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696399
 鄭國華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黑龍江礦災42死 66人受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馬失蹄 聖徒捧超級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路易十四
作者: 鄭國華 日期: 2009.12.10  天氣:  心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跳過字詞轉換說明

汉漢▼▲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
原文:黎塞留;简体:李希留;台灣:黎胥留;香港:黎塞留;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黎胥留
顯示↓關閉↑字詞轉換說明
字詞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電腦程式自動消除繁簡、地區詞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對我們的字詞轉換系統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或者提交應用面更廣的轉換(中文維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軟體),或者報告轉換系統的錯誤,請前往Wikipedia:字詞轉換請求或候選發表您的意見。

Louis XIV
路易十四
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

路易十四,(1692年)
在位 1643年5月14日 - 1715年9月1日
加冕 1654年6月7日
全名 路易-迪厄多內
出生 1638年9月5日
聖日耳曼昂萊城堡
去世 1715年9月1日
凡爾賽宮
葬於 聖丹尼斯教堂
前任 路易十三
王儲 路易王儲
繼任 路易十五
配偶 第一任奧地利瑪麗亞·泰雷扎、西班牙公主、法國王后
第二任曼特農女侯爵Françoise d Aubigné,Marquise de Maintenon
子女 路易王儲
Anne-Élisabeth de France
Marie-Anne de France
Marie-Thérèse de France
Philippe-Charles de France
Louis-François de France
王室 波旁王朝
父親 路易十三
母親 奧地利安妮、西班牙公主、法國王后
路易十四(法語、英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é),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英語:the Sun King),是法國波旁王朝著名的國王,執政期從1643年至1715年。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於法國聖日耳曼昂萊,王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紅衣主教馬薩林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黎胥留和馬薩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動戰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夜宴、資助藝術和科學的發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財政大臣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對他執政不利的事件有:與教宗之間的不和、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他執政的後期,找後繼人選找得很辛苦。

路易十四一共執政72年,是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目錄 [隱藏]
1 婚姻與生平
2 統治
3 經濟
4 啟蒙時代
5 科學貢獻
6 凡爾賽宮
7 楓丹白露敕令
8 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9 兒女
10 參考書籍
11 相關電影
12 相關連結


[編輯] 婚姻與生平

路易十四(1655年)路易十四的誕生當年被視為一項奇蹟,因為他的父母結婚23年都未生育子女(另有一說為路易十四是母親安妮王后與人私通生下的孩子,且路易十四另有一名雙胞胎兄弟被關閉在監獄,終身帶著鐵面具渡過餘生,這是一種手法——避免引發王位繼承人的更多紛爭)。他五歲時(1643年)登基為王,但至23歲之前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治者。

22歲時,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亞·泰麗莎結婚。


路易十四(1661年)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創辦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並親自參加演出,先後在26部大型芭蕾中擔任主角。他十三歲首次登臺演出,三十歲時因身材過胖而退出舞臺;曾經演出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而被後世尊稱「太陽王」。這個時期宮庭組織了三位藝術大師——呂利、莫裏哀和博尚專門負責芭蕾藝術的創作和演出,同時確立了芭蕾的五個基本腳位,十二個手位和一些舞步,皆以法文命名之,使芭蕾動作有了一套完整的動作體系。


路易十四(1673年)1679年,路易十四發現與他十分要好的一位情婦蒙提斯斑女侯爵(Françoise-Athénaïs,marquis de Montespan)在1666年-1668年期間就開始利用巫術舉行黑色彌撒——用嬰兒當祭物來作法贏得國王的愛,驅使國王娶她。巫術被揭發之後,她與國王的關係旋宣告結束。去請女巫拉·瓦辛作法的仕女不計其數,被偵訊的就有218人。當時蒙提斯斑女侯爵將做法後的藥物加在國王的餐飲裡面,以致國王早上起床就會頭痛。此後蒙提斯斑女侯爵被要求接受宗教感化。


路易十四(1685年)1683年當皇后瑪麗·泰麗莎死後,1685-1686年間他又與奧比尼Constant d Aubigné家族之女——弗朗索瓦絲·德·奧比尼Françoise d Aubigné秘密結婚。她是一個虔誠的女人,雖然離過婚,但國王因為某些原因,仍願意娶她。國王冊封她曼特農(Maintenon)的領地,並封她為曼特農女侯爵(Marquise de Maintenon)。但是路易十四主要的目的只是要利用這些入宮的仕女開眼界,增加她們學識與機會,所以所生子女多是私生子。

路易比他的子女、兩名孫子和兩名曾孫在世時間更長,1715年他唯一的曾孫路易十五繼承了王位。

後來盜墓者將他的心從他的墓中偷走賣給了英國的哈考特爵士,因為他被做成木乃伊,盜墓者只是利用裡面的殉葬品,來跟英國人交易。

[編輯] 統治
路易在位期間,全歐洲並不是很和平;當時有因新教與天主教不合而引起的內戰——三十年戰爭。1636年-1637年西班牙進攻法國,法軍獲勝。1648年戰爭平息,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國、瑞典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簽了威斯伐倫和約。

但是法國又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投石黨,1648年至1653年),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政策。這次暴亂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暴亂重現。

在他的統治期內法國的貴族參加了四次大型戰爭:1667年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南尼德蘭,1672年至1688年的法荷戰爭,1688年至1697年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之間的大同盟戰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這些戰爭因為已經落入一些貴族的仇恨與爭執之中。

1674年法國政府從一個私人企業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路易十四(1684年)1685年路易十四發布了「黑法」(le Code Noir)允許在法國貴族所有殖民地僱用黑人幫傭做工。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裡,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人的民主意識因為戰爭與人民越來越多的言論而越來越強。

[編輯] 經濟
通過大量的戰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的貪污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柯爾貝以消除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滿足法國的民眾的經濟與民生需求。

[編輯] 啟蒙時代
獎勵多位政治家如孟德斯鳩與伏爾泰及其他經濟學者所開創的政治思想。

[編輯] 科學貢獻
路易十四他提出一些方案:

1.電與蓄電的構想,來自於分析海洋元素來找適合產生電的物質。

2.並且鼓勵實驗燃燒合適金屬線,以金屬代替蠟燭;影響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3.利用武器來了解各種金屬的特性,甚至密度等等。

4.研究潮汐現象與大氣。

5.還有提醒科學界立法尊重個人的智慧權利與發明物。

[編輯] 凡爾賽宮

路易十四(1701年)亞森特·里戈畫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黎胥留和馬薩林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專制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此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巨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里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這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後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因此每個希望得寵於國王的貴族都必須每天在場。這些貴族都熱愛法國。讓他們就沒有時間去管理地方的問題了,慢慢地他們就失去了地方的權力了。

[編輯] 楓丹白露敕令
參見:楓丹白露敕令
路易十四認為,要獲得無上的權力,就必須統一法國人的宗教信仰。因此他對新教徒施加壓力。尤其以1685年的楓丹白露敕令為甚。他以此推翻了法王亨利四世1598年下的寬容的南特敕令。敕令下達後胡格諾派的教堂被摧毀,新教的學校被關閉。路易的這個命令迫使許多胡格諾派教徒移居國外,大多數移居荷蘭、普魯士、英國、北歐和北美。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因為許多這些逃亡者是非常好的手工業者,他們的技巧與他們一起流亡國外。這些流亡者,給他們到達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對路易和他的大主教們來說,一個統一的法國就是一個天主教的法國。

[編輯] 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爭使法國的國家經濟破產,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以及沒有政治權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原因。

[編輯] 兒女
路易十四與他的王后有三男三女,但除了王太子長大成人以外,其餘都早夭。 此外他有16個經承認的養子女,但他和庶妻無子女。

標籤:
瀏覽次數:52    人氣指數:52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黑龍江礦災42死 66人受困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小馬失蹄 聖徒捧超級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