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家中的么子,從小跟著哥哥姊姊到處玩,簡直是大哥和大姊帶大的小孩。
爸爸和媽媽的年紀有相當的差距,在他的記憶中,沒什麼印象是關於爸爸直接對媽媽表達愛意的畫面,感覺上,爸爸像是媽媽的爸爸一樣,爸爸說什麼媽媽都是依著做就是了,媽媽真正開始做自己,是在爸爸過世之後。生性木訥的他,其實不太懂得什麼是甜言蜜語。
因為環境的關係,家裡的每一個小孩都很快的就獨立謀生了。大哥長得太帥了,所以年紀很輕就當爸爸了,也因此,哥哥和嫂嫂的羅曼史,很快的成了庫存狀態,他看到了意氣風發的大哥一歩歩的被家庭給摧殘成為不折不扣的歐里桑;美麗動人的大姊則一再經歷感情的波折,讓他比一般人更早對愛情感到幻滅。
好不容易,尋尋覓覓的等到了以為是一生中動人的真愛,因為對方太動人,他的木訥必須要去PK別人的貼心行動、他的節儉務實得和別人的禮物攻勢做比較、他很認真工作想讓另一半有更好的生活,卻敵不過經商而時間有彈性的情敵,就這樣,原本的成家計畫就在女友告訴他:「我想靜一靜,我們以後一定還有機會的,會在一起的。」 後畫上休止符,他,認真的等了幾年,後來才知道女友在這段時間成為人妻,這算是一種曖昧嗎?他是受害者嗎?
之後,他對出付出真愛更加小心謹慎,害怕自己無法承擔再一次的受傷,於是,當有理想的對象出現時,他不主動示好,只想確定對方也願意對等的付出他才想開始發展新的關係,但是,就在等待的過程,對方早就離他而去。後來的經驗告訴他,他可以一次多設定幾位”理想對象”,和她們保持固定的良好關係,就算有人離去,他還是可以繼續找愛。
幾年下來,他早就成了別人眼中的搞曖昧高手,只是,這好像和他原本想要的愛情有一段距離,他,會放棄尋找真愛嗎?還是,他也還在尋找自己?
如果,這時候真的有一位願意多一點付出的”她”出現,他真的能變回來嗎?還是繼續考驗真愛的真實性?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只是想說,愛情這東西,可能存在太多個別差異了,每個人耐力、體力和財力都不同,如果這一切都能像兩性專家講的”絕對”答案”絕對”發展下去,哈!那麼愛情公寓可能就要關門了。
總之,如果努力能得到真愛,是一種福氣;如果努力了還是得不到真愛,那就是一種修行。這兩種,反正都沒有損失,就……大家快樂烤肉去吧,中秋節快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