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個不得不的原因,所以得去體檢
體檢單上頭好幾項,看起來還挺正式的
不過裡頭有些規定還挺莫名其妙的
像是視力...有誰矯正後視力會不到0.1的啊
(而且即使有,視力沒過就算不合格,感覺真是種歧視)
還有像其他難以治癒的重大疾病...最好這種體檢能驗的出來 = =
去檢查精神疾病的時候,還以為會問一堆問題
結果進去不到20秒就出來了 = o = (因為醫生寫字就花了15秒了吧)
醫生只問了一句話就確定我精神沒有異常
醫生:「你有去看過精神科嗎?」
我:「兵役體檢有驗過」(後來想想真是雞同鴨講)
醫生:「那沒問題」(您還真是放心啊XD)
雖然說是沒異常啦,不過只問一句話真的能確定嗎...
反而聽力損失那項驗超久,超過10幾分鐘以上
雖然是跟護士在裡頭跟我閒哈啦有關,不過這項真的是驗了很久
除了要聽越來越小聲的聲音(有聲音就要按鈕確認,真的是超小聲)
還有要即時複誦護士念的字跟句子
整個驗下來實在是花了不少時間
標準是不得喪失超過90db(這其實也很不容易)
還以為聽力應該還不錯,沒想到居然還是有喪失(10出頭...)
[醫院的測試耳機實在是不怎樣,居然會有雜音,實在是很不習慣,那小聲到不行的聲音不注意聽很容易就被覆蓋]
如果你習慣把電視開很大聲的話,最好改掉
不然以後驗這項驗不過的話,那就很麻煩了(有些單位要求的很嚴格,像鐵路局要求不得超過40db)
其他項目就好像沒啥問題,都是很基本的檢驗
------------------------------------------------------------------------------
今天的新聞,真的要提防啊
網路交友 10大陷阱報你知 [中國時報]
2007年因為網路交友遭網友性侵害案件,平均一天就有1.5件,其中有六成受害者是12到18歲的族群。
[未成年的果然比較好騙?]
兒少網路安全問題日趨嚴重,統計顯示,2007年因為網路交友遭網友性侵害案件為578件,平均一天就有1.5件,
比2006年的444件更多,其中有六成受害者是12到18歲的族群。
涉世未深的孩子,因為好奇,在網上交友反而陷入不可知的風險,讓人擔心。
拐騙加利誘 網友加害嚴重
中央警察大學教授廖有錄對網路交友加害人的行為進行分析,從拐騙、搏取同情或是物質利誘等各種手段,歸納出十大網路交友風險:
01.單刀直入:加害人以主動透露連絡方式以解除網友心防。
02.故作姿態:以欲擒故縱姿態使對方誤認其與一般人不同,或較為特別,而有興趣與其交往。
03.風雅名士:男方以才子自居,搏得女方的青睞。
04.出遊徵伴:網友拋出集體出遊的啟事,徵求同行,但實際情況並不單純。
05.分享心情:加害者安慰被害人,共同分心情故事,取得信任。
06.釋出善意:主動教對方學習某種技能,或是贈送禮物,搏取好感。
07.死纏爛打:鎖定某一對象,窮追不捨,處處干擾對方。
08.尋尋覓覓:男方搜尋女網友,符合條件就會深談,不合者即走人。
09.情慾探索:藉由略帶性暗示字眼,或從互動過程試試探對方是否為性開放之人。
10.色慾薰心:以援交條件直接利誘。
[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很多人明明知道卻都還是吃這套,所以才會暢行無阻啊]
6.1%網友 認識當天就見面
台灣終止童妓協會的研究也發現,
孩子一開始不外是無聊、好奇、找尋同伴和宣洩情感,
甚至會進一步想與網友在現實生活中互動或親密交往;
兒童福利聯盟統計,有近五成的孩子曾與友見過面,甚至有6.1%在認識當天就會與網友見面。
台灣終止童妓協會組長廖奎富說,讓人驚訝的是孩子對網路風險認知頗高,
也正是孩子因此變得「自以為是」,在宣導活動中反而聽不進大人的話,陷入更大的風險當中。
[他們也認為自己是大人吧,青春期很常有的現象不是]
加強安全觀念及警覺性
台灣微軟副總經理張衣宜舉例,有次她問一名女學生,如果對方提出要電話的問題該怎麼辦?
女學生說,我只要不給他號碼,由我打給他,他就沒有我的號碼啦。
另一個同學馬上舉手補充說,要先把電話設定成無號碼顯示才對。
張衣宜說,這些小孩都展現了一定程度的機警性,但安全性都還不夠,只有不斷加強安全觀念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