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萬心自在論:無我(論述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財祿因果論:耗損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12.16  天氣:  心情:
財祿因果論:第十二章 耗損



道德修養與人生運途是焦孟不離的關係,所以孔子有云:君子三戒。意即少時戒色,壯時戒鬥,老時戒得。

色、鬥、得雖屬人之行為,但是發生於每階段的年齡時,便會產生人際關係(運途)的化學變化。


少時戒色──年少輕狂而且血氣方剛,對於世事懵懵懂懂,尤其對於異性、生理皆屬探索期,因而稍一不慎,便會鑄下大錯,

況且在此血氣方剛時期,最需長輩提攜及教導,倘若執於色慾,行為必然輕挑而不受青睞。


壯時戒鬥──此時期之世人在人際關係及社會歷練皆有某種程度,但是因為理想甚多,又易失於好高鶩遠,所以常以奸巧的作風達成目的。

然則「鬥」並非壞事,而是鬥的觀念必須符合正道,否則奸巧所取之結果,不是受到嗤之以鼻,便是惡名永垂,因此如何能不戒慎?


老時戒得──營謀有所收穫是每人的理想,但若時至老年,體力漸衰又不安於現況,不是使肉體廣受折磨,便是因事業不得志而鬱鬱寡歡。

不過老時有所得,又當戒之再得,又屬何意呢?

意即將所得之經驗提攜後輩,不再妄求,方不損德耗力。



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天生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的四端心發乎於外在的仁義禮智,

因此世人在後天道德修養「色、鬥、得」上,無法安命,便違逆了正道及本命之善。


所以姑且不論夙世所帶來的是惡報或善業,今生道德不遵,即會直接耗損夙世善業,加速惡報。


耗損即消耗折損。此二字之意,猶如因果律中善惡相抵,所以世人為期福報綿延,

惟有勤行善事,延續福報,耗損惡業,而並非耗損福報,綿延惡果。



( 摘錄:明正鸞音之財祿因果論)
標籤:
瀏覽次數:146    人氣指數:166    累積鼓勵: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萬心自在論:無我(論述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聖道指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