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177966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負責任, 是性格成熟的代名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輪迴轉世測驗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凝聚力就是競爭力
作者: 日期: 2007.06.26  天氣:  心情:
凝聚力就是競爭力
文◎郭騰尹老師

一家企業的老總請我吃飯,想與我聊聊他內心的苦悶,這位總經理最近被公司主管們搞得精疲力盡,大嘆做事情容易,做人可是真難,他很有信心在市場訊息的掌握,卻越來越疲乏於在各部門主管間周旋。

他說公司裡的每一個主管都有很好的能力,在部門裡都有很好的績效,他很慶幸公司網羅到非常優秀的人才,只是這幾位主管卻彼此不合,常常在背後抱怨其他部門,雖然公司這幾年有賺錢,但各主管間的心結卻有如定時炸彈一樣,只要稍一撩撥,很有可能把公司組織炸得四分五製。

看著這位平常擅於在外開疆闢土的老總,此刻竟然為這一「家務事」而抑鬱嘆氣,想想類似組織裡的案例當不在少數,在一個強調專業分工的時代,我們必須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事,但是有才華表現的人卻不一定能真誠相處在一起,反而有更多的可能是爭功諉過、彼此猜忌、誰也不服誰,於是有人選擇離開自創品牌,反而成為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

每一個人都是好人,但好人在一起就一定會有好事發生嗎?一個好的父親、一位稱職的母親,對孩子而言是人間最大的幸福,但這並不代表父母親彼此的相處是沒問題的,也許家裡的日子仍然不時有摔東西、咆嘯或冷戰的情節上演。

高希均教授曾說過一句很棒的話:「國家的競爭力來自社會的凝聚力。」這句話用在企業,我們可以說企業的競爭力來自各部門的凝聚力;對家庭而言,這個家有沒有競爭力,也同樣來自每一個家庭成員對這個家有沒有向心力。這股凝聚力可以讓我們捐棄小我與成見,把共同目標的達成,視為個人最大的成就。
這位總經理的經驗觸動我想到一則寓言,於是在席間,我就與他分享這則古老的故事:

在深山裡,有三位和尚不約而同的化緣到一間破舊的小廟,廟裡的佛像都已傾圮,柱樑裡也遭白蟻侵蝕,香爐裡可以見底,想必這廟已荒廢多時,連住持和尚也不見蹤跡,不知那位和尚先嘆了口氣:「這廟地點還蠻清幽的,為什麼竟然荒蕪了呢?」
甲和尚回答說:「這一定是和尚不虔誠,所以菩薩不靈。」
乙和尚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一定是和尚不勤勞維護,所以廟宇不修。」
丙和尚想了一下:「不,我認為一定是和尚對人不恭敬,所以香客不願上門。


這三人都在為自己的看法辯護並且爭論不休,為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他們決定留在寺廟裡親身力行,看看誰才是繁榮寺廟的關鍵。

於是甲和尚虔敬念佛,從不遲延;而乙和尚勤勉打掃,讓屋宇煥然一新,而兩和尚逄人便和氣應對,不時對香客講解生活中的佛法。終於廟裡的香火逐漸旺盛,附近縣城裡的信眾都不辭辛勞的來到這所寺廟,看到這般榮景,每位和尚都高興得不得了。
就在欣慰之餘,甲和尚說道:「這都是因為我誠心禮佛,所以才有菩薩護佑。」乙和尚聽了不以為然:「這都因為我每日全心打掃,讓它一塵不染,所以應該是我的功勞。」丙和尚生氣的說:「這都是我在外勸世奔走,而讓寺廟聲名遠播,香客不絕。」這樣的爭吵開始一天天上演,終於,廟裡的香客又逐漸稀少,再也聽不到悠揚的梵唄,看不到潔淨的桌椅,感受不到香爐裡的溫度,像是和尚彼此的冷模。

當廟裡又回到他們剛來時的模樣時,他們決定各奔東西,在分手之際,他們總算有了一致性的看法,那就是這廟的荒廢,既非和尚不誠,也不是和尚不勤,更非和尚不謙,而是和尚不睦。
故事說完了,我也建議總經理將這則寓言講給各主管聽,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大道理,說理太多,只會造成關係的緊張,倒不如說個故事,讓自己的道理去詮釋,因為與頂尖人才的相處藝術,是找不到一本教科書可以含蓋的,對這種理性的人,用感性的哲理與發人深省的故事,才是真正打開藩籬的有效方法。

人的情感是複雜的,在複雜的人際關係裡,簡單的故事最有效,這是團隊合作凝聚共識的故事,也是強化團隊競爭力的火星塞。
標籤:
瀏覽次數:39    人氣指數:3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負責任, 是性格成熟的代名詞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輪迴轉世測驗
 
給我們一個讚!