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96300
 莫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飄遙~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黑白の憂傷~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般若心經-轉載分享
作者: 莫非 日期: 2011.12.29  天氣:  心情:

無為傳道
非祈功德
心靜自得
心定自寧
心喜自在
純為分享

影一影二
開放複製
意者自取
與時俱進
不定改版
皆落相簿

引用分享
均請隨意
無為復詢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波羅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階


佛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顯教 密教
南傳 藏傳 漢傳



佛教典籍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法句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聖地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相關內容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維基主題:佛教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1](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又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心經》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即出自該部經文。





目錄
 [隐藏] 

1 起源
2 版本

2.1 梵文本
2.2 漢譯本
2.3 藏文本
2.4 英譯本
2.5 其他語文譯本


3 《心經》相關疏註
4 內容

4.1 經名
4.2 經文


5 外部連結
6 參見
7 注釋
8 參考文獻





[编辑] 起源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華嚴經,但無人能明白,所以他從說四聖諦再開始,即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闡釋涅槃的內涵及意義,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對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無自性。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傳的經論中經常提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
《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緣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因為解了空性貫穿三乘,故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2],故名為《心經》。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密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心經主要內涵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性空的問答。佛出定後,認可菩薩所說,歡喜讚嘆。
心經內涵可分兩種,顯義與隱義。顯義為觀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所闡釋。隱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性空所依的有法,為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詮釋。
有學者認為《心經》經文結構之來源,大部分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觀照品第三之二,即《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一段,出於《大般若經》第二會功德品第三十二,即《大品般若》勸持品第三十四。咒文則出於《佛說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故《心經》是出自《般若經》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同時奉請觀自在菩薩為其說法主,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態[3]。
《大般若經》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眾菩薩們所宣說的。其最重要的觀念在於以性空智慧覺悟諸法實相(即一切外在事物的名相,皆是自心的虛妄分別而已),既不體證、進入涅槃而自願生生世世輪迴生死救度眾生,其行為看似有違一般所認知的脫離輪迴觀念,而實際上這才是《大般若經》開悟菩薩的主旨所在。因為以慈悲喜捨之心平等救護一切眾生才是真菩薩行,而自己逃離生死輪迴卻棄眾生於不顧則有違菩薩自度度他之初衷誓願。
在《大般若經》中數度出現 「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與 「觀諸法皆空,不捨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離開對眾生的慈悲濟度,則一切修行的意義則大打折扣,不能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正果。
[编辑] 版本
《心經》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至今仍不斷有新的譯本出現,下面列出部分重要版本。
[编辑] 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貝葉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梵文本《心經》,原本現收藏於東京博物館。相傳此本原為迦葉尊者手寫,後由菩提達摩傳給慧思禪師,再經由小野妹子於推古天皇十七年(西元609年)傳入日本[4]。淨嚴和尚於1694年以梵文悉曇體手寫抄錄。穆勒(Max Muller)於1884年轉寫成天城體及羅馬拼音,傳至歐美國家。1957年及1967年,孔睿校訂梵文本。





日本法隆寺藏兩片貝葉經鈔本,第一頁加上第二頁第一行是略本心經。







伯希和收集的梵文心經,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巴黎,菲爾(H. L. Feer)校訂之梵文本。原本現藏於法國巴黎帝國圖書館,Catalogue No.967,為梵藏漢蒙滿五本對照本,其梵文為蘭札(lan-dza)字體。
[编辑] 漢譯本




歐陽詢書心經。






趙孟頫書心經。






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所附心經


中國歷史上,至宋朝為止,可考的至少有11次漢譯,現存9本。

《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 吳·支謙譯 缺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402-413年)略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玄奘譯(649年)略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那經》 唐·菩提流志譯(693年)缺
《摩訶般若髓心經》 唐·實叉難陀譯(695-710年)缺
《佛說波羅蜜多心經》 唐·義淨譯(695-713年)略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別本 唐·法月譯(初譯)(738年)廣本 存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月譯(重譯)(738年)廣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般若共利言等譯(790年)廣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智慧輪譯(847-859年)廣本 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法成譯(敦煌石室本)廣本 存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宋·施護譯(980-1000年)廣本 存

其中以玄奘法師漢譯本流通最廣,共260字。其譯本內容約有20處與今日所見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漢譯本共262字,比中國通行本多了2字,即「遠離一切顛倒夢想」中的「一切」。
唐代義淨的漢譯本,在咒語後有一段不同一般譯本、獨有的流通分,描述讀經的功效[5]。有些學者認為此版本可能是玄奘漢譯本的誤用,因此《大正藏》未收錄,但日本存有此本的抄本。
依藏文本漢譯的有:

《大內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清康熙據西藏番字舊本譯。依此版本,雍正皇帝御製《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藏滿蒙漢對照版,雍正元年十二月初八日製成。
1948年貢噶呼圖克圖於上海依藏文本作漢譯本《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經》。

1994年方廣錩依《敦煌遺書》的《心經》異本作修訂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6]。
依梵文本所造的漢字音譯本有:

敦煌遺書S2464號「觀自在菩薩與三藏法師玄奘親教授梵本不潤色·《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7],及S5648號。白石真道曾將此本還原成梵文。
房山石經藏不空漢字音譯本[8]。福井文雅曾將此本還原成梵文
房山石經藏慈賢漢字音譯本[9]。福井文雅曾將此本還原成梵文
宋·蘭溪大覺禪師,漢字音譯本[10]。此本於西元1246年(宋·寬元四年),蘭溪大覺禪師自中國傳到日本。
《玄奘感觀音親授記梵文心經》,此本引自愣嚴解冤釋結道場儀,為明清時期雲南阿吒力僧常用之科儀,不為歷代《大藏經》所收,底本藏於雲南圖書館[11]

[编辑] 藏文本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中,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譯本。其一是由印度堪布無垢友(梵Vimalamitra)及譯師寶車(藏Rin chen sde)比丘所翻譯,經名《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歸入續部。另一版本,經名《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者佚名,歸入般若部。均為廣本。
敦煌藏文文獻中,有第三種藏譯本,經名《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略本,收錄在《敦煌大藏經》中,有20種抄本,內容大致相同。
[编辑] 英譯本
最早的英譯本是畢爾(Samuel Beal)於1864年依玄奘漢譯本所譯。
穆勒(Max Muller)於1884年將梵文本轉寫成天城體及羅馬拼音,並首次將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譯成英文傳至歐美國家。穆勒轉譯時間早,且當時英文的佛教用詞尚未固定,故此譯本以今日標準看並非佳作,但這無損於穆勒在心經研究史上的地位。
1957年及1967年,孔睿(Edward Conze)校訂廣本及略本梵文心經,並譯成英文。孔睿是二十世紀歐美研究般若經典最出色的學者,其心經譯本幾乎被當成標準本,地位等同玄奘譯本在漢字文化區的地位。
[编辑] 其他語文譯本
其他語言譯本多依梵文譯本、玄奘漢譯本、藏文譯本而譯。

德譯本:1960年何內等三人(I. B. Horner,D. Snellgrove,A. Waley)依孔睿校訂本及略本梵文心經,譯成德文。1982年法勇比丘(Bhikkhu Dharmaviro)依玄奘漢譯本作德譯本。


法譯本:1984年吳其昱依玄奘漢譯本作法譯本。


日譯本:1972年松原泰道依梵文本作現代日語譯本[12]。1977年榊亮三郎依法隆寺修訂梵文本作日文意譯本。

1988年白石真道依修訂梵文廣、略本作日譯本。昭和16年,高島米峰、清泉芳嚴依法月、般若共利、智慧輪、施護、法成等漢譯本作日譯本。昭和52年,寺本婉雅依藏文本作日譯本。

俄譯本:1989年,切連契耶夫(Terentyev A. A.)作俄譯本。


韓譯本:1994年,越祖,宋醉玄著《般若心經講論》,依鳩摩羅什、玄奘、法月等漢譯廣、略本心經作韓文音譯及意譯。


越南文:淨行法師依玄奘漢譯本作越文音譯及意譯本。


荷譯本:Rob Janssen依梵文本作荷蘭文譯本。


泰譯本:2011 年,崇聖大乘佛經中泰翻譯組 (The Chinese-Thai Mahāyāna Sūtra Translation Project in Honour of His Majesty the King)依鳩摩羅什、玄奘、法月、般若共利言等、智慧輪、施護、法成等漢譯本作泰譯本。

[编辑] 《心經》相關疏註
由印度論師所造的《心經》釋論,現存於《西藏大藏經》的有八篇[13]:

《般若心經註·密咒道釋》,吉祥獅子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無垢友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蓮花戒撰
《般若心經注》,阿底峽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義遍知》,摩訶闍那撰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法義明燈》,金剛手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善軍撰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智友撰

中國歷代高僧大德對心經的疏註甚多,以下舉例部分最通行的版本: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唐·窺基撰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 唐·西明寺沙門圓測撰
《般若心經疏》 唐·靖邁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唐·法藏撰
《心經直說》 明·德清撰
《心經說》 明·紫柏撰
《心經要解》 明·智旭撰

[编辑] 內容
[编辑] 經名
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

「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14]。比喻宇宙萬物大自然之間的規律與特質,約略相當於中國傳統文化指稱的道與廣義的命。
「般若」為梵語音譯,指通達妙智慧;
「波羅」為梵語音譯,指到彼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有解脫罣礙的意思;
「蜜多」為梵語音譯,意為無極。可聯想比如蜜蜂採花釀蜜,能融合眾多不同來源成分而歸納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內容所探討的主體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內容的重要性。
「經」:字義是線、路、徑,引申為經典。代表前人走過的路途、獨特而深入的經歷或見解,藉口述語言或文字記載來傳承後世,以供人們做為參考指引。

[编辑] 經文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經文以「觀自在菩薩」開頭,以「菩提薩婆訶」結尾(薩婆訶本為祝頌語,亦有觀自在的意思,與經文開頭相呼應)。
「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經全文關鍵字詞之一。[1]



[编辑] 外部連結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相關電子書(包括各類註解及白話譯文)
空海 -- 般若心經秘鍵
弘法大師全集 -- 般若心經秘鍵
憨山大師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
東初老人全集之四--般若心經思想史
歐洲學者孔茲 ( E.Conze) 的《 心經》 英譯本為什麼那麼盛行?
孔茲 (Conze) 著作 : 心經, 金剛經等英譯

[编辑] 參見

觀世音菩薩
般若
波羅密多

[编辑] 注釋


^ 其中「般若」讀作bōrě,音「波惹」
^ 《大般若經》有多處經文與《心經》相近或相同,如卷四相應品第三之一,又卷四百零三觀照品第三之二亦有同樣經文。
^ 見釋東初著,《東初全集·般若心經思想史》
^ 白石真道著,《白石真道佛教學論文集》,日本神奈川縣相模原市,京美出版社,1998。此論文集收錄梵文本共14本。
^ 其內容為:「誦此經破十惡、五逆、九十五種邪道。若欲供養十方諸佛、報十方諸佛恩,當誦觀世音般若百遍、千遍,無間晝夜,長誦此經,無願不果。」
^ 見於方廣錩編著,般若心經譯註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方廣錩依據敦煌遺書「伯三九一九號」、「北李五三號」、「北始55號」、「北海七七號」、「斯五四四七號」、「伯三九零八號」、「伯三三三二號」等錄文、校勘、標點而撰成此本。
^ 據方廣錩編著,《般若心經譯註集成》11~12頁記載,敦煌遺書心經部份共有五號,其中以S2464號最完整,收於《新修大正藏》第八冊。敦煌遺書S2464號、房山石經藏不空、慈賢的漢字音譯本,應是同本異譯。
^ 北京圖書館藏房山石經拓片錄文-塔下九二五九
^ 北京圖書館藏房山石經拓片錄文-塔下八七一七
^ 此經收於《日本大藏經》之《梵漢般若心經異本集》
^ 方廣錩編著,《藏外佛教文獻》收錄
^ 松原泰道著《般若心經入門》,此書自1972年初版至1993年,21年間即發行了24版,可見此書在日本相當流通。此書在台灣有中譯本,松原泰道著,正醒法師譯,《般若心經入門》,1980,台中、慈明雜誌社。
^ Donald S.Lopez,Jr.,Elaborations on Emptiness,Uses of The Heart Sutr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此書將八篇釋論譯成英文集結成書。談錫永編著的《心經內義與究竟義》書中,則有吉祥獅子、無垢友、阿底峽所撰釋論的中譯本。
^ 禪宗六祖惠能對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意思有相關的解說,見《六祖壇經》。


[编辑] 參考文獻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黃家樹,明珠佛學社,2000,香港,ISBN 962-7935-08-5
《心經集成》林光明編著,2000,嘉豐出版社,ISBN 957-98985-4-5
《東初老人全集之四、般若心經思想史》釋東初著,1985,東初出版社
《心經內義與究竟義》談錫永編著,2005,台北,全佛文化,ISBN 957-2031-72-4










显示▼

查  ·  論  ·  編

大正新修大藏經·般若部









1个分类:

般若部



標籤:
瀏覽次數:2236    人氣指數:5236    累積鼓勵:1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飄遙~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黑白の憂傷~
 
住戶回應
 
時間:2011-12-30 00:23
她, 49歲,台中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