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常常教我們「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是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過日子,怎樣生活。存心要慈悲,「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要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做到恰到好處。方法裡面有方法,方法重重無盡。所以這兩句話不一定是在學佛,日常生活當中統統普遍要用上。譬如這一段給大家介紹六度,六度是六大綱領,是六個方法,每一度裡頭又有許許多多的方法,可見得這個方便是重重無盡。你要能夠善於運用,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快樂的道理!這屬於持戒波羅蜜。
第三是「忍辱波羅蜜」。忍辱就是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耐心。當年翻經的這些法師,是看到中國人有一個倔強的個性。你看我們中國古書上常常記載著,「士(讀書人)可殺,不可辱」,這個忍,什麼都可以忍,侮辱不可以忍,殺頭沒有關係,我都可以忍,侮辱不可以忍。翻經的法師:好,不能忍,就忍辱,辱都能忍,還有什麼話說!沒有一樣不能忍了。所以忍辱是專門對中國人翻的,它原來的意思只是忍耐,沒有「辱」的意思,這是特別就中國人倔強的個性,加上這一個字。所以小事情要有小的耐心,大事情要有大的耐心。《金剛經》上面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你沒有忍耐,你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你在學校念書,你念大學四年,你要忍四年,你不能夠忍耐四年,你就畢不了業。到這個地方聽講兩個半小時,你要有忍心,你能夠忍得住,這一堂東西你才能聽得圓滿。由此可知,沒有耐心,無論他有什麼好的條件,也一定是一事無成。成功永遠是屬於有耐心的人、有毅力的人,這也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
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世尊給我們講菩薩六度,你展開經文看,特別強調的,一個布施,一個忍辱,其他的講得很少,這兩樁事情講得很多,換句話說,這兩個是成敗關鍵。
俗話常說「處事難,處人更難」,從前處人還容易,現在處人比從前不知道要難多少倍,原因在哪裡?從前的教育是教我們做人的。現在的教育是教我們做事的,不教我們做人了,所以我們不知道怎樣做人。於是這情緒千變萬化,不要說我們沒辦法知道別人,對自己都不曉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這就真難。
佛教給我們忍耐,忍耐分為三大類。第一個就是對人為的加害要能夠忍受,忍人家對你的侮辱、對你的陷害,能忍,決定有好處。為什麼?能忍,這心清淨,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也是最大的福報。第二就是自然的變化,像寒暑的變化,冷暖能夠忍,飢餓、遇到天然的災害,也要能夠忍耐。第三種是修行,佛法的修學也要忍耐,在沒有得到法喜之前,就是功夫沒有得力之前,修行是很苦的,這一段路是很苦的,這路子走過去之後就很樂了,為什麼?你功夫上軌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