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49601
 感恩惜福自在分享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突破觀禪大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突破觀禪-色業處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突破觀禪-淨化心
作者: 感恩惜福自在分享 日期: 2014.10.22  天氣:  心情:
開場白
  在此我們很歡喜地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在我們的帕奧禪修中心禪修的緬甸與外國禪修者,
有許多人都能夠根據巴厘聖典與《清淨道論》中的指導詳盡地修行觀禪。

  借助與正定相應的心產生的、明亮又具有透視力的光明,禪修者能夠透視組成名色的各種究竟法,
依照相(lakkhana)、作用(kicca)、現起(paccupatthana)與近因(padatthana)
來辨別每一個心(citta)、心所(cetasika)與究竟色(rupa),
然後辨識產生這些名色法的種種因,包括緣起的因果關係。
接著禪修者依照《清淨道論》中所教的許多種方法來觀照諸行的三相,
逐一地、正確地培育觀智,以便能夠達到修行觀禪的究竟目的--證悟涅槃。

  淨化心

  根據《轉車經》 與《清淨道論》 ,心次第地經過七個階段的淨化:
  1、戒清淨(sila-visuddhi);
  2、心清淨(citta-visuddhi);
  3、見清淨(ditthi-visuddhi);
  4、度疑清淨(kavkhavitarana-visuddhi);
  5、道非道智見清淨(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
  6、行道智見清淨(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
  7、智見清淨(banadassana-visuddhi)。

  把心從邪見中淨化出來

  透過精勤地持守「四遍清淨戒」( catupārisuddhi sīla)達到戒清淨,以及透過培育正定達到心清淨後,
禪修者應該進而修行第三個階段的清淨一一見清淨。
他必須去除「身見」( sakkayaditthi)這個邪見,或認為有「我」、「人」 、「自我」、「靈魂」存在的「我見」( attaditti )。
如果要做到這一點,他必須分析自己身心的究竟成分,辨識每一個究竟色法(地、水、火等等),
以及每一種名法(心與心所),以便能夠清楚地知見事實上只有五取蘊 (upadanakkhandha)存在,並沒有靈魂、自我或我的存在。

  從比較容易的開始,我們的禪修中心先教導色業處 ( rupa-kammatthana或rupa-pariggaha 色攝受,即分別色法)。
標籤:
瀏覽次數:14    人氣指數:14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突破觀禪大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突破觀禪-色業處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