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養生因果要論:冠心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因果命程定論:事業之興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妙方集錄:風濕病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2.12.19  天氣:  心情:
妙方集錄:風濕病



  風濕病的病理現象,它不是一種疾病的本體,而是構成疾病的籠統名稱。

一般人很容易罹患風濕病,其特徵初期是天候不順之際倍形增劇,而其症可分關節性、肌肉性之風濕症。

關節性風濕症分急、慢性之病狀:

急性者,多於四肢之大關節,譬如足、膝、肩胛、肘,及手腕關節等,會腫痛、灼熱,體溫亦升騰;

慢性者,則由急性轉移而來。肌肉性風濕症亦分急、慢性之病狀:

急性者,患部肌肉腫痛且多會收縮(即抽搐),往往附近之腺體腫脹及發熱;

慢性者,則於身體諸部,發遊走性不定之疼痛。唯,此均為感受寒濕或外傷及骨膜等。


  為何風濕會形成病因呢?

在中醫,以「風」與「濕」的各自成因,風與濕在人體內相搏而成。

「風」即乃空氣,四時因天候之不同,而風亦不同,而人體臟氣在內,

血行不暢或為無力,則臟氣不實,易受風邪所侵,風邪入侵,則有風症,

譬如痛風、中風等症,因此亦可證明,風濕病在於人體衰弱、抗力不夠之時最難避免,

亦因此風濕症者,陰雨之時最為敏感。

「濕」者何謂也?

簡言之,即為人體內之水份,如果人體內水份過多,影響正常循環排洩,就會形成濕症,即醫名「脾症」。

一般正常者飲水量,必須視其體內所需及消耗而定,亦即容易排洩或者皮膚容易流汗者,

則其飲水量大,可以保持恆定的調節及正常循環,在這正常循環中,人體不會有濕症。

換言之,體內水份若不積滯,則不衍成濕症。

風濕之病由風與濕在人體內,或因各有不足、過之,產生對經脈等阻礙而衍生的病源者也。


  吾處方:以拔火罐療法。

所謂「拔火罐」,乃以火罐與皮膚間造成真空,以擠壓皮下微血管使之溢出、凝出血塊,再起自溶作用,以達到刺激反射性之療效。

一般人有不舒服,譬如關節、骨膜、腰骨等酸痛時,以拔火罐療法,有十之五六,甚至更高成效,

亦有十之二三可減輕病痛,蓋此療法去風瘀等刺激新陳代謝頗得其功。



(摘錄:拱衡寶庫之妙方集錄)
標籤:
瀏覽次數:115    人氣指數:935    累積鼓勵:4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養生因果要論:冠心病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因果命程定論:事業之興敗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