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6706
 執誠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您的身體需要哪種水果較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過動兒的教育方式
作者: 執誠客 日期: 2012.04.13  天氣:  心情:
最近獲得有關"過動兒的教育方式"的文章,文章中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表示:
*過動兒的醫學名詞為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中文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但不能說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就一定是過動兒,需要由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或是縣市政府鑑輔會採用DSM-IV中的ADHD診斷標準及相關資料作評估或綜合研判,初發年齡在7歲以前,而且需評估是不是常見於團體認知學習過程中,具有重大妨礙日常生活或是學習等事實。通常過動兒的發生盛行率約在3~5%。
*過動兒由於大腦皮質層和一般人不同,或是多巴胺分泌不足的因素,導致控制能力不足,產生各種過動的症狀。但只要用對教養方式,他們會是擔任電腦工程師、運動員、軍警、保全人員的最佳人選,因為他們可以同時監視幾十個螢幕,甚至樂此不疲。

社團法人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長賴聖洋表示:
*過動兒的特徵是易分心、衝動及有過動症狀,但臨床有許多誤診,真正屬於先天疾病型的過動兒約在3%以下,一般人認為的不專心、過動,應該屬於「動態孩子」,而且與後天發展有關。
*靜態孩子會乖乖坐好聽課、喜歡閱讀、數學運算及計算能力強、能夠掌握情緒,會遵守規則;動態孩子則常被強烈的訊息所吸引,會對環境充滿好奇,所以會動來動去、喜歡遊戲及運動、不愛坐著寫功課、寫字會歪歪斜斜、情緒較衝動、數學邏輯較弱,程序及秩序感差,執行力不足。
*動態孩子對於符號解碼的能力較弱,所以長時間以符號為主的書寫、閱讀、數學邏輯的知識學習對他們來說很不利。他們的學習與經驗值累積有關,會去尋找各種刺激的訊息,且訊息強度愈高,接受力就愈強。
*建議過動兒的師長,必須理解動態孩子的大腦結構不同於靜態孩子,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而不能用對待靜態孩子的方式要求動態孩子的學習,例如可用「農夫」比喻靜態孩子,以「獵人」比喻動態孩子,前者重視辛勤耕作的技術,後者重視野外巡獵技巧,教養方式及內容自然很不一樣。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23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您的身體需要哪種水果較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