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11408
 熊熊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三條魚的人生啟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文分享....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感受生活的品質...
作者: 熊熊 日期: 2013.06.03  天氣:  心情:



與世界維持一點懸念

我喜歡「懸念」這兩個字,它不像「想念」這麼具象與明確的指涉,懸念所呈現的是一種氛圍、一種感受與情緒,那種自己與周遭萬事萬物若有似無之間,確確實實懸繫住的關係。

心中保有這種懸念,我們就比較容易從日常生活瑣碎的事物中,體會到禪意。

禪宗有個著名的公案。
有律禪師某天扣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慧海禪師回答:「用功。」
問曰:「如何用功?」
禪師曰:「饑來吃飯,睏來眠。」
這時,有律禪師好奇了,再問:「一切人都如師父用功否?」
禪師曰:「不同。」
問曰:「何故不同?」
禪師日:「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般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的確,許多人幾乎不曾活在當下,好好感受周遭的一切,整個心思都是「生活在他方」,總在煩惱過去,擔心未來。做這件事時想著另一件事;和這個人聊天時,卻又掛念著下一個約會時間快到了;即使放假休息,又忍不住想著哪些事還沒做。

或許是因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每天被時間追著跑,連帶著在偶爾的空檔或休閒時間也汲汲皇皇、心神不定,時時刻刻感覺到無法止歇的壓力;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頻頻看錶,擔心著時間。因此,我們更要提醒自己,隨時主動或刻意地讓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閒」,靜下心來,透過生理上的雙眼和心靈之眼,重新感受周遭的一切,隨順意念去體會「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有位擔任追蹤動物足跡的「追蹤師」在教導學生時發現:「多數人會錯過發生在眼前90%的事物,他們注意不到、沒有印象,只因沒有生活在當下,而生活在未來──接著我該怎麼做?再來我要去哪裡?使自己變成絕緣體,無法看見周遭,無法與近身事物產生關聯。我教導學生要觀察,然後參與,先是身體的,然後是精神的,但這兩者其實是緊密相連的。」

現代不僅是人與人之間很疏離,人與周遭的一切事物也非常疏離,主要原因除了世界局勢變動劇烈所帶來的焦慮不安之外,物質太豐盛、聲光娛樂太刺激,都讓我們無法安靜下來;尤其手機聲響彷若催魂鈴,讓人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世界雖大,卻無處能夠單獨安靜地面對自我。

自然哲學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說:「感受生活的品質,那是藝術最高的境界。」

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每天創造獨處的時光,即使只有短短十多分鐘,盡量在簡單的生活中拾回活在當下的感受。當我們願意給自己一些時間與空間,才能開始真正看見人、看見自己。
標籤:
瀏覽次數:259    人氣指數:7479    累積鼓勵:36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三條魚的人生啟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文分享....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6-17 08:58
他, 63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6-16 19:58
他, 59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6-14 11:36
他, 60歲,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6-06 08:46
他, 63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