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96300
 莫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藍色的眼淚~SYS TEST~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LULLABY~02-0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碎裂的黑夜~SYS TEST~
作者: 莫非 日期: 2012.02.04  天氣:  心情:




~~~~~~~~~~~~~~~
2012-0204-01:30
鏡映.封測
各180/SEC
校正
2012-0204-01:45
~~~~~~~~~~~
附記:




感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感覺是對客觀現實個別特性(聲音、顏色、氣味等)的反映,由來自物質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於有機體的一定感覺器官,如光線引起視覺,聲波引起聽覺;刺激在感官內引起的神經衝動,由感覺神經傳導於大腦皮層的一定部位產生感覺。


感覺是感官、的相應部位和介於其間的神經三部分所聯成的分析器統一活動的結果;無機界沒有感覺,只有跟感覺類似的特性,即單純的物理或化學反映;隨著生命出現,產生了生物反映模式,即刺激感應性;刺激感應性已包括感覺的萌芽;正是在刺激感應性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感覺;動物感覺能力在進化中隨分析器的專門化發展;人類的感覺在複雜的生活條件下和變革現實活動中得到高度發展;人與動物的感覺不同,動物的感覺只是自然發展的結果,人的感覺則包括社會發展的產物。


感覺屬於認識的感性階段,是一切知識的源泉;它同知覺緊密結合,為思維活動提供材料;感覺因分析器的不同分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膚覺、運動覺、機體覺、平衡覺等。


 


 


 


神經系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體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是由神經元這種特化細胞的網路所構成的器官系統,調節動物的動作與在其身體的不同部位間傳遞訊號。動物體藉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 作用來應付環境的變化。動物的神經系統控制著肌肉的活動,協調各個組織和器官,建立和接受外來情報,並進行協調。神經系統是動物體最重要的連絡和控制系 統,它能測知環境的變化,決定如何應付,並指示身體做出適當的反應,使動物體內能進行快速、短暫的訊息傳達來保護自己和生存。










目錄


 [隐藏



[编辑] 組成


神經系統主要由以下兩種細胞組成:



  • 神經元:神經系統的主要細胞。

  • 神經膠質:神經系統的次要細胞結構與營養。


[编辑] 興奮的傳輸


在神經系統中的迅速神經信號傳輸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 :



  • 在神經細胞里:興奮通過神經纖維上的電位差傳輸。

  • 在神經細胞間:興奮依靠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傳遞到下一個神經細胞的突觸後膜。


[编辑] 神經的功能


神經三大主要功能:



  1. 感覺功能:身體的內在感覺受器探測如血的酸度,血壓等內在刺激,在外感覺受器傳送由皮膚等身體末端所接受到的外來刺激情報。這些情報經由感覺神經傳遞至中樞神經。

  2. 綜合及指令功能:對於感覺受器所送來的情報進行分析 、整理、判斷,並做出適當的決定。

  3. 運動功能:將整理之後的情報,經由運動神經傳遞至末梢,並執行決定。


在1~3的功能當中,中樞神經負責2的功能,周圍神經則負責1和3的功能。末梢神經中的1,稱之為感覺神經或知覺神經(sensory neurons)、3稱之為運動神經(motor neurons)。


[编辑] 人的神經系統


人體的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和神經。神經系統只佔人體體重的約3%,然而卻是人體最複雜的系統。 神經系統被分為二部分:



人類也和其他動物一樣,對於體內和體外的環境變化以及壓力,需要一個調節器官來與其緊密聯繫,保持穩定的狀態(恆定性),神經系統也和內分泌系統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藉由複雜的神經纖維和其他細胞組織連結這兩個神經系統,人類才能夠因應外界的環境變化而產生適當的身體反應,並且有思考記憶情緒變化的能力。


[编辑] 中樞神經系統



主條目: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組成了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由腦和脊髓構成。


































中樞
神經
系統
前腦 大腦

嗅腦, 杏仁體, 海馬體, 新皮質, 側腦室


間腦

上丘腦, 視丘, 下丘腦, 底丘腦, 腦下垂體, 松果體, 第三腦室


腦幹 中腦

中腦頂蓋, 大腦腳, 腦蓋前部, 大腦導水管


後腦 後腦

橋腦, 小腦,


末腦 延髓
脊髓


[编辑] 周圍神經系統



主條目: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是指在中樞神經以外的神經纖維。解剖人體後,人類的肉眼可以看得到由許多條神經纖維,外部包以神經膜(neurilemma)而成的神經。 其主要功能是將感官接受之興奮傳至中樞神經系統,又將來自後者之訊息傳至骨骼肌,以使身體運動。


周圍神經系統因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三種(有寫教科書和學者只把周圍神經系統的分法歸為二種,這二類就是軀體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這寫教科書或學者通常把腸神經系統納入自主神經系統的一部分。不管何類分法,在醫學上都普遍被接受。):



  • 分布在體軀的稱為軀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

  • 而分布在內臟者稱為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 分布在腸間的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腸神經系統也被稱為腸間神經叢)


[编辑] 其他生物的神經系統


動物界裡的神經系統因動物而異。刺胞動物,例如水螅,還有海葵水母,它們擁有一套脈絡狀的神經網,當其中的一處產生興奮,就會像波浪一樣波及整個神經系統。這些波同時執行傳入和傳出的功能,即不單傳遞有關化學或機械方面的信息,還反饋輸出動物的反射應答。而扁形動物門動物有著和傳統神經系統更多相似之處,但缺少大腦。環節動物被囊動物則有大腦的雛形,被稱為神經節,是神經的束狀集合。被囊動物的神經節和脊椎動物胚胎髮育過程中大腦的發育有相似之處,被認為是脊椎動物腦幹的雛形。


[编辑] 外部連結















神經系統

| 神經元 | 脊髓 | 中樞神經系統 | 周圍神經系統 | 體神經 | 自主神經 | 腸神經 | 交感神經系統 | 副交感神經系統 | 視覺器官 | 味覺器官 | 嗅覺器官 | 聽覺平衡器官
























難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醫學
太極圖
中醫理論
- 陰陽 - 五行
臟腑 - 經絡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治療方法
中藥 - 針灸 - 推拿
導引 - 氣功
中醫經典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基礎學科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中藥學 - 方劑學
溫病學 - 針灸學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臨床學科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針灸科 - 骨傷科
中醫眼科-中醫耳鼻喉科
民間療法
推拿 - 刮痧 - 拔罐
其它
中醫學家列表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難經》是中國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八十一難經》的簡稱,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難經》書名的含義,有二種解釋:以難字作為問難,另以難字做為難易來解讀。難,讀音為「ㄋㄢˋ(nàn)」。《難經》是闡發《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的第一部書。後世將其列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


[编辑] 作者


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史記·卷105·扁鵲倉公列傳》及《漢書·藝文志》均未載本書。《傷寒雜病論》及《隋書·經籍志》雖提及本書,但未言作者姓名,直至唐楊玄操《難經注》和《舊唐書·經籍志》才提出本書作者為戰國秦越人扁鵲)。從書的內容看,成書當在東漢以前,大約撰於西漢時。[1]


[编辑] 內容概要


本經以分篇方式共計八十一篇稱八十一,約一萬二千字。以闡述中國醫藥基礎理論為主。可分為六大主議題依序為:



  1. 脈學:一至二十二難

  2. 經絡:二十三至二十九難

  3. 臟腑:三十至四十七難

  4. 疾病:四十八至六十一難

  5. 腧穴:六十二至六十八難

  6. 針法:六十九至八十一難


難經在《內經》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尤其是「獨取寸口」的脈診法、對經絡和臟腑中命門三焦、腎間動氣、奇經八脈等的論述對後世影響極大。


[编辑] 參考文獻



  1. ^ 中國醫學史,甄志亞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6月第2版



  1. 《難經經釋》·清·丁錦 著

  2. 《難經正義》·清·葉霖 著


 


 


 


 


 


 


 


 


 


松果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松果體


Illu pituitary pineal glands.jpg


Diagram of pituitary and pineal glands in the human brain
拉丁文 glandula pinealis
Gray's subject #276 1277
動脈 小腦上動脈
前體 神經外胚層(間腦之上)
MeSH Pineal+gland
Dorlands/Elsevier g_06/12392585

松果體(又叫做松果腺腦上體第三隻眼)是一個位於脊椎動物中的小內分泌腺體。它負責製造褪黑素,一種會對醒睡模式與(季節性)晝夜節律(en:Circadian rhythm)功能的調節產生影響的激素[1][2]其形狀像是一顆小松果(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並座落在腦部中央的附近,介於兩個大腦半球(en:Cerebral hemisphere)之間,被裹在兩個圓形的丘腦的接合處。










目錄


 [隐藏



[编辑] 位置


松果體是略帶些紅的灰白色,大小約一顆稻穀那麼大(5-8 mm),就座落在上丘(en:superior colliculus)的上面、髓紋(stria medullaris)的後下方及在其側面的丘腦之間。是上丘腦(en:epithalamus)的一部份。


松果體是一個中線結構,而且由於其常常石灰化(en:calcification)的關係,所以時常能在顱骨X光照中看到它


[编辑] 結構與組成


松果體在人體由被結締組織間隙所包圍的小葉狀松果腺細胞(en:pinealocytes)實質(en:Parenchyma)所組成。而松果體的表面則被軟膜所覆蓋著。


松果腺主要由松果腺細胞與其他已確認的四種細胞所組成。





























細胞型式 描述
松果腺細胞 松果腺細胞們是由一種有著四到六個突起浮現著的細胞體所組成的。它們製造並分泌褪黑素。松果腺細胞可以用特殊的注銀方法染色,以便在顯微鏡下觀察。
間質細胞 間質細胞位於松果腺細胞之間。
血管周圍的 噬菌細胞 在松果體中有許多的微血管,而血管周圍的噬菌細胞便位在這些血管附近。血管周圍的噬菌細胞是抗原呈現細胞
松果體神經元 在高等的脊椎動物之中有神經元分布於松果體內。然而在囓齒目的動物上沒有這種現象。
能似神經元細胞 在一些物種中,似神經元的肽能細胞存在於松果體中。這些細胞可能有旁泌性的控制功能。

松果體受到來自頸上神經節交感神經支配。然而,也受到來自翼顎神經節耳神經節副交感神經的支配。甚至有一些神經纖維經由松果體柄穿入了松果體內(主要的神經支配)。最後,在三叉神經節的神經元則以含有神經肽類物質「腦垂腺苷酸環化酶活化肽」(PACAP)的神經纖維來支配松果體。


人類的松果體小囊包含了一種大量變異的沙礫狀物質,名為腦沙(corpora arenacea,或名為「acervuli」、「brain sand」)。化學分析顯示腦沙是由磷酸鈣碳酸鈣磷酸鎂磷酸銨所組成。[3]在2002年時,以碳酸鈣的方解石形式出現的存量被予以描述。[4] 鈣、磷[5] 以及氟化物[6]在松果體中的存量被認為與老化有關係。


[编辑] 多物種的解剖學


松果腺細胞在很多非哺乳類的脊椎動物中非常地像睛的感光細胞。一些演化生物學家相信脊椎動物的松果體細胞與視網膜細胞共有一個同樣的演化原型。[7]


在一些脊椎動物中,曝曬在光線下可以啟動在松果體內的酵素連鎖反應以校正晝夜節律[8]一些早期的脊椎動物的顱骨化石有松果體。這與生理學中例如像七鰓鰻喙頭蜥的現代「活化石」以及一些其他的脊椎動物所擁有的顱頂眼或所謂的「第三隻眼」有關,而在這些動物之中的一部份的顱頂眼具有感光功能。第三隻眼的存在代表著演化早期的視覺感受途徑。[9]喙頭蜥內的第三隻眼結構與角膜晶狀體視網膜類似,雖然其結構相似度還比較接近章魚而非脊椎動物的視網膜。其不對稱的整體由偏向左邊的「眼」及偏向右邊的松果體囊組成。「在含哺乳動物在內的失去顱頂眼的動物,松果囊被保留下來並壓縮成松果體的形式。」[9]


不像許多哺乳動物大腦的其餘部分,松果體並未被血腦障壁系統所隔離[10]。它甚至擁有充沛的血流,僅次於[6]


化石很少保留軟質的解剖結構。大約已有九千萬年歷史的俄羅斯梅羅瓦卡(Melovatka)鳥的大腦是個例外,並展現了一個遠超過預料之外的顱頂眼與松果體。[11]


在人類與其他的哺乳動物之中,從眼睛經由視網膜下視丘路徑(en:retinohypothalamic tract)系統到視叉上核(en:suprachiasmatic nucleus)與松果體的光線訊號對於晝夜節律是必須的。


[编辑] 功能


松果體最初被認為是某個較大的器官退化的殘留物。在1917年早期時,母牛的松果體萃取物被用來使青蛙的皮膚變亮。皮膚醫學教授艾倫‧本生‧勒納(Aaron B. Lerner)與他在耶魯大學的同事,在1958年時離析並命名了褪黑素,並希望這個來自松果體的物質能夠治療皮膚病。[12]後來雖然這個物質並沒像預期般地有治療皮膚病的功用,但卻發現它有助於解決例如大鼠松果體的移除加快了其卵巢的成長、讓大鼠保持在不斷的日光下會減少他們松果體的重量以及松果體切除術(pinealectomy)和持續的日光兩者都對卵巢的成長有同樣程度的影響等不可思議的事實,這些知識促使了名為「時間生物學」的新領域出現。[13]


褪黑素是色胺酸這種胺基酸的衍生物,在中樞神經系統裡還有其他的功能。黑暗會刺激松果體對於褪黑素的製造,反之光亮則會對其抑制。[14]當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偵測到光線並直接傳送信號到視叉上核後,便產生了自然的晝夜節律。其過程是經從視叉上核投射到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i)的神經纖維傳達生理節奏的訊號到脊髓並經交感神經系統到頸上神經節(superior cervical ganglia),又從那裏傳到松果體。對於褪黑素在人體中的功能依然不太清楚,不過一般將它作為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的配藥。


化合物松香烴(pinoline)亦是在松果體製造。它也是β-咔啉(β- carboline )之一。


人類的松果體會成長到大約1-2歲時,之後就保持穩定[15][16],雖然其重量從青春期時會再逐漸增加。[17][18]在兒童時期保有充足的褪黑素被認為會對性成熟有所壓抑,因此松果腺瘤被認為與性早熟症(precocious puberty)有關。而當青春期來臨時,褪黑素的製造就會減少。在成人時,松果體的石灰化是典型的。


在動物方面,松果腺在性成熟、冬眠、新陳代謝以及季節性繁殖上明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松果體的細胞結構與脊索動物的視網膜細胞似乎有發展的相似性。[7]現代的鳥類爬蟲類已被發現在其松果體中有黑視素(melanopsin)這種光傳導色素。鳥類的松果體被認為扮演與哺乳動物視叉上核一樣的角色。[19]


針對齧齒動物的研究暗示著松果體可能會影響例如古柯鹼等消遣性毒品[20]和像百憂解(Prozac)這樣的抗憂鬱劑[21]的作用。而其激素褪黑素能對抗神經退化症(neurodegeneration)[22]


[编辑] 形上學與哲學


松果體的分泌活動僅相當地被了解。在歷史上,由於松果體的位置在大腦深處而啟發哲學家們認識到它擁有獨特的重要性。這種聯想使得松果體伴隨著圍繞在其被理解的功能上的神話、迷信與神秘理論而成了個神秘的腺體。


花了許多時間研究松果體的勒內·笛卡兒[23]稱呼其為「靈魂之座」[24]。他相信這是思維能力與肉體之間的連接點。[25]證明笛卡兒如此認為的引文如下:



「我的觀點是這個腺體是靈魂最最重要的座位和我們所有想法形成的地方。我如此認為的理由是我除此之外無法找到大腦的其他部分不是成雙的。既然我們用 一對眼睛來看一件物品、用一雙耳朵來聽一個聲音,而在瞬間從未同時有超過一個想法,這必然是從雙眼或雙耳以及其他地方進來的印象在靈魂細想之前就在身體的 某個部位互相統合的結果。現在整顆頭中除了這個腺體外不可能找到任何這樣的地方了,此外它位於最可能適於這項用途的位置,也就是所有凹面的中央。而且它被 將心靈帶入大腦的頸動脈小支流們所支持及環繞著。」[26] (1640年1月29日, AT III:19-20, CSMK 143)



「松果眼」的概念對於法國作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生殖哲學來說位居中心地位,此在文學學者丹尼斯‧霍勒(Denis Hollier)其論文《反建築》(Against Architecture)中詳細地被分析。[27]霍勒在這本作品中討論了巴塔耶如何將「松果眼」的概念視為在西方理性中的盲點以及暴行與發狂的器官[28]。這個概念上的手段在他超現實的文本《傑蘇弗》(The Jesuve)與《松果眼》(The Pineal Eye)中相當地明顯。[29]


松果體在加斯東·巴舍拉的《空間詩學》(The Poetics of Space)中也被注意到。


海蓮娜‧布拉瓦斯基(Helena Blavatsky)與愛麗絲‧貝利(Alice Bailey)等一些最早期的新紀元運動神智學神祕主義者,都寫到了靈魂與和松果體有關的神秘關係。這個限於圈內人的松果體概念直接地在愛麗絲‧貝利的《白魔法專論》(A Treatise on White Magic)的一個章節出現。


克卡利‧馬德拉(Khecarī mudrā)認為松果體對瑜珈姿勢的功能相當關鍵。[30]


混沌教派(en:Discordianism)中,松果體是讓一個人與女神厄里斯交流之處的說法被擁護著。[31]


[编辑] 附圖


松果體被歸類在這些圖片中



[编辑] 注釋




  1. ^ Macchi M, Bruce J. Human pine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melatonin. Front Neuroendocrinol. 2004, 25 (3-4): 177–95. doi:10.1016/j.yfrne.2004.08.001. PMID 15589268.

  2. ^ Arendt J, Skene DJ. Melatonin as a chronobiotic. Sleep Med Rev. 2005, 9 (1): 25–39. doi:10.1016/j.smrv.2004.05.002. PMID 15649736. "Exogenous melatonin has acute sleepiness-inducing and temperature-lowering effects during 'biological daytime', and when suitably timed (it is most effective around dusk and dawn) it will shift the phase of the human circadian clock (sleep, endogenous melatonin, core body temperature, cortisol) to earlier (advance phase shift) or later (delay phase shift) times.".

  3. ^ Bocchi G, Valdre G.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ate-hydroxyapatite concretions of the human pineal gland. J Inorg Biochem. 1993, 49 (3): 209–20. doi:10.1016/0162-0134(93)80006-U. PMID 8381851.

  4. ^ Baconnier S, Lang S, Polomska M, Hilczer B, Berkovic G, Meshulam G. Calcite microcrystals in the pineal gland of the human brain: first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udies. Bioelectromagnetics. 2002, 23 (7): 488–95. doi:10.1002/bem.10053. PMID 12224052.

  5. ^ IngentaConnect High Accumulation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in the Pineal Bodies. Ingentaconnect.com. 2006-06-16 [2009-07-06].

  6. ^ 6.0 6.1 Luke, Jennifer. Fluoride Deposition in the Aged Human Pineal Gland. Caries Res, 2991 (35): 125–28 [2009-05-20].

  7. ^ 7.0 7.1 Klein D. The 2004 Aschoff/Pittendrigh lecture: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the pineal gland--a tale of conflict and resolution. J Biol Rhythms. 2004, 19 (4): 264–79. doi:10.1177/0748730404267340. PMID 15245646.

  8. ^ Moore RY, Heller A, Wurtman RJ, Axelrod J. Visual pathway mediating pineal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light. Science 1967;155(759):220–3. PMID 6015532

  9. ^ 9.0 9.1 Schwab, I. R.; O』Connor, G. R.. The lonely eye (Full text).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March 2005, 89 (3): 256 [2009-02-14]. doi:10.1136/bjo.2004.059105.

  10. ^ Pritchard, Thomas C.; Alloway, Kevin Douglas. Medical Neuroscience (Google books preview). Hayes Barton Press. 1999:  76–77 [2009-02-08]. ISBN 1889325295.

  11. ^ Kurochkin, Evgeny N.; Gareth J. Dyke, Sergei V. Saveliev, Evgeny M. Pervushov, Evgeny V. Popov. A fossil brain from the Cretaceous of European Russia and avian sensory evolution (Full text). Biology Letters. The Royal Society. June 2007, 3 (3): 309–313 [2009-02-14]. doi:10.1098/rsbl.2006.0617.

  12. ^ Lerner AB, Case JD, Takahashi Y. Isolation of melatonin and 5-methoxyindole-3-acetic acid from bovine pineal glands. J Biol Chem. 1960, 235: 1992–7. PMID 14415935.

  13. ^ Coates, Paul M.. Encyclopedia of Dietary Supplements, Marc R. Blackman, Gordon M. Cragg, Mark Levine, Joel Moss, Jeffrey D. White. CRC Press. 2005:  457 [2009-03-31]. ISBN 0824755049.

  14. ^ Axelrod J. The pineal gland. Endeavour. 1970, 29 (108): 144–8. PMID 4195878.

  15. ^ Lack of pineal growth during childhood. Schmidt F, Penka B, Trauner M, Reinsperger L, Ranner G, Ebner F, Waldhauser F.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5 Apr;80(4):1221-5.

  16. ^ Development of the pineal gland: measurement with MR. Sumida M, Barkovich AJ, Newton TH.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6 Feb;17(2):233-6.

  17. ^ Tapp E, Huxley M. The weight and degree of calcification of the pineal gland. J Pathol 1971;105:31–39

  18. ^ Tapp E, Huxley M. The histological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pineal gland from puberty to old age. J Pathol 1972;108:137–144

  19. ^ Natesan A, Geetha L, Zatz M. Rhythm and soul in the avian pineal. Cell Tissue Res. 2002, 309 (1): 35–45. doi:10.1007/s00441-002-0571-6. PMID 12111535.

  20. ^ Uz T, Akhisaroglu M, Ahmed R, Manev H. The pineal gland is critical for circadian Period1 expression in the striatum and for circadian cocaine sensitization in mice.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03, 28 (12): 2117–23. doi:10.1038/sj.npp.1300254. PMID 12865893.

  21. ^ Uz T, Dimitrijevic N, Akhisaroglu M, Imbesi M, Kurtuncu M, Manev H. The pineal gland and anxiogenic-like action of fluoxetine in mice. Neuroreport. 2004, 15 (4): 691–4. doi:10.1097/00001756-200403220-00023. PMID 15094477.

  22. ^ Manev H, Uz T, Kharlamov A, Joo J. Increased brain damage after stroke or excitotoxic seizures in melatonin-deficient rats. FASEB J. 1996, 10 (13): 1546–51. PMID 8940301.

  23. ^ Descartes and the Pineal Glan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4. ^ Descartes R. Treatise of Man. New York: Prometheus Books; 2003. ISBN 1-59102-090-5

  25. ^ Descartes R. "The Passions of the Soul" excerpted from "Philosophy of the Mind", Chalmers, 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2. ISBN 978-0-19-514581-6

  26. ^ Descartes and the Pineal Glan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7. ^ Hollier, D, Against Architecture: The Writings of Georges Bataille, trans. Betsy Wing, MIT, 1989.

  28. ^ Ibid, p.129

  29. ^ Bataille, G, Visions of Excess: Selected Writings, 1927-1939 (Theory and History of Literature, Vol 14), trans. Allan Stoekl et al.,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5

  30. ^ Kechari mudra definition by Babylon's free dictionary. Dictionary.babylon.com [2009-07-06].

  31. ^ [1]Principia Discordia



[编辑] 外部連結



Wiktionary-logo-zh.png

維基詞典上的詞義解釋:






























 


 


透視 (超感官知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透視是一種超感官知覺。此能力能透過普通感官之外的管道,看到遙遠的人、物體甚至事件,或是能「看透」不透明物,或是能感知到人類正常情況下收不到的能量(如無線電波)。這種訊息在報導中往往描述為和普通眼睛接收的訊息相同(所以叫透視),但也有報導描述為聽覺或肌肉動覺。


透視的英文Clairvoyance一詞也泛指所有的超感官知覺,不過也許較常指不是得自另一個人的訊息。總之超感官知覺除上述的透視外還有預知心靈感應等等。


就像所有的超能力現象一樣,科學界內對此現象有很多爭議。甚至超心理學界內也有。對於此現象是否存在,以及驗證類似現象的實驗是否有效等等都有爭議。


[编辑] 歷史中的透視









標籤:
瀏覽次數:276    人氣指數:3076    累積鼓勵:1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藍色的眼淚~SYS TEST~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LULLABY~02-04~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2-04 15:47
她, 56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04 13:23
她, 56歲,高雄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2-04 02:53
他, 54歲,台中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