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元辰耗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財祿因果論:現世因果實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萬心自在論:轉識成智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3.03.15  天氣:  心情:
萬心自在論:轉識成智



  以心緣心,以色緣心乃在唯識學上為質之說論,亦即種子薰習、現行等作用。

凡諸心法之生起總在仗因托緣;此一因與緣,其目有四:

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心緣(亦稱增上緣)。

是以,唯識一學,講心緣、塵境之變化,亦即轉流、成識等作用。

亦因此一相、法等混淆,乃使修學者易入迷惑,實則唯識一學,基本即在去執,而後轉識成智而已。



註:修學唯識,乃在七識與八識。

小乘佛教經典只說到六識,只有大乘佛教才有說到七、八識。


正如經云:阿陀那識甚細深,不在凡愚中開演,乃恐彼等生執迷。

小乘佛教修行者只要修行到五根五塵不染著,六識不起,便入涅槃;

但大乘佛教之修行更要探討人性本源之阿賴耶識,其藏納總持業報主,

將使修行者不能證入不動地,顯現大圓鏡智,無以成就無漏種子,顯現菩提圓滿。


是以故,小乘修行者涅槃只得證入阿羅漢果,無法如大乘修行者證入無漏佛果。

而凡夫身更因在心法、色法諸相輾轉,不但無法解破緣境識體作用,更遑論放下諸心、諸緣、諸相而顯現去執慧性。


因此唯識修行者,當須在因緣與六識之間,互起作用之際,釐清彼此生起念動的緣機;

即色法生起必須具備因緣與增上緣,而心法生起則必須四緣具備。


(摘錄:唯心宗之萬心自在論)
標籤:
瀏覽次數:94    人氣指數:1294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元辰耗弱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財祿因果論:現世因果實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