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統計顯示,大腸癌、乳癌發生率上升,
主要是「狩獵型」飲食習慣加缺乏運動。
衛生署今天公布民國99年癌症登記,
大腸癌新增人數較98年增加3.9%,乳癌增加3.3%,
子宮體癌增加1.4%,攝護腺癌增加1.9%,
其他肝癌、肺癌、口腔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頸癌都下降。
平均而言,整體癌症發生率上升3.3%。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
大腸癌與乳癌發生率上升與「狩獵型」飲食(沒花力氣翻山越嶺打獵,
還常吃紅肉、高油脂、高熱量、醃製燒烤的食物)又缺乏運動有關,
若蔬果纖維攝取也不足,不僅易肥胖還易罹癌。
她指出,子宮體癌的發生也與肥胖有關,攝護腺癌主要與人口老化有關。
至於食道癌不在10大癌症榜上,發生率卻節節上升,
主要原因是抽菸、嚼食檳榔與過量飲酒,
使得口腔癌與食道癌發生風險一起增加。
另外,民國99年擴大推廣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等4癌篩檢,
早期發現癌症,間接造成癌症發生人數上升,不過發現個案以早期居多。
統計發現,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及子宮頸癌早期個案,
占所有篩檢個案比率分別為33.6%,55.1%,82.8%,90.8%。
在存活率部分,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的早期個案,
可達7至8成以上,晚期個案存活率僅約1至3成。
國健局提醒,防堵癌症,首要「戒四害(菸、酒、檳榔、肥胖)」,
「行二善(規律運動、天天五蔬果)」外,定期篩檢亦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