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發生後五秒鐘,我全身已經埋在屋瓦中。」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徐勉生十四日躺在多明尼加的醫院病床上,以衰弱的聲音慢慢回憶地震發生時的情景。掛心海地情勢的他並且表示:「職責所在,即使拄著拐杖,也希望很快回到海地任所。」
十二日的海地大地震,是這位資深外交官畢生難忘的經歷。這一天下午,看似很平常的一天,他到電務同仁那兒看文件,囑咐點事情,然後朝自己的辦公室走去。剛走到門口,突然覺得天搖地晃。
徐勉生驚魂未定:太快了 太快了
徐勉生立即的反應是,「又是哪個房子倒塌了?」因為前年距大使館不遠處,同一條街上,有一所學校的房舍倒塌,使館也感覺到震動。這回他心裡想,「歷史重演了。」
然而,這回不一樣。因為緊接著,他看見電視機掉到地上。他大吃一驚,還沒有回過神來,突然來了極其劇烈的震動,像是船在波浪上航行,腳下不穩。下一秒鐘,屋頂、房瓦,還有其他什麼東西,他來不及想,也根本沒有機會看,就如排山倒海砸在他身上。
前後似乎不過五秒鐘,他整個人卻早已經埋在瓦礫堆中。回想起那一段,徐勉生直說,「太快了,太快了!」
全身很多地方痛:會痛表示還活著
他當時不知道,他剛剛經歷了海地二百四十年來最慘烈的地震。他知道的是,大使館垮了,牆壁塌了,櫥櫃倒了,物品砸了,把他埋在廢墟裡。徐勉生覺得痛─身上很多地方痛。當然,這麼多東西「集於一身」,怎麼不痛。轉念一想,既然覺得痛,表示自己還活著,值得慶幸。
館裡其他同仁不知怎麼樣?會有人知道我被活埋在這裡?還有多久才會有人來救我?這麼痛,是不是骨折?會不會有永久性的傷害?太太在家裡怎麼樣?
漸漸的,他聽到外面有人挖掘。挖掘工作不能太快,免得堆疊的磚瓦引發二次傷害;也不能太慢,總要爭取時效。
被埋了六小時後,徐勉生重見天日。不,看不到日,只看得到星,因為已經將近子夜時分了。
他的救命恩人中,有一位是住在附近的海地青年。青年人對他說,「我認得你」。因為中華民國在當地的形象很好,身為大使,也就受到更多青睞。
獲救後,徐勉生得知,地震發生後,駐多明尼加大使館同仁不斷試圖與徐勉生或駐海地大使館的其他館員聯絡,可是統統尋嘸人。因為館舍倒塌, 聯繫完全中斷。最後是駐多國大使館一位技師正巧到太子港附近出差,就近得知徐等人的狀況,回報駐多國大使館。駐多國使館會同多台商會會長張崇斌醫師,覓得 小型飛機,前往海地,把徐勉生和同時受傷的公使齊王德接到多國就醫。
神經受傷:拄著拐杖也要快回海地
徐勉生有不少外傷,也無法站立,但並非之前所傳的骨折,可能是神經受到傷害,需要一些時間復元。他說,他很遺憾,「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 坐鎮駐地,卻必須在外地治療。」他說,醫生告訴他,如果順利,大約再過二、三天即可出院,但行動仍會不便。但他表示,職責所在,即使拄著拐杖,也希望很快 回到海地任所。
徐勉生說,使館人員平常即有任務編組,辦公室和館員家中也備有飲水和食物,應該可以維持一星期。在參事張台輔帶領下,館員努力與駐在國政府與僑胞聯繫。他說,目前最感困擾的是電話通訊全部中斷,「所有館員的手機,全部不通」,只有若干MSN和e-mail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