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0935
 Prinz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吃甚麼變成甚麼?(轉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Do not gentle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解釋
作者: Prinz 日期: 2014.11.09  天氣:  心情:

 


上課囉,小朋友趕快搬椅子坐好,今日王子殿下要給我們上國語課。


各位本土的進口的加工的油電混合的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要來解釋「解釋」這個詞。


維基百科說:「解釋是對事物的現象、過程、狀態、道理等進行描述,以說明其含義、原因、理由等。這樣的描述可能是建立在一定規則(如邏輯推理、科學分析)、法律基礎之上的。解釋也是發現新知識、探索研究對象各個方面之間的關係的方法。」


解釋完畢。


還有甚麼地方不清楚嗎?維基百科的解釋已經夠清楚了,沒有再多做解釋的必要。下課。


啾斗媽爹苦打塞。維基百科雖然解釋得很清楚,但他沒提到「解釋的必要性」這件事。


原本不存在解釋「解釋的必要性」的必要,但我經常發現這世上充斥了許多不必要的解釋,許多人在沒必要的場合囉哩八唆製造一大堆解釋,因此有必要對「解釋的必要性」來點解釋。


小時候的國文課本都會在課文後面加上許多「注釋」,有很多就是不必要的。這種不必要的解釋有個特徵,就是把已經很清楚的詞語「加字」上去。例如:困頓→困苦勞頓;納稅→繳納稅捐;山川→山嶽河川;搏擊→搏鬥打擊;肅靜→肅穆安靜;延長賽→延長時間的比賽。


這種解釋根本就是廢話,不懂「困頓」是甚麼意思的智障,你告訴他「困苦勞頓」他就會懂嗎?


還有些解釋不是單純加字,而是說明字詞用法。但被解釋的語詞用法路人皆知,所以同樣沒有解釋的必要,其解釋毫無意義。


例如某甲罵某乙:「你真是個狗娘養的王八蛋。」接著立刻解釋:「不要誤會,我真的沒有罵人的意思。首先狗是一種很可愛的動物,是一種非常適合家庭及小朋友的寵物。狗娘可以解釋成狗狗的媽媽,或者十分愛狗,照顧狗狗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的人。例如王太太好愛她養的那隻小狗唷!簡直就像那小狗的媽媽似的。所以狗娘養的,意思是這個愛心媽媽養大的孩子,一點也沒有罵人的意思唷。」


「至於王八蛋,我是指我個人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我以前認識一家姓王的,他們家有八個孩子,最小那個么兒最受大家寵愛。因為排行老八,所以我們都叫他王八。蛋的意思就是圓滾滾很可愛嘛!類似寶貝蛋、調皮蛋的意思。這個寶貝蛋的媽媽剛好是那個很愛狗的王太太。」


「所以我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就像那個愛狗的王太太家裡排行第八的寶貝蛋,是這麼樣的可愛。這麼解釋完,你這狗娘養的王八蛋有沒有舒服點?有沒有?」


某甲解釋了一大堆,不但沒有功效,反而讓某乙更加火大。因為「狗娘養的王八蛋」跟「困頓」、「納稅」一樣,是完全不需要解釋的東西。


此外,有些語意不是直接呈現在字面上,但只要腦筋正常之人都能理解,這種東西也不需要解釋。例如───


連勝文說:「我做事從來就不是為了賺錢。」


記者問:「那你何必出來選台北市長?」


記者雖然沒有說「我認為你連勝文出來選台北市長就是為了賺大錢」這句話,但任何腦子沒壞掉的都知道記者的意思就是這樣,十分明白。


假如這位記者回報社後跟他的編輯解釋:「我不是指控連勝文為了錢才選市長,我只是想知道除了賺錢以外的理由是甚麼。」這位記者應該很快就會被開除,因為他連一般正常人的表達能力都不具備。


如果記者的本意真如他所說的那樣,他的問題應該是「你選市長的動機是甚麼」而不是「你何必出來選市長」。前者是一個獨立的問題,後者很明顯是針對「我做事從來不為了賺錢」這句話的反駁;前者是單純提問沒有表達自己意見,後者顯然表達了「我認為你選市長就是為了賺錢」的意見。


這麼簡單的語意任何正常人都讀得懂的。


以上只是舉例說明,不是連勝文真的說過這話,特此聲明。


又例如甄嬛在最後一集說:「不妨告訴皇上,回宮後在你身邊每一刻,每一次與你接觸,都讓我覺得無比噁心。寧嬪也是如此。」這句話有必要解釋嗎?皇上聽完立馬氣死,死得很清楚。


假如劇本不這樣寫,而是皇上聽完後不懂,問道:「嬛嬛妳何以噁心?是宮裡的茶飯不合口味兒嗎?還是因為北京的空氣太髒?最近朕已經宣布停班停課了……」甄嬛會自己氣死,被編劇氣死。


不必要解釋卻加以解釋,除了智商太低以外,往往帶有其他目的。例如卸責。這種解釋經常發生在工作績效未達目標的下屬,對上司的解釋。


「由於景氣持續低迷,海外市場又受到歐盟法規的限制,再加上消費者普遍存在偏見,謠言四起…………」


「前三個月是因為我岳母往生,後四個月是表舅出車禍,最近姑媽又中風,還有我本人關節炎經常發作…………」


「這是評量標準出了問題。我們不能因循過去的指標,時代在進步,我們必須跟上腳步。如果以新的標準來看…………」


這些貌似「解釋」的語言都不能當作解釋來理解,你很清楚瞭解這人正在努力卸責。然而,當你不接受對方的說詞時,對方往往以「你聽不進解釋」作為抗議,企圖以混淆重點的手法進一步卸責。


這時候就應該嚴正表示:「是的,我不聽解釋,因為這件事已經清楚得不能再清楚,毫無解釋的必要。請問這一季的目標是多少?五百萬。那麼你做了多少?兩百萬。Do the math,有甚麼模糊之處嗎?沒有。那還有甚麼好解釋的。既然沒甚麼可解釋,我們此刻的討論就不是解釋或聽不進解釋的問題,我們正在談你的責任問題,沒錯吧?」


這麼一來,企圖混淆者就無所遁形了。


另外還有些不必要的解釋是在博取同情。例如小偷被逮了,拼命解釋自己為甚麼偷東西。


以古典因果理論來講,任何事件都不會獨立存在,都是一系列因果關係所造成,AB造成、BC造成、C又由D造成………可以無限的追溯原因。「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的蝴蝶效應也是基於因果律,佛家說的「無自性」也是類似的意思。


小偷為甚麼偷東西?因為他窮;他之所以窮是因為學歷低找不到好工作;他學歷低是因為小時候不專心讀書;他不專心是因為小學三年級隔壁坐的是愛玩的小明;小明之所以愛玩是因為他有愛玩的遺傳因子;這個遺傳因子之所以流傳下來是因為七十萬年前小明的一位祖先,在同伴忙著撿果子的時候跑到山頭玩耍,意外發現狼群於是第一個落跑,同伴都被吃掉只有他一個活下來,因此他的愛玩基因得以保留給後代…………


任何事都可以找出無限多的原因,在無限多的原因當中必然找得到值得同情之處,換言之,任何事都存在著「同情點」。如果只要有同情點就可以得到同情,無異於同情世界上任何事。


然而,腦筋正常的人都知道,不是任何事都值得同情的。因此小偷不會明目張膽博取同情,他們都掛著「解釋」的牌子。你不想同情他,卻被指責為「不給人解釋的機會」。小偷說:難道我沒有權利解釋自己的行為嗎?你只好說:你有權利,請解釋。然後再一次中招。


沒必要解釋而加以解釋,是一種壞毛病;有必要解釋卻不解釋,或者把話「重新說一遍」當作解釋,則是另一種壞習慣。


例如問:「為甚麼死刑有存在的必要?請解釋。」答:「殺人償命是理所當然的。」等於沒解釋,因為「死刑有必要存在」和「殺人必須償命」根本就是同一句話說兩遍而已。但很多人都習慣這麼做。可笑的是,有人在聽見這種「換句話說」式的論述後,居然能得到滿意的解釋。


「為甚麼房價太高是政府的錯?」「因為政府對房價問題責無旁貸。」


「為甚麼iPhone 6會賣得那麼好?」「因為消費者喜歡用iPhone。」


「為何蘋果會從樹上掉下來?」「因為有地心引力。」


「為甚麼中秋節要放假?」「因為中秋節是國定假日。」


「為甚麼人老了腦筋會不靈光?」「人老了腦筋當然會退化。」


「為甚麼達文西能畫出這麼美麗的壁畫,而我卻不能?」「因為他是達文西,你不是。」


以上這些回答,你認為那些算得上「解釋」?或者全都是把問題重複一遍的「偽解釋」?Think’ bout it


 


 


 

標籤:
瀏覽次數:262    人氣指數:1242    累積鼓勵:4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吃甚麼變成甚麼?(轉貼)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Do not gentle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