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63555
 忠男.健康快樂!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中秋節的由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補鈣8強效食物杏仁無花果都上榜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提昇免疫力)重要性*
作者: 忠男.健康快樂! 日期: 2014.09.21  天氣:  心情:
I 免疫系統的重要

一、了解免疫系統結構

簡單來說,抵抗力就是免疫系統的防衛能力,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免疫力」。一般來說,免疫力到達一定的程度,讓人體在大多數的時間都處於健康狀態,就可以稱得上「免疫功能良好」。生物課中大家都有學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為了因應各種變化而生存,免疫系統就因此而產生。



人體的防禦系統是很聰明、萬全的,所以只有一道防線當然是不夠的。我們的身體裡共有兩大保衛站在捍衛著我們的健康:

1. 第一道關卡──皮膚、口腔、鼻黏膜:此道關卡包覆整體體表,保護、抵抗外界的物質,把一些粗糙、太大的細菌或是髒東西直接阻擋在外面,隔絕了許多被侵犯的危機;而一些較小的細菌或是物質,第一道防線恐抵擋不住,就會跑進身體裡。



2. 第二道關卡──體內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主要成員有淋巴、脾臟、骨髓、胸腺、扁桃腺,其中有的負責免疫細胞的運送,有的負責製造免疫細胞, 如吞噬細胞、 B細胞、T細胞、補體、自然殺手細胞、毒殺細胞 , 像一個網絡一樣,分散於人體各處,如血液、淋巴、皮膚、心臟、肺臟、腦部等 ,在體內發動更激烈的防禦反應,以消滅入侵的外敵。



1.吞噬細胞:會游近細菌,吞噬殲滅細菌。

2.B細胞: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3.T細胞:能對付受病毒感染的細胞。

4.補體: 和抗體或是協同細胞分解細菌或不正常的細胞。

如果是狡詐的病毒入侵,免疫系統會先產生抗體去對付,但是當病毒跑到細胞或是細胞核內寄生時,抗體便拿它沒輒,此時,便需要 T細胞先把被病毒寄生的細胞破壞,讓病毒無處藏身,不能隨著細胞在身體亂竄,之後再來進行消滅。



二、藥物無法取代免疫系統的功能

我們知道一般 西方醫學 治病的方式,不過就是 咳嗽者止咳、發熱者降溫 ,這一類的治療方式屬於對抗療法, 何謂對抗療法?其 治療的目標就是消除不適的症狀,強調用反制性的藥物治療疾病,視症狀與疾病為一體兩面,例如咳嗽者不咳就達到治療目標。



其中「抗生素類」藥物與身體免疫系統類似,但是絕不可以取代,藥物只能針對單一或是少數幾十種的病毒產生效果,但是病毒會不斷的產生抗藥性、不斷的發生變種,就如先前的「 SARS 病毒」,「魔高一尺」之後才「道 ( 藥 ) 高一丈」。



還有現在仍未有解藥的「 AIDS 」,是因 愛滋病毒進入淋巴球後,躲在淋巴細胞內生長、複製,破壞淋巴細胞膜,造成免疫功能完全破壞,免疫力降低,因此伺機性感染和腫瘤便接踵而至,就連一般的感冒病毒都可能讓 AIDS 患者喪命,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替代免疫系統,證明藥物效果有其範圍與限制。



三、致命病毒與失調的免疫系統

免疫力也會老化:

身體都有一定的基本免疫能力, 經過身體的免疫反應後,下次再有同樣的外來物入侵時,免疫系統就可以更快地辨別出入侵者,並加速消滅之。

但是常常會因為許多因素而下降,例如不可阻抗的人體自然老化現象。我們的免疫系統成熟、增生、成熟、退化、萎縮的過程中,從增生到成熟約是在十幾歲至二十歲間;成年後,生產免疫細胞的胸腺、淋巴結、扁桃腺會越來越小,之後免疫系統生產免疫細胞的能力就開始漸漸減弱;到了中壯年,仰賴先前建立起的免疫能力,還可維持不錯的免疫功能;到了五、六十歲之後,儲備的免疫能力所剩不多,免疫力開始走下坡。



失調的免疫系統:

而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有可能就是這些免疫細胞的數量減少,面對入侵者卻陷入無法消滅它的窘境,任由其發病。至於為什麼會減少呢?原因可能有:

1.存活時間變短。

2.免疫細胞的工廠產量少或品質差,或者是罷工。

3.運送免疫細胞的器官功能差。



致命病毒:

談到致命的病毒,便會聯想到「 SARS 」、「禽流感」,還有「 AIDS 」, SARS 與 AIDS 致病後,都會使免疫力下降;試想免疫能力正常者如有防彈衣,而免疫失調者就如赤身一般,安全備受威脅。



中西醫對於感染的起因,觀點其實是蠻相似的,西方醫學認為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抵禦不足而導致病體入侵,而中醫則是用「臟腑」來取代免疫系統;「邪氣」取代了病原體,不過要使人體感染,不只是單單這兩項因子,還有一項非常關鍵的要素,就是病原體到人體的「途徑」。因此,流行病學就歸納出致病的三大要素如下:

第一,是「病原體」,中醫稱為「外邪」。

第二,是「途徑」,也就是病原體如何進入人體,中醫多以「風邪」夾帶著邪氣

入侵。

第三,是「易受感染的身體」,中醫說易受外邪侵入的人多半為「虛」。



以上三項皆備就會致病,但是反之,只要使其中任一項因子消失便可預防。

1. 消滅外在的病原體:較困難,因為病原體可說是無所不在。

2. 阻斷病原傳入的途徑:最簡單,可以多洗手、外出戴口罩等。

3. 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最基本,有較高的抵抗力,即使有「病原體」及「途徑」的存在,也不易受感染。



II 營養均衡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一、衡免疫力飲食策略

中國流傳一句順口溜:「早餐吃的飽,午餐吃的好,晚餐吃的少,延年益壽活到老。」證明了三餐應恰如其份,才能保持身體健康,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早餐有四巧:

1. 早餐吃溫熱的食物

2. 早餐應選擇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3. 要含蛋白質、澱粉類和蔬果類

4. 熱量不超過 400 大卡

中醫認為,早餐吃熱食才能保養胃氣,因為早晨身體的神經、肌肉、血管都還是呈現收縮的狀態,假如吃或喝冰冷的食物,會使體內各個系統更加攣縮,血流更加不順暢,反而傷了胃氣。胃氣是指胃腸消化吸收能力,消化能力好,身體才能獲得營養,可以有效率的運作,使一天精神滿溢,輕鬆應對每一件事,還有免疫功能強,也才能抵禦感冒疾病的侵襲。



午餐:

午餐食物暖軟,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少吃冰冷食物,它本身的冰冷會造成體溫下降外,更會因多餘的水分囤積在體內,導致排泄機能減弱,使體溫會變得更低。

最好是餐前先吃水果,只吃八分飽。根據報紙報導, 飯後吃水果會因為先前吃的食物,而阻滯於胃中,產生發酵反應甚至腐敗,使人出現脹氣、便秘等癥狀,給消化功能帶來不良影響。飯前吃水果,對免疫系統有益,而飯後吃水果則沒有這種養生功效。



晚餐:

依據人體的生理時鐘,酉時( 17 : 00~19 : 00 )的嗅覺及味覺最敏感,可以用準備晚餐來提振精神。而且晚餐宜少、宜早,在準備晚餐過程中,聞到食材、食物的香味,間接的滿足了吃的慾望,會降低飢餓感,自然使晚餐減量,加上自行準備晚餐較易掌控營養的均衡,飲食均衡有助身體的免疫能力,也比較健康。相對的,現在人大多數都是外食族,在選購過程少有香味的刺激,或是很短暫的,所以很容易進食過量,加上勞累了一天,誰都想好好大吃一頓來慰勞自己,這當然也是許多人為什麼晚上反而容易大吃大喝的緣故吧!



二、健康長壽,消除自由基

蕃茄紅素 ( Lycopene) :

抗癌優點:修補受損細胞、改善心血管疾病、控制癌細胞、減少攝護腺癌發生率。服用蕃茄紅素補充劑的攝護腺癌患者,腫瘤體積較小,較不易轉移擴散。



卵磷脂:

吃太多肉類不利消化,容易便秘,使毒素堆積體內,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記憶力衰退。所以每天最好多以奶蛋豆類食物代替肉食,因為奶蛋豆類食物不但含豐富蛋白質,而且富含卵磷脂。卵磷脂是構成神經組織和腦部代謝的重要物質,常吃可以精力充沛、增強學習能力。



葡萄子:不僅可改善靜脈曲張、下肢腫脹,預防心臟病發。研究更顯示葡萄子中的原花青素,可保護血管彈性、阻止膽固醇囤積,減少動脈硬化,及癌症發生。消除自由基,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的殘害;葡萄子、藍莓、小紅莓、都含有原花青素的成份。



三、植物營養有效抗癌

異黃酮素 (Isoflavones) ,又叫做植物性雌激素 (Phytoestrogen) ,根據研究,植物性雌激素在大豆中含量最為豐富,因此坊間皆以大豆異黃酮 (Soy-isoflavones) 稱之。

食物中如「大豆」、「黑豆」、「山藥」都是經證實富含「植物性荷爾蒙」的營養補充品,其中都含有豐富的異黃酮素;黑豆還含有東方人體內所缺乏的離氨酸仁、色氨酸與其他有效成分,具有解毒淨血之作用。



亞洲女性比西方女性罹患乳癌機率低,主要是因亞洲人的飲食中含有豐富的大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花、豆乾、味曾、黃豆油等等,研究顯示大豆的攝取和降低前列腺癌亦有明顯的關係,異黃酮素還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熱潮紅等問題、可以有效改善更年期婦女骨質流失問題。

在蔬菜類的豆芽、毛豆、甜豆、碗豆、四季豆、皇帝豆等,都富含異黃酮素,分析 30 種中藥材與台灣地區經常食用的 96 種植物性食物,發現中醫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左歸丸加方中各項藥材,如枸杞、熟地、當歸、杜仲,都含有相當多的異黃酮素,的確有助於骨質疏鬆症與更年期症狀。



四、改善體質,調氣強身

黃耆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入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退腫。

【臨床應用】

1. 用於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 、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黃耆健脾益氣,且具升陽舉陷的功效,故可用於氣虛乏力及中氣下陷等症 。



2. 用於氣血不足 、瘡瘍內陷、膿成不潰或久潰不斂者。 黃耆能溫養脾胃而生肌,補益元氣而托瘡, 故一般稱為瘡癰要藥,臨床上多用於氣血不足、瘡癰內陷、膿成不潰、或潰破後久不收口等症。



【按語】

1. 黃耆一藥,原名黃耆,始載於《本經》是一味臨床常用藥物。黃耆具有下列的特點, 它不僅常與補養藥同用以益氣補虛;且常與袪邪藥同用以扶正袪邪。在益氣補虛方面,如配人參,則大補元氣 。



2. 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質、氨基酸、苦味素、膽鹼、甜菜鹼、葉酸等,有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及強心、降壓、利尿、保肝、抑茵等作用。



對正常心臟有加強其收縮,對於因中毒或疲勞而使心臟衰竭,其強心作用更加顯著。因為黃耆具有擴張血管作用,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及供給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並有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症、冠狀動脈便化以及心肌硬塞等症,抑制腎上腺素分泌旺盛,均證明有利尿作用,對於腎炎也有相當療效,有去尿蛋白的功用,據研究得知黃耆具有保護肝臟, 並對志賀氏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



【文獻搞錄】

《大明本草》:「 助氣,壯筋骨,長肉 ,補血 .... 血崩,帶下。」《本草備要》:「生用固表,無汗能發,有汗能止,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 炙用補中益元氣,溫三焦 ,壯脾胃排膿內託。」



白朮

【性味與歸經】苦、甘,溫。入脾、胃經。

【功效】補脾燥濕,利水,止汗。

【藥理作用】

白朮有 增強免疫、抗老抗癌、抗氧化 、抗凝血、降脂、降糖、抑菌、利尿等作用。能使白血球減少症者,提升白血球, 能促進細胞免疫 ,有促進抗體生成的作用。

【按語】

1. 白朮是一味培補脾胃的藥物, 它補氣的作用較弱, 但苦溫燥濕, 能補脾陽 。因脾司運化,喜燥而惡濕,得陽始運,能升則健。

2. 白朮是著名的傳統抗老強身藥物之一,歷代方書及醫案中記載頗多。《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收載了 23 個長壽、補益方劑,白朮在方中出現頻率為六十九%,在六十四種藥物中居第二位。



III 幫助小朋友遠離疾病

一、兒童有哪些必要營養素以提昇免疫力


名稱

功 效


維生素 A

( Vitamin A )

• 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增進免疫能力


β - 胡蘿蔔素胡(維生素 A 前質, Beta-

Carotene )

• 細胞膜的組織中,磷脂質能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的功用,由於磷脂質屬於脂質的一種,所以容易受到自由基的破壞,而導致細胞膜的損傷,脂溶性的β --- 胡蘿蔔素,因具有脂質的親和力,能修補細胞模,捕捉、中和自由基,預防身體細胞膜、脂質、蛋白質、維生素被破壞,主要負責「低氧濃度」的區域,如上皮組織、內臟器官、皮膚組織、與末梢器官。

• 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增進免疫能力。


維生素 B 群( PABA )

• 增強免疫力。


維生素 B2

(核黃素, Vitamin B2, Riboflavin )

• 抗體與紅血球的合成。


維生素 B5

(泛酸)

• 製造抗體的功能,可以抵抗傳染病。


維生素C

( Vitamin C, Ascorbic acid )

• 能抗發炎,所以可防止曬傷,避免過度日照後所留下的後遺症。

• 可防止葉酸 ( folic acid ) 的氧化。

• 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增進免疫能力 。


維生素E( Vitamin E )

1. 減少維生素A及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控制細胞氧化,是一種抗氧化劑。

2. 活化細胞,促進傷口的癒合、抑制皮膚曬傷反應及癌症之產生。

3. 如與維生素C併用,可相輔相成,增強作用。

4. 維生素 E 負責巡邏「高氧濃度」的區域,如心臟、肺臟、腦部,修補受到 自由基破壞的細胞、細胞模,捕捉、中和自由基,預防身體細胞膜、脂質、蛋白質、維生素被破壞。

5. 有抗氧化功能,可以增進免疫能力。


維生素 H

(生物素, Biotin )

• 增強抵抗力。


菸鹼酸( Vitamin PP ,

Nicotinamide )

• 輔助蛋白質、脂肪、澱粉代謝,所有組織氧化過程所必需,活化細胞所需的營養。

• 抗發炎,預防口腔炎、舌炎、皮膚炎。


多糖體

• 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來達到殺死癌細胞及不正常增生的細胞。


蛋白質

( Protein )

• 器官、肌肉、毛髮、皮膚等皆由蛋白質所構成及修補。




葉酸 (Folic acid ,folicin) 。

• 會增加葉酸的功能。




葉綠素

( Betaine Hcl )

• 造血的成分之一。

• 提高精力、活力。




( Iron )

1. 協助製造血液,預防貧血。




( Selenium )

• 提高免疫B細胞和抗體能力

• 增 強 疾病抵抗力,使抗體增加 3 0 倍,預防感冒。

• 去除體內自由基的輔助因子,能修復黏膜及皮膚。




( Zine )



• T細胞活力的主要力量。

• 白血球、紅血球、酵素生成的必須礦物質,也可增進男性生殖能力。




二、介紹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功效

「牛初乳」主要功效:增強免疫系統,抵抗病毒;修補體內各器官受損細胞;消除敏感症狀,改善過敏、虛弱體質;助生長發育,長肌肉、增強活力。



「母乳初乳」主要功效:提高嬰兒的免疫能力,更能降低嬰兒的過敏體質。 IgA 球蛋白再血液中的量占人體免疫球蛋白量的 15~20 ﹪,是一種分泌性蛋白,初乳含有大量 IgA ,主要在黏膜的部分,阻礙外來的致病原吸附到人體,與體內的免疫反應。 母體生產後 2 - 3天所分泌之乳汁,稱為初乳。初乳成分濃稠、量少、微黃,含有免疫球蛋白(IgA)、補體、溶菌素及抗發炎與免疫調節因子等。





BOX :壓力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中醫在「七情致病」說中就提到不同情志變化,可能損傷不同的內臟:「過怒傷肝,喜傷心,憂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這一類的情志變化多半造成相當的壓力;如某個人交感神經持續緊張時,末稍血管循環持續收縮,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同時引起代謝障礙,便會造成肩膀酸痛,甚至下背部疼痛的情況。而當副交感神經緊張度增高時,就會出現呼吸急促等類似氣喘發作的現象。若往邊緣系統、大腦皮層影響則會出現情緒不佳、心煩易怒、注意力不集中、不安等自律神經失調現象。



當壓力存在時, 會促使腦「下視丘」分泌腎上皮促素釋放因子,這因子刺激「腦下垂體」,進而促進「腎上腺」分泌皮質脂酮, 皮質脂酮具有提高血糖的作用,提供人體與壓力抗衡所需的能量,會有 肌肉收縮、血壓上升現象,細胞亦會變得活躍,面對襲擊作好準備,並可以加快傷口痊癒的速度及對抗感染的能力。 但皮質脂酮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如破壞細胞性免疫反應,阻礙抗體形成,白血球的數目也會減少; 持續的壓力將會削弱整個免疫系統, 導致細胞免疫能力的降低 。



BOX :運動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古人有云:「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說明持續的體育運動,才能強健體魄。大家都知道經常性、持續性的運動可增強心臟血管系統功能,可促進體內膽固醇代謝,降低體內膽固醇,預防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增加肺活量,使呼吸道更順暢,達到增強肺臟功能的效果。另外,經常運動的人可減緩老化的發生,其心理方面往往對自己的信心較強,情緒較穩定,不易失眠,自然而然耐受壓力的程度也可增強。



中醫在肢體運動的方法古稱為「導引」,導引術是動靜結合,還兼有「氣功」、「內功」之作用,其中調整全身經絡氣血的作用,不光只是一般的運動只增加心肺的功能與增加肌肉的強度而已,並且運用穴道刺激、經絡的循行配合氣血的流行。「導引」是以肢體運動,配合呼吸韻律,和自我按摩相結合為其特點。主要藉由規律的呼吸,身驅俯仰,手足屈伸的動作來舒利關節,潤和氣血,旺盛體內的新陳代謝的機能,另外如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運動,也都是來源於古代導引術,來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

健康轉載..如有侵權請見諒..即立刪除..2014.9.21晚
標籤:
瀏覽次數:895    人氣指數:5295    累積鼓勵:2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中秋節的由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補鈣8強效食物杏仁無花果都上榜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9-22 11:02
感謝無私的分享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