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香腸: 1.首先將香腸外觀略為清洗乾淨 2.一小鍋水(適量的水) 沸騰後 將香腸放入 約略7-8分熟 香腸顏色反白 即可撈出 3.平底鍋中放入半油水(1/2的油跟1/2的水) 中火加熱 (使用半油水是一個關鍵) 油溫上升後 將香腸放入 改小火慢煎 4.適時翻動 等香腸色澤均勻 即可起鍋 5.香腸切成片狀 佐以蒜頭(或是蒜苗)食用 (個人覺得在家中 切片吃起來比整條吃有味道)
◎養血止痛粥 [ 原科 ] 黃耆 15 克 ,當歸 15 克 ,白芍 15 克 ,澤蘭 10 克 ,粳米 100 克 ,紅糖適量。 [ 做法 ] 將黃耆、當歸、白芍、澤蘭煎服 15 分鐘,會渣取汁, 放入粳米煮粥,將熟爛時加入適量紅糖即可。 [ 用法 ] 早晚溫熱食用,於月經前連服 7 天。 [ 作用 ] 補氣血,健脾胃,止疼痛。主治婦女痛經。 [ 評注 ] 黃耆、當歸能補氣養血, 白芍、粳米、紅糖酸甘斂陰,緩急止痛, 澤蘭活血祛瘀止痛。可於經期做輔助食療。
◎歸地燒羊肉
[ 原料 ] 羊肉 500 克 ,當歸 15 克 ,生地 15 克
幹薑 10 克 ,醬油、米酒、 白糖、料酒適量。 [ 做法 ] 將羊肉洗淨切成方塊,用老薑麻油翻炒變色即起、放入砂鍋內, 加入當歸、生地、幹薑、醬油、糖、酒,用文火紅燒至羊肉熟爛。 [ 用法 ] 佐餐食用、喝湯吃肉。 [ 作用 ] 益氣補中,溫中暖下。適用於脾腎陽虛,下元虛冷, 沖任不固引起的崩漏及產後病後之體虛、血虛、畏寒肢冷諸證。 [ 評注 ] 羊肉性味甘溫,入脾、腎二經,可益氣補虛,溫脾暖腎, 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品,尤其適宜秋冬進補時選用。 常吃羊肉能促進血液迴圈,增加熱量,禦寒增溫,開胃健身。 自唐代名醫張仲景創制了食療名方 " 當歸生薑羊肉湯 " 以來, 用羊肉、當歸、生薑製成的藥膳廣泛應用。 實踐證明羊肉與當歸配伍能溫經健脾、養血補腎,
佐以生地緩和生薑的辛 燥,使本方溫而不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