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77966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窗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才能致富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水果維他命C的研究
作者: 日期: 2007.10.12  天氣:  心情:
水果維他命C的研究
一、 研究動機:
市面上許多的果汁都標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廣告上化妝品也常以〝維他命能美白〞著名所以我們就對維他命C產生了興趣和疑問,便著手對維他命C開始實驗,但含有維他命C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我們應該要選那一個呢?因為組中有一名嘴饞的組員提出了一種好吃的食物─水果,我們想,水果富含維他命C又容易取得,所以我們便決定了實驗的題目─水果的『C』。

二、研究目的:
(一)水果的甜度是否和維他命C有關?
(二)溫度是否改變水果維他命C的多少?
(三)水果的酸性的強弱是否和維他命C有關?
(四)水果汁加熱後維他命C是否改變?
(五)水果汁加入酸性、鹼性的液體是否改變維他命C的多少?
(六)水果汁加入酸性、鹼性的液體後,加熱,是否改變維他命C
的多少?
(七)氧化後水果維他命C多少是否改變?
(八)氧化後的水果汁,加熱之後維他命C改變多少?
(九)水果汁氧化和未氧化的顏色差別?
三、研究設備及器材
維他命C試紙、廣用試紙、甜度計、水果、相機、壓榨器、容器、電磁爐、滴管、對照表、紗布、刀子、吸管。


四、研究過程
研究一:水果的甜度是否改變維他命C含量的多少?
做法:把十種水果榨汁裝罐先測出水果的甜度,再測出水果維他命C的多少,兩者做比較,看水果甜度是否和維他命C的多少有關?
表一 水果甜度和維他命C的關係測試紀錄表
項 目
水 果 名 甜 度 維 他 命 C
柳 丁 13度 150
蓮 霧 9度 125
橘 子 8度 200
蘋 果 12度 75
檸 檬 7度 350
小 蕃 茄 5.5度 650
木 瓜 10度 600
奇 異 果 12度 150
哈 密 瓜 11度 150
紫 葡 萄 12度 20
發現:
(一)在這個實驗中我們發現,蘋果和葡萄的甜度比較高,而其中所含的維他命C比較少;而小蕃茄的甜度最低,但是維他命C的含量是最高的。
(二).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的出來,甜度和維他命C的關係,愈酸的果汁,維他命C愈多,不過有部分的水果比較看不出這個規則。

研究二:溫度是否改變維他命C的多少?
做法:用十種不同的水果,各一個,每一種水果都榨出10c.c。平分成兩罐。先測每一種水果汁維他命C的多少,再以十罐不同的果汁為一組,每罐果汁都加蓋後一組冰箱裡,另一組放在室外有日照的地方,放了將近一天,大約23小時,再比較兩組維他命C的多少,看溫度是否改變維他命C的多少?
表二 溫度與維他命C的關係試驗紀錄表
項 目
水 果 名 鮮 榨 冰 箱 室 外
柳 丁 250 250 100
蓮 霧 70 25 25
橘 子 150 150 60
蘋 果 60 25 25
檸 檬 400 450 150
小 蕃 茄 400 800 400
木 瓜 600 800 400
奇 異 果 500 250 150
哈 密 瓜 20 0 0
紫 葡 萄 50 50 0
發現:
(一)我們比較了現榨果汁、放入冰箱的果汁和放在室外的果汁三種,結果發現,冰箱雖然有保持鮮度的功能,不過其中所含的維他命C還是比現榨的果汁來得少。
(二)在這個實驗當中,大部分的果汁都有一種規則:放在室外的果汁比放入冰箱內的果汁,維他命C的含量較少。

研究三:水果的酸性的強弱是否和維他命C有關?
做法:先將水果切片榨汁,先測出維他命c的多少,再測其pH值,比較是否有關連?
表三 水果Ph值與維他命的關係記錄表
項 目
水 果 名 pH值 維 他 命 c
柳 丁 4 400
蓮 霧 3 170
橘 子 3 200
蘋 果 4 100
檸 檬 0 600
小 蕃 茄 4 700
木 瓜 4 500
奇 異 果 1 300
哈 密 瓜 6 30
紫 葡 萄 4 50
發現:
(一) Ph值最低的檸檬和Ph值最高的哈密瓜,維他命C也剛好一個最高,一個最低。其他的果汁比較看不出規則。
(二) 從實驗的結果得知,水果果汁的Ph值和其維他命C的多少看起來關係並不大。
研究四:水果汁加熱後維他命C是否改變?
做法:先將水果榨汁後裝進容器內,測完維他命C再把水加熱到100℃水果汁加熱後維他命C是否改變?然後用隔水加熱法,把果汁加熱一分鐘,再測一次加熱後果汁的維他命C,做為比較。
表四 果汁加熱與否與維他命C增減記錄表
項目
水果名 加熱前的維他命C 加熱後的維他命C
柳 丁 150 150
蓮 霧 125 70
橘 子 200 200
蘋 果 75 20
檸 檬 350 300
小 蕃 茄 650 600
木 瓜 600 550
奇 異 果 150 100
哈 密 瓜 150 100
紫 葡 萄 20 10

發現:
(一) 根據書上的說法,加熱會嚴重地破壞水果所含的維他命C。在本實驗中,加熱後有兩個沒有發生變化,減少的有八個。
(二) 由我們實驗的結果得知,大部分的果汁在加熱後會減少其中的維他命C。
研究五:水果汁加入酸性、鹼性的液體是否改變維他命C的多少?
做法:先將水果榨汁分裝成兩罐各5c.c。先測完十種不同水果的維他命C,再以十種不同的水果汁為一組,分成兩組,一組加入醋酸水溶液,另一組加入小蘇打水溶液再測一次其維他命C的多少,做為比較?
小蘇打的pH值11,濃度10%
醋酸的pH值0 ,濃度10%


表格五 酸鹼溶液與維他命C的關係記錄表
項 目
水果名 未加入任何物質 加入醋酸水溶液
﹝酸﹞ 加入小蘇打水溶液
〔鹼〕
柳 丁 150 100 70
蓮 霧 125 50 50
橘 子 200 70 50
蘋 果 75 25 70
檸 檬 350 150 100
小 蕃 茄 650 200 200
木 瓜 600 200 200
奇 異 果 150 50 50
哈 密 瓜 150 70 70
紫 葡 萄 20 0 0
發現:
(一) 常聽到專家在說:果汁最好喝原汁的,而我們在實驗的時候也發現,在加入醋酸和小蘇打之後,果汁的維他命C都比新鮮的果汁還要低。
(二) 加入小蘇打水的果汁,一滴到試紙上,維他命C試紙顏色變化很快,必須趕快辨識。
研究六:水果汁加入酸性、鹼性的液體後,再加熱,是否改變維他命C
的多少?
做法:把水果切片榨汁﹝5c.c﹞先測一遍維他命C的多少,把測過的水果汁加入濃度﹝10%﹞一樣的酸、鹼性兩種液體各5c.c,再用隔水加熱法以100℃加熱一分鐘,之後的果汁再測一遍,做為比較。



表格六之一 果汁(加入醋酸)加熱前後維他命C增減表
項目
水果名 鮮 榨 加入醋酸水溶液
﹝加熱前﹞ 加入醋酸水溶液
﹝加熱後﹞
柳 丁 150 100 100
蓮 霧 125 50 50
橘 子 200 70 50
蘋 果 75 25 0
檸 檬 350 150 150
小 蕃 茄 650 200 200
木 瓜 600 250 250
奇 異 果 150 50 20
哈 密 瓜 150 70 20
紫 葡 萄 20 0 10
表六之二 果汁(加入小蘇打)加熱前後維他命C增減表
項目
水果名 鮮 榨 加入小蘇打水溶液﹝加熱前﹞ 加入小蘇打水溶液﹝加熱後﹞
柳 丁 150 70 無法辨識
蓮 霧 125 50 無法辨識
橘 子 200 50 無法辨識
蘋 果 75 70 無法辨識
檸 檬 350 100 無法辨識
小 蕃 茄 650 200 無法辨識
木 瓜 600 300 無法辨識
奇 異 果 150 50 無法辨識
哈 密 瓜 150 70 無法辨識
紫 葡 萄 20 10 無法辨識

發現:
(一)就如同研究五,果汁在加入醋酸水溶液,會破壞果汁的維他命C,加熱後破壞的更明顯。
(二)蘇打水溶液後,果汁維他命C也會被破壞,但是加熱此液體後,用試紙一測,測出來的顏色卻變得很奇怪,令我們無法辨識。
研究七:氧化前後水果維他命C的是否改變?
做法:先將十種水果切片榨汁,馬上做一次維他命C的測試。紀錄後,讓水果原汁曝露在空氣中。經過120分鐘後,再做一次維他命C的測試。和先前鮮榨時做的比較看看。
表七 氧化前後維他命C變化記錄表

項 目
水果名 氧化前維他命C
的多少 氧化後維他命C
的多少
柳 丁 150 150
蓮 霧 125 70
橘 子 200 200
蘋 果 75 50
檸 檬 350 300
小 蕃 茄 650 500
木 瓜 600 600
奇 異 果 150 50
哈 密 瓜 150 150
紫 葡 萄 20 10
發現:
(一)在這個實驗的結果我們看到:六種果汁的維他命C有減少的現象,四種不變。
(二)氧化前後不變的果汁,我們討論後的結果認為,可能是和氧化時間太短有關,所以我們還無法看出它的維他命C是否有減少。
研究八:氧化後的水果汁,加熱之後維他命C改變多少?
做法:我們將氧化後的果汁以隔水加熱的方式,在開水中加熱一分鐘,之後測量其維他命C的多少。
表八 氧化加熱與維他命C的關係記錄表。
項目
水果名 氧 化 前 氧 化 後 氧 化 後
加 熱
柳 丁 150 150 100
蓮 霧 125 70 70
橘 子 200 200 150
蘋 果 75 50 20
檸 檬 350 300 200
小 蕃 茄 650 500 450
木 瓜 600 600 500
奇 異 果 150 50 50
哈 密 瓜 150 150 10
紫 葡 萄 20 10 10
發現:
(一) 氧化後的果汁維他命C明顯的有減少的現象。
(二) 我們把氧化後的果汁再加熱,發現果汁的維他命C變的更少了!

研究九:水果汁氧化和未氧化的顏色差別?
做法:先將水果切片榨汁各取5c.c一組曝露在空氣中,一組馬上加蓋兩小時,再用目測的方式,寫下它們的特徵。
表九 果汁氧化前後外觀顏色記錄表
項目
水果名 未氧化 氧化後
柳 丁 鮮黃色 混濁的黃色,像加了白粉。
蓮 霧 半透明的米白色 比較透明的米白色
,上面有綠色的漂浮物。
橘 子 橙橘色 兩罐沒有差別
蘋 果 較混濁的紅咖啡色 較深的紅咖啡色
檸 檬 混濁的米白色 比先前的淡,接近透明。
小 蕃 茄 底下沉澱了許多子,而上面顏色較淡下面顏色較深,大概為深橘色。 它底下有沉澱子,但是沒有未氧化的子多,上面顏色較淡下面顏色較深,顏色大概是比橘色淺一點的,比較接近黃色。
木 瓜 深的橘紅色 比氧化前淺一些,接近橘色。
奇 異 果 顏色成深綠色,上面顏色較淺,下面顏色較深。 顏色比未氧化的還淡,大概是黃綠色,上面顏色較淺,下面顏色較深。
哈 密 瓜 呈米黃色 兩罐沒有差別
紫 葡 萄 顏色是有點透明發亮的橘粉紅色,它的顏色是上面較混濁,下面比較清澈。 顏色變成不透明也不發亮,而且也較混濁,顏色也較深,是淡的橘紅色。



五、討論
(一)我們的研究五、六,是要驗證書裡的一句話:維他命C是一種易氧化,並易受鹼、加熱破壞,遇弱酸則較安定的物質。我們實驗裡的酸、鹼性物質分別是用醋酸和小蘇打粉,結果我們發現,醋酸在一開始就把水果汁的維他命C破壞掉,並沒有像書上說的,能夠穩定維他命C,後來我們把已加入醋酸的水果汁加熱,水果汁的維他命c仍然減少,而且維他命c減少的沒有比加入小蘇打粉、在加熱的水果汁少。所以我們認為,強酸和弱酸可能對維他命c的影響不同。
(二)在我們的研究中,果汁在加熱後維他命c相對的也會減少;而在家裡也常聽家人說:炒菜不能炒太久,否則蔬菜裡的維他命c會被破壞掉。所以我們在討論後認為維他命c一但加熱後,就會被破壞。
(三)巿面上常見的酸性水果如檸檬這類的東西,雖然口感較酸,不過我們發現這類的水果維他命c比較多。反而那些甜的水果如哈密瓜和蓮霧,其中所含的維他命c就比較少。而且在我們的觀察中,還是有一些水果可以既不酸又多維他命c的,例如小蕃茄、木瓜等,所以怕吃酸又想多吃些維他命c的人,可以選擇這些水果食用。
(四)小蘇打水加入檸檬汁裡,立刻冒出許多泡泡,我們感到很好奇,於是去查了一些資料。原來這些小泡泡是由於小蘇打加入檸檬汁後,所產生出來的二氧化碳氣體。
(五)小蘇打水加入果汁裡,滴到維他命C試紙上,立刻產生冒泡現象;不過用醋酸水溶液加入果汁裡之後再滴到維他命c試紙上,卻沒有冒泡的現象;小蘇打水加入果汁裡再加熱,滴到試紙上,無法辨識維他命C的多少,而且會產生冒泡的現象。在我們討論之後,我們認為加入小蘇打之所以會有冒泡的現象,是由於小蘇打本身成份的關係;而加入鹼性液體的果汁無法在維他命c試紙上辨識是因為這種試紙並無法對鹼性的液體做出分辨所致。
(六)蓮霧不去皮,搾出的汁是粉紅色,果汁上有細小的漂浮物;去皮的蓮霧,榨出的汁是半透明的米白色,看不出來有漂浮物,不過去皮後的蓮霧,搾汁、氧化(2小時)並加熱後,有白色粉狀物。
(七)蓮霧去皮與不去皮的維他命C的反應不一樣(去皮的為75,不去皮的是50),經過我們的討論後,我們認為維他命C的多少之所以有差別,是因為蓮霧皮的顏色而影響到試紙的顏色。
六、結論
(一)水果要現切現吃完,以免營養流失。(根據研究八,氧化後的維他命C,比新鮮的水果汁還少。)
(二)水果要保存水果的維他命C,盡量放在冰箱中保存,以免維他命C流失。
(三)如果想攝取大量的維他命C,我們一致推薦多吃的水果有:木瓜、檸檬、小蕃茄…….等等。因為多攝取維他命C能預防並治療壞血病,且能養顏美白。
(四)喝果汁最好喝100﹪的純果汁,不要加入別的物質,以免維他命C減少。
(五)要喝果汁時,盡量喝冰的或涼的,不要加熱,以免維他命C流失。
(六)較酸的水果大部分的維他命C較多。
標籤:
瀏覽次數:82    人氣指數:882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窗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才能致富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