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咖啡源自馬來西亞怡保市, 乃移民怡保的華人默化了英國殖民者的下午茶文化而研發,透露混血的南洋風味。 世上並無白色的咖啡, 所謂白咖啡,意指採低溫烘焙,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未添加任何東西,帶著純淨、純粹的意思。 成品的色澤較一般咖啡淡,味道卻更自然,香醇,較少高溫烘焙品的苦味、焦味和酸味。 黑咖啡和白咖啡是相對名詞,馬來西亞喚黑咖啡Kopi-O,咖啡烏。 Kopi-O在炒豆過程會添加奶油、芝麻、小麥、糖、鹽, 令生豆產生黏稠感,厚重感,呈焦黑色澤,再攪碎成粉。 起初,是為了降低成本,減少咖啡豆的用量。 在檳城,最尋常的早餐往往是一塊印度煎餅,一杯咖啡或拉茶。 新馬兩國到處都有「Kopitiam」,這個詞源自福建話,咖啡店的意思, 卻跟台灣街頭的咖啡店概念不同,新馬的Kopitiam乃販賣熟食之處,市民社交場所, 是一種深具特色的南洋生活風景。 南洋華人的日常咖啡,連接著囊昔的華工潮,和離散華人的故事。 有一首流行歌:「咖啡烏厚厚一杯╱別太甜╱熱熱喝下去才有滋味╱再來吃兩塊KAYA抹ROTI╱ 吃飽飽當打拼來飼某仔╱阿爸比日頭還早起╱某仔在夢中還正在眠╱透早的風吹來冷戚戚╱ 想到一家口╱咖啡喝兩嘴╱眼睛快來撥晶晶……」 流著華人奮鬥熱血 台灣的咖啡廳往往被想像成悠閒、寧靜的空間, 特別是獨自坐下來,彷彿光陰就此變得緩慢,周遭不可能像夜店或啤酒館般喧嘩。 馬來西亞充滿了咖啡想像,我們常在吃蘿蔔糕、粿條時配一杯咖啡。 此地,咖啡通常是用「喝」的,而非「啜」飲, 喝咖啡的情境很隨興,不拘小節,比較不像在細品風味,而是享受生活。 有些咖啡店因地制宜,除了西式麵包、點心,還兼營各種小吃如海南雞飯、印度煎餅、 福建蝦麵、豬肝米粉、粿條湯、燒臘、雲吞麵,眾味並陳,透露多元文化雜交的血統。 咖啡值得尊重,無論白咖啡或黑咖啡,我從不胡亂添加奶精、糖,純粹的咖啡,純粹的美感。 在檳城,生活基調是緩慢悠閒的,適合居住,適合遊盪,適合徜徉。 檳城最常見的街頭風景是,在熙攘的人群中坐下來,點一杯白咖啡或咖啡烏,吃一塊土司; 土司蘸咖啡烏,或蘸半熟雞蛋吃。攤開報紙,慢慢吃,慢慢讀。 ● 2014/04/23 蘋果日報《味覺的土風舞》
今晚,我不想出門,只想呆在家裡 不想期待任何事情,只想啜飲著咖啡 盡情地享受一個人的孤單 也不會有任何人知道我這樣 一清二楚的,我想起了你 冷靜漸漸不再是我的性格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願意放棄我所擁有的一切 我努力的讓這一切平息 我在慢慢放手,不帶走任何東西 即使是我心之所往的東西 再也沒有人像我一樣看待你 一清二楚的,我想起了你 冷靜漸漸不再是我的性格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願意放棄我所擁有的一切
背景音樂/Yuna -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