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感冒、牙痛、腹瀉或擦傷掛急診,未來恐遭「勸退」,改掛門診。健保局擬將急診檢傷分類第五級醫師診察費,改以門診標準支付;就算急診醫師願意幫輕症病患看病,健保局也不多付錢。
醫院設急診,原為服務急重症病患,卻有極少數小型醫院「取巧」,設「限時」門診,除了服務患者,另一方面,也是看上急診較高的診察費。加上不少患者不耐門診久候,為求省時、更快看診,捨門診掛急診。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長蔡淑鈴說,除婦、兒、內、外科四大科外,一般科別門診診察費為二百廿六元,急診視患者緊急程度,從三百五十八元到九百一十八元不等,兩者差距最少一百卅二元,最多可達六百九十二元。
為避免輕症患者塞爆急診室,蔡淑鈴指出,未來擬將急診檢傷分類第五級患者的醫師診察費,改以一般門診標準支付,舒緩急診壅塞情況。透過五等級檢傷分類,急診醫護人員決定患者處置順序,第一級最嚴重,需復甦急救,第五級屬於非緊急病患,沒發燒、生命徵象穩定。
她說,未來健保給付急診診察費,需符合臨床急診判斷條件,若患者情況既不嚴重也非緊急,醫院應勸導民眾改看門診,或到其他診所看病,否則,健保只會給門診診察費。
不過,蔡淑鈴也強調,就算急診已打烊,若民眾遇緊急情況求助醫院,醫師願意幫患者看診,只要臨床症狀達急診標準,健保局仍會給付急診診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