚年

安樂。可是,不到三個月,他的兒子,和人鬥氣殺死人,這個畢富翁,就把財產

賣出換他兒子生命(免死罪)。但是他的大兒子,關進牢後,自想財產用光,人尚

在獄中,憂怨雙重,病死於獄中。至於次子,自從分得財產後,他就被庄中(村

中)不良青年,引誘去淫賭,不到兩年財產也光了,同時染上花柳病,一命嗚呼!

畢老終成乞丐,流落他鄉。





整編者:一群義工

發行人:林青白

發行所:仁化出版社


100/06/17晚22:20
標籤:
瀏覽次數:78    人氣指數:1278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簡說 《三十》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