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買了本書最近才閱讀完,書名:一個人的老後。
吸引我去買這本書的動機,不外乎就是面臨將來的我,可能仍舊獨自一人的我,離家在外生活了這麼多年,培養成獨立自主及樂觀的我,面對家人報喜不報憂的我,面對人生所帶來的未知數,我選擇勇於面對它帶給我每一個當下,享受活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面對世界各地所遭遇的天災及困苦,我心存感激自己還能夠呼吸,還能睜開雙眼看見世界的美好;雖然人家都說人心險惡,但我寧相信人本性善良,這樣似乎簡單多了...
【一個人的老後】隨心所欲,享受單身熟齡生活。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
這句話描述的既真實也很貼切,每一個人都是屬於個體,縱然已結婚生子,對於下一代的他們也是獨立個體的,時代在變不再是N年以前的時代了,現在是男女平等也較不重男輕女的時代了,不該再有養兒防老的觀念,我覺得既然生下子女,養兒育女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出社會本該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闖出一片天,而長輩們也可把年輕辛苦存下來的積蓄,好好規劃自己老後的人生,我從不認為上一代的財產該留給下一代,對我而言這是很錯誤的觀念,我覺得必須讓年輕人去體會靠自己雙手賺到的每一分錢是多麼不簡單,這樣才能體會父母賺錢的辛苦,但是呢!現代趨勢少子化,反觀父母對小孩似乎都過於寵溺,或許這就是造成現代年輕人抗壓性弱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出社會以來所體會的,面對所有的人事物都沒有所謂的理所當然,縱然是面對最親密的家人也不該是如此!但是現代的人卻往往在外面受了委屈,受氣的卻是最親密的家人,說實在這是人們該省思的地方!
《死亡》這兩個字聽來可怕嗎?一點都不可怕,反正人到頭來都會經過這一遭,只是在面對死亡時,回顧自己這一生你為自己畫下怎樣的句點,無論多麼長壽,最終都得面臨死亡的到來,然而《壽終正寢》的生命結果方式絕不是人人都可遇到!
記得有一次和家人閒聊時,老媽說到如果有一天不管是她或老爸先走都要葬在一起,老爸卻笑著答腔說誰要死後還要和妳葬在一起,老媽就板著臉說:不管這一定要,然後大家聽著哄哄大笑,身為子女的我們句句聽到心坎裡,我知道這是老媽面對將來死亡後的心願(眼角有點泛淚的我只希望不要有這一天的到來),然而我卻說如果以後我自己死亡一定要環保點,看是要樹葬或海葬都可以,現在國外也很流行如此,但畢竟時代的不同想法也會不一樣!
這本書作者認為死亡既是一定的結局,就要及早做準備,像寫遺囑,身後是如何處理等,決不能因為害怕就逃避。
【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句話一點都不悲涼,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全看你有沒有成熟健康的心理。
〔感情世界〕這句名詞似乎一直離我很遙遠,這些年我學著和自己相處,雖然前些日子一段莫名的插曲,也讓我莫名的心動,但原來這一切終究不屬於我,樂觀的我也將繼續一個人的人生旅程,相信我會過的更好,因為我一直知道我要的是什麼!
這本書破除我們對一個人生活向來的迷思與恐懼,進而教導人們〔如何一個人過生活的想像與準備〕,就如同聖嚴法師所帶來的啟思: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是一本每人必做的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